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的腳掌其實是特別容易被鏟屎官們忽視的地方,有時狗狗腳底毛的顏色會有變紅或變深色的情況出現,如果鏟屎官不及時關注這個看似很小的問題,就會引發狗狗的趾間炎。
狗狗得了趾間炎有什麼症狀?
當你發現小傢伙的腳趾間或是腳部長出一顆小小的很像青春痘東西,之後會越腫越大。有的狗狗甚至走路都會一瘸一拐的,這是因為腫脹的部位裡面會出現膿血,最開始只是簡單的腳掌皮膚泛紅,如果沒有及時注意就會演變成膿包,帶來巨大的疼痛感,導致他們的腳沒辦法正常走路。
引起狗狗趾間炎的原因
1. 環境潮溼導致角質層抵抗力下降。
如果狗狗的爪子長期處於一個潮溼的環境,就會使角質層的抵抗力下降,從而引發趾間炎或者是溼疹疾病。例如洗腳之後沒有擦乾、伴隨體外寄生蟲而來的瘙癢,會讓狗狗不停地舔咬爪子,導致持續潮溼等。
2. 有傷口。有時狗狗會在草叢中跳躍,容易被尖銳的枝丫、石頭、草杆刺傷腳掌,繼而引發感染;長期沒有剪指甲,導致指甲太長,戳進肉墊,造成黴菌感染,引起趾間炎甚至化膿;
3. 狗狗容易感染的細菌中,最常見的是葡萄桿菌;感染後,一開始腳掌部分會出現輕微紅腫,沒有控制好就可能進一步發展成囊腫或肉芽腫;
4. 異常的荷爾蒙分泌、免疫類疾病(包括過敏)、異位性皮膚炎、細菌性感染、寄生蟲(鉤蟲、壁蝨等),異位皮膚炎、外傷等都會引起趾間炎;
5. 還有一個容易被鏟屎官們忽略的就是長期將狗狗關在籠子裡,特別是底部沒有腳墊的籠子,狗狗的腳趾就會時常卡在籠子縫隙上,導致趾間皮膚感染;
如何預防狗狗患上趾間炎?
1、鏟屎官給狗狗洗腳之後一定要將爪子徹底吹乾,不要覺得吹個七八成幹就可以了,這樣暖和又潮溼的環境會是細菌滋生絕佳的環境。
2、定期檢查狗狗的腳掌,如果發現腳趾間有微微泛紅,要及時消毒(要將腳掌的毛全部剔除,用雙氧水全面消毒,等氧氣泡差不多沒有的時候,再用脫脂棉球擦乾),並且去醫院檢查。
3、勤剪指甲,避免因為指甲過長扎進肉墊的情況出現
5、不要讓狗狗長期呆在狗籠裡面,可以在網上購買圍欄代替鐵籠,但是要注意高度的選擇
6、極端天氣或者是路面情況糟糕的時候可以選擇給狗狗穿上鞋子做保護
一旦發生了有相同症狀便一定要及時消毒,儘早就醫,治療的初期一定定時清理髮炎的地方,恢復期可以詢問醫生是否需要給予適量維生素A及維生素E等來幫助爪子儘快恢復。總之,在發現了相似症狀之後一定要及時處理,以免傷口破裂引發敗血症!
小夥伴們還有任何關於養寵的疑問,都可以在評論區或者留言告訴我們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