隨著一年一度的安徽省公務員考試拉開帷幕,各類培訓機構的生意也紅火起來。形形色色的培訓課程,有的費用高達數萬元,為什麼還能讓考生趨之若鶩?「不過退款」、「VIP協議保過班」等宣傳口號,真的靠譜嗎?
12天課程費用25800元
公務員考試各類培訓機構的叫價水漲船高。高額的培訓費,這筆錢花得值不值?
針對此次安徽「省考」,各式各樣的培訓班讓人眼花繚亂,價格從數千元到數萬元不等。例如,某培訓機構開設的「筆面直通車課程」,在12天12晚封閉式授課裡,培訓費用達到25800元;某培訓機構的「一月成公協議課程」,為期30天的課程叫價28800元。記者發現,上萬元的培訓課程,無一例外都給考生做出承諾,如「筆試不過退21000元,面試不過退18000元」等。那麼,費用高昂的培訓班會有人上嗎?某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招收了20多個班,考生人數目前已將近400人,其中交費超過2萬的佔到三分之一。不僅如此,不少考生早在1月份便開始了課程。
考生希望馬到成「公」,毫不吝嗇培訓費用。然而,有業內人士認為,以「協議保過」「不過退款」等為噱頭進行宣傳的培訓班,只是玩得一場看不見的「概率遊戲」。培訓機構會對最終的考試通過概率進行一個預估,保證自己「不做賠本買賣」。
哪些人願意為培訓費埋單?
那麼,報名參加培訓班的考生究竟都是什麼人?
「但凡報名的考生,都是家庭條件相對比較好的。」朱建華從事公務員培訓十餘年,在其職業生涯中,很少遇到農村出身的考生。朱建華告訴記者,來參加培訓的考生也不都是出於「自願」。有的家長事業有成,但不希望孩子跟自己一樣辛苦拼搏,而是能夠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公務員正是不二之選。所以,每年都會有家長主動替孩子報名。經過培訓班的錘鍊,考生成績是否一定會突飛猛進?對此,朱建華坦言,公務員考試本就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培訓課程能夠讓考生熟悉考試節奏,但真正一錘定音的,還是考生臨場的發揮。之前朱建華遇到過一個考生,模擬的時候筆試80多分,面試70多分,結果真正考試卻沒考好。
在朱建華看來,「從行業內來看,所謂的『天價培訓班』,都是在迎合市場和考生。」
退款周期長,學費去哪了?
培訓班的收費是市場行為,由培訓機構自主定價,物件部門無從監管。然而,培訓班的「遊戲規則」並非沒有漏洞,比如有的機構退款周期漫長。
「去年3月份,報了一個19800元的培訓班,一直到9月份,才把承諾的1萬多元退回來。」市民孫可告訴記者,儘管5月份就公布了筆試成績,但隨後退款整整用了四個月,培訓機構對此的解釋,也只有「走流程」、「耐心等待」。多次交涉無果,孫可唯有向消費者協會舉報。有過這次糟糕的經歷,孫可對培訓機構的印象大為下降,不敢再輕信「不過退款」。同時,孫可還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學費究竟去哪了?
在公務員培訓市場,還有一些無良機構的存在,甚至打著「官方」的旗號招搖撞騙。對此,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公務員招考公告都明確指出:不指定教材和輔導用書,也不委託任何單位進行公務員招考培訓。對此,考生假如要選擇培訓機構,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毫無根據的「噱頭」所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