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合肥人對奶酥蛋糕的回憶,全靠紅星路上一家開了十幾年的老店

2020-12-20 大碗合肥

哪找美食?老合肥人大手一揮,指向了紅星路。

記憶裡的紅星路一面是老鐵門、紅磚房、平平無奇的老式居民樓,一面卻是合肥最早的潮店街、書店街、小資街、塗鴉街、美食街···

與紅星路僅隔著一條長江中路的步行街,如今仍是人來人往熙熙攘攘,而路這邊的紅星路,如今只能在僅剩的一些老店身上還能尋得到當年的繁華景象。

就這樣,天氣大好的冬日下午2點,在紅星路邂逅了一處老合肥人的甜點秘密基地

/ 質樸之下,是十幾年不變的味道/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糕點二字似乎已經直接和法式、精緻、下午茶等詞聯繫起來了。

而這家門頭樸素,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開在菜市旁的糕點店,在老合肥人心目中卻是個「掃地僧」式的存在。

棕底黃字的招牌,一間小鋪,簡單的兩個玻璃櫃檯,幾乎沒什麼裝修,就連糕點都簡單的放在最不講究的鐵盤子裡。

店裡的糕點都是按斤稱算的,基本沒有什麼包裝,都是拿袋子簡單的裝一下。但口味確足夠秒殺很多店。

慕名而來的新客人往往因為門頭太不起眼,來來回回在這條街上尋個幾遍才能注意的到。

可就是這樣一家隱藏在街邊門樓裡的小鋪子,已經成了街頭巷尾不可代替的經典味道。

開店至今正好14個年頭,生意仍然好到出爐就空盤。

/ 嘗了一口 就再難忘記 /

「奶酥蛋糕今天還有沒啊?給我稱兩塊,我要靠邊上的啊~」

「奶酪餅乾也來一盒,我家孫子早嚷嚷著想吃了···」

下午三四點鐘門口就開始熱鬧起來了。

來買糕點的,有搬走了還特意跑回來的年輕人;還有旁邊紅星路幼兒園剛放學就被香味勾過來的小饞蟲;還有出來散步剛好經過的老人。

在這裡,糕點的n種打開方式,每一樣都給這寒冷的冬日添了點暖意。

奶酥蛋糕

就是這塊蛋糕,一賣就是十幾年。現在還是來店的客人進店必買產品。

常常出爐的瞬間就被搶沒了,想要吃得到就只能再等上一兩個小時。

酥皮下包裹的蛋糕,是小時候才能吃得到的味道。雞蛋的香味混合著奶香,每一口都是真材實料的感覺。

酥皮是這塊蛋糕的靈魂所在。黃油,雞蛋和麵粉手工打製成的奶漿均勻的鋪在做好的蛋糕上。

烤箱裡烤上幾十分鐘,出鍋的瞬間奶香四溢,趁熱的時候吃,口感最好,外皮酥香,內裡鬆軟。

這樣的味道,就是在寒風下等上2個小時,也是值得的。

奶酪餅乾

就是這麼一小塊奶酪餅乾,徹底的將我徵服了。

說是餅乾,但餅乾卻只有薄薄的兩片,用作上下託底,中間便是讓人「半酣味尤長」的奶酪。

老闆生意做了那麼多年,最是看重實在二字。除了奶酪分量實在,用料更是實在。

取名奶酪餅乾,用的就必須是純奶酪,一點別的東西都不加,像這樣的大塊奶酪,一天就能用上一箱。

奶酪多到餅乾都要支撐不住,一口咬下去,唇齒間全是絲滑香醇。

來買餅乾的老客都是一盒一盒的買走,一次吃不下就放在冰箱裡冷藏著,也能放上一兩天的時間。

幾塊餅乾搭配一壺清茶是再好不過的了,被奶酪餅乾和茶香充斥的午後時光,連空氣都多了絲閒適的氣息。

蛋黃酥

剛出鍋的蛋黃酥橙黃圓潤,光澤誘人。有豆沙餡和蓮蓉餡。

老闆說,裡面的蛋黃都是隔壁菜市買來的,回來自己剝出來的蛋黃,不買成品蛋黃,雖然價格高不少,但吃起來肯定不一樣。

從和面到擀制再到裹起酥餡兒、包蛋黃、進烤爐、刷蛋液,做成一個蛋黃酥單是工序,來來回回就好幾道。

後邊操作間好幾個學徒一刻不停的忙活著,手裡動作麻利又不慌亂。

有朋友和我說過,甜嘟嘟的蛋黃酥是他外婆最愛的蛋黃酥。以前常買給他吃,現在外婆年紀大了,只要路過他也總會買些給外婆送去。

牛角包

店裡賣的最好的幾種糕點,其中就有牛角包的存在。

吃過牛角包的人,就會知道這隻牛角包與別家來說,是不一樣的。

奶味更重,而且外皮更酥。老闆說這是因為他家的牛角包會比別家多加點黃油,吃進嘴裡更是酥軟。

南瓜包

南瓜麵包最是受老年人的喜愛。還有加豆沙餡兒和不加餡兒之分。

芝麻餡的口感偏甜一點,芝麻很香,吃起來有沙沙的口感。不加餡的更適合血糖高的老人吃。

奶酪包

奶酪麵包口感偏硬一點,外面塗得奶酪也全都是上好的安佳奶酪。個頭很大,一個也絕對管飽,很適合當早餐吃。

泡芙

一個個小巧玲瓏,裡面填滿了奶油,安佳動物奶油更加安全健康,口感香而不膩。

剛烤出來的時候外皮會鬆軟一些,待稍涼後口感會偏硬一點,但都是同樣的好吃。

/給你一段過去的時光/

紅星路就像是合肥鬧市中的一片淨土,還保留著過去的面貌。

這些店依舊用著最老舊的招牌,但卻保持著最難忘的口味,一家家一鋪鋪門前都排滿了人。

午後的太陽暖暖的照在紅星路上,四五點鐘幼兒園一放學,整條街熱鬧的像是老者和孩子的狂歡趴,年輕人反倒顯得有點格格不入了。

老闆和顧客熟絡的打著招呼開著玩笑問著好,從陣陣笑聲中,看見了生活的本來面目。

挑一個陽光大好的早上或午後吧,帶著重要的人,早一點來到這條街,讓時光從一塊奶酥蛋糕開始倒流。

相關焦點

  • 吃過師大路上這幾家店的人,你們都老了!
    而師大路上這些老店,幫他們留著青春,最珍貴的回憶。聽說老闆是清華的,畢業後就在師大路上的二層小樓裡,開了這家韓式料理店。很多人十幾歲的時候會來店裡吃蛋糕,二十幾歲的時候會來喝咖啡。那三十幾歲的時候,你,還會來嗎?
  • 來合肥玩必吃的40款經典美食 再有人問直接甩給他!
    3.張正麻辣串年糕外脆裡嫩,還有素雞、裡脊、腐竹、香菜卷……蘸上店家「自製」的醬,難以抗拒,每次經過都忍不住買上十幾串!4.大嗓門雞蛋餅藏在巷口的一家雞蛋餅,排隊的人很多。焦脆噴香的外皮,在雞蛋的糅合下,分外鮮美。尤其是剛出鍋的起來特別的酥脆,暖暖的餅拿在手裡都不想撒手!
  • 合肥最好吃的10家烘焙店,一定有你沒吃過的那一款!
    -超港-超港是合肥有名的老品牌了,全城開了很多家分店,品種豐富,食材新鮮,價格適中。他家最好吃的除了黃山燒餅,還有奶油滿滿的泡芙,愛吃的人絕對滿足。還有各種生日蛋糕,奶油的口味也是剛剛好,一點也不膩。-採蝶軒-採蝶軒的分店真是超級多,合肥很多小區、寫字樓的附近,不用走多遠就是一家,想吃的時候特別方便。味道也不錯,適合大多數人的口味。只是創新度有點弱,沒有以前好吃了。
  • 黑白照底片還在能衝洗的店沒了 老合肥追憶過去時光
    昨日,家住合肥市江淮儀表廠附近的陳鑫老先生給本報熱線打來電話,希望記者能幫忙尋找一家可以衝洗膠捲底片的地方。「我已經找了好幾家衝洗店了,都沒有衝洗這種老膠捲底片的儀器了,沒辦法,只能打電話給你們報社,希望有人能幫忙告訴我哪還有這種衝洗的店,我萬分感謝。」
  • 清遠有一家傳統的老店,賣了十幾年一道菜,但味道沒有變
    然而在清遠,香腸麵店十幾年來增加了1元錢,這筆錢平攤到房租、工資和成本上,可以說老闆掙不了多少錢,很多人在這家店吃同樣的感覺,即使很多人長大離開他們的心去大城市工作畢竟他們回家後第一件想念的就是這個家庭的粉絲,畢竟我老的時候從零食中,他的味道就像我媽媽煮的米飯一樣,烙印在我們的味蕾裡,很多人甚至在這家商店的評論中寫道:「我去過許多國家,我去過許多城市,然而當我踏上清遠大地後
  • 老濟南人回憶的味道,鹹奶格子蛋糕
    被安利了好長時間了,一直沒有時間去買,周天終於拔草了名字一直被我記錯,思味特,總是說成味思特,後來才發現思味特就是英文裡的 sweet位置很好找就在經五緯一路口路東林南小區9號樓底層,位於經五緯一路上的思味特麵包房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的情懷老店了
  • 三裡庵官亭路十大人氣名小吃盤點 火爆合肥十幾年
    推薦:胖姐拌麵 牛肉湯麵老合肥都知道,張正麻辣串原先也是路邊的小車推著的,後來生意越做越好,漸漸地便有了固定的門面,張正麻辣串官亭路店面乾淨簡潔,一串串麻辣串整齊地碼在櫃檯中,總是那麼誘惑人。每天都有很多人慕名而來,生煎包是限量供應的,每天下午4點半開始供應,想吃的可要趕緊哦!他家不是包子底下受油,而是包子上面,也即是包口,有花紋的地方。包子上面有黑芝麻,既增加了煎包的口感,又起到點綴作用。
  • 這些全上海第一的店,據說只有老上海人才知道
    星火日夜商店全國第一家24小時的便利店問問你身邊的老上海人,開在上海的第一家24小時便利店是哪家?他們一定都會告訴你同一個名字:星火日夜商店。這也是全國第一家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一開就是48年,依舊堅持著24小時為市民們提供便利!
  • 吃貨速來圍觀,這有一家開了四十年的螺螄粉老店
    吃貨速來圍觀,這有一家開了四十年的螺螄粉老店 信息來源:宣傳部 發布日期:2020-12-10 16:15 【字體:大中小】
  • 片兒警故事:老街老店老片兒警 管片秘訣全靠三個字「親和力」
    2017年8月12日訊,大柵欄是北京著名的商業一條街,內聯升、瑞蚨祥、張一元、王麻子……這些有著悠久歷史的老字號全都匯聚於此。管這片兒的社區民警叫蘭文成,今年53歲,地地道道的老北京。這樣一個老片兒警,和這條老街,以及林立的老店,格外契合。
  • 惠州這兩家開了十幾年的甜品老店均價才10元!便宜靚正又地道
    店名:和記甜品屋人均:10元營業時間:8:30-24:00地址:惠州市惠城區橋東上塘街5號周末去橋東覓食覓到一家非常有年代感的老店,首先橋東一片都是老城區,所以想找各種古早味,往這片區域的犄角旮旯走,總是沒有錯的。
  • 藏在胡同裡的10家麻辣燙,長春人追著吃了十幾年!
    麻辣燙是個神奇的存在遍布大江南北,似乎無人不愛葷的素的任意自選在濃湯中滾上一滾便成了充滿煙火氣的市井味道今天盤點10家胡同裡的麻辣燙有人追著吃了十幾年南嶺大街168號老趙太太麻辣涮串從1998年開始營業的春城老字號,這兩年在網絡上突然爆紅,知道的人也越來越多,排隊更是常事。
  • 這家老店,已經在南京路開了150年,有著全上海最好吃的金華火腿
    為更準確還原上世紀90年代上海的時髦氣韻,《繁花》劇組發起了「滬上尋物啟事」,面向大眾徵集與1990年代老上海有關的老物件,希望能在舊物中找尋散失的「上海味道」,其中有一家百年老店——上海三陽南貨店。還記得曾風靡大江南北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嗎?
  • 尋味藏匿在官亭路上的經典肉鬆蛋糕
    改造的老街裡一家不變的小店在外地上大學的四年間,嘴饞的時候,就拜託朋友,靠著朋友的友情代購才能艱難度日,撐到了現在。即便是今天,網上的代購依然存在。合肥的麵包店數也數不清,讓小編牽掛四年的味道,不是採蝶軒、仟吉這樣連鎖的麵包店,而是藏匿在不起眼深巷中的一間小店。
  • 在合肥都走過這條美食之路
    串聯起幾個愛講故事的小巷:煙火最盛的人民巷;「箍桶」得名的仁愛巷走出過畫家亞明;還有名字比路美的梨花巷……頻繁的「改造通知」,讓人期待又擔憂。所幸,紅星路並未面目全非,還多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驚喜。從紅星下走進,年輕的網紅店宣告紅星路與時俱進;斜對面的書店輕輕告訴人們,這裡還是那個「書店街」。
  • 合肥最好吃最難找的蒼蠅麵館每一家都親測
    這是一篇值得收藏的因為經常有人問你合肥哪裡面好吃你就能告訴他也是老店以前風光無限配套後面螞蟻塘巷子裡的東海豬蹄再到到旁邊二姐超市買個冰啤酒完美的一頓1.小胡拉麵開了很多年老年娘很霸氣麵條是菜市場買的老闆娘人特別好給的分量也足以前男老闆還帶賣彩票現在不賣了把旁邊幾個門面兼併了現在能做很多人以前都是路邊搞個桌子
  • 合肥這5條地道美食街,逛吃一整天不重樣!別只知道步行街了!
    這5條只有資深本地人才曉得的美食街,沒去過別說自己是合肥人!作為老城碩果猶存的老字號美食街,知道的人實在不多。01百味屋砂鍋店28年老牌砂鍋店,以前是老雙崗菜市場的315砂鍋店,可以說是合肥最老牌的砂鍋店!
  • 這些開了十年以上的松江餐飲老店,你吃過幾家?
    這些開了十年以上的松江餐飲老店,你吃過幾家? 在吃貨「橫行」的時代 一家餐飲店如能開了十年以上 並且生意依然火熱 必定是有過人之處
  • 合肥紅星路上的這家煲仔飯,我一說你肯定吃過
    而在紅星路上就有一家吃了很多年,即使現在離得遠些很少吃到,卻依然很懷念那裡的味道。這家店說起來也開了十幾年了,老闆是一對夫妻,也換過幾個地方,但在這裡最久,以前在省立醫院附近,經常過來吃一碗才回家。準備好的香油是用豆油作原料,加上十幾種中草藥和一些調味料一起熬製而成,油體透明,看得到嘗得出老闆的用心。最喜人的還是煲仔飯的這一精華——飯焦,那一層焦焦脆脆的「鍋巴」,雖然略硬,嚼起來竟也不覺得累,使人食指大動。
  • 這家六十年老店,裝滿老閔行人的飲食記憶
    在這條路上有一家開了幾十年的老店,它一路從國營制改制承包為私人制,變為了如今的「光川飲食店」,成為了一代又一代老閔行人的記憶,也見證了閔行一條街的歷史變遷。當一切都改頭換面,這承載著厚重回憶的狹小門店,在時代浪潮下依舊搖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