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難理解很多考生戲稱央美試題虐你沒商量!
說它不難,因為它不需要你多強的繪畫基本功,不需要你多熟練的繪畫技巧,即便是沒受過多少系統造型基礎訓練的學生,只要能有良好的思考和理解,有活躍的想像和自我的表達,就完全可能取得不錯的成績。換句話說,拋開對內容深度的理解,一個想像豐富、天馬行空、敢於自由表達的孩子不見得比只有繪畫基礎而缺乏想像和思辨的成年考生考的差。
很顯然,這樣的考題很大程度上跳出了基於美術基本功的考察,而更聚焦於對學生的思維、想像、判斷理解力、對社會生活及熱點的關注和理解以及把抽象轉換為具象視覺形象的表達能力。
正如不少考生吐槽的:這簡直不是考美術啊!這是考腦洞夠不夠大不大!
真是這樣,某種意義上說,它考的就是你腦洞!
這對於那些每天只在畫室裡埋頭苦練默寫素描人像、色彩靜物、研究應試套路的考生無疑是一場災難!
不少人認為中央美院這麼出題是為了避免考生押題應考和模式化套路的學習,因而劍走偏鋒,出些刁鑽的題。
這當然是一方面的原因,除此更為重要的原因,我認為是中央美院在率先積極探索和引領新時代下美術教育尤其是基礎美術教育如何走向更為正確健康的方向。
很長時間以來,我們的基礎美術教育,無論是針對專業院校的高考美術培訓教育還是更為基礎的少兒美術教育都是著眼於以圍繞「」畫好畫」為核心的技能培養,而對於他們思維、想像、理解和判斷、個性表達等綜合素養和能力的關注和引導嚴重忽略了!
在這種體系下培養出來的學生且不說那些為應考突擊培訓出來的,即便是有紮實基礎的學生,也往往是僅具備了一些造型的能力和技能,也許他們能把一幅素描人像或色彩靜物畫的不錯,但一旦面對需要更多思考、想像、創新和活力的命題時,一旦面對更為開放,需要更多自主表達的內容時,就會感到束手無策:以前所學的知識經驗和能力都用不上了!
之所以很多考生包括輔導老師都覺得中央美院的考題很難,非常「奇葩」,就是因為這樣的考題完全超出了老師和考生對美術學習的認知經驗:每天練習的比例、結構、光影色調、細節塑造等似乎在這樣的考題前發揮不出太大用場。
我們不得不面對和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學美術到底學什麼?
狹義地講,學美術是要學習為畫好一幅畫或作品需要具備的一切技能方法和知識。
廣義地講,應該是通過美術手段學習思考、解決問題的邏輯和方法。
前者是畫家思維,後者是藝術家思維。二者有何不同呢?畫家思維更聚焦於畫的結果本身,而藝術家思維更聚焦思考的方法和實施過程,更注重思路和見解表達。
很顯然,中央美院對學生的要求和培養方向正是在由畫家思維往藝術家思維方向轉變。
我們再結合前兩年考題,更可以明晰地看出這一方向:
2018年設計基礎造型考試題目:幸福指數
1.認真閱讀報告材料,結合個人生活體驗,深度理解關鍵詞內涵; 2.圍繞人、物或空間關係對關鍵詞進行富有想像力的敘事表達;
實驗藝術專業命題創作考題內容:《坐在椅子上,把自己連椅子一塊搬起來的方法》
說明:
1.請準備好迎接一種超越現實的思維挑戰,拿出你的智慧來,描述你的把自己和椅子一塊搬起來的方法。
2.對於習慣於繪畫方式的考生來說,你可以作一幅完整的繪畫。對於願意嘗試創作方案計劃書方式的考生來說,你可以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完成一份方案作業,表達秩序與層次要清楚。
可以看出,以中央美院設計學院和實驗藝術學院代表的考試方向更注重考查考生視覺表述的邏輯和想像能力以及對社會熱點的感知和洞察能力,把考生的視野從關注書本到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時代上來。不再局限於對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考查,明顯增大了對學生社會責任意識、文化敏感度和思辨能力的考查。
回到前面我們提出的問題:學美術到底要學什麼?
只是學會能夠畫好一幅畫嗎?我想,中央美院的考試改革方向已經給了我們答案:除了會畫畫外,還需要更多的綜合素養!而這些顯然不是靠短期的專業技能培訓能解決的,需要從根本上進行長期的綜合鍛鍊。
而這也才會是未來社會所真正需要的能力。
我們知道,在日益加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學科交叉已經是一種趨勢,社會更需要具備多學科綜合素養的複合型人才,對人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單一狹窄的技能型學習已不適應未來的發展,做為美術院校的學生,僅會畫畫是遠遠不夠的。
也正是因此,中央美院率先在近幾年連續邁出了考試改革探索的大步,其目的正是引領美術教育從相對狹窄往更為寬泛綜合的方向發展,這也必然是未來美術教育發展的趨勢。
然而,不得不說的是,實現這種教育方向的轉變面臨的挑戰還是巨大的。在長期的固有觀念和功利思想影響下,無論是兒童的美術教育還是中高考美術培訓,包括很多的高校美術教育,基本上都還是在「畫家思維」的模式下,以技能技法和知識經驗為主的培養方法。美術教育培訓機構對於如何通過美術學習培養學生思辨能力、想像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其他綜合素養能力方面還遠沒有給予足夠重視,更沒有形成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中很現實的原因是由於這些綜合素養和能力比之於技法概念等顯得太虛、太沒有標準又很難短期見效,在功利化的教育背景下很難被重視。
不過,時代是不斷變化發展的,固守已有的經驗和習慣意味著被淘汰,無論是教育機構和老師還是家長和學生,面對新的時代都必須做出改變,這種改變是方法上的改變,更是觀念上的改變!
相信中央美院的考試改革不僅僅是高校個例的改革,它帶來的美術基礎教育方向的改變必然會在更大範圍內形成影響,因為這才是將來藝術教育應該朝往的真正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