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12日電 (記者 李志全)「讓幾千萬農村貧困人口生活好起來」,是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心中的牽掛」。除海外熟知的脫貧攻堅戰,行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道路上的中國,還面臨哪些「硬仗」?
梳理今年全國兩會,未來,中國至少有這麼幾場「硬仗」要打: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3月8日,習近平在湖南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強調,這是一場硬仗。
確保經濟指標在合理區間——3月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看望全國政協經濟、農業界委員時說,今年我們讓經濟主要指標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任務更加不易,要打一場硬仗。
各種困難和挑戰——「綜合分析各方面情況,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困難更多更大、挑戰更為嚴峻,我們要做打硬仗的充分準備。」政府工作報告中如是表述。
所謂上兵伐謀。上述「硬仗」,已在高層運籌帷幄之中。
對「供給側」一仗,習近平表示,要把握好「加法」和「減法」、當前和長遠、力度和節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以銳意進取、敢於擔當的精神狀態,腳踏實地、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打贏這場硬仗。
對「經濟指標」一仗。李克強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更要穩定和完善宏觀經濟政策,穩定市場預期。」
對「困難和挑戰」一仗,李克強列出今年重點做好的八方面工作,提出「上下同欲者勝」的觀點。他表示,要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鼓勵各地從實際出發乾事創業,形成競相發展的生動局面。
不過,最終採取什麼「打法」,尚待觀察。當下,外界不妨從脫貧攻堅戰中窺見一斑。
兵家有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28次國內考察「路線圖」,半數以上涉及扶貧開發。
對於此役,高層反覆強調「精準」二字,謀的是智取。
2013年11月,習近平在湖南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在本次兩會期間,他參加湖南代表團審議,還詳細詢問十八洞村「精準扶貧」進展情況。
3月10日,習近平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時表示,脫貧攻堅一定要扭住精準,做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精準到戶、精準到人,找對「窮根」,明確靶向。
用精準「利劍」,斬貧窮之根,即是高層對脫貧攻堅所下的戰書。當下,中國也已然吹響打贏扶貧攻堅戰的號角。
正如習近平所言,「十三五」時期是脫貧攻堅啃硬骨頭、攻城拔寨的時期,必須橫下一條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緊進度,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李克強亦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扶貧脫貧是硬任務,各級政府已經立下軍令狀,必須按時保質保量完成。
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中國,靜候捷報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