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學子三下鄉:石油工人獻石油

2020-08-28 Indestructible84

為傳承和弘揚以「敬業、愛民、奉獻」為核心內涵的為民精神,8月7日,山東女子學院「紅星閃閃」探尋紅色記憶實踐隊的實踐隊員來到了德州市臨邑縣的王為民事跡展覽館,開展以「學習為民精神,發揚愛崗如家的主人翁精神」為主題的活動,了解了石油工人王為民奉獻石油一生的光輝歷程。

一場大雨過後,早上八時三十分,實踐隊員滿懷熱忱來到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王為民事跡展覽館。通訊員 張凱悅 攝

圖為講解員向實踐隊員和志願者們講述展覽館的由來以及規模,每位同學都在專心致志地聽講。通訊員 張凱悅 攝

「工人要用腦子創造性地生產,只要我們都能創造性地工作,就能提高生產力」,王為民說。圖為石油工人王為民不斷改良的一種體積小、重量輕的扒輪器。通訊員 張凱悅 攝

圖為石油工人王為民的工作環境,任勞任怨、不辭辛苦地工作幾十載。通訊員 張凱悅 攝

實踐隊員和志願者正在認真聽取講解員講述王為民無私奉獻為人民的故事。通訊員 張凱悅 攝

圖為王為民義務為學生們修自行車。通訊員 張凱悅 攝

王為民經常去附近的敬老院,噓寒問暖,幫助解決困難。通訊員 張凱悅 攝

圖為講解員介紹王為民的革新情況。王為民憑著一股無畏的闖勁、可貴的鑽勁和不屈的韌勁,取得了30多項革新成果,其中5項獲國家專利,創經濟效益上千萬元。通訊員 張凱悅 攝

圖為王為民平日的居住環境,王為民為了不耽誤工作,選擇在工作地點旁邊,一個水缸和一個看似能夠遮風擋雨的草堆,僅此而已。通訊員 張凱悅 攝

展覽活動結束後,實踐隊員同志願者一起留下來進行衛生清潔。通訊員 張凱悅 攝

(通訊員 李晨昭 張凱悅)

相關焦點

  • 新疆學子三下鄉-參訪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史館
    5G時代圍繞一帶一路發展「網際網路「創新創業調查行動-新疆學子三下鄉-參訪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史館5G時代圍繞一帶一路發展「網際網路「創新創業調查行動-新疆學子三下鄉-參訪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史館5G時代圍繞一帶一路發展「網際網路「創新創業調查行動-新疆學子三下鄉
  • 石油工人的苦與樂
    提起石油工人,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鐵人精神」。但這種精神是一種怎樣的堅持?石油工人的真實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大連—瀋陽天然氣管道工程項目是遼河油田實施的「氣化遼寧」戰略的骨架基礎工程。9月28日,記者來到該項目現場,見到一番忙碌而井然有序的景象。在項目天然氣管線施工現場,年輕工人韓海倉正在作業帶上指導操作。為了保證工期,他卻「誤」了婚期。
  • 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將轉設為一所公辦本科一一山東石油化工學院
    中國石油大學從山東東營這所石油城搬到青島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了,雖然當年的石油大學的校址還在,作為一名東營人,想起當年石油大學辦學的盛況,以及現在落寂的樣子,看著都是滿心的失落。可以說山東石油化工學院的成立,必定會助力東營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發展。不論怎麼說山東石油化工學院都是一個本科院校,是一所比較正規的本科院校,可以吸引全國各地的學子來東營這座油城學習發展,甚至是落戶,為東營以後的發展注入新鮮的血液。
  • 對話《創業歌聲——石油歌曲鑑賞》創作者王永樺
    無論是新中國石油起步創建初期的《勘探隊員之歌》《克拉瑪依之歌》《柴達木小唱》,還是大慶石油大會戰時期的《石油工人硬骨頭》《幹打壘之歌》《我為祖國獻石油》;亦或是經典的《踏著鐵人腳步走》《滿懷深情望北京》,到今天的《再鑄時代鐵脊梁》《再唱我為祖國獻石油》,每首歌都抒發著石油人的愛國情懷,表達著石油人《為明天爭氣》《為幸福加油》的責任擔當和奉獻精神。
  • 教育部同意設立兩所石油本科高校:山東石油化工學院,河北石油...
    其中,有兩所高校為石油高校,分別為山東石油化工學院和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大學。山東石油化工學院,是由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轉設而成的高等院校,學校位於山東東營,有石大、師專兩個校區。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是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是由教育部直屬高校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和勝利石油管理局在原勝利油田師範專科學校基礎上,利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東營校區資源舉辦的規範化獨立學院。學校於2003年3月成立,時稱石油大學勝利學院,2005年3月更名為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
  • 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轉設為山東石油化工學院,東營職業學院何去
    截止目前,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已經確定轉設為山東石油化工學院了,為市屬公辦本科高校。東營市市屬專科--東營職業學院何去何從呢?是否藉助東風,一起併入轉為本科呢?二、補充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轉設後山東石油化工學院的整體實力東營職業學院併入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後可以迅速補充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的整體實力,可以短期內繼續申報升級為山東石油化工大學。對兩校都有好處。
  • 從石油工人到最貴官員,他放棄億元年薪去拿800萬,想著回報社會
    近日,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在36氪第六屆WISE大會上發表演講,談及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美國三地市場的差別,一句「我看不懂K線」引發市場熱議。「中國內地是一個特殊的市場,大爺大媽都會搬著小板凳去看K線,並且覺得自己看得懂。我自己在交易所,我都看不懂K線。」李小加表示。
  • 世界郵展首次設立家書類展品,「中國石油師」家書反映石油工業70年...
    從家書寫作時間來看,包括清代家書、民國家書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各個時期的家書;從家書的傳遞地域來看,涉及內地各省市自治區及港澳臺,以及東南亞、歐美等華僑聚居區;從家書作者的身份來看,有晉商、華僑、軍人、學者、作家、教師、學生、科技工作者、設計師、集郵家、工人、知青等;從家書涉及的行業看,有石油、航天、電力、海運、教育、殘疾人等;從家書表達的情感來看,有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情家書
  • 石油工人海底發現神奇生物 酷似"飛天麵條神教"聖物
    美國宗教「飛天麵條神教」的聖物  據英國《鏡報》8月13日報導,近日,英國石油公司的工人在工作期間偶然發現一種神奇的類水母生物,其外形神似以反對傳統神學理念為信條的美國宗教「飛天麵條神教」的聖物。  據悉,該生物是英國石油公司的工人利用遙控水下機器人在大西洋洋面以下約1219米的海水中發現的,因其外形神似飛天麵條怪而得名。工人們隨後將水下機器人拍攝到的飛天麵條怪的視頻發送給了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該中心的專家認定該生物屬於管水母類動物,和水母很像。  據悉,2005年,物理學研究生波比?
  • 俄石油工人被棕熊活活吃掉 場面慘不忍睹(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8日報導,近日,俄羅斯發生了一起棕熊襲人事件,一名石油工人被棕熊開膛破腹活活吃掉。事件發生在烏連戈伊和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潘戈德村之間,該石油工人在此區域被棕熊制服、殺害,並且最終殘忍吃掉。據當地報導,這隻棕熊將這名石油工人的內臟吃完後,還在其屍體上放了3條樹枝,打算回頭繼續享用。
  • 將醫療服務送給居民——記克拉瑪依區石油工人社區「醫心醫意...
    圖片由石油工人社區提供得知這一情況後,石油工人社區「醫心醫意」黨員突擊隊隊員雷清生和李桂芳立即帶著醫療箱、血壓測量儀等設備前往田心妮家。圖片由石油工人社區提供經過診斷後,雷清生為田心妮開具了用藥清單,並取走老人的醫保卡,幫助老人前往醫院開藥。
  • 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擬轉設為山東石油化工學院
    其中,位於東營市的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擬轉設為山東石油化工學院。據勝利學院官網顯示,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是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是由教育部直屬高校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和勝利石油管理局在原勝利油田師範專科學校基礎上,利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東營校區資源舉辦的規範化獨立學院。學校於2003年3月成立,時稱石油大學勝利學院,2005年3月更名為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
  • 《魅力中國城》歡樂多 石油工人詮釋「鐵人精神」
    原標題:《魅力中國城》歡樂多 敦煌飛天震撼全場 石油工人詮釋「鐵人精神」   本周五19:00,央視財經頻道大型城市文化旅遊品牌競演節目《魅力中國城》迎來「航天之都」甘肅酒泉與「石油之都」黑龍江大慶兩座城市。
  • 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擬轉設為山東石油化工...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4日訊 教育部今天發布公示,擬同意全國33所其中包括山東4所獨立學院轉設為本科高校。其中,民辦高校3所,山東科技大學泰山科技學院轉設為泰山科技學院,煙臺大學文經學院轉設為煙臺理工學院,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轉設為青島城市學院;公辦高校1所,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轉設為山東石油化工學院。公示時間為2020年12月24日至2021年1月7日。這其中,山東石油化工學院正式轉設後,將成為東營市第一家公辦本科高校!
  • 第四屆全國石油高校石油文化作品展在線開展
    6月6日,第四屆全國石油高校石油文化作品展在線開展。展覽由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組委會主辦,中石大黨委宣傳部承辦。 受疫情影響,本屆展覽採用「線上展廳」雲模式進行,展出的作品為全國石油文化作品徵集活動的部分獲獎作品
  •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_中國石油報
    (以下簡稱石油企協)行業部級2011年度全國石油石化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優秀成果、優秀論文、優秀著作評審(以下簡稱「三評」)工作結束,現正式發布。    石油企協自石油工業部時期就組織開展的「三評」到2011年已分別進行了24屆、16屆和21屆。經「三評」專家評審委員會審定的2011年度「三評」各項獎項,全面反映了石油石化企業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實現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發展目標,在管理創新理論和實踐方面取得的最新成就。
  • 傳承的是石油精神
    忘不了的石油大院    舍不棄的當年記憶    傳承的是石油精神    一代又一代    一棟房子就是一個家庭。老一輩的石油人當時是真的苦,他們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油田。    大會戰那會,沒有像樣的房子。
  • 石油民宿怎麼樣?你住過嗎?
    >如果遊客到獨山子旅遊在石油民宿時空穿越置身於上世紀第一代石油人大幹快上我為祖國獻石油的氛圍裡會產生怎樣的一種情愫?獨山子「因油而起,因石化而興」,有著一百多年的石油工業發展史。一個有歷史的地方,一定有傳說,也一定有氣質。百年來,雨露潤澤,石油煉化英雄的身影處處顯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頑強拼搏、三老四嚴、吃三睡五幹十六的石油精神、獨山子精神,譜成了曲、唱成了歌、詠成了詩、畫成了畫,代代傳承。
  • 石油與戰爭:始於諾貝爾家族的俄國石油工業
    老伊曼紐爾共有四個兒子,小兒子早夭並沒有太多記載,剩下的三個兒子分別是老大羅伯特(Robert)、老二路德維格(Ludwig)和老三艾爾弗雷德(Alfred)。他們兄弟三人從小跟著父親在俄國長大,能講一口流利的俄語。在老伊曼紐爾返回瑞典後,大兒子羅伯特在芬蘭的赫爾辛基經營煤化油工廠,老二路德維格在芬蘭搞軍工廠,而小兒子艾爾弗雷德,則正是黃色炸藥的發明者。
  • 山東145所高校學子奔赴全省16市,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調研活動
    我省145所高校學子奔赴全省16市,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調研活動——青春在建設家鄉中熠熠閃光2020年山東省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啟動以來,在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教育廳、團省委指導下,在紮實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山東145所高校學子充分利用暑期,奔赴全省16市,聚焦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