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8日公布臺南市長初選民調結果,由「立委」黃偉哲勝出,代表民進黨出戰下屆臺南市長選舉。受訪時,黃偉哲驚恐的自爆說,自己緊張到腿軟。圖片來源:臺媒
民進黨臺南市長參選民調結果發布當天,聽到自己超過4成的遙遙領先數字,「立委」黃偉哲瞪大眼睛當場「嚇到吃手手」!基於「出線即當選」的事實,臺南實力雄厚的眾家競爭者起步均早,到最後流言抹黑狠招也無不出籠。家族地方實力深耕最久的陳亭妃,意外僅獲得2成支持,沒能勝出。
黃偉哲向來不被深綠政論節目所喜,反而大多只能在泛藍媒體上積極捍衛本土立場,政治態度被視為「淺綠」。對照於「臺獨」色彩強烈的王定宇僅得5%、選前提出莫名其妙「廢除ㄅㄆㄇ」的葉宜津更是民調逼近於零蛋,成為網絡傳頌不已的大笑話。
臺南基層的綠營鄉親,到底在「想些什麼?」地方基層選舉原本皆由地緣派系利益為主導,黃偉哲無論聲勢與資源都不被看好,民調結果卻顯示早年立場反中的陳亭妃,幾乎只抓住「派系基本盤」而已;至於王定宇與葉宜津一向懂得媒體興趣於衝突,『立法院「裡提出各種「反中」言論搶佔標題從未缺席。這一回等同將「臺獨「分子「丟進垃圾桶」的民調數字,顯示臺南綠營基層並不跟著政治操弄,心中自有一把「臺灣情、兩岸尺」!
作為兩岸文化地理歷史關係最悠久的臺南,「府城」對於兩岸理應有最具臺灣民間代表性的定位與認知。整座臺南市所有的著名觀光古蹟、巷弄間的民間廟寺祠堂,每一塊先人留下的簷廊磚瓦,訴說的都是明清以來「兩岸根連不斷、臺灣自我打拚」的事實與驕傲。屬於臺南人的驕傲,至今依然足以代表是「臺灣人的驕傲」!臺南人是島嶼上最早跳脫「時代悲苦」的族群,精神上更為富庶餘裕,商業發達,重視現實且務實,最知名的是體現在婚姻禮俗「門當戶對、嫁妝豐盛」,相當重視「裡、外」的均衡講究。而這套文化深層次的「講究」確實也瀰漫在這回民進黨臺南市長的基層民調初選當中。
地方上經常可聽到對民進黨這幾位競爭者的「品頭論足」,論著看誰才有當地方父母官的一個「扮」、一種「氣」。多次聽到許多人指出黃偉哲的國字臉,勝過了王定宇的桃花眼;黃偉哲獨力參選的男性氣魄,也勝過了陳亭妃的依靠家族與女性角色。參選人的講話聲音、內容語氣、眼神正不正派、走路步伐端正與否,話題充斥在榕樹下與餐會間。
基層上討論最多的到頭來當然還是「兩岸這樣下去,臺灣怎麼辦」?見識越廣且悲憫基層的「地方仕紳」,與那些自身富裕卻漠視別人死活的「深綠金主」並不相同。臺南雖是徹底「地方本土」,長期以來仍有某種「藍綠平衡」的地方政治警覺;特別是臺南從來沒有任何仇視中國大陸的歷史背景與現實需要。過去蘇煥智、賴清德也經常主動前往大陸、香港進行城市交流、招商,臺南民間對於兩岸商機、商業投資、產業貿易頗為強勢主導,絕對不會看上一位「反中」市長。
蔡英文最初誤判形勢,犧牲「九二共識」造成兩岸閉鎖,兩年下來接連失敗的「補破網施政」與破紀錄 「超低支持率」,究竟在年底縣市長大選將以何種代價體現?臺南綠營基層已經闡明人們厭惡於那些 「愛作秀、瞎攪和」的傢伙了,而無論官員民代,「越臺獨、越無能」幾乎是臺南民眾的抉擇與準則!其實不該是黃偉哲被嚇到,未來真正「嚇到吃手手」且被「丟進垃圾桶」的,將是那些繼續反中、深綠、「獨派「的綠營政治人物。
來源:《中國時報》
責任編輯:黃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