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天氣越來越暖和啦,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新手爸媽們有沒有想著帶貓了一冬的小寶寶出門踏青出遊呢?自駕、飛機、高鐵,什麼樣的出行方式適合小月齡寶寶呢?帶小寶寶乘坐這些交通工具都有哪些注意事項?下面就為您奉上一份小月齡寶寶的出行攻略。
自駕
帶著寶寶自駕出遊其樂融融,但要記住以下幾點:
一定要給寶寶配備安全座椅
小月齡嬰兒可用專門的安全提籃固定在座位上;7個月以上的嬰幼兒要使用兒童汽車安全座椅,一定要坐在汽車後排。
適當休息
建議每兩小時停車休息一下,帶孩子下車活動、呼吸新鮮空氣。
做好堵車準備
帶足量的紙尿褲、溼紙巾、衝泡奶粉的熱水等。
溫度
注意車內溫度,備一塊薄毯,隨時增減衣物,不要忽冷忽熱。
飲食
出發前避免餵得過飽。
飛機
航空公司規定是嬰兒出生滿14天後可以坐飛機出行。然而,在你帶著寶寶飛行之前,要考慮一下:
你的孩子的年齡
寶寶出生後不久,醫生可能會阻止不必要的空中旅行。新生兒的免疫系統正在發育,空中旅行可能會增加他們感染傳染病的風險。如果你選擇和嬰兒一起旅行,需要經常洗手或使用洗手液,避免與明顯患病的旅行者接觸。
寶寶的耳朵
在飛行中改變機艙壓力會引起中耳壓力的暫時變化,從而引發耳痛。為了幫助平衡寶寶耳朵裡的壓力,在起飛和降落的時候要給寶寶奶瓶或安撫奶嘴等來吮吸,或者試著給寶寶餵食可能會有幫助。如果你的寶寶在過去兩周做過耳朵手術或耳朵感染,要問寶寶的醫生是否可以坐飛機。
飛機噪音
飛機機艙的噪音水平很高,尤其是在飛行過程中時,考慮使用棉球、降噪耳機或軟耳塞來限制寶寶接觸這種噪音,讓寶寶更容易入睡。
寶寶的呼吸
在飛行過程中,機艙內的氣壓低於地面氣壓。這種氣壓水平的暫時變化原本不會給健康的嬰兒帶來任何問題,然而,如果你的寶寶是早產、有慢性心臟或肺部問題,或有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症狀,在坐飛機前請諮詢寶寶的醫生。
藥物
不要試圖給你的寶寶服用非處方藥物以促進在飛行過程中的睡眠,如苯海拉明(Benadryl)。這種做法不被推薦,有時這種藥物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輻射問題
偶然的乘機出行所帶來的宇宙輻射可以忽略不計。美國國家放射防護與測量委員會和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推薦人群年最大輻射劑量為1mSv,而即使乘坐目前最遠的洲際航線,接受的輻射劑量也不超過這一建議上限的15%。因此,媽媽們不用太擔心輻射的問題。
溫馨提示:小嬰兒15天後如果不存在耳鼻喉、心肺系統、消化系統等疾病,是可以坐飛機的,乘機頭一天要保證身體一切正常以及充足睡眠。飛機上不能帶液體,建議登機後請空姐幫忙倒點溫水備用。帶著寶寶的媽媽不要選擇靠過道位置,一來避免人流來回擁擠,二來避免空乘送餐不慎潑灑。
高鐵
嬰兒坐高鐵是不需要買票的,但為了孩子舒適,建議多購買一張票(當然前提是可以買得到)。這樣可以把安全提籃放在椅子上,讓他們在裡面自己玩或者逗他們玩都比自己親自抱著方便。除了奶、尿布和替換的衣服,可以準備安撫奶嘴,這樣嬰兒有情緒了可以吸吮,也不會影響到周圍的乘客。
文/胡曉明(兒研所新生兒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