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書法到武術,從古詩朗誦到民族舞蹈,從京劇唱段到流行金曲……以「追夢中文,不負韶華」為主題的第十三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海外預選賽在各地相繼舉行。參賽選手們通過中文知識問答、中文演講和才藝展示等環節,展示了各自的中文學習成果和對中國文化的理解。
各地預選賽雲端開啟,比賽現場驚喜連連
當地時間8月16日,第十三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俄羅斯賽區預選賽決賽暨第八屆全俄中學生中文比賽在莫斯科圓滿落幕。來自莫斯科、聖彼得堡、喀山、葉卡捷琳堡等地的16名選手各展身手,展示出紮實的中文語言功底和非凡的個人魅力。
受疫情影響,比賽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分為主題演講、才藝展示、自我介紹、中國文化知識問答四個環節。其中主題演講和才藝展示為線下錄製,自我介紹和知識問答為在線形式。
主題演講中,選手們圍繞對中華文化的喜愛,在中國旅行時的趣聞,中俄攜手預防新冠肺炎疫情等內容展開。才藝環節中,脫口秀、武術表演、古箏、詩歌朗誦、手語歌、小品等節目精彩亮相,讓評委和觀眾們齊聲喝彩。
曾在往屆比賽中獲得佳績的俄羅斯女孩卡玉德應邀與選手們分享了獲獎後前往中國學習的收穫。「高中畢業後我有幸能進入中國的清華大學學習。這段經歷不僅讓我學到了專業知識,還極大地提高了中文水平,各種各樣的機會促進了我的自我發展。『漢語橋』比賽對我來說真的是生命的轉折點」。
在坦尚尼亞,第十三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坦尚尼亞賽區預選賽也於近日落下帷幕。
比賽現場,選手們圍繞主題「追夢中文,不負韶華」暢談自己的中文學習經歷和夢想,展示了良好的中文水平。阿魯沙地區ILBORU中學的夏雨澤談到,兩年前去中國參加夏令營的經歷讓他萌生了一個夢想——去中國上大學,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幫助坦尚尼亞實現更好的發展。
在才藝展示環節,夏雨澤、李麗娜等表演的中文歌曲發音清晰、風格各異,給大家帶來了悅耳的視聽享受。最終,夏雨澤摘得桂冠,將作為坦尚尼亞賽區代表參加複賽和總決賽。
參賽選手熱情不減,紛紛展示各自風採
雖然今年各地的「漢語橋」比賽轉變為在線上進行,但選手們參賽熱情卻絲毫不減,精彩的表演也讓觀眾們表示驚喜連連。
在第十三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喬治亞賽區預選賽現場,演講環節中,選手們聲情並茂講述著與中文的故事。「在我最美的年紀,遇到了最美的中文,我相信所有追夢中文的人都會有美好的明天。」選手安妮(Ana Balavadze)字正腔圓、情感飽滿的演講獲得了最高分。
在備受期待的才藝表演環節,選手們則使出渾身解數,將各自才藝與中國文化完美結合,帶給觀眾極佳的視聽享受。來自提比里西公立82學校的瑪利亞姆(Mariam Khutchua)帶來貫口串燒《五十六個民族》《報菜名》,伶牙俐齒一氣呵成,更壓軸呈現了鋼琴彈唱《送別》,將大賽推向了高潮。
在澳大利亞,第十三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澳大利亞全國大區賽現場也是精彩紛呈。
在才藝展示環節,參賽選手提前兩天將參賽視頻發到網上,供大家欣賞和評委評判。選手們各顯神通,中文歌曲、廚藝、舞蹈、繪畫、太極拳,各施絕活,異彩紛呈。
中文知識競賽環節涉及基本知識、中國文化及語言知識運用三個方面。所有參賽選手同時在線開賽,在20分鐘內完成35道考題。
在中文主題演講環節,選手們一一講述著自己「逐夢中文」的故事。他們或激情飛揚,或娓娓道來,雖性情各異,歷練不同,但都執著於同一份熱愛,追逐著同一個夢想。
經過激烈角逐,選手Khush Shah獲得一等獎,選手Chi Tran、Victoria Butler、Suukyi Kwang、Molly Astky、Nicholas Perrotta和Melissa Sanders分獲二、三等獎。
在埃及,選手們都熱情高漲。主題演講部分,大家聲情並茂地介紹了各自的「中文夢」之路:丁志遠不畏困難,堅持學習中文,立志做一名促進埃中關係發展的使者;華小文從中文中領悟到越努力就會做得越好的道理,中文給了她堅持的動力;李宇飛更喜歡探索漢字的奧秘,這讓他不斷進步……
在才藝表演部分,大家充分展示自己的風採:華小文的武術表演行雲流水、剛勁有力;茉莉的黃梅戲輕歌曼舞、賞心悅目;李睿的配音秀繪聲繪色、栩栩如生;晴雪的中國畫惟妙惟肖、活靈活現;晴川的舞蹈輕柔優美,婀娜多姿……
選手們表示,「漢語橋」給了他們展示中文水平的舞臺,也是一座世界青年的友誼之橋、文化之橋。
講述中文學習故事,「漢語橋」讓他們收穫成長
比賽中,選手們紮實的中文功底和豐厚的中文知識儲備令人讚嘆,而說起自己中文學習的故事時,每個人更是滔滔不絕。
在墨西哥賽區預選賽現場,選手李曼就這樣道來了她與中文的故事,「三年前的中國行讓我深深地愛上了中國,去中國留學也成為了我的夢想。
7月初,在聽到『漢語橋』比賽如期舉辦的消息後,我覺得這對於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我一定要牢牢抓住。於是我積極參賽,遇到不懂的問題及時與輔導老師交流,終於贏得了冠軍,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了一步!」
在義大利,選手艾鯉(Elisa Resch)和李夢竹(Greta Pironi)分別斬獲了第十三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義大利暨聖馬利諾賽區比賽的銀獎和銅獎。同時,艾鯉(Elisa Resch)還榮獲最佳寫作獎。
在講述自己與中文的故事時,艾鯉表示,今年是她學習中文的第9年,談起自己學習中文的秘訣時,她說:「學習中文最重要的就是熱愛和堅持。」在比賽演講中,艾鯉巧妙地將漢字「水」和自己的名字聯繫起來,「與水結緣,取名艾鯉,夢想化身中意文化交流的錦鯉」。
在才藝展示環節,她還彈奏了一首盪氣迴腸的經典古箏名曲——《滄海一聲笑》,詮釋了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在寫作環節,艾鯉立意獨特,以「中意青春」為題,從自己結緣中文、熱愛中文的小情出發,書寫出中意友誼的大情,描繪了中意攜手並肩前行的美好藍圖,得到了評委老師們的一致認可。
已經是第二次參加「漢語橋」比賽的李夢竹在演講中,以偶像「花木蘭」為切入點,講述了自己學習中文的故事,以及在大連和北京兩座城市的所見、所聞和所感。
才藝展示環節,她為評委們獻上了一支優雅抒情的藏族舞——《天路》。寫作環節中,她從新穎的角度出發,講述了疫情期間父親的朋友在醫院與中國專家們合作救助病人的感人故事,將對中文的熱愛和對中意關係的美好期許描述得淋漓盡致。
簡單真摯的話語和樸實無華的敘述背後,是每一位學生對中文最深沉的熱愛。一年一度的「漢語橋」現已成為世界各地學習中文的青年展示中文學習成果的重要平臺。相信選手們在今年「漢語橋」決賽的舞臺上,將以精彩的表現帶給我們更多驚喜。
➤來源:人民網
請持續關注「漢語橋」系列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