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老鳳祥」銀樓、「冠生園」食品等陪伴了一代人或者幾代人青春的老字號,似乎正如行走緩慢的老叟一般,被時代遺忘。
原標題 | 蜂花,大隱隱於世?
作者 | 白戰堂
除了脫髮,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的事情。
隨著掉發、脫髮人群的增加,各式各樣的洗護用品逐漸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熱議的話題。而曾經憑藉著「洗護分離」理念一舉贏得消費者認可的蜂花品牌,也在人們的討論範圍內。
有關蜂花的故事,還需要從1985年說起。
一瓶難求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鐫刻在老百姓腦海裡的是苦難與貧窮。
經濟的低迷以及物質條件的匱乏,使得國人心中根本沒有護髮的概念,洗頭髮僅僅是為了保持衛生。在這樣的歲月裡,很多人還是習慣用肥皂甚至是洗衣粉洗頭。
伴著改革開放潮來潮往的拍岸濤聲,國民的生活觀念及物質水平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在此背景下,1985年,上海輕工業品進出口公司與上海縣馬橋公社俞塘大隊合資組建了上海華銀洗滌劑廠(簡稱上海華銀),後更名為上海華銀日用化學品總廠,主要生產洗髮水、洗頭膏、護髮素等產品。
但誰也沒曾想到,這家開在上海市閔行區一條破舊馬路邊上的工廠,憑藉著僅有的幾十個工人卻生產出了國內第一瓶液體洗髮、護髮產品——蜂花牌洗髮水及護髮素。
就這樣蜂花品牌誕生了。
90年代初,售價兩三塊錢一瓶的蜂花品牌達到頂峰。據《快觀察》報導,蜂花護髮素在當時已經達到了一瓶難求的狀態。
1993年、1994年蜂花護髮素還被評為上海市名牌產品。
兩面夾擊
然而,好景不長。1995年後,蜂花產品開始面臨兩面夾擊的困境。
時間撥轉到1986年,這一年,聯合利華登陸中國,並引入中國第一個款洗髮水品牌——力士。兩年後的1988年,寶潔緊跟其步伐,攜旗下海飛絲、飄柔等洗髮水品牌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隨後,寶潔旗下五朵金花——飄柔、海飛絲、潘婷、沙宣、伊卡璐,以及聯合利華旗下四大品牌——力士、夏士蓮、清揚、多芬,逐步佔領了中國洗髮水領域的各個細分市場。
為了搶佔市場,1997年,上海華銀日用化學品總廠改制為上海華銀日用品有限公司(簡稱上海華銀),並開始自行設計、開發、生產蜂花牌洗髮水、蜂花牌護髮素、蜂花牌洗頭膏以及蜂花牌護膚品等。
然而,大量假冒產品的湧現以及外資品牌的擠壓,讓蜂花這家本土洗護品牌幾乎沒有了喘息的機會。
1998-1999年,上海華銀連續出現嚴重虧損,產品一度被消費者遺忘。
幾經浮沉
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岌岌可危地「蜂花」也嘗試著在夾縫中求得一絲生路。
讓利,成了蜂花的殺手鐧。
當時的廠長顧錦文表示,「與其花大成本大量投入廣告,不如靠產品質量取勝,讓利給消費者」。
在低成本策略的指導下,極少在電視或其他廣告上露面的蜂花,以其質優價廉的產品,積極與其他品牌形成錯位競爭,吸引了大量農村和城市平民消費群體。
此外,自1985年蜂花推出洗護髮系列產品起,蜂花產品一直使用圓柱形且下部為三排六邊形的蜂窩狀凹陷的包裝瓶,憑藉多年不換的包裝, 「蜂花」的品牌形象愈加強化。
據美國著名市場調研公司AC尼爾森調查統計,2002年,蜂花護髮素市場佔有率達29.76%,居國內品牌第一位。
2003年,蜂花榮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2004年,蜂花商標被評為上海市著名商標。
就這樣,幾經倒閉的「蜂花」,在「蜂花人」的努力下,又活了過來。
「蜂花就好像我的一個孩子,我看著他從出生到牙牙學語,包括成長道路上的磕磕碰碰、起起伏伏,每一步都凝聚著『蜂花人』的心血和付出。」 上海華銀廠長顧錦文在採訪中曾言。
還是8.9元
在之後的二十餘年裡,物美價廉成為了蜂花主攻中低端市場的利劍。
2011年,「蜂花」護髮素完成3萬多噸銷售量,約佔全國全年護髮素消費總量的35%。同一年,「蜂花」商標再次被評為「上海市著名商標」。
2014年,上海華銀在中國護髮素市場份額為23.7%,甚至超過了國際品牌寶潔同類產品在華份額。
2015年,蜂花以195.6萬件的銷售量居洗髮護髮網絡銷售第11位,值得注意的是前10名皆為外資品牌。
2016年,中國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在中國洗髮護髮品10大品牌中,蜂花作為唯一的國產本土品牌位列其中。
截至到2017年,在市場上同類護髮素基本標價均在20元之上,蜂花護髮素標價還是8.9元。
同時,憑藉著230多家經銷商,蜂花不斷進駐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歐尚、樂購、世紀聯華等600多家實體大賣場、超市、連鎖店。此外,蜂花還進駐京東、淘寶、天貓等知名電商平臺,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時至今日, 在霞飛、鳳凰等眾多老品牌銷聲匿跡的同時,幾經沉浮的「蜂花」,在洗護髮品市場幾乎被寶潔、聯合利華、資生堂等跨國公司絕對壟斷的市場環境中,依舊 「開」得精彩。
商標糾紛
然而,「名人庭前是非多」,如此知名的品牌也膠著於商標糾紛中。
2012年9月,一家與蜂花運營主體上海華蜂公司毫無關係的深圳市蜂花日用品有限公司(簡稱深圳蜂花)申請註冊了第11449480號「蜂花」商標
,核定使用商品類別為牙刷、電動牙刷、梳妝盒、眉刷、噴香水器、香水噴瓶、修面刷、眼影刷、睫毛刷、捕蠅器等。
2018年7月,上海華蜂請求宣告訴爭商標無效。
國家知識產權局認為,第11449480號「蜂花」商標申請註冊前,上海華蜂旗下的第683187號「蜂花」商標經廣泛宣傳使用,並在第3類「洗髮液、護髮素」等商品上已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廣泛影響,且與上海華蜂形成緊密聯繫,為中國相關公眾所熟知。
第683187號「蜂花」商標
同時,第11449480號「蜂花」商標與第683187號「蜂花」商標漢字部分完全相同,已構成對引證商標的複製;第11449480號「蜂花」商標不當利用了第683187號「蜂花」商標的市場聲譽,易誤導相關公眾,致使上海華蜂合法利益可能受到損害。
因此,2019年4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對第11449480號「蜂花」商標作出無效宣告請求裁定。
誰的蜂花
那麼,「蜂花」商標到底屬於誰呢?
據了解,第11449480號「蜂花」
商標原註冊人為汕頭市賢盛針織實業有限公司,後經核准轉讓給深圳蜂花。
企查查數據顯示,深圳蜂花成立於2017年6月,法定代表人為何建平,註冊資本為1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何建平,經營範圍包括服裝、鞋帽、文具、玩具、皮包、飾品、牙刷、日用百貨、電子產品、家用電器的銷售;經營電子商務;國內貿易;貨物及技術進出口等。
目前,深圳市蜂花除申請註冊第11449480號「蜂花」
商標外,還申請註冊了「蜂花」「蜂花優齒」等商標,但都處於無效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蜂花的法定代表人何建平申請註冊的第21類「Fenghua蜂花」「蜂花」「蜂花健齒」等商標,均已註冊成功。
但事實上,據中國商標網顯示,早在1992年,上海華峰就已經申請註冊了第3類「蜂花BEE&FLOWER」商標,成為最早註冊「蜂花」商標的企業。
接二連三的上訴
面對國家知識產權局作出的裁定,深圳蜂花認為,第11449480號「蜂花」商標的申請註冊時間在於第683187號「蜂花」商標被認定為馳名商標的時間,且在案證據不足以證明在訴爭商標申請註冊前已構成馳名商標;第11449480號「蜂花」商標未構成對引證商標的複製、摹仿,其註冊和使用不會誤導公眾,亦不存在惡意,更不會損害上海華蜂公司的利益。
因此,深圳蜂花向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提起訴訟。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認為:第11449480號「蜂花」商標的申請註冊構成2001年商標法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不予註冊並禁止使用的情形並無不當,故駁回深圳蜂花公司的訴訟請求。
緊接著,深圳蜂花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請求撤銷原審判決和被訴裁定,判令重新作出裁定。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本院認為, 第683187號「蜂花」商標在第11449480號「蜂花」商標申請註冊日之前在「洗髮粉、柔發劑、護髮素、洗髮液」商品上經持續大量使用已為普通消費者廣泛知曉,構成馳名商標。
同時,第11449480號「蜂花」商標與第683187號「蜂花」商標中文顯著識別部分「蜂花」完全相同,僅存在左右順序的差別,已構成對引證商標的複製、摹仿。考慮到訴爭商標核定使用的「牙刷、梳妝盒、噴香水器」等商品與引證商標核定使用的「護髮素、洗髮液」等商品均屬於日常生活用品,具有高度的重合度。在此基礎上,第11449480號「蜂花」商標指定使用在上述商品上易使相關公眾聯想到第683187號「蜂花」商標,並基於此聯想而認識到相關商品可能由上海華蜂提供或與其有特定關聯,從而破壞引證商標與旅遊安排等服務唯一、單一和固定的聯繫,減弱引證商標的顯著性,損害上海華蜂公司的利益。
故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至此,兩個「蜂花」之間的戰鬥告一段落。
沒錯,「老鳳祥」銀樓、「冠生園」食品、「梅林」罐頭、「正廣和」飲用水、「英雄」金筆、「中華」鉛筆、「鳳凰」自行車等陪伴了一代人或者幾代人青春的老字號,正如行走緩慢的老叟一般,被時代遺忘。
在採訪中,一位受訪者告訴筆者說:「我還在,但以前常用的一些品牌卻不在了。」
那麼,在時代的洪流中,像蜂花這樣的品牌又能存活多久呢?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知產力立場)
圖片來源 |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