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翻看了一遍秦時明月第六部,對於序章的無名又多了一番新的見解,越來越覺得無名悲催,這樣一個奇人,玄機本來是想打造一個世外高人的形象,是想表達一個犧牲自我成全他人的形象,但是看過之後,抱歉,我真的不能接受這樣的人設。
在我看來,秦時明月沒有一個比他更奇的人了,他的行為邏輯看似合理,但其實一點都不合理,他不過是編劇手下一個連工具人都算不上的「奇人」,別的工具人至少知道自己的行為動機是什麼,目標任務又是什麼,但到他這裡,玩崩了。
先來看看無名的出場,隨著羅網殺手驚鯢的出場,也就是言媽,被告知自己的任務目標是一個手上有著很特別的一把劍的人,然後言媽就開始了大殺四方?
作為殺手你本可以潛入,卻非要選擇這種打法?接下來無名就出場了,看著殺光士兵,想要越過橋的言媽豎起了自己的含光劍,並說在過這座橋的時候你會死,卻不在第一時間砍斷自己身邊的鐵鏈,反倒砍斷了中間的一截鐵鏈,從而給了言媽越過橋的機會,意義何在?你要砍橋就砍橋,不砍就不砍,然後整個人就不見了,言媽一舉從高處騰空躍下,這是有多自信?但也可以看成是一種藝術表現。
真正有問題的是後來言媽追上無名的時候,無名做的選擇,他的目的是什麼?保護顏路可以說是他第一職責,卻對一個手上沾滿血腥的殺手動了惻隱之心,只因為言媽肚子裡有了一個孩子。
然後讓人看不懂的操作就開始了,他居然為了言媽,而主動放棄自己的生命,讓言媽完成任務,為的是讓言媽此後脫離羅網換來新生,這是一般人能做出來的事嗎?
即便是聖人可能都不會如此做,所謂的割肉餵鷹,佛祖有多少肉可以割?對一個手上沾滿血腥的殺手動了仁慈之念,以至於放棄自己生命,有何意義?我覺得殺一個手上沾滿無辜生命的人才有意義,這樣可以拯救更多的人,關鍵是言媽自小就被羅網訓練薰陶,你怎麼能保證自己死後,人家不會反悔?
為了一個不確定的結果,就放棄自己的生命,實在太草率了,再說了,羅網有幾個天字一等?他明明有實力保護言媽母女,明明還有其他的選擇,卻非要自尋短見,而且還是為了一個不相干的人,放棄自己的生命,這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也是對顏路不負責。
編劇本想打造一個奇人形象,但恕我直言,這個奇人一點都不成功,甚至於連做工具人的資格都沒有,因為他這樣的做法,既不符合邏輯,也不符合為人的基本標準,他就像一個沒有思想的人,被編劇推著走,他至少有五種辦法保全自己的同時,也能保全言媽,卻偏選擇了以自己的死亡來結束,他有沒有想過自己死後,顏路怎麼辦?
他要讓言媽為自己拼一次,但他有沒有想過言媽能不能成功?他完全可以留著有用之身,幫著言媽脫離羅網,而不是為了死而死,起碼工具人還知道自己的行為動機是什麼,任務目標是什麼。
但無名沒有,他的做法自始至終都是反常理、反邏輯的,完全沒有人的思想,說放棄自己的生命就放棄,哪怕是別的作品,工具人也都知道自己可以活,絕不尋死,但無名死了,放下顏路不管,放下言媽不管,也對自己的生命不管了。
不得不說,無名真的是一位奇人,奇到連做工具人都不配的地步!
註:本文由嘟嘟國漫原創發布,文章受版權保護,抄襲洗稿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