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幼兒園調查:「高端園」盲目融資 託管機構無證經營

2020-12-18 中國青年網

入園難入園貴等問題何時徹底解決

中央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意見引熱議 記者調查

本報記者 趙 麗

本報實習生 李文靜

針對學前教育新規,11月19日,紅黃藍教育(NYSE:RYB)副總裁張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紅黃藍教育會堅決支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頒布實施,會根據政府部門下一步部署再做深入研究。

「我們這幾天也在開會對政策進行研討。這個研討是針對文件本身,政策解讀需由權威部門進行解釋。」張帆說。

至於紅黃藍後續業務布局會不會有調整,張帆說,有待後續的研究,不過,紅黃藍並沒有退市的想法。

11月15日晚間,《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

處於研究觀望狀態,等待進一步政策解讀的不只是紅黃藍。自「意見」發布後,各類評論出現,可謂眾說紛紜。「意見」落實後能否解決目前學前教育中的種種問題,或許是公眾最關心的問題。

一些民辦園大量融資盲目發展

近些年,打著各式口號的「高端幼兒園」紛紛出現,個性化教學、國際化課程、雙語授課體系……面對各種宣傳語,不少家長將大部分家庭收入投入到孩子的學前教育中。

一邊是眾多家庭對高端國際化幼兒園的趨之若鶩,另一邊則是無資質無牌照的「非法幼兒園」在城郊暗流湧動。

以北京地區為例,本報記者曾在採訪中了解到,在郊區的一些地方,一度存在無登記註冊且無牌照的「幼兒園」,它們主要服務一些在京就業的外地戶籍人員。這些在京就業的外地人員既無公立幼兒園的就讀資格,也無法承擔民辦幼兒園日漸高昂的費用,但由於夫妻雙方日常工作繁忙無暇顧及孩子的學前教育,不得不將孩子送入一些沒有資質的託管機構,而這些託管機構往往自稱「幼兒園」。

通過業內人士介紹,記者聯繫到打算在四川省成都市創辦嬰幼兒託管班的劉女士。

「我自己沒有嬰幼兒教育行業的相關從業經驗,剛開始是因為喜歡孩子,後來經過市場調研發現確實存在嬰幼兒託管市場。80後的家長一般都是全職父母,沒有時間帶孩子,隔代養育又存在養育觀念上的差異。而且國外的嬰幼兒託管模式非常成熟,可以借鑑。所以,我自己有意願進入這一行業。」劉女士對記者說,她經過調研發現,目前這個行業在法律法規上屬於灰色地帶,因此降低了準入門檻,「當然也加大了風險」。

對於創辦方式,劉女士對記者說,她打算與合伙人一起做,不打算加盟其他機構。「我還沒有發現比較好的加盟機構,我希望做一個四五十人的託管機構,規模大了責任太大。一線的工作人員非常重要,除了證件和經驗,對孩子有沒有愛心和耐心都是很重要的考察因素」。

按照劉女士的說法,她規劃的託管機構人員管理和日常準則都會參照公立幼兒園的標準,「理論上,可能需要向衛計委、教委和婦聯報備,但是還沒有到那一步,到時候再說。我覺得這一行挺不容易的,如履薄冰,可能因為很多原因被關停,但是存在客觀需求,所以市場和社會力量就開始進入。從做生意的角度講,這是一個風險高、利潤薄的行業」。

不過,「意見」的出臺,讓劉女士決定還是先幹老本行服裝行業,因為「起碼沒有政策風險」。

新華社曾發布評論稱,「因為有利可圖,幼教產業成為資本市場的『盛宴』,幼兒教育成為『最昂貴的教育』」。

有幼教相關產業鏈的創業者向媒體表示,一些投資人在與他接觸時,會很直接地問詢是否了解業內有年利潤高於500萬元的幼兒園,他們有很強烈的收購意向。有的新園在開設一兩個教學點之後,就不顧實際能力開始大量融資以擴充教學點,意圖快速實現規模化經營。

「這兩年周邊也冒出了很多新學校。教育行業是實打實的現金流,太多人衝著這塊肥肉來。即便如此,相對小學和中學的業務,我們從來都不愁幼兒園的招生,也可以說是供給端嚴重不足。」在北京某國際學校負責招生的老師告訴記者。

對民辦教育會帶來哪些影響

不少受訪者向記者表達了「感到意外」的想法,因為「意見」釋放的信號與此前的政策方向不一樣。

根據此前出臺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及實施條例送審稿,民辦幼兒園將進行分類管理,可以選擇註冊為營利性幼兒園和非營利性幼兒園。營利性幼兒園可以分紅,資本運作空間更大,非營利性幼兒園不得分紅,但能夠獲得政府扶持、補助。

民辦教育促進法被普遍解讀為吸引民間資本進入教育領域、破除教育公司上市障礙的利好消息。但此次「意見」卻嚴格限制民間資本進入,並不得上市。

以紅黃藍為例,民辦教育促進法修訂前,該公司旗下幼兒園均只能以民辦非企業身份註冊,以獲得辦學許可證。2017年,紅黃藍通過協議控制的方式——以設立在開曼群島上市主體承接國內公司利潤——完成在紐交所的上市。而「意見」規定,「社會資本不得控制非營利性幼兒園」——這基本斷絕了社會資本實質控制任何設立於2016年年底之前民辦幼兒園的可能性。

倘若要變更幼兒園的非營利屬性為營利屬性,則得考慮補繳之前以非營利身份獲得的稅收優惠等諸多事項。

有人認為,「意見」對民辦教育會造成很大影響。

但與資本市場震蕩和恐慌的反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幼兒園從業者對新政的反應比較冷淡。

在成都某國際學校負責招生工作的王先生不認為「意見」會對民辦幼兒園行業造成打擊。他稱,新政的出臺幾乎沒有對他造成影響,「周邊的同事、家長,包括在朋友圈和微信群沒有人討論。對於那些追求快速擴張的學校會有影響,投資人也會很焦慮吧。這兩年我們經常收到各種收購的邀請,但都拒絕了。他們只是想賺快錢,出發點就不對,當然現在會恐慌。教育還是要回歸到本質和常態」。

「意見」要求,到2020年,普惠性幼兒園的覆蓋率達到80%。那麼,剩下的高端幼兒園出路又在哪裡?

「高端幼兒園也不會受到太多影響。因為需求還是在那裡,有錢的人還是在排隊,想盡各種辦法擠進優質的高端國際幼兒園。」王先生說,一些私立幼兒園每年學費高達二三十萬元,但依舊有家長排著很長的隊伍等待。想入園,家長和孩子都要接受面試,甚至有錯過報名機會的家長在學費基礎上再加30萬元左右的「插班費」,這都不一定能獲得入學資格。

怎樣建「家門口放心幼兒園」

新政並不是將民辦幼兒園「一刀切」,實際上仍舊鼓勵社會力量辦園。「意見」第九條明確提出,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引導社會力量更多舉辦普惠性幼兒園。

普惠性幼兒園和相對高收費幼兒園作對比,是指公益性、有質量的幼兒園,收費實行政府定價或接受政府指導價,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老百姓生活消費水平而定,是百姓家門口的好幼兒園。普惠性幼兒園在場地設置、辦園規模等方面都有具體規定,生均佔地面積不少於12平方米,小班不超過25人,大班不超過35人。

不過,目前這樣的普惠並未真正實現。

龐瑩是北京的一位二孩媽媽。在放開「單獨二孩」的那一年,龐瑩生下了老二。今年9月,龐瑩犯了難。屬馬的小兒子不僅趕上了屬相帶來的小生育高峰,還成了「單獨二孩」的第一批「二孩」。

「我們老大上幼兒園已經是6年前的事兒了,那時候就是在社區裡上的幼兒園,花費也不貴,報名就能上。沒想到現在老二上幼兒園,連名都報不上。」龐瑩抱怨。

「戶籍和房屋產權證在小區的適齡幼兒,同時戶主和房主需是適齡幼兒的第一監護人。第一監護人房產、戶籍需滿3年以上。」龐瑩指著手機告訴記者,離家最近的公立幼兒園的招生簡章中寫明了十分苛刻的「優先條件」。去年整個小區幾十個適齡幼兒,最終這個幼兒園只錄取了7個。

「入園難」不僅是一線城市父母的心病,二三線城市的父母也面臨孩子「入園難」的問題。

在採訪中,記者注意到,在一些二三線城市乃至農村地區,很多孩子連基本的入園都保證不了。「比如說一個縣裡可能只有一家公立幼兒園,這怎麼夠用呢?那肯定是誰有關係誰能進,而剩下的私立園質量參差不齊。」在重慶生活的盧曉對記者說,在學前教育方面,目前我國最缺少的就是公立幼兒園或是普惠性質的民辦幼兒園資源。「以前一些單位、企業都有自己辦的幼兒園,這些幼兒園不說有多麼高的質量,但能為年輕父母減輕很大壓力」。

目前,普惠性幼兒園轉型任務完成多少?中國幼教年會秘書長孫綱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大概50%左右,未來兩年是攻堅期。」

從「入園難」「入園貴」過渡到「家門口的放心幼兒園」,要邁過幾道坎?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幼教年會上,孫綱講述了目前普惠性幼兒園建設面臨的困難:「至少有三個問題是值得注意的。首先,什麼樣的幼兒園是符合地區特點的幼兒園,這缺少足夠的研究數據和成果支撐。其次,幼兒園課程的實施儘管有地區標準,但是各種國外的、科技的、小學化的理念,衝擊著大部分幼兒園,尤其是民辦幼兒園。最後,很多幼兒園只重硬體,內涵建設相對欠缺。」

另一個問題是,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但是幼兒教師卻長期處於「唱歌、跳舞、看孩子」的刻板印象中。北京某私立幼兒園園長杜老師告訴記者:「如何提高幼兒園教師的社會地位,打造家長認可、社會支持的良好教育生態環境是當前的重要課題。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礎教育的基礎,雖然明確列入到教育法中,但是並沒有在社會中得到廣泛認同,這是幼兒園面臨的種種困境的根源所在。」

製圖/李曉軍  

相關焦點

  • 學前教育調查:高端園盲目發展,無資質託管機構也自稱幼兒園
    一些民辦園大量融資盲目發展近些年,打著各式口號的「高端幼兒園」紛紛出現,個性化教學、國際化課程、雙語授課體系……面對各種宣傳語,不少家長將大部分家庭收入投入到孩子的學前教育中。一邊是眾多家庭對高端國際化幼兒園的趨之若鶩,另一邊則是無資質無牌照的「非法幼兒園」在城郊暗流湧動。
  • 民辦幼兒園亂象:無證經營,託護點搖身變幼兒園
    「無證」背後成因複雜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無證幼兒園必須取締,但現在為何仍有無證幼兒園露頭?  《法制日報》記者調查發現,無證幼兒園出現的原因較為複雜,其中一個原因是「入園難」。  合肥市張女士開的無證幼兒園或者說看護點,目前有90多個孩子。家長李女士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她把孩子送到這家沒有證的幼兒園,是因為大人沒時間帶孩子,但孩子才兩歲半,鎮上的公立幼兒園不收,只能把孩子送到這裡。
  • 央媒揭民辦幼兒園亂象:無證經營,還有託護點搖身變幼兒園
    學前教育資源緊張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此背景下,民辦幼兒園大量出現。不過,在大量民辦幼兒園中,不乏「無證上路」者。一些民辦幼兒園為何無證?為探究其中原因,《法制日報》記者在多地進行調查。一幢兩層小樓,樓前是一個十多平方米的小院,四周用欄杆圍了起來。
  • 民辦幼兒園無證經營:學前資源緊張 審批手續繁瑣
    摘要:學前教育資源緊張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此背景下,民辦幼兒園大量出現。」  在天津市薊州區開辦民辦幼兒園的高女士告訴《法制日報》記者,當前學前教育資源緊張,的確是無證幼兒園出現的一個原因。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 學前教育資源緊張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此背景下,民辦幼兒園大量出現。不過,在大量民辦幼兒園中,不乏「無證上路」者。一些民辦幼兒園為何無證?為探究其中原因,《法制日報》記者在多地進行調查。
  • 石家莊民辦幼兒園無證經營 家長可電話查詢幼兒園資質
    燕趙都市報記者 張寧    蹣跚學步的幼童慢慢長大,進入幼兒園,第一次獨立接觸外在世界,挑選一家幼兒園似乎十分重要。但隨著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工作壓力的加大,多數家長沒有時間精力去挑選一所優質的公辦幼兒園,退而求其次,一些社區附近的民辦幼兒園興起。
  • 未來民辦幼兒園發展出路在哪裡 高端幼兒園加盟是必經之路
    近幾年幼兒園規模雖持續擴張,但仍不能滿足全國幼兒教育的需求,幼兒園的數量和質量仍需提高,未來幼兒園教育市場發展空間巨大。另外,《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國幼兒園在園人數要到達4000萬人,幼兒園入園率將達到70%。高端幼兒園加盟品牌--金色搖籃認為民辦幼兒園品牌化是發展必然趨勢,選擇連鎖加盟是明智發展道路。
  • 深圳部分無證幼兒園被封后仍營業 潛藏安全隱患
    在調查中,一些高價幼兒園不時湧現:在羅湖區某幼兒園國際班,宣稱外教全天跟班,一個學期全包收費1萬元;寶安區一高端幼兒園,每月收費4700元,整學期超過2萬。   家住龍崗的霍先生說,他2010年從江西老家來深圳打工,找了份馬路綠化帶修理的工作,妻子在大浪的電子廠打些零工,收入微薄。
  • 民辦幼兒園面臨普惠化改造 高端園該如何求生?
    各地區要完成這一指標的情況下,一些民辦幼兒園不得不接受普惠化改造。在一場幼教行業的研討會上,一位幼教從業者分享了一個案例,他自己的孩子原本就讀於小區內一家高端幼兒園,由於該園被決定劃入普惠園範圍內,最終每月學費由5500元降為750元左右。價格降低本應是一件好事,但也引起他的擔憂,作為以盈利為目的的民辦幼兒園,服務本身自然也會跟著下降。
  • 關閉無證園 青島市整治與取締幼兒園名單公布(組圖)
    具體各區公布的整治與取締情況  李滄區  已關停無證幼兒園12所,予以合法化無證園有3所,予以取締並納入統一監管的無證園有30所。 青島西海岸新區無證幼兒園整治措施公示 序號 鎮街 無證園名稱 園址 舉辦者
  • 我市取締22所無證幼兒園!
    我市取締22所無證幼兒園!號)的文件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二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第十二條、第六十四條及《幼兒園管理條例》第十二條的規定,對全區22所未經依法審批、不具備整改條件且存在安全衛生隱患的無證幼兒園依法取締。
  • 學前教育新規禁止民辦園上市,上市公司禁購營利性幼兒園資產
    在規範發展民辦園一章節中,《意見》明確表示,遏制過度逐利行為,民辦園一律不準單獨或作為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營利性幼兒園,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營利性幼兒園資產。受此消息影響,在美國上市的連鎖幼兒園品牌紅黃藍教育(紐交所代碼:RYB)盤前股價暴跌20%。
  • 疫情下單體民辦園經營狀況調查報告(368份問卷)
    儘管全國不少地方已宣布了幼兒園開園時間,但是民辦幼兒園行業的危機顯然仍未過去。在2020年3月初,中教投研發起了一項《疫情下民辦幼兒園經營狀況調查》。在這份問卷當中,受訪園所是一家開設半年的幼兒園,在「關於現金狀況的提問」中,選擇了「目前已無法支撐正常運轉」,疫情期間每月支出10-50萬元,年前也沒有預收保教費,我們也未看到其採取的應多措施能覆蓋疫情期的支出和損失,唯一例外的是,該園是一所高端園,不擔心招生問題,但擔心轉普惠。不過,這種情況下,怎麼會在疫情下獨善其身?
  • 武漢民辦幼兒園建園標準發布 每班不超30人
    》(鄂政辦發〔2011〕60號)精神,進一步規範我市民辦幼兒園的辦園行為,切實緩解當前學前教育「入園難」的矛盾,我局按照「引導發展、規範管理、確保安全」的原則,結合實際制定了《武漢市民辦簡易幼兒園辦園基本標準(試行)》。
  • 知名幼教機構 紅纓首創高端幼兒園「託管式」服務
    據悉,知名幼教機構紅纓教育近日正式對外宣布,該機構將全面升級,隆重推出「託管式加盟」服務,助力中國高端幼兒園投資人,開一家幼兒園,成一家幼兒園。  據紅纓教育機構創始人王紅兵介紹,之前,紅纓做加盟,只提供幼兒園的管理、課程、運營解決方案及培訓和過程指導,但他們不派園長、不派管理團隊。
  • 明年起,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年生均補助120元,公辦園也有新政,家長們快看!
    社會資本不得通過兼併收購、受託經營、加盟連鎖、利用可變利益實體、協議控制等方式控制國有資產或集體資產舉辦的幼兒園、非營利性幼兒園,已違規的,由教育部門會同有關部門進行清理整治,清理整治完成前不得進行增資擴股。民辦園一律不準單獨或作為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
  • 長沙:學生託管機構須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 無證將被叫停
    對未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且不符合提供餐飲服務活動條件的託管機構,將堅決叫停,勸其退出或選擇與具有合法資質的配送餐企業合作供餐;對無證擅自提供餐飲服務活動等違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學生託管機構,一律予以嚴厲處罰。  6月25日,長沙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召開關於做好學生託管機構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會議。會議明確,學生託管機構供餐須取得餐飲許可證。
  • 這份疫情下1000+民辦園經營狀況調查報告上央視新聞了!
    在這個報導中,央視財經引用了中教投研發起並撰寫的《疫情下民辦幼兒園經營狀況調查報告》的數據(截至3月30日數據)。溫馨提示:您可私信諮詢免費獲取以上報告最新版。除央視財經外,我們本次的調查數據也被財新、中國經營報、界面新聞、光明日報引用中教投研於2月27日發起了《疫情下民辦幼兒園經營狀況調查問卷》,截至3月30日,我們收到了287份有效問卷。
  • 撫州市東鄉區關於進一步加強無證民辦幼兒園關停取締工作的通告
    關於進一步加強無證民辦幼兒園關停取締工作的通告為進一步規範我區民辦幼兒園管理,堅決糾正和制止無證辦園行為,截至目前,全區已完成無證民辦幼兒園關停工作。為鞏固整治成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行政處罰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現就有關事項通告如下:一、未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的幼兒園屬無證民辦幼兒園,無證民辦幼兒園屬非法辦園,是國家、省、市、縣(區)明令禁止的違法違規行為,不受法律保護,舉辦者要自行關停並清理園內教育教學及廚房等設施設備,
  • 上海奉賢民辦同匯實驗幼兒園涉嫌無證經營學校食堂被行政處罰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上海市奉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6月8日消息,上海奉賢民辦同匯實驗幼兒園涉嫌無證經營學校食堂被行政處罰。滬監管奉處字(2018)第262018000262號案件名稱關於上海奉賢民辦同匯實驗幼兒園涉嫌無證經營學校食堂案
  • 涿州眾多幼兒園、校外培訓機構被「曝光」!大家看看哪些是無證經營!
    我局建議幼兒家長選擇公辦幼兒園和取得辦學許可證的民辦幼兒園就讀。無證幼兒園普遍存在辦園條件差、安全隱患大、從業人員素質不達標、教育教學不規範等問題,孩子的安全及保教質量都得不到保障。近期,市政府將組織有關部門對無證幼兒園進行治理,請各位家長不要送孩子到無證園就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