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開發新型含氟薄膜材料,有望使窗戶減重90%

2020-12-20 製冷快報

       輕量化是電動汽車的發展趨勢。汽車重量和能源消耗成線性關係,減輕汽車重量,可以顯著提升電動汽車單次充電的行駛裡程。


  傳統汽車的車窗主要使用無機玻璃,普通汽車的車窗重量約佔整個車身的5%。汽車車窗玻璃實現塑料化作為一種輕量化解決方案已逐漸被更多人認可,目前業界使用聚碳酸酯(PC)代替無機玻璃的做法愈加普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聚碳酸酯的表面硬度較低,長期接受風沙雨刮的磨損易霧化。



  據公開資料報導,日本中部大學的特任教授多賀康訓開發出了一種新型薄膜

材料

,新材料採用含聚四氟乙烯(PTFE)等氟類樹脂的氧化鈰(Ceria,CeO2),利用濺射法在玻璃基板上成膜,表面硬度提高至原來的約3倍。當材質表面的硬度足以抵抗風造成的撓度影響,玻璃的厚度就可以相應減少,從而達到減重的目的。公開資料報導,多賀教授的新發明可以減輕目前汽車和建築物的窗戶重量的90%。


  此前,業界研究了在表面形成硬的CeO2膜的方法,不過CeO2雖然堅硬,但比較脆,會因變形而產生大量裂紋。多賀教授的研究通過混合PTFE,既能遮擋80%以上的紫外光,並維持了玻璃3倍的硬度,同時還具備柔軟性,可以大幅改善彎曲形成的裂紋。


  據了解,形成CeO2-PTFE膜的PC樹脂雖然硬度尚不如玻璃,但多賀教授認為,通過在塑料基板上使用表面硬化薄膜等,能達到與無機玻璃相同的表面硬度。此次開發的兼具高可見光透射率和紫外光屏蔽率的CeO2-PTFE膜不僅可應用於汽車,還可用於建築物的窗戶。

相關焦點

  • 日本開發出一種新型納米薄膜材料;鋰離子電池全球市場數據披露
    NEDO和中央大學研究團隊聯合研發出軸向纖維增強人造肌肉3.美國研究出矽與有機碳基分子實現能量轉移的新方法4.日本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型納米薄膜材料5.瑞典科學家研發出光學納米天線6.川崎重工開始新型氫液化器商用化的實證試驗
  • 日本開發新型材料提高太陽能電池效率
    導讀: 日本秋田大學工學資源學研究科材料工學專業的辻內裕研究小組開發出了將紫外線(UV)轉換成可視光、對可視光呈透明狀態的有機材料。開發該材料的目的在於使目前太陽能電池未能有效利用的紫外線能夠用於光電轉換,由此來提高轉換效率。日本秋田大學工學資源學研究科材料工學專業的辻內裕研究小組開發出了將紫外線(UV)轉換成可視光、對可視光呈透明狀態的有機材料。
  •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聚合物研究所開發出新型鐵電尼龍薄膜
    導讀據德國馬克斯·普朗克聚合物研究所官網近日報導,該研究所與美因茨大學以及羅茲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合作開發出超薄的尼龍薄膜。這種超薄尼龍薄膜比人類髮絲薄幾百倍,非常有望應用於可彎曲的電子器件或者服裝中的電子器件。
  • 日本開發出 透明強磁性材料
    新華社東京10月9日電 日本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透明強磁性薄膜材料,今後有望用於研發在汽車、飛機的擋風玻璃上直接顯示油量、地圖等信息的新一代透明磁性設備。 日本電磁材料研究所和東北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日前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報告說,這種新材料被稱為納米顆粒材料,由納米級磁性金屬顆粒鐵鈷合金和絕緣物質氟化鋁混合製成。
  • 新型塑料薄膜保護太陽能板防水替代玻璃
    本周,這家公司推出了一款塑料薄膜,說它可匹敵玻璃,因為它可保護活性材料在太陽能電池板中避免水分侵蝕,並且省錢,有利於製造商和他們的客戶。  這種保護膜是一種多層的、含氟聚合物薄膜,可以替代玻璃,用作保護性封面以保護太陽能電池板,德裡克•德西奧利(DerekDeScioli)說,他是3M公司可再生能源部業務開發經理。
  • 陝西專業的絕緣材料聯繫方式_慧氟高分子
    陝西專業的絕緣材料聯繫方式,慧氟高分子,公司一直堅持自主研發、自主創新,致力於有機氟功能性材料及氟塑料專用機械等方面的技術開發、應用研究和生產。 鋁材從而蒸發、飛散到各方面並附著於被鍍件上。經冷卻結晶後從而變為鋁薄膜。然而,銦作為一種稀土元素,地殼豐度低,且具有一定毒性,存在市場價格變動較大等問題。
  • 氟化工中附加值最高的領域:含氟精細化學品現狀及發展分析
    本文來源:《有機氟工業》2017年第2期   作者:焦鋒剛,陝西延長石油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化工新材料獨家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 日本科學家開發新型藥物有望治療尼曼匹克病
    之前有研究曾開發出一種藥物能夠大大降低細胞內因尼曼匹克病導致的膽固醇積累,並且得到許多關注,但是研究發現高濃度藥物會對小鼠產生很強的毒性作用。來自日本東京的研究人員想要通過研究找到一種提高藥物效率,避免毒性作用的新方法。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運輸策略,可以將這種叫做HP-β-CD的環狀糖分子藥物運送到溶酶體,並且不影響其他細胞結構。
  • 中國新型能源材料發展戰略
    目前,碳酸酯類溶劑和六氟磷酸鋰已主要由國內進行生產,代表性企業如廣州天賜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金牛電源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等實現了六氟磷酸鋰電解質鹽的規模化生產,大規模應用的電解液功能添加劑(如碳酸亞乙烯酯、氟代碳酸乙烯酯、1,3–丙烷磺酸內酯、1,3–丙烯磺酸內酯、硫酸乙烯酯等)也已經實現國產化。
  • 中科院物理所薛其坤:「薄膜生長動力」有望衝刺諾貝爾獎
    實驗室下面設有8個課題組,課題對象包括新型超導體的薄膜製備及物理研究、介觀尺度超導體中的量子現象、新超導材料探索和相關機制研究、超導薄膜材料和器件的物理及應用、超導材料和其它量子材料的光電子能譜研究、通過中子散射研究包括鐵基和銅氧化合物超導體在內的強關聯材料、新奇超導體功能與機制的核磁共振研究以及新材料探索與單晶製備。
  • 高溫形狀記憶聚醯亞胺材料
    近期,研究人員通過親核取代反應分別合成了含有吡啶、三氟甲基及環己烷結構的三種二胺單體,並與聯苯二酐(BPDA)製備了不同扭曲結構的SMPI薄膜,考察了材料的形狀記憶特性(伸長應變、形狀固定性和形狀恢復)及其與分子鏈結構之間的關係。
  • 含氟廢水處理的困局及方法
    隨著工業的快速的發展,生產過程中產生越來越多的廢水,其中含氟廢水的排放呈遞增的趨勢,其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日益加劇,也導致飲水水源汙染。含氟廢水主要來源於冶金、玻璃、塑料、水泥、鋼鐵、鋁電解、磷肥等工業生產。按照國家國家汙水綜合排放標準,氟離子濃度應小於10mg/L。
  • 電子產業新材料之PI行業深度研究:半導體、5G、顯示等
    目前,降低 PI 薄膜介電常數的方法分為四類:1)氟原子摻雜;2)無氟/含氟共聚物;3) 含矽氧烷支鏈結構化;4)多孔結構膜1. 氟原子摻雜:氟原子具有較強的電負性, 可以降低聚醯亞胺分子的電子和離子的極化 率, 達到降低介電常數的目的。
  • 明膠基自修復薄膜有望提高電子產品的耐用性
    手機掉落可能會導致表面出現裂縫,有時也可能直接就無法使用了,因為存儲數據的器件材料會出現斷裂。近日,國立成功大學的研究人員在《ACS Applied Polymer Materials》雜誌上報導,他們已經製造出一種環保的、以明膠為基礎的薄膜,這種薄膜可以多次自我修復,並仍然保持訪問設備數據所需的電子信號。這種材料有朝一日可用於智能電子產品和健康監測設備。
  • 一文搞清中國化工新材料產業,就是這麼全面!
    在商用領域,PI纖維在環保濾材、防火材料等應用目前正處於孕育期,未來有望為PI纖維增添新活力。  PI/PMI泡沫  受益軍艦建造高潮,迎「藍海」時代。PI泡沫目前最為重要的應用為艦艇用隔熱降噪材料,目前我國海軍正處於第三次建船高潮,PI泡沫作為新型戰艦中的首選隔熱降噪材料,未來需求有望快速提升。
  • 2020-2025年中國CPI薄膜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
    傳統的PI薄膜由於主鏈上存在共軛芳環結構,易形成分子內和分子間電荷轉移絡合物,其可見光下(波長400-700nm)透光率低,其在光電封裝材料、光伏材料、光波導材料等光通訊領域以及液晶顯示器領域的應用。  無色透明聚醯亞胺薄膜(簡稱CPI薄膜)主要有含氟芳香族聚醯亞胺薄膜和脂環族聚醯亞胺薄膜兩大類。
  • 聚醯亞胺薄膜的醯亞胺化過程預測
    近期,研究人員基於含氟二酐6FDA與含氟二胺TFMB體系,構建了一系列不同預醯亞胺化程度(pre-ID)的PI(6FDA/TFMB)模型,通過分子動力學模擬(MD)和實驗研究揭示了預醯亞胺化過程中聚合物分子鏈的結構及性能變化情況。
  • 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新型薄膜材料,可改善電容儲能
    最近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表明:由高分子聚合物和陶瓷合成的新型複合材料,可能有助於解決這個問題。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由納米陶瓷和高分子聚合物合成的雙向薄膜複合材料。目前,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稱之為SSN-x的夾層複合材料,這種材料不但可以在高溫下使用,而且介電常數很高,研究院人員將他們的發現發表在了8月22號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 面板行業深度報告:產業轉移+景氣向上,LCD國產材料有望受益
    同時 LCD 行業呈現邊際改善,面板價格觸底回 升,行業景氣度有望向上。在此基礎之上,國產材料有望充分受益。(1)萬潤生產的液晶單體產品主要包括烯類、聯苯類、 環己烷苯類、酯類及其他含氟的液晶材料,液晶中間體主要包括苯酚類、環己酮類、苯甲 酸類、環己烷酸類、滷代芳烴類等。主要客戶為 Merck、DIC、JNC 等,其中 Merck 年採 購量約佔其總採購量 1/3。(2)瑞聯新材液晶單體產品主要包括烯類、聯苯類、環己基苯 類、雜環類、環己烷苯類的液晶材料等。
  • 全面了解中國新材料產業
    未來隨著FCCL市場保持高增速,以及OLED快速普及對柔性襯底需求的提升,高端電子級PI薄膜市場將處於快速擴張期。紮根軍用市場,民用市場開發提速。PI纖維耐熱性能、機械性能優異,是航空航天和軍用飛機等重要領域的核心配件材料,其在軍用市場的應用具備不可替代性。在商用領域,PI纖維在環保濾材、防火材料等應用目前正處於孕育期,未來有望為PI纖維增添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