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臘縣人民法院:加強法治社會建設,健全社會治理體系

2020-11-28 此時版納


強化訴源治理,切實從源頭減少矛盾糾紛。實現勐臘縣10個鄉鎮司法所、4大農場、縣城社區訴調對接中心全覆蓋。強化委託、委派調解,委派調解案件158件,調解成功36件,申請司法確認14件。發揮雙語法官、書記員優勢,開展少數民族特色調解。



堅持巡迴調解、巡迴審判,前往駕校公開審理醉駕案件,邀請代表委員、交警、學員和教練進行旁聽;前往磨憨中老邊境巡迴開庭審理偷越國境案件,以案釋法,受到省、州、縣各級媒體報導轉播,取得較好的社會效果。


深化平安勐臘建設。壓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安建設工作和審判執行中心工作相結合,納入工作全局,專題研究部署。健全跨部門跨行業的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推動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積極參與綜合治理,發送司法建議1條,及時發布案件審理和判決信息,宣傳典型案例,提升群眾認知度、支持度和參與度。



認真履行反恐工作職責。堅持安全排查常態化,開展機關日常安保巡查,保障庭審、執行工作順利開展。強化日常安檢,對進出人員實施安保檢查,查扣刀具、棍棒等違禁物品。增強幹警反恐意識、安全防範意識和責任意識,提升應急處突能力。對人民法院周邊地段、主要進出口、窗口辦案場所的重點區域實現公安監控系統覆蓋,便於公安部門第一時間準確掌控相關情況,及時出警增援,有力保障人民法院依法履職安全。



妥善處理涉法涉訴案件。強化幹警風險防範化解意識,對重大、敏感、群體類案件,及時向上級法院、縣委政法委報送,做好溝通與協調。每月定期向政法委報送人民群眾來信來訪、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矛盾排查調處等工作情況。及時轉辦、催辦群眾信訪事項,引導當事人理性表達。努力化解涉訴信訪案件,認真接訪摸排情況,聯合相關單位積極解決涉訴信訪問題。注重對當事人進行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導推動涉訴信訪問題在法治軌道內解決。


來源:勐臘法院

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張如塵

審核:祝小涵

相關焦點

  • 《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發布 健全社會組織、社工...
    為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社會奠基  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法治社會建設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信仰法治、公平正義、保障權利、守法誠信、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社會主義法治社會,是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舉措。
  • 健全社會領域制度規範 依法治理網絡空間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摘要如下。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法治社會建設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藁城:努力建設現代化社會治理體系
    河北法制網訊(河北法制報記者 張哲 通訊員 李建樂 李曉夢 )為全面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深入推進現代化社會治理體系建設,石家莊藁城區委政法委努力探索現代化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健全常態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取得了實實在在成效。
  • 法治社會怎麼建?——中央依法治國辦有關負責同志就《法治社會建設...
    答:法治社會建設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相互促進,全社會法治觀念不斷增強,法治社會建設全面深化。黨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
  • 開啟法治社會建設新徵程
    「法治社會是法治國家和法治政府的基礎環境與根植土壤。」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馮玉軍說,《綱要》的出臺對於未來的法治建設具有重大意義。相對於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著眼於社會層面的法治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建設法治社會是中國社會轉型期和文明過渡期的基本訴求。
  • 【陝西社科】加強法治建設 提升國家治理效能
    西北政法大學 汪世榮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我國全面依法治國取得重大進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進一步彰顯。「十四五」時期要努力實現的目標之一,是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的提升。全面加強法治建設對於完善國家治理體系、提高治理能力、強化治理目標、彰顯治理效果,具有積極意義。
  • 社會治理 活力彰顯
    「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要不斷夯實基層社會治理這個根基。」  「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堅持和完善新時代『楓橋經驗』。」  「要更加注重聯動融合、開放共治,更加注重民主法治、科技創新,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提高預測預警預防各類風險能力。」
  • 中共中央印發《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全文如下。  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法治社會建設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勐臘縣人民法院:強化法治保障,助力平安勐臘建設
    截至10月31日,勐臘縣人民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3645件,審執結3015件,綜合結案率82.72%,訴訟案件平均審理天數46.22天,法官人均結案167.5件,無超審限案件。健全執法司法對民營企業的平等保護機制,通過依法公正裁判,維護公平競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妥善處理行政爭議,服務法治勐臘建設。依法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訴訟權益,受理行政案件97件,全部審結完畢。
  • 【六大學習專欄】人民法院報評論: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治理體系和...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11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召開會議,傳達學習貫徹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會議強調,要深刻認識把握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意義,不斷提升司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效能。
  • 中共中央印發《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全文)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全文如下。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法治社會建設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青平:法治社會建設的新布局
    現階段法治社會建設的四大方面是法治觀念、社會規範、權利保護和社會治理法治化。現階段法治社會建設的五大舉措是指:推動全社會增強法治觀念、健全社會領域制度規範、加強權利保護、推進社會治理法治化和依法治理網絡空間、加強組織保障。
  • 法治社會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基礎性工程
    本網訊(記者張曉娜)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法治社會建設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信仰法治、公平正義、保障權利、守法誠信、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社會主義法治社會,是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舉措。
  • 【理論超市】中共中央印發《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
    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健全地方黨委在本地區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領導作用的機制,完善政府社會治理考核問責機制。引領和推動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確保社會治理過程人民參與、成效人民評判、成果人民共享。
  • 《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發布 涉及社會組織、社工...
    12月7日,中共中央印發的《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對外公布。《實施綱要》提出,要加快建立健全社會領域法律制度,完善多層次多領域社會規範,強化道德規範建設,深入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以良法促進社會建設、保障社會善治。
  • 李建偉:建立健全社會治理的預警預判與預應機制
    新華網北京12月30日電 30日,由法制日報社、法治周末報社、《民主與法制》社共同開展,中共揚州市委政法委員會、冷水江市公安局協辦,綠色全域(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四屆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成果交流會」在京開幕。
  • 中共中央印發: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年-2025年)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全文如下。   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法治社會建設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推動社會治理從現實社會向網絡空間覆蓋
    12月7日,中共中央印發《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以下簡稱「綱要」),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綱要提出,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法治社會建設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共中央印發《法治社會建設 實施綱要(二〇二〇-二〇二五年)》
    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法治社會建設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信仰法治、公平正義、保障權利、守法誠信、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社會主義法治社會,是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舉措。黨的十九大把法治社會基本建成確立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目標之一,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任務艱巨。為加快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制定本綱要。
  • 【市域社會治理】加強心理服務體系建設 確保一方百姓幸福平安
    【市域社會治理】加強心理服務體系建設 確保一方百姓幸福平安□新天水記者 王曉華 見習記者 劉嘉「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社會轉型階段,生活節奏加快,競爭壓力加劇,導致個體心理問題日益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