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使這招兒!美媒稱伊朗外長扎裡夫赴美籤證被拒,原計劃出席安理會...

2020-12-17 環球網

今天,多家外媒報導了一則突發消息,稱原本計劃出席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並發言的伊朗外長扎裡夫,竟遭美國政府用「拒籤」的方式封殺,不許他入境前往位於美國紐約的聯合國總部。

這一做法立刻在境外的社交網絡上招來了許多網民的抨擊。其中,不少外國網民還提出了這樣一條很值得思考的建議……

「是時候把聯合國總部搬到一個中立國家了!」

在英國路透社報導了美國政府對伊朗外長扎裡夫「拒籤」,禁止他前往美國紐約的聯合國總部參加安理會的會議後,一位網民就在路透社的「推特」社交帳號上這樣留言說到。

另一位網民更表示美國紐約的聯合國總部似乎已經成為了美國的「人質」。

還有網民指出,美國政府此舉等於就是在逼聯合國搬家,而且一旦聯合國搬到中國或俄羅斯,這肯定會大大削弱美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一些美國網民也對美國政府拒絕給伊朗外長頒發籤證的做法感到丟人。

其中,有人還引用聯合國1947年通過的「聯合國總部協定」的條款指出,按照該條款的規定,美國應當給予外國外交人員前往聯合國的通行權。而如今美國拒絕給予伊朗外長扎裡夫籤證的做法,則明顯是違背了這一國際法定義務。

不過,也有一些美國的「民族主義者」或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在社交媒體上留言對美國政府拒絕讓伊朗外交人員入境表示支持,稱伊朗是「恐怖主義國家」,就該禁止他們進入美國。

但這種聲音在境外社交媒體上並不是多數。更多人,包括不少美國網民,還是認為美國政府的做法違反了國際法律條約,並認為鑑於美國政府如此違背其國際法定義務,聯合國總部確實應該考慮搬家了。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在以往呼籲聯合國總部搬家的聲音中,瑞士的日內瓦、加拿大、以色列以及中國,都曾被探討此事的人們列為目的地。其中瑞士作為一個中立國家最受推崇。

至於中國,目前中國民間對此事的探討和關注並不強烈。但此前中國網絡上曾流傳過聯合國總部將搬到中國西安的謠言,還一度傳到了國外。但此事已經被官方澄清,表示這不僅是一個謠言,還是一個別有用心的詐騙騙局,更已有人已經被騙了200餘萬……

相關焦點

  • 美國拒向伊朗外長發籤證
    美國一名外交官員6日披露,美國政府決定不給伊朗外交部長穆罕默德·賈瓦德·扎裡夫發籤證,後者原定本周前往紐約出席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會議。這名不願公開姓名的官員告訴美國《外交政策》雜誌,一名白宮官員向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通報美方決定。
  • 「金普會」後 伊朗外長扎裡夫將要訪問朝鮮
    (原標題:「金普會」後,伊朗外長扎裡夫要訪問朝鮮)伊朗外長扎裡夫(路透社)海外網4月28日電 據路透社報導,伊朗媒體28日消息稱,伊朗外交部長穆罕默德·賈瓦德·扎裡夫計劃訪問朝鮮,具體日期即將確定並公布
  • 伊朗外長在安理會視頻會議上發言 美國違反聯合國決議應承擔後果
    據伊朗官方通訊社伊通社消息,當地時間30日,聯合國安理會召開視頻會議,伊朗外長扎裡夫通過視頻方式在該會議上發言。扎裡夫表示,美國的單邊主義行為是召開此次會議的主要原因,美國不但自身違反聯合國決議,同時威脅其他方面採取相同做法。但迄今為止,聯合國安理會沒有召開過任何會議來調查美國政府的違規行為,現在一些歐洲成員國也在通過違背其伊核協議承諾來進一步違反聯合國決議。為了掩蓋其行為,美國對聯合國秘書處施壓,試圖使其錯誤解讀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
  • 蓬佩奧又給伊朗「扣帽子」,伊朗外長:你災難般的職業生涯悲慘結束了
    據美聯社報導,蓬佩奧當日在位於華盛頓的全國記者俱樂部發表講話時稱,伊朗和"基地"組織的關係從2015年起有了重大轉變,伊朗允許"基地"組織在遵守伊朗政府管理的情況下,在伊朗建立新的總部。(圖說:美國國務卿蓬佩奧12日在華盛頓全國記者協會講話。
  • 美拒給伊外長籤證,27國挺美,聯大激烈交鋒
    據俄羅斯文傳電訊社1月7日報導,美國譴責中俄幹擾聯合國工作事宜,稱兩國阻撓安理會發表美駐伊拉克大使館遇襲事件的聲明。據報導,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在社交媒體上指責稱:「我們讚賞27個聯合國成員國的聲明,反對伊朗在12月31日對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發動的襲擊。
  • 據澎湃,8月19日,伊朗外長扎裡夫開啟了他對芬蘭、瑞典、挪威等國的...
    >2019-08-19 23:22:29來源:FX168財經網 據澎湃,8月19日,伊朗外長扎裡夫開啟了他對芬蘭他在赫爾辛基的記者會上說,芬蘭曾制定波斯灣區域對話論壇的構想,而這和伊朗的計劃很是相似。扎裡夫表示與芬蘭、瑞典、挪威官員就地區問題進行談話是必要的,現時伊朗的地區局勢處在特別時刻,應當進行廣泛的磋商。據報導稱,伊朗外長扎裡夫在會見完哈維斯託後表示,歐洲正盡最大努力挽救伊朗核協議。
  • 伊朗議會批准對美「嚴厲復仇」議案:將五角大樓成員視為恐怖分子
    伊朗議會通過動議,將美軍列為「恐怖組織」一名美國外交官透露,美國政府決定通過不發籤證阻撓伊朗最高外交官於本周參加聯合國安理會的會議,以防止他就美國在巴格達暗殺伊朗高級軍事指揮官一事公開發表講話。這可能違反了1947年聯合國總部協議條款,該協議要求美國允許外國官員進入美國從事與聯合國有關的業務。
  • ...伊朗將抵制任何形式的侵犯。川普稱,將於美國時間8日早發表...
    據央視援引美媒CNN報導:美軍基地被伊朗飛彈擊中的區域沒有美國人居住,但有伊拉克人員傷亡。伊朗外長扎裡夫在社交媒體上表態稱,伊朗採取了適當的自衛措施,伊朗不尋求局勢升級或是戰爭;他同時強調,伊朗將抵制任何形式的侵犯。川普稱,將於美國時間8日早發表聲明。
  • 伊朗外長扎裡夫:隨時準備好同國際原子能機構進行對話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據伊朗官方通訊社伊通社當地時間24日報導,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表示,伊朗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互動一直秉承透明、合作性原則。此次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的訪問與「觸發機制」無關。
  • 以色列要賭國運,冒充伊朗攻擊美國?伊朗外長發推警告川普
    中東局勢看起來平靜,實際上卻十分緊張,美國、伊朗、以色列和海灣國家,紛紛提高了戰備等級,以色列方面擔心拜登一旦上臺,對伊朗的高壓制裁將毀於一旦,伊朗重新獲得喘息之機,伊朗方面則擔心以色列會製造事端,將美國拉進針對伊朗的戰爭中,美國方面則表示,伊朗很可能會在近期發動軍事行動,為一年前被殺死的蘇萊曼尼和前不久被暗殺的首席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復仇
  • 伊朗外長扎裡夫:伊中關係不受外部因素幹擾
    (原標題:【海外網獨家】伊朗外長扎裡夫:伊中關係不受外部因素幹擾)伊朗外交部長穆罕默德·賈瓦德·扎裡夫。(攝影/海外網 王棟)伊中關係如何發展?伊核協議何去何從?2020年推動伊中各領域合作2020年,扎裡夫相信兩國各領域的合作將不斷充實伊中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內涵。扎裡夫認為,伊中關係具有長期戰略性,不受外部因素幹擾,這是兩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意願。扎裡夫認為,伊中兩國經濟結構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
  • 伊朗外長譴責美國制裁土耳其:這是藐視國際法
    來源:海外網伊朗外長扎裡夫(美聯社)海外網12月15日電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5日報導,伊朗外交部長賈瓦德·扎裡夫強烈譴責美國對土耳其購買S-400飛彈防禦系統的制裁,稱這是 「美國藐視國際法的又一次全面展現」。
  • 伊朗外長紐約想探視患癌同事 美國不準 開這條件
    當地時間27號,伊朗常駐聯合國使團確認,伊朗外長扎裡夫在紐約出席第74屆聯合國大會期間想去醫院探望重病的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卻遭到美國方面的拒絕。美國國務院還開出條件稱,扎裡夫要想去探病,得先釋放一名遭伊朗扣押的美國公民。
  • 伊朗外長用中文譴責美國和以色列,美媒:這是在尋求中國支持
    伊朗外長使用中文發布了相關信息 根據媒體報導,伊朗外長扎裡夫在社交媒體上使用中文發布了其國家首席核物理學家遭遇刺殺的消息,同時伊朗也希望國際社會對此伸出援手
  • 伊朗外長扎裡夫用4種語言喊話國際社會
    當地時間28日,伊朗外長扎裡夫在推特上用英文、阿拉伯文、中文、俄文四種語言發推稱:恐怖分子暗殺了又一名伊朗傑出科學家。懦弱的暗殺,是對國際法和國際規則的公然挑戰,是對人道和道德原則的踐踏,國際社會有責任阻止這樣的行徑。為維護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伊朗一直處在反恐鬥爭最前沿。
  • 川普就使館遇襲威脅伊朗 伊外長:美此舉是為轉移注意力
    近來美國和伊朗的緊張關係持續加劇。當地時間20日,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附近遭火箭彈襲擊,事後美國一直將矛頭指向伊朗,伊朗予以否認。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又威脅說,如果再有任何美國人死亡,伊朗要為此負責。伊朗方面反擊稱,川普政府目前在美國國內處境艱難,競選失敗、抗疫失敗,這麼做無非是想轉移注意力。
  • 伊朗襲擊美軍基地!伊朗外長:自衛措施,川普:一切尚好
    伊朗外長扎裡夫在社交媒體上表態稱,伊朗採取適當的自衛措施,不尋求局勢升級或是戰爭。他同時強調,伊朗將抵制任何形式的侵犯。川普稱將於當地時間8日早發表聲明。△第一輪襲擊時當地媒體播出的現場畫面美國白宮7日晚發表聲明說,美方已經獲知關於美軍在伊拉克基地被襲的報導,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 伊朗外長警告川普:「以色列特工」準備攻擊駐...
    1月2日晚,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在川普首選的社交媒體——推特上發了這樣一條推文,並@了美國總統川普。「今日俄羅斯」(RT)隨後以此為題報導稱,伊朗外長警告川普,「以色列特工」正準備對駐伊拉克美軍發動「攻擊」,以引發針對德黑蘭的戰爭。
  • 美媒:中國和伊朗在嘲笑美國
    美媒:中國和伊朗在嘲笑美國 美國警察用膝蓋跪壓黑人男子致其死亡事件引發的大規模抗議示威,正在美國多地上演。不過,雖然美國被國內的事情搞得焦頭爛額,但依然在香港的問題上煽風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