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重來,TA們的遺憾會不會少一點?

2020-12-22 車談匯

出品 | 破浪圖文組

文 | 章麗娟

還不到一個月,我們就要告別2020年了,有人說這是魔幻的一年,有人說這是出生伊始最深刻的一年。的確,2020,於你,於我,都不是一個普通的年份,對於一些車企而言,它同樣不平凡。

在國內疫情剛有所好轉的4月,東風雷諾就宣布退出乘用車市場,而後,賽麟與拜騰等造車新勢力也相繼爆出遭遇討薪的新聞。到下半年,傳統老牌車企華晨和力帆紛紛陷入破產的危機中。

生不逢時的東風雷諾沒趕上中國汽車市場發展最快的黃金時代,卻碰上了法系車在中國市場幾乎全軍潰敗的黑暗時代,在自身產品力不夠的情況下,選擇「走為上計」也在情理之中。

賽麟和拜騰等新勢力迎風口而生,但隨著資本的冷卻,資金鍊緊張和車型量產難落地,畢竟,那時的電動消費市場還處在盲目生長期,無論是相關制度法規還是硬體設施都還有較大的完善空間。

今年,引起車圈注目的,莫過於曾經風光無限的華晨和力帆都等來了破產重組的結果,還沒在這個新時代露面,就逐漸掉隊,或者說淘汰更為恰當。

英雄遲暮,大浪淘沙。不分古今,中國社會遵循著「得勢多人捧,失勢眾人踩」的法則,從前,力帆董事長尹明善和華晨原董事長祁玉民接受採訪時的話常被記者拿來當作標題,當作金句,如今,再談起二人,多少都帶著幾分同情。

尤其是祁玉民,身雖退,依然沒逃過被調查的命運,消息一出,立馬坐實了他「壞人」的身份,從一個人人稱讚的,力挽華晨於狂瀾的「英雄」到一個人人喊打的落馬「商人」。這背後又何止是把華晨送上斷頭臺的故事。

省去為它們唏噓的環節,回顧它們的發展歷史,如果華晨和力帆能重來,那會是怎樣的一幅景象呢?

所有的必然都是由一個個偶然組成,如果當時華晨的自主之路能堅持得更久一些,不被「拿來主義」所誘惑;如果力帆沒有造車,繼續深耕在摩託車領域,一切會是怎樣的呢?給華晨和力帆換一個腳本,它們的走向會不會不一樣呢?

雖然像這樣「事後諸葛亮」的行為的確有失武德,但是看著已經躺平,奄奄一息的華晨和力帆,在沒有辦法改變的前提下,我們還可以做的就是去思考去發問,或許,在我主觀地賦予它們的第二生命中,我也能更多地體會到它們的「身不由己」,更大程度地去「感同身受」吧。

首先從老牌車企華晨來說吧。

在廣州車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的時候,缺席的華晨因為流出破產的消息分走一部分流量。幾天後,華晨因為負債高企、債務違約、申請破產等負面詞被各大網站報導,大家最喜歡用的噱頭還是「千億集團突然破產」,注意用的狀語大多都是「突然」、「意料之外」等詞。

我的話,肯定用「終於」,華晨的頹勢可不是近幾年的事,華晨大廈將傾的判斷不應該是最近才得出的吧。客觀來說,作為一個90後,我認識華晨還是因為「華晨寶馬」,印象變得更深是因為網上到處都是教車主「扣標」的視頻,而這些視頻中的背景十有八九是華晨寶馬的車。品牌力弱就算了還遭嫌棄,可見華晨內心的陰影有多大。

畢竟,從前的華晨,旗下也是有金杯客車、中華轎車、寶馬項目、金杯通用、三江雷諾「五朵金花」,旗下業務涵蓋整車製造、發動機生產、零部件供銷以及汽車分銷等領域,被同行驚呼為「第四汽」。在2006年,還曾以突破20萬的銷量,躋身全國汽車銷量第九名。

但是,那都是歷史了。據華晨汽車集團今年債券半年報顯示,集團總負債1328.44億元,扣除商譽和無形資產後,資產負債率為71.4%。

華晨如何會走到今天這一步,相關的分析在網路上也是很多的,有的說是華晨締造者,一個深諳資本運作的商人——仰融的離去導致了華晨的走衰之路。

有的說是祁玉民任董事長期間失策,沒有處理好華晨和寶馬之間的關係,這些都不無道理,只不過討論人的因素終歸是難以得出一個稍微普適的觀點。華晨之所以被邊緣化,其中既有時代的變遷,更有其自身結構性的問題。

了解過華晨發展歷史的人都知道,雖三十年跌宕,但是也曾有過不少高光時刻,比如成為了國內唯一一家與寶馬牽手的企業,不過,沒過幾天舒坦日子,就成了媒體和大眾眼中「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對象。

其「不幸」是由時代決定的,雖然華晨自創立就一路坎坷,但是在祁玉民的管理下,華晨也算是從鬼門關裡走出來了,2007年,華晨達到了營收巔峰。稍稍穩定了內憂,外患又來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中國汽車市場也被波及,合資車企紛紛降低產品價格,並將產品線下探至低端車型領域。自主品牌承受的壓力遠勝以往,華晨汽車的銷量也開始倒退,一直退到現在。據悉,2020年1~10月華晨汽車自主品牌的總銷量不到2萬輛。

怒其「不爭」,是指在本世紀初的汽車合資大潮中,華晨集團逐漸迷失了自我。尤其是傍上寶馬這個「大款」後,華晨集團更是失去了自主創新的動力,常被人吐槽技術上沒有深度、不思進取。

這種吐槽也是立得住的,因為當時祁玉民的腦迴路十分清奇。他的邏輯是,與其花大力氣去自己做研發,為什麼不去做技術的整合,當時華晨設想的汽車是底盤是保時捷調校,造型、內外飾用義大利的,發動機和寶馬合作。

這個邏輯看上去很美但是問題卻也非常明顯,這就是過度依賴於別人輸血,就等於一個人不靠自己鍛鍊提升體質,靠外部提供營養液和呼吸機,一旦別人斷供你就什麼都沒有了。

然而,華晨就是這樣的操作,原本華晨想通過將人事、資本、供應鏈等控制權下放華晨寶馬,向寶馬交換得到技術,購買、吸收、引進這套邏輯在改革開放早期無疑是有效的,但是在如今再用這套邏輯就會出現問題,引入的技術由於缺乏技術基礎難以被內化吸收。一般,中方研究吃透外資技術需要四五年時間,但是真到了那個時候,外資提供的技術可能已經不是先進技術。

而且受到智慧財產權限制,華晨不可能完全使用寶馬提供的技術進行生產,只能用做技術研發。另外華晨與寶馬品牌定位不一樣,如果照搬寶馬技術材料使用標準,那麼華晨生產成本根本無法控制。

相反吉利就聰明靈活多了,引進沃爾沃技術,不是照單全收,而是完全吃透吸收。並利用沃爾沃,合作研發新技術,降低成本,找到了一條適合吉利發展的技術之路。

華晨不僅「不爭」,還主動把話語權拱手讓給寶馬。自從患上合資依賴症,華晨的重心都是圍繞著合資品牌華晨寶馬,中華和金杯在內部較為弱勢。就算是中華系列產品上市,祁玉民等領導發言句句不離寶馬,沒有去體現產品自身的賣點。

在同樣情境下,上汽集團的榮威和名爵,廣汽集團的廣汽傳祺,長安的長安汽車,他們在集團內部地位和資源等同甚至超過合資品牌。

更有甚者,2018年10月,華晨還將手中25%的合資公司股權作價36億歐元賣給了寶馬,一舉打破了50:50的股比合作關係,股份調整將在2022年完成。一旦調整完成,寶馬就成了華晨的控制方,而華晨也徹底淪為寶馬代工廠。

還沒等到這麼一天,華晨就先涼了。如果說華晨的悲劇還有什么正面意義的話,那就是它的結局為其他合資品牌敲響了警鐘,用實際經歷向世人說明了,幻想靠合資對象存活,是不現實的,如果自家沒有足夠的硬實力,最終就只能淪落到給國外品牌「打工」的下場。

如果,當初的華晨能減少對寶馬這頭「奶牛」的依賴,更加重視自主品牌,充分吸收外資企業的技術,完成向正向研發的轉變,那麼此時,我們也能在路上看到更多的中華車了,當別人提起華晨這個品牌時,年輕一代消費者眼裡也能看到光吧。

而說到我們的老朋友力帆,事情可以簡單來談。

我們都知道力帆是在造汽車這條路上折了腰。

忽略接班人的問題,就讓我們單純地想想,如果力帆沒有把錢白耗在汽車上,繼續做摩託車會怎麼樣?

以力帆在摩託界積累的經驗、技術和威望,這肯定會是一條比較保險的路。無論是跟上電動化的潮流,走向高端之路,對於曾經的「摩幫大佬」尹明善來說,都不會是邁不過去的坎。

但是終究歷史還是拋棄了力帆,把它帶上了造車這條不歸路,2020年,*ST力帆處於公司虧損、債務逾期、實控人被立案等一片陰霾下,但是一家名叫「春風動力」的企業卻在它曾經擅長的領域「手舞足蹈」。

就在同一年,春風動力的股價屢創新高,自2019年8月上揚,一年股價上漲7倍,截止到12月9日,市值接近200億元。

對於春風動力這家企業,我以前也是知之甚少的,但是喜歡摩旅的人肯定都不陌生。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這家成立於1989年的公司,主營業務為全地形車,摩託車及後市場用品的研發,製造和銷售。已在全球四輪車領域多個國家排名位居首位。在國內,它已經成為了引領休閒類大排量水冷摩託車的行業標杆。

真人不露相。據說,它還是中國國賓護衛專用摩託車指定生產商,自主研製的CF650G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廈門金磚峰會、G20杭州峰會、APEC會議、抗戰勝利 70 周年閱兵式、共和國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中都曾亮相過。

近日,春風動力EV品牌ZEEHO在北京面向全球發布,這意味著深耕摩託車行業31年的春風動力正式布局電動摩託車市場。不出意外,這片藍海會讓春風動力離大眾的生活更進一步。我為何會這麼說呢?

善於觀察的你一定會發現,騎摩託車已經是潮流都市生活的一項選擇。現在開摩託車的,很少是將其當作運輸工具,更多的是人們休閒娛樂的工具,春風動力此次轉型,把更多個性的設計和尖端的科技融入產品,的確是很先鋒的做法。

兩種命運,讓人唏噓。同為摩託車起家,兩家企業卻走向了不同的命運。如果當時的力帆也能一心一意地在其賴以起家的摩託車行業發力,故事的結局會不會是另一番景象呢。

可惜沒如果,歷史無法重來,我們看到的結局還是:華晨折戟,前路迷離,力帆老矣,無法再戰。

當然,我們知道,所有的失敗都不是單一的因素造成的。就算是華晨死磕自主品牌研發,也不一定能成就偉業,力壓寶馬。江湖上的血雨腥風從來沒有停止,尤其對於大多數自主品牌來說,在價格和價值之間的博弈從來不曾停歇,一切都在不確定中前進。

同樣,就算力帆不做汽車,未必就能把摩託車做得風生水起,甚至壓制這股「春風」的襲來。

時也,命也,運也。面對殘局,我們感到無力,我們大膽地去臆想,雖無實質意義,但也鞭策我們自己走好當下每一步,以免未來發出「如果能重來」的喟嘆。

個人如此,車企亦如此。希望,現在還好好活著的企業都能走好自己的路,獨立自主自強,把握時代的方向盤,不必在過去中悔恨,無須在未來中迷茫。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湖言湖語 | 要是能重來,我會選...
    (這位同學很清醒了)@麥釧當然是接著浪蕩啊,反正定計劃也不會完成。@楊小刁姑娘假期有三個計劃:要麼猛補專業技能 要麼休閒放鬆身心 要麼瘋狂浪到飛起 然而真實的假期沒學習沒放鬆沒浪夠 我也hin絕望啊。@MSY如果假期重來,我會走遍家鄉的每一個充滿過去回憶的地方。
  • 如果時間倒退,你能重來一次.....
    那麼如果時間倒退讓我們再重來一次你會怎麼做之前我們發送了一條文字問問大家如果能重來過去的學期大家會怎麼做有一些同學表達了自己的想法0103如果讓我重來一次我會不和前男友在一起這樣就不會傷害到他05如果讓我重來一次我會跟我的舍友表白(emmmm....你贏了)
  •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一次,時光可以倒流,你會做些什麼?
    相信大家在對現實生活感到無力時,也曾不止一次想過如果時光能夠倒流,人生可以重活一次該多好,那樣我就會少去很多遺憾,少去很多悔恨,讓人生可以更圓滿些。有些人幻想著,如果人生能有重來一次,一定要好好孝順父母,再也不惹他們生氣,一定要聽他們的話,爭取讓他們不再為自己的事操心,然後讓他們能夠安享晚年,不能再讓子欲養而親不待的事情發生,一定要彌補前世的欠下的恩情。
  • 如果能重來,你會換大學專業嗎?畢業生:興趣和賺錢,兩難全
    不管是身處大學的在校生,還是已經就業的畢業生們,應該都無數次地反問過自己:如果能重來,你會換大學專業嗎?如果放在大學,估計七八成大學生都說會重新選擇,似乎每個大學生對自己所選專業都有些「悔不當初」的遺憾,永遠覺得別人的專業才是又好玩,又有前景。
  • 如果可以重來一次,關於我們的故事,又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歲月是無情的,總是給了我們太多的時間去遺憾,卻不會給我們重來一次的機會。如果生命可以重來一次,我們又會演繹什麼樣的故事?朋友給我談起一段關於他的故事:在大學的時候,他喜歡上了一個女生,那麼認真的愛著,也就固執地以為,兩個人真的可以像彼此幻想的那樣,能夠緊握著彼此的手,走到生命的最後。
  • 如果能重來,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如果還能再見希望我們都能微笑著招手說你好01「倘若那天,把該說的話好好說,該體諒的不執著,如果那天我……」林俊傑在《可惜沒如果》中如是唱著,可是這世界上哪有這麼多倘若和如果。02我們當初多麼堅信能攜手闖過這八十一難甚至更多艱難,可還沒闖過一半,就走散了。我們都有過衝動和任性,在愛情裡表現得更甚。我們也犯過很多愛情裡的禁忌,可當初懵懂的我們根本不知道,這一切會導致怎樣的結局。即便面臨分手,我們還死要面子,假裝灑脫,任由愛情離去。
  • 她感動 |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你會怎麼做?
    ,你會——網友們回答—— 告訴高三的自己:好好拼一把,這是人生中最公平的一次比拼; 多陪陪父母,不要等到他們離去後,空留遺憾; 好好與曾經深愛的他相處,不管能不能在一起,相處的每一刻都要是美好的……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你會怎麼做?
  • 一個媽媽的反思:如果能重來,我再也不會……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書,ID:youshucc】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本文來自一位媽媽讀者的傾訴,孩子剛剛小學畢業,養育孩子一場,有很多遺憾,也有很多反思。如果你亦有同樣的思考,歡迎在文末留言探討。
  • 如果歲月可回頭,人生可以重來,你會改變什麼
    總聽人們說,如果時光能倒流,人生可以重來,我會怎麼樣,不會怎麼樣。可惜這只能是如果,人生沒有回頭路,邁出的每一步都算數,每個選擇都不可更改。即使重來,早知現在,何必當初的橋段也會重複上演。現在的一切看似是在不明所以時的草草選擇,實則也是你內心所需的驅動。
  • 如果能重來,誠實的去對待……
    文/MAD「如果有後悔藥,讓一切重來一次,不知道那個無奈離開馬刺的萊納德會不會吃一顆。這些年裡他的選擇糟透了,假使一切能重來,他一定不會如此狼狽的離開。」哼,聖安東尼奧這種窮鄉僻壤根本不配留下我這種巨星,所以我要飛去遠方,找個紙醉金迷的城市落腳,這樣,終身合同會不會乖乖送上呢?我也想騙自己,以上那些並不是卡哇伊自己的想法,而是出於卡舅的蠱惑,但真可惜,這些卻是真的。自從2014小卡奪得FMVP之後,他的心態就已經變了。是他限制了如日中天的LBJ,在他心中自己已經能與皇帝平起平坐。
  • 人生,沒有如果,不能重來
    人生,不能重來,過去的,叫做回憶,失去的,別再惦記。人生,沒有如果不要猶豫再三,優柔寡斷,決定的事,去做,選好的路,去走。時間向前,歲月移動,不管曾經多麼風光,不管昔日多麼成功,都成了往事。不要以為所有人都能等你,不要以為所有事都有轉機,你現在不珍惜,將來後悔莫及,你現在不努力,以後更不容易。
  • 問答| 如果可以重來,你會選愛你的人,還是你愛的人?
    如果可以重來你會選愛你的人還是你愛的人?館友@晴天哥哥 提問了這個問題,收穫203個館友回答,可見大家對這個問題,都心有戚戚焉。白知 | 男生選擇一個我愛的人,和愛我的在一起要自己很努力的海中月是天上月 | 女生如果可以重來,我一定選擇愛我的人。被愛的人都是孩子,都能被堅定的選擇,可以肆無忌憚地無理取鬧,可以在每個節日都有用心良苦的禮物,把枯燥的日子過成詩。
  •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一百個人,至少有九十個人會選擇重來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一百個人,至少有九十個人會選擇重來,以為可以會有另外的美好風景,成功幸福榮耀都會來到。這九十個重來的人,只不過是多遭罪一次,其他的沒任何改變。你的「人生灰暗」,老天和上帝允許你重來一次,你可以選擇出生好的家庭環境,甚至國家。我想,你一定高興得比當首富還興奮。
  • 《我在未來等你》:如果青春能夠重來一次,會不會變得不一樣?
    《我在未來等你》:如果青春能夠重來一次,會不會變得不一樣?由李光潔、費啟鳴主演的《我在未來等你》,正在熱播中,不僅費啟鳴的演技讓人覺得驚豔,更是讓每一個人回憶自己的青春,深思一個問題:如果青春能夠重來一次,會不會變得不一樣?
  •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你會選擇從何時開始?
    很多時候,人總是幻想著可以重新來過,以彌補原來的遺憾,小編就是一個特別喜歡幻想人生可以重來的人,有時候是因為眼下過得極其不如意,有時候是因為特別想念某位親人,可是你的每一個決定都會產生不可逆的後果,後悔在一天當中都會發生好多次。
  • 如果能重來
    昨天下午和幾個「街溜子」兄弟在外面鬼混,路過母校門口時正值高考結束,看著學弟學妹們陸陸續續拎著筆袋出來,讓我們幾個又想起了自己的高考。在考試結束後的校車上我們一起討論過哪個題,考試後對答案估算成績和實際成績對比有多扯,那年的高考作文自己寫了啥,還有真沒想到那誰居然和我考一個學校了,那誰誰居然考了那麼好的學校。
  • 如果重來一次,大學要怎麼過?
    因為遺憾,不甘心,失敗,所以人們總會想著,要是重來一次就好了,這樣哪些坑我就不會踩了,哪些遺憾的事我就可以補救了。作為即將走出象牙塔,踏入社會的大學生的我以自己和他人的經歷告訴你,如果重來一次,在大學期間,要怎麼過才會能不讓畢業後的自己空留遺憾?
  • 如果能重來,你會選擇好好珍惜,還是重蹈覆轍呢?
    黃小琥的一句「如果能重來,誠實的去對待」。讓多少分手不甘心的情侶有了重來的信心。可是如果真的重來了,你會怎樣對待這份感情呢?是否又會像上一份感情那樣,在同一個地方跌倒,重蹈上一段感情的覆轍呢?我認為,有些感情是可以重來並且會過得很好。這種感情就像是,最喜歡的東西失而復得一般。
  • 匆匆那年:如果青春能重來,你會如何選擇
    匆匆那年:如果青春能重來,你會如何選擇青春是一個永遠不會被磨滅的詞語,因為總有人正青春,也總有人正緬懷青春。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關於兩個女孩和三個男孩的故事——劇版匆匆那年,這是2014年的一部網劇,當初那些青澀的面孔現在已經變得成熟,那就一起看看他們帶有勇氣、歡笑、錯誤和遺憾的青春與結局吧!青春題材的影片看得多了,就會遺憾為什麼自己的學生時代是那麼平淡,可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角。
  • 關於遺憾文案「如果可以重來,我願我們不會見面,更不會開始」
    "如果可以重來,我願我們不會見面,更不會開始""If we can do it again, I hope we won't meet, let alone start""先生,如果我只是從他人口中得知你,而不與你相識,該多好""S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