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傳承的大學還是能數出幾個的,但是逾千年的,就只有——湖南大學。
湖南大學位於長沙,校區坐落嶽麓山下,享有「千年學府,百年名校」之譽,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湖南大學辦學起源於公元976年創建的嶽麓書院,歷經宋、元、明、清等朝代的變遷,始終保持著文化教育教學的連續性。1903年改制為湖南高等學堂,1926年定名為湖南大學,1937年成為國民政府教育部16所國立大學之一。2000年,湖南大學與湖南財經學院合併組建成新的湖南大學。
湖南大學的建築獨具特色。嶽麓書院歷史上經歷多次戰火,曾七毀七建,現存主要建築是明清遺構,以黑白色調為主,為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書院建築群。
嶽麓書院古建築在布局上採用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主體建築如頭門、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集中於中軸線上,講堂布置在中軸線的中央。齋舍、祭祀專祠等排列於兩旁。中軸對稱、層層遞進的院落,除了營造一種莊嚴、神妙、幽遠的縱深感和視覺效應之外,還體現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級有別、主次鮮明的社會倫理關係。
湖南大學早期建築群,位於湖南省長沙湖南大學校內,在湘江西岸嶽麓山下,指湖南大學早期階段(1926—1959年)中建成的九棟校舍建築。分別是:
二院(現物理學院實驗樓)、科學館(現校辦公樓)、工程館(現教學北樓)、大禮堂、老圖書館、勝利齋教工宿舍、第一學生宿舍(現基建處辦公樓)、第七學生宿舍(現離退休處辦公樓)、老九舍(現重點實驗室)。這些建築絕大部分屬于洋式風格,只有大禮堂和圖書館屬於中式風格,二院屬於折中主義建築,科學館屬於西洋古典風格,其它大部分建於20世紀40年代的建築則屬於早期現代主義建築。
大禮堂
湖南大學大禮堂採用大跨度木屋架和鋼筋混凝土結構,裝飾以國漆紅黑色為主調,點綴金飾;外牆粉刷以普通水泥摻和顏料、石灰、碎玻璃等。
老圖書館
中國傳統大屋頂式樣。建築造型中加入西方早期現代主義手法,特別是正立面上貫通多層的豎向長窗,是維也納分離派的造型特徵。簷下、牆壁等細部裝飾又具有中國風格,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築。
科學館
科學館原為兩層,後於1944年加建一層,由平屋頂改建為青筒瓦坡屋頂。1945年8月日本侵略軍投降後,駐長沙地區日軍在科學館受降。
二院
湖南大學二院為1927年湖南大學超出嶽麓書院向外發展新建的教學樓,稱為「湖南大學第二院」,簡稱二院(嶽麓書院被稱為「第一院」)。二院為兩層古典式建築,融入了不少西方現代建築技術。
勝利齋
勝利齋是一棟西洋早期現代主義建築風格的建築,建於1948年,最早作為單身教師宿舍使用。「勝利」二字代表抗戰勝利。宿舍共有二層,磚木材料,整體呈磚紅色,體型小巧含蓄。田字形平面,內有四個庭院,四周迴廊環繞,院內安靜舒適,草木蔥蘢。
工程館
於1951年建成,風格屬於早期現代主義思潮中的德國表現主義。
老九舍
湖大九捨實際上就是湖大以前的第九學生宿舍,原為女生宿舍,建成於1946,那時正當抗日戰爭剛結束不久,由於歷史條件所限,當時設計的這批宿舍多為一至三層的磚木結構,顯得較為簡陋。
(圖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