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會巧,女,漢族,晉州市和平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1971年6月出生,1997年12月入黨,大學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1989年7月參加工作。從一名愛崗敬業的普通教師成長為一名銳意進取的校長,每一天、每一步都浸透著努力和汗水,三十年的工作生涯裡飽含著深深的教育情懷。「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讓每位教師幸福工作,讓家長放心、社會滿意」是她的教育夢想。她一直慶幸,選擇到了自己鍾愛的工作,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享受著教書育人的快樂。因此,她常懷感恩之心,始終以「以人格塑造人格、以智慧啟迪智慧、以愛心激發愛心、以行為感化行為」作為生活和工作的標尺,以堅韌的執著性格、堅持的人生態度,堅守著對教育幸福的追求。
一、一勤天下無難事
「一勤天下無難事。」習近平總書記說,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賈會巧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用勤懇寫擔當、用勤勉扛責任,用無私奉獻樹立著拔尖人才的引領示範作用。
2020年正月初三,教育系統疫情防控推進會開過之後,她就義無反顧的投入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學校2600餘名師生的排查,疫情防控物質的籌備,園丁小區的值守……工作接踵而來,樣樣不能拖延。她臨危不亂、科學分工,自己更是柔肩擔責、熱血鑄誠,身先士卒衝在小區防控的第一線。在她的帶動下,摸排值守的老師們不懼風險、不懼怨言,保質保量地完成了每一項工作。用踏踏實實地工作獲得了值守小區居民的高度認可。大家有的送去熱寶、有的送去錦旗、有的主動提供車庫……近100天的相守,和小區居民已經融洽的像一家人。
正月十七,學校不能如期開學,她又有了新的牽掛。牽掛師生身心安全,她就親自錄製思政課。講解防疫知識、疏導師生心理、凝聚向上力量;牽掛學生居家學習環境,疫情向好後她就親自帶隊到學生家中進行家訪調研,入戶指導親子關係。這個特殊時期,她因工作回家最晚的一次是凌晨之後,工作最長的一次是從晚飯後到凌晨四點半。愛人、孩子雖然心疼,也從未抱怨,做好後盾,全方位支持。用她自己的話說:天道酬勤,正己正人。只有自己做好了才能影響別人,才能帶好團隊。她影響著身邊人,身邊人也感動著她。她自己的一篇文章可以讀出這個團隊的守望相助、和諧共進!
附:
我愛我的「家」
賈會巧於正月十四晚
正月十四晚,終於忍不住,掉淚了。不是因為傷心和委屈,是因為溫暖和感動。
10:58分,班主任微信群裡老師們還在不斷匯報著班級裡學生家長下載安裝平臺的進展情況……有的說已下載完畢,有的說還有兩個家長聯繫不上……想道聲辛苦,卻不敢!擔心看到我的鼓勵,老師們無論多晚都會想辦法完成。因為任務不是那麼急,還有時間。
今天的一幕幕,一幀幀,腦海中回閃……
下午,從值守的小區到單位,副校長王強說,賈校長你回吧,我在這兒,值班的王主席也在呢,凡事放心;傍晚從值守的小區回家,彥彬主任說,賈校長明天一定別來了,我和玉濤在,過個十五吧;坐進車裡,微信發來消息,建濤主任留言說局裡又有新安排,已布置,請放心……晚10:50微信又發來消息,豔濤主任轉來《作息時間安排》和《課程安排》,留言說讓我把把關……
抗疫情,顯真情。這就是我們的團隊、我們的家人……
正月初三,教育系統疫情防控推進會開過後,大家就義無反顧地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
王校長值守學校統籌協調,資料歸檔,保安消毒,總是親力親為,哪忙哪擋。政教處負責學生排查、小區值守、教育宣傳。他們兵分三路,既分工又合作。
建濤主任和班主任排查學生,上報情況。四次摸底,數遍電話,日日報表……手機燙著、嗓子啞著、不理解的家長反覆解釋著……有的老師眼裡藏著淚花聲音裡卻得含著笑。為的是最大限度阻斷傳播源,確保開學時師生平安。建濤主任說,42名班主任沒有人推諉、沒有人抱怨,大家默默地用堅持為抗疫盡力。
彥彬主任和部分非班主任老師承擔園丁小區摸排值守。老舊小區人員組成複雜,為了摸清底數,五位男老師挨家挨戶逐一排查。有的閒置房屋為了查明情況,真像福爾摩斯探案一樣,記不清打多少個電話,問多少個熟人。彥斌主任說,安排值守任務時40個老師沒有一個人拒絕。排查、測量、登記、宣傳、勸阻,老師們不厭其煩。門口值班在風中佇立,半天下來手腳凍得不聽使喚。最冷的那天,一位老師手裡的手機無聲滑落,因為手凍得沒了握力。即便這樣也沒有人退卻。每每我在小區,聽得最多的說法就是,賈校長你回吧,你放心吧,別在這一塊兒凍著了……一直說一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黨員教師楊勇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這句話。小區值守最難的就是中午和晚上,楊老師毫無怨言的承擔了中午12:00到下午2:00的值班任務,雖然他離得近,可不是一天兩天,是天天……為了提前些到崗,讓值上午班的老師能早些回去,全家吃飯都要提前……有時他甚至來不及吃飯。每次交接班時,還總會給值下午班的老師說,有事就找他,他離得近。
志霞主任負責教育宣傳。轉發需鑑別,原創需字斟句酌,熬夜那是家常事。微信公眾號刊發《和平小學致學生一封信》時由於生成時格式偏差只能撤下,她就一直等著,等到凌晨,為的是在第二天第一時間發出……
教導處和工會負責教師排查、網絡課程及視頻課錄製。教師排查最難的是退休教師。老學校,退休教師年齡大且多,工會趁彩主席就耐心地一個一個慢慢溝通。豔濤主任和玉濤為了找到一個適合的平臺,最大限度的方便家長使用,熬了幾個凌晨已經記不清了。因為推遲開學,教研室統籌安排,我們學校分擔了27節錄課任務。25名錄課老師精益求精,試講、錄製,一遍、兩遍、三遍……連一個磕絆都不願意有,反覆推敲,不厭其煩。為了按時完成任務,好幾個老師加班錄製,中午都沒吃上飯。直播課程大家都是首次嘗試,為了實現有效高效,王主席、豔濤、高會巧、王靈芝三位主任分年級負責,參與視頻教研,逐課把關。
總務處負責物資儲備。建莊主任和增禮早預見,拓渠道,搶時間,多方籌措,保障供給。
因為職業,我們不能像醫護人員那樣衝鋒在一線,不能像警務人員那樣,守護在「一城人」安危的最前沿。我們有我們的職責和擔當。網絡直播授課快開始了……能想到,不善電子產品的老教師戴著花鏡用心學習、能想到年輕的老師把孩子關在門外全心教學、能想到所有老師面對家長的反覆詢問一遍一遍耐心解答……鐵肩擔責,熱血鑄誠。雖然難,我們必須做好!因為我們是,老師!
回望時針,指向兩點……已是正月十五,不一樣的元宵節。有首歌從心中漾起:我愛我的家,老師像媽媽;我愛我的家,好好愛護他;讓愛天天住我家,不分日夜春秋冬夏。我最愛的家人們,元宵節雖然我們人不能在一起,但心在一起!我們一起努力!
戰「疫」情,我們眾志成城!
二、樂為人師綻芳華
1989年,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她有著火一樣的熱情,有著「不怕苦、不服輸」的執著精神。她深深懂得:作為教師,課堂教學水平是看家本領。任教期間,她就致力於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創新。一直謹記「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授課原則。她的課充分體現「以生為本」的教學精神,基於學情備,基於生情講,基於學生的掌握程度衡量是否成功。力求幽默風趣,實效性強。1994年在石家莊市小學數學青年教師素質賽活動中嶄露頭角,榮獲特等獎。1995年石家莊市青年教師小學數學評優課活動中再次奪魁,又獲特等獎。
精湛的業務素質受到了同行、學生和社會的普遍讚譽。從那時起,她多次承擔觀摩課、示範課的交流學習任務。也多次受邀於晉州市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室進行講座或業務培訓。為了給聽課的老師們呈現一場聽有所得、學有所獲的講座,她總是竭盡所記,翻看大量的資料。2001年那次培訓,她硬是用「縫紉機面」做書桌,閱讀了三年的《河北教育》。也是那次培訓成就了現在的她。當時,六場講座,每次二三百人的會場鴉雀無聲,無論是年長的教師、還是剛入職的新手都聽得入神,聽得戀戀不捨。用她自己的話說,那次培訓讓她建立了自信、提升了自己、也讓她深深地愛上了教學研究。即便是現在,作為拔尖人才,她不僅堅持著對課堂教學的研討和示範,還用心指導者青年教師的成長。在中國教育電視優秀教學課例評選活動中作課《年、月、日》榮獲一等獎。指導馮曉燕老師作課榮獲國家級課題賽課一等獎,指導趙瑾、楊豔娜、龐娜等老師分別榮獲石家莊市二等獎。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停課不停學如何實現網課學習最優化,成為她帶頭嘗試的新課題。為此,她親自實踐,從最難的一年級入手,錄製了9節視頻課。從《課程標準》《教師教學用書》的學習研讀,到每道題、每個環節的設計意圖,再到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與接受能力,她都反覆斟酌、精益求精。有次備課,思路順暢,完成教學設計已是凌晨4點。九節課在河北省教育廳基礎教育在線資源平臺特級教師課堂陸續播放,點擊收看達到萬人次,得到了石家莊市審核專家的高度認可,也獲得了河北省教育廳頒發的特級教師示範課獎勵證書。她講課的樣子讓我們讀出了樂為人師的白雪精神、春風顏貌。
三、最是書香能致遠
為人德為先,以德立身,以才立人。作為一名基層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她清醒的認識到:要在家長、教師和學生中樹立威信,自身必須要德藝雙馨。她愛學習、愛讀書、愛筆耕不輟。一是借黨風建設深入學習系列講話,反覆重溫黨章黨規,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二是不斷補充新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只要有學習的機會總會積極參加,認真對待,學完後還會反覆品味尋找與自身工作的契合點。各種教育期刊、名家著作、經典文章都會讓她愛不釋手,晚上看書常常是「三更燈火五更雞」。節假日,尤其是雙休日,大都是在家裡或單位讀書、思考、學習中度過的,春夏秋冬,周而復始。拼搏下來,汗水沒有白流。學習使她辨識能力更強、思想更豁達、幹勁更充足,方法更靈活、工作方向更明確。
理論的逐步充實,全身心的實踐研究,善於反思的習慣,使她有了許多感受。於是就開始不斷地把這些感想與體會系統歸納,整理成文。先後發表及獲獎論文、文章有30餘篇。基於教育管理孩子的經驗獨著《筆尖上的幸福》一書,而且全部無償提供給有所需的家長。為此,《少年素質教育報·家庭教育周刊》做了專門報導,並進行了三期連載。
腹有詩書氣自華,與她相處、與她攀談,能讓我們品味到「為有暗香來」的巾幗情懷,儒雅風範。
四、梅花香自苦寒來
教育發展歷來有兩個生長點,一是理論的提高,二是實踐的突破。理論和實踐的慢慢融合,也使她一步一個臺階,走上了領導崗位。無論是哪一級崗位,她都以「更好」作為工作目標。也是「更好」,讓她深深懂得: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要擼起袖子加油幹!任教導主任時,她就瞄準點,抓準線,找準面,始終扣住教育教學質量這一核心。在工作中以管理為抓手,狠抓教研組建設、穩抓教研活動開展、常抓教風、學風活動,牢固樹立全體教師質量立校、質量興校的意識。由於管理嚴謹,在教育局組織的質量檢測活動中,學校成績一直穩中有升。任副校長時,分管安全工作。擔子更重了,責任更大了,投入也就更多了。她就積極組織各種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動,制定各類安全應急預案,做到安全活動日常化,日常活動安全化。針對安全月、周、日活動,長期有效地進行安全活動的組織和演練。
2013年到和平小學任校長後,更是全身心的投入。不誇張地說,心裡想的、嘴裡念的、待的時間最長的都是單位。幾年的苦心經營,學校也有了新發展。歷經探索與實踐,學校凝練出「養習致和、和美綻放」的文化內涵;架構了「和美」課程體系;確立了「和美陽光少年梯度評價體系」。2013年,學校被命名為石家莊市素質教育示範學校;2015年,學校被石家莊市教育局先後命名為「石家莊市學校文化建設市級實驗學校」、「石家莊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樣板校」。2016年,學校「五種習慣養成」特色育人經驗,在教育部《教育文摘周報》特色學校專欄做整版報導。2017年,被評為「石家莊市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單位」。2019年6月在石家莊市小學校長論壇上她代表學校做主旨發言,推廣學校文化建設經驗。
當選兼職副主席後,她立足學校優勢、著眼發展全局,與婦聯工作緊密結合開展「興和美家風、講和美故事、創和美家庭」系列活動。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第一個臺階」家長學校掛牌儀式,到「帶上好習慣、播種美家庭、領跑新徵程」推進活動,積極倡議引領廣大家長積極參與。陸續進行了「好家風、好家訓、好傳承」徵集活動;「家庭和美故事、家庭勵志故事、家庭暖心故事」評選活動。學校還開設金色課堂,傳授家庭教育經驗,僅2019年就進行講座14場,受益家庭3000戶。在和美家風的滋養下,和美家庭競相媲美。在召開的「葆初心、擔使命、創和美」總結表彰大會上,共表彰「和美書香家庭」70戶,「和美三好家庭」70戶,「和美助力家庭」70戶,晉州市「最美家庭」10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榜樣的樹立帶動了文明家風、文明校風、文明新風。
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在執著追求的同時,她也享受到了教育幸福:2011年12月被河北省教育廳授予河北省中小學骨幹教師稱號;2014年9月被河北省教育廳評為優秀教師;2016年9月被河北省政府命名為特級教師。更為光榮的是2016年11月當選為中國共產黨河北省第九次黨代會代表。晉州市第七屆委員會候補委員;2017年4月,被聘為河北省第七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評審專家。2017年被評為石家莊市「十百千」教育人才;2018年被評為石家莊市首屆骨幹校長;2019年被評為石家莊市市管拔尖人才;2020年被晉州市市委組織部命名為「身邊的榜樣」。
三尺講臺催苗綠,一片匠心育花紅。教育,是一種追求,更是一種責任,她一直努力把這份責任與追求渲染成生命中最亮麗的色彩,用奮鬥的身姿彰顯著新徵程的巾幗美,散發著新時代的玫瑰香!
主編:劉澎洲
原標題:《巾幗情懷育桃李 鏗鏘玫瑰綻芬芳 ——記石家莊市拔尖人才 賈會巧》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