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科學的內容學起來比較瑣碎,不易掌握,其中相似的疾病也很多,需要抓住要點鑑別。學習不是反覆的從頭到尾無目的地看,需要不斷地梳理知識,這樣做題的時候才能靈活運用。
1、致病因素:
外科疾病的發生,尤以「熱毒」、「火毒」最常見。
2、陰陽辨證:
陰陽是八綱辨證的總綱,也是一切外科疾病辨證的總綱。
3、全身症狀
初起常伴有形寒發熱、口渴、納呆、大便秘結、小便短赤,潰後症狀漸次消失。初期一般無明顯症狀,釀膿期常有骨蒸潮熱、顴紅,或面色(白光)白、神疲自汗、盜汗等症狀,潰後尤甚。
預後順逆
易消、易潰、易斂,預後多順(良好)
難消、難潰、難斂,預後多逆(不良)
辨腫:
(1)風腫:發病急驟,漫腫宣浮,或遊走無定,見於痄腮、大頭瘟等。
(2)溼腫:皮肉重垂脹急,深按凹陷,見於股腫、溼瘡。
(3)痰腫:腫勢軟如棉,或硬如饅,見於瘰癧、脂瘤等。
(4)氣腫:皮緊內軟,按之凹陷,復手即起。見於氣癭、乳癖等。
(5)瘀血腫:腫而脹急,色初暗褐,後轉青紫,逐漸變黃至消退。
(6)膿腫:皮膚光亮,劇烈跳痛,按之應指。見於外癰、肛癰等。
(7)實腫:腫勢高突,根盤收束。
(8)虛腫:腫勢平坦,根盤散漫。
4、辨痛:
(1)氣痛:攻痛無常,時感抽掣,喜緩怒甚。見於乳癖等。
(2)痰痛:疼痛輕微,或隱隱作痛,皮色不變,壓之酸痛。見於脂瘤、肉瘤。
(3)化膿痛:痛勢急脹,痛無止時,如同雞啄,按之中軟應指。見於瘡瘍成膿期。
5、癢的病因:癢是因風、溼、熱、蟲之邪所致。
6、辨膿:
(1)硬度:按之堅硬,指起不復,未有膿;按之半軟半硬已成膿;按之大軟,指起即復為膿成。
(2)確認成膿的方法:按觸法(應指),透光法(適用於指、趾部甲下辨膿),點壓法(適用於指、趾部膿液很少),穿刺法,B超。
7、辨潰瘍形態:
(1)化膿性潰瘍,瘡面邊沿整齊,一般口大底小,內有少量膿性分泌物。
(2)壓迫性潰瘍(缺血性潰瘍),多見於褥瘡。
(3)瘡癆性潰瘍,瘡口多呈凹陷形或潛行空洞或漏管,經久難愈。
(4)巖性潰瘍,瘡面多呈翻花如巖穴,有的在潰瘍底部見有珍珠樣結節,伴腥臭味。
(5)梅毒性潰瘍,多呈半月形,邊緣整齊,堅硬削直如鑿,存有稀薄臭穢分泌物。
8、癤:
(1)是指發生在肌膚淺表部位、範圍較小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其特點是腫勢局限,範圍多在3cm左右,臨床分暑癤(有頭癤、無頭癤)、螻蛄癤、癤病。癤的治療方法以清熱解毒為主。
(2)有頭癤和無頭癤的區別是有無膿頭。螻蛄癤多發於兒童頭部,分為堅硬型和多髮型,外治宜作十字形剪開。癤病好發於項後髮際、背部、臀部。
(3)癤辨證論治:
熱毒蘊結證--治法:清熱解毒;方藥:五味消毒飲、黃連解毒湯。
暑熱浸淫證--治法:清暑化溼解毒;方藥:清暑湯。
體虛毒戀,陰虛內熱證--治法:養陰清熱解毒;方藥:仙方活命飲合增液湯。
體虛毒戀,脾胃虛弱證--治法:健脾和胃,清化溼熱;方藥:五神湯合參苓白朮散。
9、疔:
(1)多發於顏面和手足等處。其特點是瘡形雖小,但根腳堅硬,狀如釘丁,病情變化迅速,易毒邪走散。發於顏面部的疔瘡,易走黃而有生命危險;發於手足部的疔瘡,易損筋傷骨而影響功能。
(2)顏面部疔瘡與癤的鑑別:癤好發於顏面部,但紅腫範圍不超過3cm,無明顯根腳,一般無全身症狀。疔瘡腫勢範圍約3~6cm,但根深堅硬,狀如釘丁,重者有惡寒發熱等症狀。
(3)手足部疔瘡包括:蛇眼疔、蛇頭疔、蛇肚疔(形似小紅蘿蔔)、託盤疔、足底疔。
(4)手足部疔瘡成膿期切開引流要求:
蛇眼疔宜沿甲旁0.2cm挑開引流。蛇頭疔宜在指掌面一側作縱形切口,必要時行對口引流;蛇肚疔宜在手指側面作縱形切口,切口長度不得超過上下指關節面。
(5)紅絲疔的外治宜用砭鐮法。
10、癰:
(1)概念與特點:癰是指發生於體表皮肉之間的急性化膿性疾病。結塊範圍多在6~9cm左右,發病迅速,易腫、易膿、易潰、易斂,或伴惡寒、發熱、口渴等症狀。
(2)癰的辨證論治:
火毒凝結證--治法:清熱解毒,行瘀活血。方藥:仙方活命飲加減。發於上部,加牛蒡子、野菊花;發於中部,加龍膽草、黃芩、山梔;發於下部,加蒼朮、黃柏、牛膝。
熱勝肉腐證--治法:和營清熱,透膿託毒。方藥:仙方活命飲合五味消毒飲加減。
氣血兩虛證--治法:益氣養血,託毒生肌。方藥:託裡消毒散加減。
(3)頸癰辨證論治:風熱痰毒證--治法:散風清熱,化痰消腫。方藥:牛蒡解肌湯或銀翹散加減。
(4)腋癰肝鬱痰火證--治法:清肝解鬱,消腫化毒。方藥:柴胡清肝湯加減。膿成加炙甲片、皂角刺。
(5)臍癰辨證論治:
溼熱火毒證--治法:清火利溼解毒。方藥:黃連解毒湯合四苓散加減。膿成或潰膿不暢,加皂角刺、黃芪;熱毒熾盛,加敗醬草、大青葉;臍周腫癢,加苦參、白鮮皮、滑石。
脾氣虛弱證--治法:健脾益氣。方藥:四君子湯加減。
(6)委中毒辨證論治:
氣滯血瘀證--治法:和營活血,消腫散結;方藥:活血散瘀湯加減。
溼熱蘊阻證--治法:清利溼熱,和營活血;方藥:活血散瘀湯合五神湯加減。
氣血兩虧證--治法:調補氣血;方藥:八珍湯加減。
11、發:
(1)發是病變範圍較癰大的急性化膿性疾病。
(2)鎖喉癰辨證論治:
痰熱蘊結證--治法:散風清熱,化痰解毒;方藥:普濟消毒飲加減。
熱勝肉腐證--治法:清熱化痰,和營託毒;方藥:仙方活命飲加減。
熱傷胃陰證--治法:清養胃陰;方藥:益胃湯加減。
(3)臀癰辨證論治:
溼火蘊結證--治法:清熱解毒,和營化溼;方藥:黃連解毒湯合仙方活命飲加減。
溼痰凝滯證--治法:和營活血,利溼化痰;方藥:桃紅四物湯合仙方活命飲加減。
氣血兩虛證--治法:調補氣血;方藥:八珍湯加減。
12、有頭疽:
(1)特點:有頭疽是發生於肌膚間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其特點是初起皮膚上即有粟粒樣膿頭,潰爛後狀如蓮蓬、蜂窩,範圍常超過9~12 cm,大者可在30cm以上。好發於項後、背部等皮膚厚韌之處,多見於中老年人及消渴病患者,並容易發生內陷。
(2)有頭疽的辨證論治:
火毒凝結證--治法:清熱瀉火,和營託毒;方藥:黃連解毒湯合仙方活命飲加減。
溼熱壅滯證--治法:清熱化溼,和營託毒;方藥:仙方活命飲加減。
陰虛火熾證--治法:滋陰生津,清熱託毒;方藥:竹葉黃芪湯加減。
氣虛毒滯證--治法:扶正託毒;方藥:八珍湯合仙方活命飲加減。
13、流注辨證論治:
餘毒攻竄證--治法:清熱解毒,涼血通絡;方藥:黃連解毒湯合犀角地黃湯加減。
暑溼交阻證--治法:解毒清暑化溼;方藥:清暑湯加減。
瘀血凝滯證--治法:和營活血,祛瘀通絡;方藥:活血散瘀湯加減。
14、丹毒:
(1)丹毒是患部皮膚突然發紅成片、色如塗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根據其發病部位的不同,丹毒有不同的病名,如生於軀幹部的內發丹毒,發於頭面部的抱頭火丹,發於小腿足部的流火,多生於新生兒臀部的赤遊丹毒等。
(2)病因:素體血分有熱,血熱火毒為患。發於頭面部者,多夾風熱;發於胸腹腰胯部者,多夾肝脾鬱火;發於下肢者,多夾溼熱;發於新生兒者,多有胎熱火毒。
(3)辨證論治:
風熱毒蘊證--治法:疏風清熱解毒;方藥:普濟消毒飲加減。
肝脾溼火證--治法:清肝瀉火利溼;方藥:柴胡清肝湯、龍膽瀉肝湯或化斑解毒湯。
溼熱毒蘊證--治法:利溼清熱解毒;方藥:五神湯合萆薢滲溼湯加減。
胎火蘊毒證--治法:涼血清熱解毒;方藥:犀角地黃湯合黃連解毒湯加減。
15、內陷的分類:
根據病變不同階段分為三種:發於有頭疽1~2候毒盛期的火陷(陰液不足),發於2~3候潰膿期的幹陷(氣血兩虧),發於4候收口期的虛陷(脾氣不復)。
16、乳房疾病:
「男子乳頭屬肝,乳房屬腎;女子乳頭屬肝,乳房屬胃」。所以乳房疾病與肝、胃、腎經及衝任兩脈有密切聯繫。
17、乳房觸診:
其順序是先觸按整個乳房,然後按照一定次序觸摸乳房的四個象限:內上、外上、外下、內下象限,繼而觸摸乳暈部分,注意有無血液從乳頭溢出。最後觸摸腋窩、鎖骨下及鎖骨上區域。
18、乳癖、乳核與乳巖的鑑別:
(1)乳癖:好發於30~45歲女性。月經期乳房疼痛、脹大。有大小不等的結節狀或片塊狀腫塊,邊界不清,質地柔韌,常為雙側性。腫塊和皮膚不粘連。
(2)乳核:多見於20~30歲的女性,腫塊多發生於一側,形如丸卵,表面堅實光滑,邊界清楚,活動度好,可推移。病程進展緩慢。
(3)乳巖:發病年齡一般在40~60歲,絕經期婦女發病率相對較高。部出現無痛、無熱、皮色不變而質地堅硬的腫塊,推之不移,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或乳頭溢血,晚期潰爛,凹如泛蓮。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19、癭:
(一)病因:
(1)氣癭:一為憂恚,二為水土。
(2)肉癭:氣滯、溼痰、瘀血隨經絡而行,留注於結喉,聚而成形,乃成肉癭。
(3)癭癰:發病前多有感冒、咽痛等病史。
(二)名稱:
(1)氣癭:相當於西醫的單純性甲狀腺腫及地方性甲狀腺腫
(2)肉癭:相當於西醫的甲狀腺腺瘤或囊腫,屬甲狀腺的良性腫瘤。
(3)癭癰:相當於西醫的急性甲狀腺炎、亞急性甲狀腺炎。
(4)石癭:相當於西醫的甲狀腺癌。
(三)臨床表現:
(1)氣癭:女性發病率較男性略高。一般多發生在青春期,在流行地區常見於入學年齡的兒童。初起時無明顯不適感,甲狀腺呈瀰漫性腫大,腺體表面較平坦,質軟不痛,皮色如常,腺體隨吞咽動作而上下移動。如腫塊進行性增大,可有壓迫症狀。
(2)肉癭:頸前喉結一側或兩側結塊,柔韌而圓,如肉之團,隨吞咽動作而上下移動,發展緩慢。好發於青年女性及中年人。
(3)癭癰:其特點是結喉兩側結塊,色紅灼熱,疼痛腫脹,甚而化膿,常伴有發熱、頭痛等症狀。
(4)石癭:「堅硬不可移者,名曰石癭。」其特點是結喉兩側結塊,堅硬如石,高低不平,推之不移。好發於40歲以上中年人。血行轉移多出現在肺和骨。甲狀腺同位素131碘掃描,多顯示為涼結節(或冷結節)。
(四)治法:
(1)氣癭:疏肝解鬱、化痰軟堅。
(2)肉癭:理氣解鬱、化痰軟堅。
(3)癭癰:疏肝清熱、化痰散結。
(4)石癭:石癭為惡性腫瘤,一旦確診,宜早期手術切除。
(五)辨證論治:
(1)氣癭:
肝鬱氣滯證--治法:疏肝解鬱,化痰軟堅;方藥:四海舒鬱丸加減。
(2)肉癭:
氣滯痰凝證--治法:理氣解鬱,化痰軟堅;方藥:逍遙散合海藻玉壺湯加減。
氣陰兩虛證--治法:益氣養陰,軟堅散結;方藥:生脈散合海藻玉壺湯加減。
(3)癭癰:
風熱痰凝證--治法:疏風清熱化痰;方藥:牛蒡解肌湯加減。
氣滯痰凝證--治法:疏肝理氣,化痰散結;方藥:柴胡舒肝湯加減。
20、瘤、巖
(一)名稱:
(1)脂瘤:脂瘤又稱粉瘤。相當於西醫的皮脂腺囊腫。好發於青春期。
(2)血瘤:可發生於身體任何部位,大多數為先天性,其特點是病變局部色澤鮮紅或暗紫,或呈局限性柔軟腫塊,邊界不清,觸之如海綿狀。相當於西醫的血管瘤。常見的有毛細血管瘤和海綿狀血管瘤。
(3)肉瘤:相當於西醫的脂肪瘤,多見於成年女性。西醫所稱的肉瘤是指發生於軟組織的惡性腫瘤,如脂肪肉瘤、纖維肉瘤等,與本病有質的區別,臨證中不可混淆。
(4)失榮:相當於西醫的頸部淋巴結轉移癌和原發性惡性腫瘤。多見於40歲以上的男性,屬古代外科四大絕症之一。
(二)辨證論治:
(1)脂瘤
痰氣凝結--治法:理氣化痰散結;方藥:二陳湯合四七湯加減。
痰溼化熱--治法:清熱化溼,和營解毒;方藥:龍膽瀉肝湯合仙方活命飲加減。
(2)血瘤
心腎火毒證--治法:清心瀉火,涼血解毒;方藥:芩連二母丸合涼血地黃湯加減。
肝經火旺證--治法:清肝瀉火,祛瘀解毒;方藥:丹梔逍遙散合清肝蘆薈丸加減。
脾統失司證--治法:健脾益氣,化溼解毒;方藥:順氣歸脾丸加減。
(3)失榮
氣鬱痰結證--治法:理氣解鬱,化痰散結;方藥:化痰開鬱方(經驗方)。
陰毒結聚證--治法:溫陽散寒,化痰散結;方藥:陽和湯加減。
瘀毒化熱證--治法:清熱解毒,化痰散瘀;方藥:五味消毒飲合化堅二陳丸加減。
氣血兩虧證--治法:補益氣血,解毒化瘀;方藥:八珍湯合四妙勇安湯加減。
專業課提分必備寶典
一書在手,考研不愁
其他資料你都可以不做,
但這一本你一定要做透!
(一卷在手、通關不愁)
往期精彩推薦:
江西中醫藥大學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首都醫科大學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海軍軍醫大學2018年碩士生招生簡章
西南醫科大學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河北醫科大學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華北理工大學中醫學院2018年碩士研究生報考須知
中國藥科大學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上海中醫藥大學2018年招收碩士研究生章程
雲南中醫學院2018年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湖南中醫藥大學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長春中醫藥大學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廣州中醫藥大學2018年碩士研究生章程及招生專業
貴陽中醫學院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湖北中醫藥大學2018年研究生招生簡章及專業目錄
河南中醫藥大學2018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與專業目錄
浙江中醫藥大學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及專業目錄
天津中醫藥大學2018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與目錄
廣西中醫藥大學2018年研究生招生章程與招生目錄
濱州醫學院2018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與招生專業目錄
溫州醫科大學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山東中醫藥大學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與招生目錄
2018年錦州醫科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
遼寧中醫藥大學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黑龍江省中醫藥科學院2018年招生簡章
中國中醫科學院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北京中醫藥大學2018年接收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預通知
河北中醫學院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和招生專業
安徽中醫藥大學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甘肅中醫藥大學2017年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招生簡章
山西省中醫藥研究院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陝西中醫藥大學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中綜傲視寶典公眾號會不定期推送考研資訊,名師解讀,課程培訓,考題預測,考研心得,備考技巧等諸多優質內容,更有線上免費網絡課堂,實用性極強的微信考研平臺,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