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營造更大發展空間 提供更好展示舞臺
有著36年辦學歷史的鄂溫克中學,是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族自治旗重點打造的民族品牌學校。學校21個教學班中,蒙文授課班佔有12個;758名在校生中,少數民族學生佔到93%。
日前,記者來到鄂溫克中學。校長張新宇介紹,接到初中一年級開始使用國家統編教材的指示後,開學前夕我們就把全體老師召集到一起,向他們宣講政策,要求大家提高政治站位,要求所有老師細化工作措施,做好統編教材使用的實施工作。班主任們在家長群裡進行政策宣講,轉發政策解讀,並錄製蒙語音頻,對家長進行釋疑解惑。校領導每人包一個年段,初一學生報到後,校領導與新生家長開了見面會,介紹學校基本情況,宣講了使用國家統編教材政策。在師資配備上,蒙授的漢語老師參加了市裡統一組織的培訓,並從校內調劑漢語文老師,讓蒙授、漢授語文組之間互相幫帶。對於漢語基礎薄弱的學生,學校組織老師利用課餘時間進行補差工作。
張新宇說,學校老師站位高,決心大,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國家統編教材推廣使用工作。通過認真解疑釋惑,家長們也對初一使用國家統編教材的政策入心入腦了。
多年來,鄂溫克中學堅持提升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張新宇說,學校每周都舉行唱國歌、升國旗儀式,儀式由蒙漢學生輪流主持。學校開展的各項文體活動,從組織到主持都是蒙漢語同步進行。每年上半年,學校都舉辦民族傳統項目運動會,包括博克、射箭、圍鹿棋、搶樞等傳統項目。學校下周就將舉辦校園藝術節和體育節,蒙漢學生同臺演出、同臺競技。
鄂溫克中學多年來培養了眾多優秀的蒙授畢業生,由於他們在雙語方面的特長和優勢,走向社會後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舞臺。
初一年級語文教師鄂薩茹拉對使用國家統編教材給予了很高評價:以前的漢語文教學資源非常貧乏,比如課件、教案之類的,在網上搜不到,都靠老師們獨立完成,這無形中加大了備課量,老師們沒有更多的時間去研究教學。使用國家統編教材後,語文教學資源非常豐富,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學好語文,就為孩子們將來報考區外大學、到更廣闊天地去深造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對學生們的未來發展十分有利。(記者 李玉琢 李新軍)
烏拉特後旗蒙古族完小:培養興趣愛好 發展個性特長
認真聽講。
「鳥叫啦,花開啦,鳥兒花兒可多啦。我們愛鳥不捉鳥,我們愛花不摘花……」9月9日上午,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後旗蒙古族完全小學二年級2班傳來朗朗讀書聲。
「剛才的兒歌誰會背誦?「負責漢語文教學的烏興老師在課堂上提問道。
「我會背誦!」「我會背誦!」同學們爭先恐後地紛紛舉起了小手。
「好,女同學們先背誦一遍,男同學們再背誦一遍。「
「鳥叫啦,花開啦……「稚嫩的童音再次響起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
烏興老師在課後向記者介紹說:「孩子們學習漢語的興趣挺高,昨天我教的《鳥和花》這首兒歌大家都背熟了,今天又教了拼音字母和聲調,學得挺快挺好。「
為了迎接教師節的到來,當天,二年級2班的同學們特意穿上了節日盛裝與老師一起合影留念,講臺電子屏上打出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蒙漢文雙語大字顯得格外亮麗。
叮鈴鈴……課間活動時間到了,同學們飛快地跑出教室來到操場上,校園裡頓時沸騰起來。同學們在歡快的音樂聲中,跑步、做操、玩遊戲……幸福地享受著輕鬆快樂的校園時光。
二年級2班的第三節課是體育課,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活動室,有的對弈起了蒙古象棋,有的玩起了沙嘎遊戲,在寓教於樂的趣味活動中傳承和弘揚了民族傳統文化。
負責教授蒙文書法的烏仁斯琴老師說:「我們經常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包括書法、舞蹈、球類、馬頭琴、蒙古象棋等16種活動內容,既可以活躍學生們的課外生活,同時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學生個性和特長。「
努力學習,快樂成長。孩子們天真可愛的笑臉讓校園每一天都充滿了希望和生機。校黨支部書記、副校長蘇龍嘎說:「我們全校教職工要通過政策解讀、宣傳引導,把國家統編教材推廣好,增強孩子們的通用語言文字使用能力,為他們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打下基礎,這對他們將來就業、走向更加廣闊的天地大有好處。」(記者 韓繼旺)
來源:內蒙古日報
編輯:王皓
校對:唐默
聲明: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原創稿件
轉載請註明來源於《內蒙古日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