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戰「疫」,他們從黃河之濱出發!——採訪甘肅醫療隊記者手記

2020-12-18 新華社

新華社蘭州2月20日電題:江漢戰「疫」,他們從黃河之濱出發!——採訪甘肅醫療隊記者手記

新華社記者任衛東、梁軍、張玉潔

江城武漢,疫情告急。15日至19日,黃河之濱蘭州,甘肅緊急抽調的361名援助醫療隊員緊急集結,分三批連續奔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戰場。

從1月28日起,甘肅省已派出五批醫療隊奔赴湖北,累計599人參與武漢醫療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

(小標題)連續馳援 盡銳出戰

西北二月,春風料峭。

19日,來自甘肅全省各地醫療機構的援助隊員在蘭州開拔。爺送孫,子辭母,還有青年手捧玫瑰,在人群中尋找。記者在連續三批甘肅醫療隊出徵現場,看到一幕幕感人情景。

滿頭白髮的俞文壽來送23歲的孫女俞亞妮。可惜行李箱被紙尿褲裝得滿滿當當,老人帶來的零食只能拎回家。「她去和疫情鬥爭,我們很支持,但就是心疼。」俞文壽直淌眼淚。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主任醫師王映珍即將出徵,站在一旁的兒子王琰哲也是醫學生,心中想挽留,但沒說出口,「父親的逆行,讓我對醫生職業有了新的認識,它意味著使命和責任。」

這五批出徵的醫療隊中,年齡最大57歲,最小22歲。他們來自蘭州、定西、慶陽、隴南、酒泉、張掖、平涼、白銀、天水、武威、金昌、臨夏、嘉峪關13個市州的省市縣級醫療機構,涉及呼吸科、重症醫學科、內科、感染科、護理等專業。

湖北不安,甘肅不甘!全省最拔尖的醫院,省級三甲醫院院長,學科帶頭人,全國大賽的護理尖兵……甘肅傾其所有,能出盡出。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重症醫學科第3病區,4名高級職稱專家中的2人已赴武漢。原本計劃訪學英國的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在讀博士竇志敏,第一時間遞交請戰書:「我堅決選擇去抗疫一線,請領導給我救死扶傷的機會。」

15日、16日,第三批、第四批醫療隊從蘭州飛赴武漢;19日,第五批醫療隊再踏徵程,第六批醫療隊已集結待命。

(小標題)「沒人抱怨,沒人要求換班」

召即來,來即戰。

湖北武漢,全國疫情版圖的「深紅」處,總能看見甘肅白衣天使的身影。

20多天,一批批甘肅醫療隊前赴後繼奮戰在最危險的「戰場」。

甘肅醫療隊是武漢市中心醫院的主力外援。初抵武漢,醫療隊接管的發熱病區患者接踵,一床難求。甘肅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蔡輝從細節入手,建立健全病區三級質量管理體系,通過優化流程、打通出入院環節、實施分床管理等措施,提高收治率和治癒率,累計救治患者近100人。

有20年護齡的護士長楊明霞,在武漢第一次穿起紙尿褲。在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中連續工作8小時,衣服都能擰出水,臉被口罩磨破,塗藥、貼上創可貼繼續幹,這是她和同事的工作常態。保潔人員一度緊缺,護士還要當護工,清掃病房和衛生間。

1月29日,病區收治了一名失能老人。甘肅省醫療團隊積極救治,照料患者的一日三餐,還為老人插尿管、清理糞便。連續多日的治療護理,讓老人的血氧飽和度從62%升到92%。

救人救命,以心換心。10餘名患者送來摁滿紅手印的聯名感謝信,小學生用零花錢為甘肅護理人員買來水果。一位即將出院的武漢患者一一拍下防護服上的名字,並決定出院後貢獻血漿,救治疫情期間被感染的醫護人員。

「滿滿都是感動,輕傷不下火線,沒人抱怨,沒人要求換班。」甘肅省第二批援助湖北護理專業醫療隊隊長宋霞說。

截至16日20時,甘肅第一批醫療隊在武漢累計收治患者219人,重症患者107人,危重症患者22人,22人治癒出院。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甘肅省第二批醫療隊共收治確診輕症患者213人,病床全滿。

(小標題)兩不誤、兩促進 後方喜訊頻傳

一手為武漢調兵遣將,一手聚力防控本地疫情。經過連續奮戰,甘肅連續3天無新增病例。與此同時,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武漢與本地、防控與復工「兩不誤、兩促進」局面漸顯。

據甘肅省衛健委通報,截至17日20時,甘肅省累計治癒出院58例。高治癒比例背後是詳盡周全的治療。疫情發生後,甘肅省建立了中西醫結合聯動工作機制,努力做到「一患一方案」。

從本次戰疫剛開始,甘肅就關注新冠肺炎的CT影像學表現,並與全國同步應用ECMO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疫情防控不鬆勁,相關企業也有序復工。為保障下遊紅外測溫儀生產企業的需求,天水華天科技有限公司在2月5日提前復工。

在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的乙烯廠廠房內,醫用聚丙烯專用材料RP260正在24小時不間斷生產。「面對疫情,公司將2月份的計劃產量提高到7500噸,比原計劃翻了一番。」包裝車間主任韓思軍說。

為實現防控、發展「兩不誤」,甘肅省委省政府出臺了55條推動疫情防控和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新舉措。5萬餘名機關幹部下沉一線參與疫情防控,企業復工復產、特色農產品出口有序進行,支持鄉村產業、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接連出臺。為解決無法外出的貧困勞動力就業問題,甘肅新增2萬個鄉村公益性崗位。(參與採寫:喻珮)(完)

相關焦點

  • 記者手記:貴州採訪心得
    原標題:記者手記:貴州採訪心得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夏樂):借二戰勝利七十周年之際,中國今年也開展了大量追憶歷史的工作。我們國際廣播電臺的一行人也因此去了貴州,目的是儘可能多的發掘關於1939年至1945年間在貴陽圖雲關幫助中國人民抗日的國際援華醫療隊的故事。
  • 重報集團9名青年記者火線入黨:奮戰在抗"疫"採訪最前沿
    連日來,重報集團奮戰在抗「疫」採訪前沿陣地的9名青年記者火線入黨,被黨組織吸納為中共預備黨員,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對黨的忠誠信仰和責任擔當。 楊駿(右)在武漢採訪第八批重慶支援湖北醫療隊領隊 疫情出現後,「90後」記者楊駿主動請戰前往湖北一線,隨重慶醫療隊採訪。
  • 甘肅法院:「點、線、面」結合守護黃河上遊生態環境
    ——甘肅,行程逾1200公裡,探訪黃河上遊生態環境司法保護「點、線、面」結合的「甘肅模式」。記者首先來到甘肅礦區人民法院,法院大廳中的甘肅環境資源審判布局圖生動展示著甘肅特殊的地理環境。該院與14個市、州所在地基層法院集中管轄全省(林區法院管轄的案件除外)涉環資類案件,此即「甘肅模式」中的「面」。
  • 攜手一致 共克時艱——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援鄂醫生手記
    原標題:攜手一致 共克時艱——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援鄂醫生手記  張旭輝,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肺病科主任,甘肅援鄂第一批醫療隊成員,記於2
  • 抗「疫」記者手記丨發短情長!理髮師為370個醫療隊員免費剪髮!
    面對這個疫情,我第一時間立馬把我幾個店子都關掉,因為我在網上看到一個(護士)女孩子她剃個光頭,當時晚上就想,我說我作為一個很普通的理髮師,我覺得我應該去考慮到要給他們(醫護人員)去剪這個頭髮,盡一下地主之誼。臘月三十我就寫了請戰書:戰疫情,我是黨員,為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本人願意為入駐武漢、蔡甸的醫療隊免費理髮。
  • 「春綠隴原·黃河之濱」迎新年綜藝晚會《隴原頌》隆重上演
    20日晚8時,「春綠隴原·黃河之濱」迎新年綜藝晚會《隴原頌》在蘭州音樂廳如約上演。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偉文,省文旅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建仁,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宏等領導與特邀到場的醫護工作者、環衛工人、人民教師、蘭州好人等群體代表一同觀看了演出。
  • 甘肅支援湖北醫療隊情暖武漢患者 出院祝福卡字裡行間溫馨感人
    原標題:甘肅支援湖北醫療隊情暖武漢患者出院祝福卡,字裡行間溫馨感人中國甘肅網3月9日訊據蘭州晨報報導(記者 王蘭芳)3月8日,記者微信採訪甘肅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天水市第三人民醫院醫生蘇建建,意外看到甘肅支援湖北醫療隊給每一位患者精心設計的出院祝福卡時,被字裡行間溫馨的話語和暖暖的祝福深深感動了
  • 絢爛花堤扮靚黃河之濱
    進入夏季,蘭州馬拉松公園的大片馬鞭草進入花期,成為黃河臂彎一道獨特風景。在黃河之濱感受一段花堤帶來的浪漫,又是一年盛夏好時光,蘭州市民可以在馬拉松公園邂逅屬於蘭州人自己的花海了。蘭州馬拉松主題公園以「回歸田園,享受自然」為理念,打造紫色花卉主色調,在黃河的臂彎裡打造出一片花堤,讓大河之城多了一份浪漫氣質。進入六月,蘭州馬拉松公園種植的大片馬鞭草已進入花期,還有醉蝶花、金雞菊、金娃娃萱草等花卉點綴出豐富的色帶,讓大河之城更具詩情畫意。
  • 進駐武漢客廳方艙醫院的東莞醫療隊,留下了這些戰前手記
    昨日,在第一個隊員進艙工作前2個小時,15名隊員留下了自己的戰前手記,他們每個人都鬥志昂揚,時刻準備著加入戰鬥。讓我們來一起聽聽他們的心聲吧! 戰前手記 師清蓮,她主動請纓,挑起了本次東莞醫療隊隊長最重的擔子。
  • 抗疫隨隊記者Vlog⑥|一場無法說再見的告別,請安好,珍重!
    2月2日 星期天 武漢天氣陰「趕快回酒店收拾行李,馬上出發武漢!」今天下午,正在孝感東南醫院採訪的我,突然接到重慶援鄂醫療隊副領隊王世純的電話。去武漢?回到酒店,我一邊納悶一邊收拾起行李。收拾完畢後,在等待出發的時間裡,我拿出手機刷起了朋友圈。
  • 砥志礪行 譜寫黃河之濱新樂章|十裡桃鄉的黃河詩篇和遠方
    這樣的美景,不只存在於《桃花源記》,在蘭州的黃河段岸邊,也可尋訪到現實中桃花源的蹤影。這裡,便是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十裡桃鄉——蘭州市安寧區。位於黃河北岸的安寧區,黃河風情線縱貫全境,天斧沙宮、仁壽山、銀灘溼地公園、蘭州植物園布局其中,九州臺之巔的文溯閣《四庫全書》藏書館、蘭州國學館「依偎」著黃河,見證著這座城市的成長。萬畝桃林隱於此地,青山碧水與灼灼芳華融為一體,水天一色,桃花舞滿天。
  • 「春綠隴原·黃河之濱」迎新年綜藝晚會《隴原頌》昨上演
    原標題:「春綠隴原·黃河之濱」迎新年綜藝晚會《隴原頌》昨上演
  • 連線河北省援鄂抗疫醫療隊:臉上的「天使唇印」讓人心疼
    連線河北省援鄂抗疫醫療隊臉上的「天使唇印」讓人心疼慷慨燕趙,勇士出徵。1月27日、28日凌晨,河北省援鄂抗疫醫療隊隊員相繼抵達抗擊疫情最前線——武漢,分別援助武漢市第七醫院和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如今,一周多時間過去了,他們究竟是怎樣的工作狀態?每天都在幹什麼?記者電話採訪了多名醫療隊員,隔離病房的艱苦,也許並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的;全副武裝的麻煩,也絕不僅僅是行動不便。
  • 我在「疫」線|卜晴:寒冬入尾,春暖花開之日已近
    我在「疫」線丨莊水龍:寶貝,爸爸治病救人,只想成為你的英雄我在「疫」線 | 卜麗蘭:非典時期我在崗,今天我同樣在崗我在「疫「線 | 周雙雙:我將要在黃岡實現我的戰地情懷了,請你們放心!紅網時刻記者 王新鳳 整理報導時間:2020年2月12日、2月13日坐標:湖北黃岡講述者:益陽市第一批支援湖北黃岡抗疫醫療隊護士卜晴
  • 熱血戰「疫」 勇士出徵——瀋陽維康醫院醫療隊出發馳援武漢
    3月5日上午,由瀋陽維康醫院、瀋陽瀋北維康醫院4名優秀醫護人員組成的馳援湖北武漢醫療隊出徵儀式在瀋陽維康醫院多功能廳舉行。據悉,他們將於5日下午奔赴武漢,與遼寧各兄弟醫院援助湖北的醫護人員一道,去打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在接到支援命令的第一時間,瀋陽維康醫院各科室醫護人員積極報名,請求參加支援。
  • 「春綠隴原·黃河之濱」慶「八一」專場文藝晚會精彩綻放金城蘭州
    > (本網記者 張蘭琴 實習生 武豔茹) 同慶「八一」建軍節,共敘軍民魚水情。7月31日晚,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到來之際,「春綠隴原·黃河之濱」慶「八一」專場文藝晚會,在甘肅國際會展中心南廣場成功舉辦。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陳衛中,省文旅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建仁,甘肅會展中心(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甘肅大劇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趙廣欣等領導與部分省軍區官兵代表、武警戰士、消防隊員、退役軍人代表、軍屬代表和蘭州市各界群眾一起觀看了演出。
  • 山東醫生戰「疫」手記:漢陽方艙,傾盆大雨中我們來啦!
    (抗擊新冠肺炎)山東醫生戰「疫」手記:漢陽方艙,傾盆大雨中我們來啦!中新網煙臺2月16日電 題:山東醫生戰「疫」手記:漢陽方艙,傾盆大雨中我們來啦!門口的保安問我是哪個醫療隊的,我答,山東的。大叔對我豎起大拇指。」山東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李靜在她的戰「疫」日記裡這樣寫道。山東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李靜在她的戰「疫」日記裡寫道:大雨又何妨,我們定能勝利! 文芳 攝「昨晚的武漢電閃雷鳴,大雨滂沱,我們一行13人乘坐專門的公交車來到漢陽方艙醫院。
  • 甘肅畫院三十而立再出發
    甘肅畫院三十而立再出發三十年作品展2020年,甘肅畫院走過了整整30個春秋,跨越了兩個世紀,緊隨國家和社會發展的脈搏,在坎坷和曲折中不斷前行和成長。這裡集聚了諸多優秀的藝術家,他們在不斷創作精美美術作品的同時繼承著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用心血與汗水踐行著文化繁榮的使命,是甘肅美術發展的核心隊伍,為隴原美術事業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 「記者手記」我們一起走向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記者手記】我們一起走向小康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薛硯在南梁蹲點採訪的幾天裡,記者把關注的「鏡頭」不斷拉近,聚焦到一個個家庭、一張張面孔和一段段往事上。老黨員韓懷清一家三代人,正是南梁改革開放40年特別是近10年來翻天覆地變化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 白衣披甲戰江城——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戰「疫...
    援鄂抗疫歸來的北大第一醫院內科聯合團支部書記葉晶分享的感悟把大家的視線引向數月前那場波瀾壯闊的抗疫之戰。疫」行動中,北大第一醫院醫護人員們在組建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馳援武漢和北京嚴防嚴控兩條戰線上不畏艱險、挺身而出,以出色的成績榮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