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法院司法查控中心自今年6月份運行以來,大大提高了財產查控效率,降低了查控成本。
原標題:滑鼠一點,「老賴」財產全起底
「您的銀行卡8月10日15:13支出(代扣)450000元。」2014年8月10日,張某突然收到銀行簡訊通知,自己的存款被划走了45萬元。正當張某焦慮萬分的向銀行詢問時,他又收到一條簡訊,「青州法院提示您,您與何X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作出的(2014)青法高民初字第103號判決書,已發生法律效力。因您不主動履行,我院已於8月10日15:13通過銀行劃撥存款45萬元。」這是青州法院利用司法查控新機製成功執結的一起案件。司法查控中心上午將協查通知書通過專線傳輸至銀行,半小時後就收到X銀行的反饋信息,發現張某在該行有存款80萬元,於是承辦法官辦理相關執行手續後直接去銀行劃撥了45萬元,順利執結了這起案件。
多方查控讓「老賴」財產無處可藏
當前,在財產保全和執行過程中普遍存在著當事人難找、財產難尋、應執行財產難動等問題,青州法院為規範涉案財產處置,破解執行難問題,在鞏固訴訟誠信體系建設成果的基礎上,充分發掘網絡技術,創新涉案財產查詢控制體制,運用信息化技術打造司法查控「火眼金睛」,提高了司法查控效率和效果。
「為了規範涉案財物查詢、扣押、凍結和處理,青州法院成立了司法查控中心,該中心統一負責實施全院審理、執行案件的財產保全、財產查控,實現法院對外辦理司法查控工作的集約化。依託已有的網上辦案系統,研發了與之相銜接的司法查控軟體,構建『大數據』管理平臺,實現了司法查控工作的信息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青州法院副院長張傳奎介紹說。
案件審理過程中,需要辦理查封或續封的,承辦法官在辦案系統製作相應的裁定書直接轉到查控中心,在規定時間內就能收到查控結果並歸入電子卷宗。執行案件立案後都要轉入查控中心,按類別在青州行政區劃內對不動產、車輛、存款等予以查控。或通過省法院金融查控平臺進行查控。查控工作結束後,系統自動將案件的電子卷宗及查控結果的電子檔案按流程轉到審理法官或執行指揮中心。
據悉,司法查控中心今年6月份運行以來,當月即辦理案件157件,查控261次,提高了財產查控效率,降低了查控成本,有效緩解了機關業務庭和人民法庭的工作壓力。
網上辦案讓查控工作事半功倍
「以前要進行保全,需要辦案人員一家一家的查銀行、跑房管局等各個部門,經常還查不到存款和房產,既費時又費力。現在,司法查控中心一下子就能把相關財產查一遍,省事多了!」高柳法庭庭長王金良感慨道。
今年5月,青州法院在推動市委政法委下發的《關於建立司法查控協同機制的意見》的基礎上,與金融、公安、工商、國土、房管等部門召開聯席會議、會籤協作文件,就共同推進司法查控的操作規範達成共識。法院藉助青州政務網平臺,將財產查控請求以標準化的數據格式向相關單位發出協助查控通知,協助單位也通過網絡反饋相應結果。目前,在青州範圍以內,工商、房管、土管等協作單位的查控均實現了網上運行;交通事故案件車輛的查控與公安局施救大隊實現了網上運行;金融部門實現了省內存款查詢網上運行。根據查詢情況,法院認為需要控制財產的,則製作裁定書及協助執行通知書,及時採取凍結、扣押等措施。
司法查控中心運行以來,法官足不出戶,滑鼠輕輕一點就能得到相關協助單位反饋信息,徹底改變了「兩名幹警一臺車」的人工查詢財產模式,案件平均辦案周期同比縮短7.8天,有效提升了審判質效。僅就車輛查封而言,以前多人多車去濰坊車管所辦理手續的現象沒有了,代之以兩人一車辦多個車輛查封,不但節省了車輛燃油費開支,而且調查工作量減少40%以上,財產查控效率也大幅上升。
查控信息公開讓當事人心服口服
「我的案子都申請執行兩星期了,你們給查了嗎?對方有錢嗎?啥時候能要回來啊?你們到底幹活不?」面對當事人李某的質問,青州法院訴訟服務大廳窗口工作人員楊茜耐心地解釋,「您沒收到法院的查控結果簡訊通知嗎?系統都是自動發送到您手機的。」李某說,「哦,我當時留的是座機號。」楊茜於是將其領到司法公開觸摸查詢屏,「這邊也可以查詢,請您輸入自己的身份證號。您瞧,您的案子,查控中心已經向各家銀行和房管局查詢了對方的存款和房產,反饋的結果顯示沒有銀行存款,也沒有房產可供執行,請看查詢清單。」李某抱歉地說,「哎,真不好意思,我知道對方履行能力差,才靠法院想辦法執行,原來以為不找你們,法院就拖著不給執行呢。」
司法查控中心進行查控的信息和結果通過自動抓取和涉密處理,相應的數據會根據司法公開辦案流程,通過手機簡訊告知平臺在第一時間向申請人告知,並自動發送到對外公開的電子卷宗中。案件當事人可以憑身份證或法院授予的查詢密碼通過網際網路進入青州法院司法公開系統查詢了解司法查控的信息和結果,案件在立案、審理、執行環節的全流程,當事人均能實現「應知盡知」,並及時予以監督。
「以前法官為案件做了很多工作,但因為公開程度不夠,不少當事人誤解法官辦案拖延、消極怠工,甚至投訴信訪。現在通過審判管理『大數據』平臺,當事人對協助查詢回執、執行日誌、有無實際財產結果的查控信息一目了然,到底查沒查,查到多少財產做到了公開透明。」青州法院副院長、執行局局長趙成果說:「這不僅消除了當事人對法官「消極怠工」的疑慮,也增強了對司法的理解和信任。目前,我院司法查控工作零信訪、零投訴。」
截至目前,青州法院共查詢訴訟保全案件當事人、被執行人相關信息2200條次,反饋信息2500餘次,法院及時查控存款金額986萬餘元、車輛272臺,成效明顯。最近,濰坊中院姜樹政院長對青州法院司法查控工作做出批示,「青州法院依託信息化建設,全面加強司法查控工作,將立案、審理、執行三個階段的財產保全、財產查控職能統一收歸司法查控中心負責實施,創新構建了『查控集約化、協作一體化、結果公開化』的司法查控工作新機制,有效規範了司法行為,降低了司法成本,提高了司法效率,增加了司法公信,其創新機制值得認真總結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