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九十年代時期到二十世紀初的港臺娛樂圈,可以用盛極一時來形容。那個年代臺灣出了一茬一茬的偶像明星,每出一部電視劇必被內地的萬千少女追捧。很多流行音樂人的作品在內地也很吃香,從最早的小虎隊到後來的周杰倫即便風格變換,依然受到萬千少年們追捧,他們的歌曲從各大音像店到大街小巷幾乎整日循環播放。還有各類脫口秀綜藝的火爆,也因此捧出吳宗憲,小S、蔡康永等知名主持。
隨著時代變化,內地在文娛方面的更新速度非常迅猛,從最開始的選秀節目崛起到現在的明星真人秀,在借鑑日韓綜藝的同時加入了自己的想法,這幾年越加成熟。而從這些節目裡走出來的明星現在也積累了一定的人氣,創作出了許多傳唱度頗高的作品。隨著選秀的普遍,越來越多有才華的優秀藝人被發掘,內的市場已經容不下臺灣的藝人們。一些靠自身實力早早進入內地市場的藝人目前尚且能夠分一杯羹,如霍建華夫婦、鍾漢良、羅志祥、彭于晏等人。而那些早年沒有代表作品,僅僅在綜藝通告裡露臉的通告咖們卻始終無法打入內地市場,只能待在臺灣目前不景氣的綜藝環境裡露個臉。
這些藝人們因為不被觀眾接受,無法進入內地賺錢,就經常在社交網站上大放闕詞。最近一位被大家吐槽的是音樂人謝和弦,他就常發表只愛臺灣看不起內地的言論。如果單是提這個名字大家肯定覺得陌生。謝和弦作為音樂人在臺灣還是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由於他的音樂風格小眾,一直不被看好。此前他就在微博上表示自己不屑進入內地市場,引起了網友的強烈反擊。好笑的是口水戰後不久他又出現在首都曬照片,網友不禁怒懟:說好的不來內地呢?
其實這些臺灣藝人的身價在本土是非常低的,那些打入內地市場的藝人身價是他們的幾百上千倍,好比《康熙來了》之後的小S,蔡康永甚至陳漢典,都拼了命擠進內地發展,如果沒有甜頭他們為何不待在島內呢?也勸臺灣通告藝人們要放開格局,不要一成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