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麗娟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嚴禁非法轉載
現在生了女兒和生了兒子,家庭在以後的生活會有什麼區別嗎?在父母老了之後,家裡有女兒的和有兒子的會有什麼差別呢?
我們都知道「女兒是爸爸貼心的小棉襖」,然而這件「小棉襖」追究會成為別人的「棉襖」,長大後女兒自己組成家庭,也有了自己需要去堅持和努力的方向,所以對於父母的照顧自然而然也就越來越少了。
不過現在有些女性是不願意結婚的,雖然已經快要三十歲了,卻一點也不著急,而且她們都是自食其力,不僅能照顧好自己的生活,而且還有多餘的錢可以照顧父母,甚至比一些兒子更加靠譜、孝順。不過雖然如此,這些女兒的擔子也會越來越重,終究需要有人幫助自己分擔,那麼最後成家的時候,對父母的關心自然而然也就會越來越少了,而且由於還有婆家的婆婆公公需要照顧,對自己的父母只能抽空關心一下。
如果家裡是兒子的話,畢竟兒子本身就有贍養老人的義務,那麼無論自己如何成家立業,都必須照顧老人。
雖然兒子在小的時候大都比較調皮搗蛋,但是還算比較可靠的。但是在這個社會卻有越來越多「白眼狼」兒子的出現,不僅不知道孝順父母,而且不斷向父母索取,沒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只能當個「啃老族」,成家之後大多事情也要靠妻子才行,還不如女兒。
不過老人要讓兒媳孝順,一看婆婆二看丈夫,看婆婆在兒媳最需要幫助時(照顧孩子、經濟緊張)是否慷慨相助,二看丈夫平日是否體諒感恩妻子的付出,如果兩者都未做到,憑什麼要求別人辛苦養大的女兒去孝順照料你的父母,這也是不合理的。
而且想要有個好兒媳,一定要婆婆先對兒媳好,兒媳剛剛嫁過來什麼都不懂,況且現在的年輕人家務也不愛做,那做婆婆的就不要說她,不要管那麼多閒事,在外面不要說兒媳壞話,幫她帶孩子的時候,能幫就幫,相信等公公婆婆老了肯定會孝順,一定會有良心的。
可以看出,生了兒子的家庭,在以後老的時候還要考慮兒媳婦的感受,而有了女兒的家庭就不用需要考慮這麼多。以前在老人的思想中,向來是「養兒防老」,可是到了最後才會發現,只有女兒才更加靠譜啊!
我是齊麗娟,一名高級育嬰師,在嬰幼兒教育領域從業17年,幼兒園園長,同時我也是3個孩子的媽媽,如果遇到關於育兒問題可以留言告訴我,希望我的一些育兒經驗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