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A慢速 11.29】月球上望遠鏡能探測宇宙中最古老恆星

2020-12-13 騰訊網

歡迎來到今天的VOA慢速專區。

今天為大家帶來一則天文新聞。

American astronomers say new evidence supports the idea that a large telescope on the moon could study the oldest stars in the universe.

美國天文學家說有新的證據證明月球上的大型望遠鏡可以觀測到宇宙中最古老的恆星。

A group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sts proposed the idea to build such a telescope to NASA in 2008.

2008年一群國際科學家向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提出建造這樣的望遠鏡的主意。

The U.S. space agency looked into the plan, but later decided against it.

美國宇航局調查了這個計劃,但是後來決定提出反對意見。

NASA said not enough supporting science on the earliest stars existed at the time.

NASA那時稱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明最早的恆星存在。

Now, a group of astronomers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say

現在,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一群天文學家表示,

they have found new evidence that a telescope on the moon would be able to gather data on the first stars in the universe.

他們發現了新證據能夠證明月球上的望遠鏡可以收集宇宙中第一批恆星的數據信息。

The team, led by NASA Hubble Fellow Anna Schauer, is set to publish their research results in an upcoming issue of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這些天文學家的領導者是哈勃研究員安娜·肖爾,他們將要在新的一期《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他們的研究結果。

The researchers named the device Ultimately Large Telescope.

研究人員把這一設備稱為「終極大望遠鏡」。

It would operate with a 100-meter mirror made out of liquid.

它在一面由液體做成的直徑100米的鏡面上工作。

It could receive power from a solar power collection station on the moon and send data to a satellite in lunar orbit.

它可以吸收月球上太陽能收集站的能量以及給繞月航道上的衛星發送數據。

A mirror made of liquid is lighter than a glass one and less costly to transport to the moon.

液體製成的鏡子比玻璃材料的輕,而且運送到月球上的成本也低。

The astronomers say the liquid would include metallic material for effective reflection.

天文學家表示這種液體中將包含金屬材料,可以實現有效反射。

The team is proposing that the telescope could be placed inside a crater at the moon's north or south pole.

該團隊正提議將望遠鏡放置在月球的北極或者南極的隕坑裡。

The device would study the first stars by centering on the same area of sky continuously,

望遠鏡會以同一片太空區域為中心研究連續通過這片區域的第一批恆星,

in an effort "to collect as much light from them as possible," the scientists said in a statement.

以努力「從恆星那裡收集儘可能多的光線,」科學家在一份聲明中說道。

The first stars in the universe are believed to have formed more than 13 billion years ago.

人們認為宇宙中的第一批恆星成形於130億多年前。

The stars are thought to have formed after the Big Bang – the large explosion that many scientists believe created the universe.

這些恆星被認為是在大爆炸之後形成的,許多科學家認為大爆炸創造了宇宙。

The team says these stars were born out of a mix of hydrogen and helium gas.

該團隊表示這些恆星是在氫氣和氦氣混合體中誕生的。

They are likely 10 to 100 times larger than our sun.

它們可能比我們的太陽大10到100倍。

Volker Bromm is a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and a leader of the project.

沃爾克·布羅姆是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教授,也是這個項目的領導。

"We live in a universe of stars," he said in a statement.

他在一份聲明中說道:「我們生活在恆星組成的宇宙中。」

But an important remaining question is "how star formation got going early in cosmic history," he added.

但是現存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是:「恆星在宇宙早期是如何形成的,」他補充道。

The scientists say their moon-based observer would be able to gather data on the oldest stars, which no other telescope is equipped to do.

科學家們表示放置在月球上的觀測器能夠收集最古老恆星的數據,這是其他望遠鏡做不到的。

NASA has plans to send the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its newest telescope, to space in October 2021.

NASA計劃在2021年10月將他們最新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送入太空。

The launch of the James Webb has been delayed many times.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的發射已經推遲了好幾次了。

NASA says the telescope is designed to look deeper into space and offer more answers about the past than any other spacecraft.

相關焦點

  • 宇宙最古老恆星長啥樣?天文學家擬在月球設望遠鏡
    中新網11月18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儘管宇宙大爆炸發生在130億年前,但天文學家們仍然希望看到它留下來的痕跡。近期,天文學家提議在月球上放置一個巨大的望遠鏡,以研究宇宙中的第一批恆星。
  • 宇宙最古老恆星長什麼樣?天文學家擬在月球設望遠鏡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儘管宇宙大爆炸發生在130億年前,但天文學家們仍然希望看到它留下來的痕跡。近期,天文學家提議在月球上放置一個巨大的望遠鏡,以研究宇宙中的第一批恆星。資料圖:歐洲南方天文臺發布了隱藏在恆星團中的一張極水平分枝星照片。
  • 天文學家建議在月球上安裝一臺超大望遠鏡,用來研究第一代恆星
    一個天文學家團隊正在重提一個想法,即十年前美國宇航局(NASA)想在月球上建立一個天文臺。該天文臺的設施被稱為「超大型望遠鏡」,其性能將輕鬆勝過同類望遠鏡中的所有其他望遠鏡,並且可以發現理論上預測過但從未見過的天體。安裝在月球表面的大型液鏡望遠鏡可以執行其他望遠鏡無法完成的任務:尋找宇宙中第一代星系的跡象。
  • 科學家擬在月球設巨型望遠鏡 探索最早恆星
    科學家建議在月球上造一個直徑達百米的巨型望遠鏡,由一大缸液體不間斷地自旋維持鏡面所需的凹面形狀,用以探測宇宙中誕生的第一批恆星。 主要研究員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T Austin)的布羅姆(Volker Bromm)說:「天文學發展至今,科學家造出越來越先進的望遠鏡,能夠探測到的宇宙階段越來越早。即將啟用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將有能力探測到宇宙最初誕生的第一批星系。」
  • 剛探測銀河系中一顆古老恆星的伽馬射線爆炸!難道是外星人所為?
    全世界的射電望遠鏡都記錄了SGR 1935 + 2154的FRB,中國西南的500米孔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迅捷爆破警報望遠鏡(2004年發射入低地軌道的尼爾·蓋勒斯迅捷天文臺衛星上的儀器)在距我們30,000光年的銀河系中探測到了來自我們銀河系中一顆古老恆星的一系列伽馬射線爆發。
  • 科學家或觀察到迄今最古老伽馬射線暴,對理解宇宙早期星系和恆星...
    記者從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研究所江林華研究員團隊獲悉,由其領銜的國際科研團隊探測到134億光年外星系GN-z11的光譜,證實了該星係為人類迄今發現最遙遠天體。團隊同時還捕捉到來自該星系持續數分鐘的爆發信號,疑似與星系中一個伽馬射線暴有關。
  • 瞄準宇宙最古老星系,哈勃太空望遠鏡最新探測任務「新」在哪?
    據美國物理學網9月13日(當地時間)消息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共同運營的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最近開啟了一項最新任務,旨在探索和揭示宇宙中那些歷史最久遠的星系的演化過程。
  • 美荷借射電望遠鏡探測到「失敗恆星」
    據美國太空網日前報導,美國和荷蘭科學家攜手,首次藉助射電望遠鏡發現了一顆寒冷且黯淡的「超級行星」(藉助傳統紅外觀測方法無法探測到這顆行星),這一發現有助於科學家進一步尋找宜居系外行星。研究人員藉助位於荷蘭的低頻陣列射電望遠鏡(LOFAR)探測到了這顆褐矮星,並將其命名為BDR J1750 3809,暱稱「埃萊格斯特」,位於212光年外的大力神星座內。褐矮星也被稱為「失敗恆星」或「超級行星」,因為它們的大小介於行星和恆星之間——太小而不能被視為恆星,太大又無法被視為行星。
  • 物理學家發現宇宙中缺失的重子物質:就漂浮在恆星間
    研究宇宙古老歷史的科學家知道有多少常規物質——由重子(包括質子和中子在內的亞原子粒子)構成——產生於大爆炸期間,而研究現代宇宙的科學家則知道人類用望遠鏡可以探測到的常規物質有多少。然而,這兩個數字直到最近都一直對不上。宇宙中最初的重子物質有三分之一缺失了。現在,藉助對一個黑洞的巧妙觀測,一支國際研究團隊表示,他們發現這些缺失的中子和質子。
  • 2019年,搭乘天文列車駛向宇宙更深處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日全食最明顯的智利科津波省,湧入了約30萬人等待這場天文奇觀。 據悉,在地球上同一地區看到日全食的機率大約為300年一次,而看到月全食的機率大約為3年一次。也就是說,生活在某一固定地區的人,有生之年能看到多次月全食,但幾乎無緣目睹一次日全食。
  • 新望遠鏡捕捉宇宙誕生第一顆恆星的光,長期來一直是天文學的目標
    通常即使是在2020年發射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新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在太空和時間上如此巨大的距離也將是遙不可及。然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天文學家們正領導著一組科學家,他們提出只要時機把握好,運氣好,韋伯太空望遠鏡就能捕捉到宇宙中誕生第一顆恆星發出的光。
  • ALMA看到迄今最遙遠恆星形成星系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的科學家稱,他們拍到了迄今用望遠鏡觀測到最遙遠恆星形成星系的首張圖像。這一名為MAMBO-9的星系距大爆炸9.7億年,意味著它形成於宇宙誕生後不久,因此,有望揭示宇宙早期歷史和「模樣」。
  • 「天宮二號」科普來了丨「天極」望遠鏡:揭開恆星「生命之花」的秘密
    ■ 本文由《科學大院》授權轉載即將發射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安排了地球科學觀測及應用、空間科學實驗及探測、應用新技術等領域的十餘項高精尖的任務,
  • NASA太空望遠鏡 繪出宇宙最極端能量分布圖
    美太空望遠鏡繪出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分布圖     據美國太空網報導,美國一個研究小組當地時間12日表示,藉助於一幅綜合了為期三個月海量數據的新地圖,天文學家現在可以對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實施有史以來最清晰的觀測。
  • 宇宙中最孤獨恆星發現
    原標題:宇宙中最孤獨恆星發現 在遠離任何其他已知天體的銀河系荒漠空間,一顆獨立的恆星正在急速生長。既沒有恆星為鄰,也缺少行星做伴,這顆誕生只有100萬年的年輕恆星被美國航天局稱為「宇宙中最孤獨的恆星」。
  • 美太空望遠鏡繪出宇宙最極端能量分布圖(圖)
    美太空望遠鏡繪出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分布圖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3月14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導,美國一個研究小組當地時間12日表示,藉助於一幅綜合了為期三個月海量數據的新地圖,天文學家現在可以對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實施有史以來最清晰的觀測
  • 大質量恆星在宇宙中很多,太陽只是一顆小質量恆星
    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一個國際天文學家研究小組在鄰近的星系中發現了一顆「驚人」的大質量恆星。這一發現是在巨大的麥哲倫星雲的恆星形成區域中形成的,這個區域被稱作箭魚座30區域,它對我們理解恆星如何將原始宇宙轉變為我們今天生活的宇宙有著深遠的影響。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 宇宙原初氣體可能無法有效形成恆星
    星系Sextans A的多波段圖像:藍色部分代表的Very Large Array射電望遠鏡所探測到的氫原子質量分布,綠色是GALEX衛星所探測的來自大質量恆星的紫外發射,紅色代表的是Herschel紅外望遠鏡所探測到的來自塵埃的紅外發射
  • 在南半球看到一顆明亮的恆星,揭示了銀河系發生的古老碰撞!
    從南半球可以看到星群中的一顆明亮恆星,揭示了我們銀河系在歷史早期與另一個較小的矮星系蓋亞-恩克拉多斯(Gaia-Enceladus)發生古老碰撞的新見解。伯明罕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採用了一種新穎方法,將一顆名為νIndi的古老明亮恆星特徵應用於銀河系歷史探測。
  • 宇宙邊緣是什麼 宇宙外面是什麼
    作為地球上最強大的望遠鏡之一,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這架大型雙筒望遠鏡價值超過1.2億美元,它那直徑超過8米的鏡子能搜集到只有人眼可見光強度的百萬分之一甚至千萬分之一的光線。這架600噸重的機械望遠鏡的能見距離超過130億光年,也就是我們所在宇宙的最邊緣。宇宙的邊緣是什麼像大型雙筒望遠鏡這樣的超級望遠鏡能拍攝到天空中哪怕最黑暗角落的實時圖像。從這些圖像上我們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