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女性分娩這件事情,十個女性中,有九個都是一把辛酸淚,畢竟要經受十二級疼痛,那只有最偉大的母親才能承受得了的痛苦,不管是剖腹產還是順產,都有可能面對這種疼痛,尤其是產婦朋友們處於第一產程的時候,所要面對的宮縮疼痛,真的讓人很是心疼。
不過除了產前的宮縮疼痛之外,還有一種疼痛,可是來自於產後,可能不少有過生產經驗的寶媽估計已經猜到了,那就是"產後宮縮痛"。
那麼,什麼才是產後宮縮痛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在產褥早期由於宮縮引起下腹部陣發性的劇烈疼痛,被稱之為產後宮縮痛,一般會出現在產後1—2天日,持續時間多為2—3天左右,主要原因是子宮由於懷孕時被撐大,生產後要恢復到正常大小,一般情況下,哺乳時反射性催產素分泌增多會使得疼痛增加。
這下子,一些孕媽算是了解了吧,在產前不但有宮縮痛,產後也會有宮縮疼痛,做女人,說實話是真不容易。因此不少網友紛紛表示,生孩子時都沒哭,生完卻哭了。
其實,除了生理性的疼痛之外,還有一些外因可能導致產後宮縮痛,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跌倒
產後產婦由於不注意出現跌倒或者碰撞外物的情況時,會因疼痛出現驚嚇,與此同時,子宮內血液供給變少,影響到子宮收縮,出現劇烈的疼痛,所以產後也要好生護理自己,避免碰撞哦。
2、搬運重物
大家都知道,生完孩子後,會經過一個多月的坐月子,這段時間,產婦一般都會好生的休養,可以讓自己的身體調理到最佳狀態,而一旦搬運重物的話,腰身以及下腹部會用力,與此同時,腹部的壓迫會導致子宮充血,出現明顯的疼痛感,一定要避免。
3、過度疲勞
除此之外呢,產婦一旦過度疲勞,也會引起子宮的頻繁收縮,導致產後宮縮疼痛感加重,在此也提醒各位產婦朋友,一定要注意休養,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確保能夠更快速的恢復身體。
除了上述常見的3點之外,還有例如子宮感染、洗冷水浴等等,都可能引起產後子宮的頻繁收縮,導致宮縮痛,所以一定要避免這些行為,更好更輕鬆的度過產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