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和弘揚以「敬業、愛民、奉獻」為核心內涵的為民精神,8月7日,山東女子學院「紅星閃閃」探尋紅色記憶實踐隊的實踐隊員來到了德州市臨邑縣的王為民事跡展覽館,開展以「學習為民精神,發揚愛崗如家的主人翁精神」為主題的活動,了解了石油工人王為民奉獻石油一生的光輝歷程。
一場大雨過後,早上八時三十分,實踐隊員滿懷熱忱來到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王為民事跡展覽館。通訊員 張凱悅 攝
圖為講解員向實踐隊員和志願者們講述展覽館的由來以及規模,每位同學都在專心致志地聽講。通訊員 張凱悅 攝
「工人要用腦子創造性地生產,只要我們都能創造性地工作,就能提高生產力」,王為民說。圖為石油工人王為民不斷改良的一種體積小、重量輕的扒輪器。通訊員 張凱悅 攝
圖為石油工人王為民的工作環境,任勞任怨、不辭辛苦地工作幾十載。通訊員 張凱悅 攝
實踐隊員和志願者正在認真聽取講解員講述王為民無私奉獻為人民的故事。通訊員 張凱悅 攝
圖為王為民義務為學生們修自行車。通訊員 張凱悅 攝
王為民經常去附近的敬老院,噓寒問暖,幫助解決困難。通訊員 張凱悅 攝
圖為講解員介紹王為民的革新情況。王為民憑著一股無畏的闖勁、可貴的鑽勁和不屈的韌勁,取得了30多項革新成果,其中5項獲國家專利,創經濟效益上千萬元。通訊員 張凱悅 攝
圖為王為民平日的居住環境,王為民為了不耽誤工作,選擇在工作地點旁邊,一個水缸和一個看似能夠遮風擋雨的草堆,僅此而已。通訊員 張凱悅 攝
展覽活動結束後,實踐隊員同志願者一起留下來進行衛生清潔。通訊員 張凱悅 攝
(通訊員 李晨昭 張凱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