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
意思是用責備別人的心來責備自己,用原諒自己的心原諒別人。出自宋·范公佴《過庭錄》。:「爾曹但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聖賢地位也。」
一味的恕己責人,只會讓自己不思進取,蠻橫無理。常責己,就會發覺有 很多事並不象自己想像的那樣,於是加以修正; 多恕人,退一步海闊天空,給 別人機會,也給自己一個機會。
其實只要多站在別人的角度上看問題,多考慮別人的想法,這樣就不會太 主觀、偏頗,而且也可以免去諸多誤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能做到這 樣的話,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君子了。
2.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
意思是:世上最大的樂趣就是讀書,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教育子女。這句話本自宋代家頤的《教子語》,《教子語》開篇即云:「人生至樂,無如讀書;至要,無如教子。」清代文學家蔣士銓曾將此語稍加改動,並加以延展成一幅對聯懸於大廳以自勉:「至樂莫過讀書,至要莫如教子;寡智乃能習靜,寡營乃可養生。」
3.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出自清代學者金纓《格言聯壁》一書,「靜坐常思己過」語出《論語·衛靈公》:「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即是說多反省自己而少責備別人,怨恨就不會來了。這是儒家倡導的道德修養的重要方法。意思是,靜坐時多思考一下自己的過錯,閒談時不要去議論別人的是是非非。一個人獨自靜坐時,要經常反省自己的過錯;和他人聊天閒談時,不要說人閒話。
人類雖有很多共同缺憾,但人類的覺悟始終會打敗這些缺憾。勝則驕,敗則餒。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見風使舵,順藤摸瓜。這些不雅永遠都在考驗人類的智慧與靈魂,不斷地讓人類的心情在地獄和天堂之間來回,不斷地使人類懷疑自己更替自己改正缺點。
劉西蒙編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