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看了這麼一組數據,是一本叫做《2019年度中國家庭孕育方式白皮書》,裡面做了一些相關的統計:中國年輕的父母全職在家的佔比為58.6%,其中95後的全職媽媽佔比率就佔到了82%,主要集中在四五線城市。
現如今的社會,在很多的家庭裡大多數都是媽媽負責帶娃,而家裡的爸爸則負責賺錢養家。孩子的到來,讓原本有工作的媽媽不得不辭掉工作來全職照顧孩子、照顧家庭,倘若自己的老公疼人還會在休息日幫忙照顧孩子,好讓自己放鬆一下,要是自己老公不會心疼,那就只能一直帶著孩子。
最近,朋友跟我說了一件讓自己又好氣又好笑的事。事情是這樣的,朋友小燕今年已經25歲,孩子剛滿兩歲,自從孩子出生之後她就一直待在家裡當起了全職媽媽,幾乎每天24小時都候在孩子的身邊,有時會發覺很累,但是一想到自己老公在拼命賺錢養家就立即有了動力。
就在上周周末,小燕說到自己老公周末調休了,可以在家好好休息兩天,也有時間幫小燕分擔一下照顧孩子的壓力,好讓小燕放鬆放鬆。
在小燕把孩子交給老公帶的之後,自己轉身就拿生活垃圾下樓去倒,接著就到小區旁邊的超市進行採購,半小時回到家後以為孩子會哭鬧,但是沒想到一到家,房裡都很安靜,小燕頓時感到奇怪,心想:難道自己老公真把孩子哄睡著了。
等到小燕採購的物品放好之後,一進到房間裡眼前的一幕讓她又好笑又好氣。自己老公蓋著被子在床上呼嚕連天的睡著,而孩子卻穿著肚兜睡在了床頭柜上。一看空調還調到了17度,氣得小燕直接把老公打醒了,自己抱著孩子放到床上蓋好被子。
有句話說得一點都沒錯,「爸爸帶娃只要活著就好」。確實也是這樣,現實中爸爸帶出來的娃一般都不會很嬌氣,但是如果不注意讓孩子自己在一邊玩的話就會出現危險情況。
1、 被子不能太厚
有很多的家長總是擔心自己的孩子受涼受凍了,就在寶寶入睡時特地給孩子蓋厚厚的被子,但是卻不知道被子越厚會壓制孩子,造成孩子呼吸不順暢,並且被子過厚引起溫度過高,就會使孩子煩躁,影響他們的睡眠質量。
2、 不要亮燈入睡
很多的家長晚上為了更好的給孩子餵奶、以及換尿布,就喜歡把房間裡的燈徹夜亮著,但是殊不知小孩子對於一個環境的適應是很薄弱的,如果他長期的在一個如同白晝的環境下入睡,那麼孩子的生物鐘會被打亂,影響孩子的睡眠,從而影響孩子成長。
3、 注意室內溫度
一般孩子的身體相對大人來說是嬌弱的,他們對於室內過高、過低的溫度都會引起小疾病的突發,比如腹瀉、感冒等等。因此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室內空調都要調好溫度,出風口不要對著小孩子吹。
4、 確保睡覺地點的安全性
孩子年幼無知,當他們玩累的時候就會直接躺下睡著,壓根不管存不存在危險,這就需要家長的細心照顧了。當然有很多的家長為了避免孩子睡著掉下床,都會在床的兩邊放上凳子,或者是放置能阻擋孩子掉落的物品以保證孩子的安全。
5、 不要過度依賴奶嘴入睡
有很多的孩子在睡覺時總是有這麼一個習慣,就是喜歡含著奶嘴入睡,雖然奶嘴可以讓孩子產生安全感,但是如果過多的這一類吮吸奶嘴的習慣,會造成孩子的胃腸功能紊亂。還有就是奶嘴會堵住孩子的嘴,容易造成呼吸不暢,影響睡眠。
6、 注意睡覺環境
在寶媽好不容易哄娃入睡之後,就會躡手躡腳的走出房間,更會遏止家人做出大動作,以免吵醒孩子。其實這一做法是不正確的,因為孩子在三到四個月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養成了「抗幹擾」的調節能力。
那些一聽到一丁點聲音就難以入睡的孩子其實只佔少數,而原因就在於家庭環境處於太過安靜,以至於出現一丁點聲音就難以入睡的不良睡眠習慣。所以,有時候孩子睡覺時是可以自然的弄出一些聲音的,自然地家庭聲音更好的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菁媽育兒:在現實生活中,小孩子的身體素質都會比大人差很多,所以作為大人要知道適宜孩子的飲食、溫度等等,還有就是孩子睡覺時應該注意的方面,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