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城基中學組織兩百名初一級新生到華夏博物館看展品,學歷史,長知識。
講解員: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叫「青銅冰鑑」,在古代的時候稱之它為冰箱櫃,我們看到下面這個四方框的,叫做鑑,下面是存放冰的,夏天非常熱,當時沒有冰箱的情況下,古人就非常聰明,發明這個東西,把冰放在裡面,然後把那個酒器放在中間,就是達到一個冰酒的作用。
在博物館內,學生們被琳琅滿目的展品吸引住,大夥認真地做好筆記,把了解到的信息仔細地記錄下來。
城基中學學生:之前在書上和電視上有看過,但是這是第一次來這裡,覺得很震撼,古人很聰明。
豐富的展品展示了中華幾千年的燦爛文化,也見證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比如眼前這對「青銅宮燈」,它被稱為環保型宮燈。
講解員:在戰國時期沒有蠟燭,也沒有石油,當時他們燃燒的是一種豆子,那燃燒的時候是不是會產生那些灰啊,是的,他們就在燈上面加一個罩,加一個煙囪,然後它燃燒的那些菸灰就通過這個煙囪掉到牛的肚子裡面,然後它肚子裡面是存水的,煙掉裡面就不會再出來了,所以我們稱之為環保宮燈。
現場還有學生拿起話筒,自己為同伴們講解。紀艾淇說她向來就對歷史比較感興趣,所以這次來博物館參觀之前,她早早就做足了功課。
城基中學學生 紀艾淇: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面前這件體型龐大的古家具是什麼嗎?這種文明家具叫做「拔步床,為什麼會叫「拔步床」呢?這個名字可能大家會覺得奇怪,主人要上床睡覺的時候 不能像平常的床一樣直接就睡上去,還要先把腳給抬起來、抬步、這個動作也叫做拔, 所以人們把這種床叫做拔步床。
了解華夏歷史文化,增長了知識,開拓了視野,同學獲益匪淺。
城基中學學生:我原來對歷史並不是那麼的感興趣,但是我來這裡參觀以後,我發現歷史並不是我想像中那麼枯燥,而是非常有趣的。
城基中學學生:這次研學活動,豐富了我的歷史文化知識,拓寬了我的課外知識面,更激起了我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激情。
據了解,研學實踐是城基中學的一個品牌活動。近年來,學校積極探索和拓展研學的內涵,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厚植學生的家國情懷」為主題,開展了國防研學、地理研學、歷史研學、人文研學、環保研學、科技研學等一系列研學活動,讓學生真正的走出校園、了解社會、親近自然、體驗生活,把從課本所學習到的知識應用於現實問題的解決中。
城基中學辦公室副主任 陳銀萍:經過我們不斷的探索和實踐,我們在這一方面也取得了很明顯的成效,比如在去年和今年的廣東省中學生地理研學旅行成果展示交流活動中,我們學校的學生代表潮州市參加這一項比賽,都獲得二等獎的好成績,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我們每一次研學都真正做到「研有所學 學有所用」。
新學期開始,在這裡,我們也祝願城基的學子們在新學期,學業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