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長都處在尷尬的年齡上有老下有小,承擔著巨大的經濟壓力和心理壓力 。
但最大的壓力還是孩子的教育。
賺錢,只要自己努力,結果總不會差,但教育孩子,家長努力,結果也不一定理想。
這些家長中,山東和河南的家長壓力尤其大,作為人口大省,高考競爭更是激烈:
山東是名副其實的高考大省,無論從考生數量還是錄取數量都排名靠前。但是,山東省的高考綜合錄取率卻出了名的低。
河南擁有近百萬的高考生,相當於一個中等省份考生數的2、3倍,但僅有一所211鄭州大學,顯然只是杯水車薪。
競爭如此激烈的現狀下,山東河南的家長們更要學會科學教育孩子,要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孩子關鍵的時期。
孩子身份證在2003-2007年出生,說明已經12~16歲了。
在教育心理學中,這個年齡段是孩子教育的定型期,是個性形成的關鍵期。如果家長在這個年齡段,沒有教育好孩子,以後花再大的力氣,也是白費勁!
1
最大的考驗是青春期
這個階段最大的BOSS並不是學習,而是青春期,這簡直是鬼故事級別的。
家長哭鬧喊叫,孩子無動於衷;家長苦口婆心,孩子依舊心門緊閉,一問三不應。
在家長和孩子的相互拉扯中,家長受罪不說,孩子又何嘗不難過?
莫名的躁動,莫名的煩躁,莫名的多愁善感和莫名的自尊心……所有這些引發的莫名的心痛,都會接踵而來。
青春期的內心最為脆弱,所以才像刺蝟一樣長滿了刺。
他需要細緻的關懷,只有你想辦法走進孩子的內心,才能看得到他柔軟的一面。
我身邊有很多朋友,也或多或少地經歷了或正經歷著孩子的叛逆期。有的是兒子,逃課打架鬼混談戀愛;有的是女兒,從原來的聽話乖巧變得桀驁不馴像個刺頭。他們都很痛苦,但也都默默忍耐,扛過這段難熬的日子。
其實,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是他們自我的覺醒:要證明自己的意志和力量,不再聽父母和老師的話,要獨立要和父母分離;但是因為不成熟,他們採取了一種極其激烈和決絕的方式。
也許,作為過來人的我們,可以給孩子寫封信,或者談談心。
提前分享一下這10句話,讓孩子平穩渡過青春期,讓他的「叛逆」在合理的範圍內釋放、發展、張揚。
不管大小,一定要有目標
人可以沒有偉大理想,但不能失去目標。我們都知道學習辛苦,但孩子,你也應該明白,上課、作業、考試,這是每個孩子都有的經歷。多年之後,我希望你感激現在這個拼盡全力的自己,而不是徒然悔恨。
用心打磨自己的性格
在家裡,獨生子女個個都是小皇帝,但在學校,「皇帝」太多,沒人有義務處處照顧你個人的小情緒。即便你的成績優秀、才藝出眾、表現出色,能夠讓人真正喜歡與你交朋友的,依然是你的熱情、善良等等好品質。
身體是學習的本錢
在學校,學習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學習好卻體質差,這是顧此失彼。
有人說,人生在世總要被比來比去,10幾歲比成績、20歲比學歷、30歲比能力、40歲比閱歷、50歲比財力、60歲比體力、70歲比病歷……但其實,歸根到底還是要比身體!所以,兒子,好好鍛鍊吧!
堅持、堅持、再堅持
一個人的未來由知識、能力、態度決定。知識可以通過學習獲得,能力也可以在實踐中增長,而態度卻由習慣養成。你在良好習慣培養上,有時缺乏持之以恆的精神。現在,端正態度還來得及。未來,我希望你所做的一切,是既利已又利人。
既不自傲也不自卑
在你的一生中,也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好,除了我和你爸。不要以為世界少了自己,地球就轉不了,不要以為個人渺小,就自我放棄和拋棄。
朋友是能和你一起哭的人
如果你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激勵,相互幫助,共同前行,那麼你一定是幸運的。不妨找一些比你強大、比你優秀的人做朋友,這樣能夠激勵你奮進。
當然,還要記住,朋友要以誠相交,在朋友落難時,要儘自己所能施以援手。與自己一起笑過的人易忘記,與自己一起哭過的人最難忘。這就是雪中送炭比錦上添花更有意義。
愛情那些事,適合就好
早晚有一天,你是要談戀愛的,我以過來人身份忠告:花前月下漫步總是美好的,甜言蜜語更是迷人,可別忘了現實中還有風霜雨雪。
不要過分憧憬愛情的美,不要過分誇大失戀的悲。就這樣的心理,就好。
父母的這些小心思
為人父母,誰都渴望與子女的距離短些,但隨著兒女的成長,屬於你們的天空肯定會越來越廣闊,與父母的空間距離與時間距離也肯定會越來越遠。做父母的,當然特別在乎自己到底能夠佔據兒女多大的天空位置!
因為,父母的天空與兒女的天空恰恰相反——隨著一天天老去而變得愈來愈小。我凡人百姓,同樣擁有大眾情懷,同樣在乎你是否常在身邊。兒子,父母的心,你是否讀得懂?
永遠不要去計較得失
一個人,不可能永遠得意,也不可能永遠失意,得意時,你要清醒,這個世界上有太多比自己厲害的人,要記得自己的渺小;失意時,不退縮,堅持下去:過去是怎樣走過來的,現在就怎樣走過去。
家,是你最溫暖的港灣
親人只有一次緣分,這輩子,即使無法與你一路伴行,但在風雨交加的時候,總會想著為你遮風擋雨一程!即使無能與你一路並肩作戰,但在艱難險阻的時候,總會想著與你一同分擔苦痛!這輩子,無論我們和你會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間。
人不是生來就被打敗的,再難過的青春期也總有辦法堅強的度過。我們都期望看到我們下一代人的青春期,像鮮花一樣燦爛,像彩虹一樣奪目,像陽光一樣明媚。
2
學習習慣和成績逐漸定型
這個年份出生的孩子,大部分即將上初中或已經上了初中。從我們現行的教育體系來說,初中階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孩子在小學時,還不可斷定其學習能力的高低,小學校教育差異性最大,孩子智力發育也不平衡,一些學生成績波動是正常的,逆襲現象也常見,有些小學「神童」在後來的成長並無很大出息。
一個孩子在初中的學習,一方面這是塑造「自我」,一方面是鍛鍊學習能力的關鍵期,初中階段,決定其能上什麼樣的高中。
有的家長花重金把孩子強行打入重點高中,大多收效甚微。高中階段逆襲的情況罕見。
一般來說,進入某個檔次的高中,基本決定其上什麼樣的大學。我們知道,在當前人才分類的大背景下,所讀的大學,是其今後走向的社會基石。
幸運的是,現在信息發達,我們可以通過各種途徑獲知前人的經驗,避免走彎路,今天提到的這幾條,就是過來人還有一部分老師總結出來的初中學習注意事項,滿滿的乾貨。
對初一同學來說
從小學升入初中,面臨著全新的環境,新老師新的講課和交流方式可能正對胃口,也可能不盡如人意;新同學可能會培養出新的友誼,也可能無法愉快相處;新課程可能學得津津有味,也可能連入門基礎知識都覺得很難。
1.攻克課業增多之難
在課程設置方面,除了小學開設的課程以外,初中增加的課程會更多,而且每門學科的內容都趨向專門化和系統化。
如數學,小學是學算術,初中開始學習代數和幾何,另外,學科新舊知識聯繫密切,概念性強,提高了對空間想像力的要求,對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題目的難度與小學相比也加大了許多。
2.適應思維方式轉變
小學老師講課形象生動、活潑,他們比較重視使用教具、掛圖、標本等直觀教學手段,教學的設計注重變換形式、創設情境、學娛結合,這些都與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相適應。孩子們只要跟著老師走,掌握知識完全沒有問題。
可升入初中後,根據孩子思維發展的特點,老師往往注重引導孩子由原先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並且更注重講清概念,課堂上分析演示較多,不再像小學時那麼形式多樣。
3.做好心理落差調整
小學的時候,孩子們可能會非常容易得高分甚至滿分,初中如果還沒適應好,很容易不及格。你和孩子是否能夠接受這樣的落差?
4.邁過學習態度之關
初中更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自主性,老師不可能再天天盯著孩子,而是大膽地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自覺性、主動性是初中生必須過關的。
做好以上四點,就可以輕鬆搞定初一,進入初二「兩極分化」關鍵期。
對初二的同學來說
初二是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在別人奮力攀登的時候,有些孩子產生懈怠放鬆的心理,很容易滑落坡底。
1.要特別關心幾何、物理和英語的學習。
這三門課能取得好成績,其他科目一般是能順利通過的。因此,家長一定得設法讓孩子喜歡這三門課,一方面幫助他們認識這三門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讓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堅信經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學好的。如果發現他們落後和掉隊的跡象,及時與老師溝通,尋找根源,老師和家長共同配合解決問題。
2.培養孩子刻苦、勤奮的品格。
現在網絡發達,家長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搜集到關於因勤奮而獲取回報的案例,也有各種流傳甚廣的雞血用以給孩子鼓勁加油,比如前一段刷爆朋友圈的老師的演講《人生很貴,請別浪費》。把這些傳達給孩子,讓他們逐漸領悟到,要想活得光鮮亮麗,必須在吃苦的年紀勤奮上進。
3.要養成細緻、紮實、嚴謹、高效的學習習慣,包括學習方面、思考方式上、生活方式上。
越是聰明的學生,越要注意學習的計劃性,思維的邏輯性,書寫的條理性。培養他們經常反思的習慣。
4.父母要及時地以適當的方式,對孩子進行生理知識、性心理方面的正確引導和教育。
現在學校都設有專門的心理老師,鼓勵孩子如果有困惑和想不開的地方,及時尋求幫助,從而解除孩子心裡的包袱,專心學習。
5.對孩子崇拜歌星影星、痴迷上網、痴迷遊戲、交壞朋友、談戀愛、看黃色書刊影視等要密切關注。
要儘可能地避免正處於初中階段的孩子頻繁接觸這些東西,少受不良影響。最好在孩子上初一時就與孩子講清道理,說透危害,「約法三章」。出現這些問題的苗頭時,及早發現,早做工作。
對初三的同學來說
1.做好定位,穩住陣腳。
定位,主要是指平時孩子的定位和中考學校的選擇定位。每個孩子的學習水平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到了初三綜合複習和中考全面考察的階段,孩子們的差距會明顯的區分出來。
這時,要做好定位、穩住陣腳,把好方向。家長也是這樣的,如果孩子著急,自我否定,家長要穩住,不要比來比去,助長孩子的不良情緒。
2.玩學結合,不要壓制過猛。
初三的學生,還是處於一個好玩的年齡,雖然他們的學習生活很累很緊張,但是他們有時候還是會有強烈的玩耍的欲望的。
學習固然重要,但適宜的玩耍以及交友,對他們的學習生活也是不無裨益的。另外,適度的玩耍也是青春期的孩子較為有效的發洩途徑。
3.與孩子的朋友保持聯繫。
孩子長大了,進入青春期,由於生理和心裡特點的變化,使得他們喜歡把 心事告訴朋友,按他們的話就是「朋友年齡相近,想法也相同」,但這一時期的孩子終歸是孩子,他們還不具備處理問題的能力,有了煩惱和問題,唯一能做的僅僅是向朋友傾訴,傾訴完了,他們依然手足無措。
因此, 如果家長從孩子的朋友著手,與其保持聯繫,那麼就可以掌握孩子的第一手資料,從而發現孩子的問題,並幫助其解決。
4.做到「四要,四不要」。
要多多鼓勵,不要嘮叨批評;要輕鬆愉快,不要過分緊張;要重視態度,不要強調分數;要合理定位,不要期望過高。
家長一定要幫孩子合理定位,制定「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激勵孩子向著目標奮鬥,通過努力實現目標。孩子在實現目標的同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建立起信心,這將成為孩子向更高目標邁進的強大動力。
把握住各個階段的特點和著力點,就可以有的放矢,過好初中這三年。祝願大家順利跨越初中節點,拼一個美好前程。
3
與新高考迎頭撞上
2018年新高考來臨的消息一度引起熱切關注,後來卻有多省暫停改革腳步。2019大部分省份可能將繼續推行高考改革,包括河南。
如果這一可能性實現的話,這些省份初三及以下的所有準備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孩子都將進入影響圈,而且是受影響最早、最大的一個群體。
可能帶來的改變有:
1.不分文理,但仍有偏重
高考改革後以後不分文理科了,但是,依然要分科,只是換了一種方式:物理科和歷史科。其實,這是典型的換湯不換藥。偏重理科的學生,依然可以選擇語數外理化生;偏重文科的學生,依然可以選擇語數外史地政。
以前文理分科時,理科數學試題相對而言難度較大,而文科的數學試題難度小一些。如今,考生們都是數學一張卷子,那麼,對於數學學習比較吃力的文科學生,肯定會吃虧。
趕巧了,前一段時間,又出了「清華大學等名校2019年自主招生專業紛紛取消文科」的消息,引來文科生的一片「哀嚎」;甚至有腦洞大開的網友,得出了「男孩理科好,還是要生男孩」的結論!
文科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同學們不禁感嘆:文科生被拋棄了嗎?
事實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更偏重理工科人才。原因在於:理科學生就業後對於社會的作用往往是看得見的,他們進行物質生產,創造物質財富,可以量化。
其實,難考的不是文科或者理科,而是選擇文科或者理科的考生能否在高考中脫穎而出——成績出類拔萃的,哪怕選的是文科,同樣可以在高考中大放異彩;成績墊底,哪怕選的是理科,也有可能名落孫山,鎩羽而歸。
如果你的孩子理科好,自然是要發揮優勢,繼續保持,如果文科好,也不必著急,有計劃地增強補弱。
如果說孩子真的發自內心地喜愛文史、熱衷思辨,在興趣支撐下,學習、就業自然都不是問題。
2.語數外三科愈加重要
無論高考制度怎麼改革,其實決定學生們命運的依然是分數。語數外,尤其是數學,一定要學好。
語文:
國家如今越來越重視母語和傳統文化,對語文的重視將成為長期的政策傾向,所以在中高考中,語文的重要性將會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未來考試中,閱讀能力將成為語文考試的核心,閱讀的能力、閱讀量將會提高,閱讀材料的涉及面擴大,閱讀題將更加注重考生的思辨性,形式也將更為複雜。
此外,寫作能力也將得到進一步重視,創作多種體裁形式文學作品的能力,將成為考核的方向。而且,對於獨立思考能力和個人觀點的考查,也會逐步走進語文的命題中。
數學:
由於取消了文理分科,改為統一命題,所以數學的難度相對來說將會有所下降。
現在,數學將會著重考查所有考生一般性的、共同的數學素養與數學思維能力,同時,可能會將數學與文化交融起來,例如將史料與考題結合,考查數學的文化價值。
注重數學思想的發掘,在綜合問題的解決中,要找出其所蘊含的數學思想,例如函數與方程、數形結合、分類與整合、特殊與一般、化歸與轉化、有限與無限、或然與必然。
此外,數學將會重視應用能力與創新能力,加入探究活動、數學建模活動,以及數據分析與處理的實際應用。
外語:
在新高考的改革中,可以看出聽力是單獨考試,在未來還要加入口語的測試,聽力與口語的比重將會不斷提高(例如北京將會聽力和口語將會提高到50分,也就是說卷面成績只有100分了)。
所以,要重視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卷面考試中,閱讀能力的考查是不斷加強的,同時寫作與翻譯也會增大比例。
無論高考怎麼改革,高考就是要用分數說話。要想取得高分數,既要刻苦學習,又要隨機應變,爭取利益最大化。
希望家長們根據孩子們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培養孩子衝擊高考,實現人生成長的飛躍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