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文字學家張頷逝世 學生回憶33年師徒情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太原1月19日電 題:中國古文字學家張頷逝世 學生回憶33年師徒情

  記者 胡健

  18日黃昏,中國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張頷先生安詳辭世,享年97歲。

  作為唯一一個傳承張頷先生古文字學的學生高智,他陪老人走完了最後一程。從17日來到醫院陪侍算起,他已經30多個小時沒合眼。

  新年第一個月,寫滿了悲傷。中國著名古建學家柴澤俊、「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相繼辭世。半個月內,三位文博大家與世長辭,令中國文博界一片痛惜。

  高智是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是張頷先生的學生。從17日得知老人病重後,他一刻不離地守在病房,和張頷先生的兒子輪班陪侍。「張老師,我來看你啦,我來陪你過春節。」高智說完這句話後,已經20多天面無表情的張頷先生,眼角流下了淚。

  「最近兩年,張先生一共住了18次醫院,每次我都在病床前陪著。在老人離世的最後一晚,因為高燒,醫生說需要物理降溫,我每隔一小時給老人擦一遍身體,一直到天亮。」在高智心裡,張頷先生既是良師亦是慈父。

  1984年11月3日,高智第一次與張頷先生見面,帶著「拜不成師不走」的決心,高智成為張頷先生唯一一個舉行過正式拜師儀式的學生。在與張老相處的33年間,那飄搖的半世風雨,一直令高智感到悲傷。

  1920年,張頷出生於山西介休,自幼家貧,未生喪父,九歲喪母。高小畢業便外出謀生,雖命運乖舛,百事艱辛,卻嗜文史成癖好,苦讀書為癮性。新中國成立後,一直致力於古文字研究、考古發掘及晉國史、古天文學等。

  引發海內外學術界極高關注的,是張頷於1976年發表的巨著《侯馬盟書》。《侯馬盟書》的出版為晉國史的研究提供了新佐證,被國內外史學界公認為新中國考古史上的一項重大貢獻。

  侯馬即為晉國晚期都城新田所在地,是晉國成霸業的基地。1965年冬,因工程建設需要,文物部門抽調全國力量在此發掘,時任中科院山西考古研究所所長的張頷則兼任侯馬東周遺址發掘隊隊長。此間遺址發掘出土大量帶有朱書文字的石片5000餘件,黃豆榆錢般大小、扶乩天書般難識的文字令眾人一籌莫展,無以辨認。

  「這一定是很重要的東西,雖然究竟是什麼說不出來。但有些字句,跟祭祀有關係。」據此判斷,張頷寫了一篇《侯馬東周遺址發現晉國朱書的文字》的文章發表在《文物》雜誌。郭沫若先生看了後,書文《侯馬盟書試探》。郭沫若認為,這些文字是先秦的盟書。張頷先生受此啟發,開始了「盟書」的研究考證。

  剛剛研究不久,「文革」就開始了。「文革」期間,此前任中國科學院山西分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的張頷負責廁所衛生,因此許多人笑稱他為「老所長」。熬過那段孤獨與痛苦的歲月後,1973年,張頷最終把幾千件盟書殘片的文字全部辨認出來,考古學及古文字學巨著——《侯馬盟書》隨之誕生。

  考古學界公認,《侯馬盟書》對於研究中國春秋時期的歷史、政治、文化具有重大意義。日本考古學界也參專門給張頷先生發來賀信,盛讚這一重大的考古成就,並邀請張頷先生赴日講學交流。

  2015年8月15日那天,是高智永遠無法忘記的日子。

  患病入院的張頷叫高智走到身邊說,「我跟你說個事。」高智神情嚴肅地接道,「您說。」慌忙的高智隨即抓來一張超市的購物單,把張老的話記下。

  「現在,你在古文字方面小有成績,將來一定要多培養古文字人才,一定要把《侯馬盟書》、《古幣文編》這些研究成果傳下去。」高智知道,古文字是張先生一輩子的愛,這段話既是勉勵,也是希望。高智說,33年的師徒情,三言兩語道不盡,可張老執著勤奮的精神,卻說也說不完。(完)

相關焦點

  • 中國著名古文字學家張頷辭世
    中新網太原1月18日電 題:中國著名古文字學家張頷辭世  記者 胡健  18日17時,中國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張頷先生安詳辭世,享年97歲。  同樣在1月,中國著名古建學家柴澤俊辭世。半個月內,兩位山西籍文博大家與世長辭,令中國文博界一片痛惜。  這一天,「文壽齊頤·慶祝張頷先生九十七華誕作品展」仍在山西介休市博物館展出,張老的師友、學生和家人,為慶祝張老九十七華誕,創作了90餘幅書畫作品。  1920年,張頷出生於山西介休,自幼家貧,未生喪父,九歲喪母。
  • 著名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李學勤逝世
    李學勤1933年3月生於北京,是著名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中國先秦史學會名譽理事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李學勤被譽為「百科全書」式的學人,他是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在甲骨學、青銅器及其銘文、戰國文字、簡帛學等領域均有重要建樹。
  • 歷史上的今天1966年9月3日考古學家和古文字學家陳夢家逝世
    歷史上的今天1966年9月3日考古學家和古文字學家陳夢家逝世 2013-09-02 10:37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教師節禮包】那些年仙劍中的師徒之情
    韓愈的名篇《師說》的第一句話便道盡了老師對於學生的重要性。在仙劍中,也有許多原本籍籍無名的學生們在老師的幫助下,逐步走向人生巔峰,成為名噪一時的人物。教師節臨近,小編就來跟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年仙劍中的師徒情深。
  • 清代文字獄之李掄元案丨張頷
    巴延三雖然「不讀書」,但他有一種「尊君親上」的感情,因此於乾隆四十五年七月竟提拔為兩廣總督(按:山西巡撫為從二品銜,兩廣總督為正二品銜)。 張頷,著名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山西省文物局原副局長兼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長。本文原載《滄桑》1999年03期。
  • 盤點教育家師徒之「希臘三賢」篇!
    說到教育家師徒,相信大家跟小編一樣吧,首先想到的就是有著「希臘三賢」之稱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至於為什麼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們三個呢?很顯然,因為師徒倆我們知道不少,但像這樣的二代師生關係,有很不簡單也很少見了,不得不令人佩服之餘也更加印象深刻啊!
  • 聽《眉間雪》,感受那一份師徒情,感嘆人與人之間的牽絆
    故事背景是劍三中故事,是一段師徒情,有意思的是,大多數人將這一首聽成男女之間的愛情。我們不難發現,大數的歌講的都是「愛情」,就算不是講的愛情,也會在歌中加入「愛情」的元素,這首歌獨立而行,卻講述了「師徒」這一元素。小編覺得,這樣的安排自然有他的用意。在劍三的江湖中,有許多故事,有人就有江湖,有情也有緣,師徒二字佔了大多的比重。
  • 啟源中學:敬茶拜師禮,再結師徒情
    為了更好地利用骨幹教師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和教育教學優勢,促進新教師迅速成長,9月14日下午,茂名市啟源中學在階梯教室舉行「敬茶拜師禮,再結師徒情」 師徒結對儀式。儀式由教研室張杰主任主持,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梁任華同志和學校中層以上領導、年級組長、科組長及師徒結對教師等出席了此次拜師儀式。
  • 《風箏》中六哥與馬小五感人師徒情
    而六哥此時隱居在中國的某一角落,這是組織上出於對他的保護。這樣隱居的生活,對於前半生習慣於出生入死的工作的他很不適應。可歲月的消磨,也讓他樂得這種隱居生活,六哥也是累了、倦了。但是在心底裡,他覺得會有人歷經千辛萬苦來找他的,這一點自信他是有的。
  • 紀念|與沈昌文三十年師徒情誼,俞曉群回憶師傅的幽默豁達與通透
    沈昌文、俞曉群師徒(俞曉群提供)【他是愛熱鬧的老人】兩人本約定參加2021年上海書展的新書發布會「沈公永遠是我們的師傅!」俞曉群與沈昌文有三十多年的師徒情誼。幾天前,兩人還一起約定,等疫情結束後,要參加2021年的上海書展,發布沈昌文新書《書信集》。「沒想到,這一次的發布會,沈公不能赴約了。」
  • 茂名啟源中學:敬茶拜師禮,再結師徒情
    為了更好地利用骨幹教師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和教育教學優勢,促進新教師迅速成長,9月14日下午,茂名市啟源中學在階梯教室舉行「敬茶拜師禮,再結師徒情」 師徒結對儀式。儀式由教研室張杰主任主持,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梁任華同志和學校中層以上領導、年級組長、科組長及師徒結對教師等出席了此次拜師儀式。
  • 安徽省兒童醫院裡的「師徒情」:一個毫無保留地教導 一個孜孜不倦...
    在勞動者的節日裡,萬家熱線走近他們,用鏡頭記錄師徒真情,並以此策劃向天下勞動者致敬!你們辛苦了!世界上除了親情、友情、愛情,還有一種感情也是那樣純粹、濃厚,這便是師生情。師生之間,不僅是技能的傳授,更多的還有老師的桃李之教、學生的感恩之心。相比其他行業,醫生之間的師生情更加純粹,老師毫無保留的指導,讓一代又一代醫生成長起來。
  • 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逝世,享年84歲!生前多次聲明自己是中國人!
    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逝世,享年84歲!生前多次聲明自己是中國人!2018年11月11日19:54分,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先生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曾仕強先生是當代久負盛名的中國式管理大師,一生為發揚道統文化而奔走呼號,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巖的啟示》等著作。曾教授為中國的文化做出很多貢獻,在生前奔波於全國各地演講,多次為廈門大學EMBA鼓浪嶼名家論壇演講,感染了大量的人學到中國文化與管理的智慧。前段時間,曾老先生患癌,但是他以積極樂觀的態度與癌症鬥爭,讓人心生崇敬之情。
  • 「師徒情濃人師難覓 」伊美爾何禎平工作室師徒籤約儀式
    師徒情濃,走進拜師現場  伊美爾何禎平專家工作室師徒籤約儀式,九點三十分正式開始。北京伊美爾愛康醫院業務副院長鄭柏潔女士發表講話並且宣布師徒名單,情誼真切感人。     敬拜師茶、師徒互贈伴手禮、籤拜師貼、師徒共同宣讀誓詞。現場氣氛親切、輕鬆,感人。
  • 中國小兒泌尿外科創始人黃澄如逝世 年過九旬仍在堅持出診
    來源:新京報中國小兒泌尿外科創始人黃澄如逝世,在諸多領域進行了開拓性探索黃澄如 仁心仁術為患兒 年過九旬仍出診黃澄如,我國小兒泌尿外科創始人。當天17時30分,黃澄如逝世,享年94歲。直到最後一刻,黃澄如也沒留下遺言。「她沒什麼遺憾。最大的追求就是從醫,白手起家發展到現在,救了數不清的孩子,學生遍天下。說得最多的就是欣慰,學生長大了,科室發展好,她很滿足。」張濰平說。
  • 《中國夢之聲·我們的歌》開播 那英肖戰師徒組合
    2016年,許魏洲就發行了首張個人專輯《Light》,隨後在亞洲範圍內舉辦了五場個人巡迴演唱會。   近年來常在內地參加音樂類綜藝的李克勤則與周深搭檔。自從2014年參加《中國好聲音》第三季後,周深就一發不可收拾,只要有他參加的音樂類綜藝,就必定會是「現象級」:在《蒙面唱將猜猜猜》中,他唱火了徐佳瑩的《身騎白馬》;在《聲入人心》中,他唱火了《Memory》。
  • 2017年第33屆中國奧林匹克數學競賽試題與詳解
    (許興華數學/選編)2017年第33屆中國奧林匹克數學競賽試題 2017年11月13日—17日,萬眾矚目的第33屆中國數學奧林匹克(CMO)在杭州學軍中學隆重召開,本次比賽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近400>11月13日(周一)  全天報到(8:00-18:00)11月13日(周一)20:00  召開領隊會議11月14日(周二)上午  開幕式、看考場,下午自由活動11月15日(周三)上午  第一天考試,下午自由交流11月16日(周四)上午  第二天考試,下午開始離營11月17日(周五)  離營2017年第
  • 福州學霸與霍金的師徒情緣:加盟霍金團隊,翻譯《時間簡史》
    2006年,吳忠超陪霍金遊覽頤和園,右為霍金私人助理茱迪。吳忠超供圖吳忠超曾就讀福州三中,現任浙江工業大學教授。3月14日下午,海都記者通過湖南科技出版社,聯繫上身在美國的吳忠超,他回顧了自己和霍金的師徒情緣,我們也了解到了不一樣的霍金。
  • 中國民眾以多種方式紀念毛澤東逝世37周年(圖)
    中國民眾以多種方式紀念毛澤東逝世37周年(圖)      9月9日,遊客們在長沙橘子洲瞻仰青年毛澤東雕像當天是毛澤東逝世37周年紀念日,中國民眾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懷念這位偉大領袖。毛澤東生於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在北京去世。中新社發 楊華峰 攝       9月9日,北京毛主席紀念堂外排起了長隊。2013年9月9日是毛澤東逝世37周年忌日,紀念堂也於當日調整了開放時間,延長半天開放,以便於民眾前來瞻仰、紀念。
  • 餘叔巖逝世詳記(1943年
    鬚生名宿餘叔巖,沉痾纏綿,達三四載,突於五月十九日下午九時逝世,享年五十四歲。二十日入殮,二十一日接三,三七後停靈法源寺。舉辦喪事,須俟其生前友好籌商停妥後始能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