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傳媒文化創意園:集聚類文化產業園切忌跟風

2020-12-20 中國經濟網

718傳媒文化創意園區目前已有70多家文化企業入駐

  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718傳媒文化創意園(以下簡稱718),佔地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園區所在地的前身是始建於1957年的北京石棉廠。

  便利的交通、低廉的房租,718自創立以來成為很多文化創意企業青睞的辦公場所。目前,園區已經有70餘家企業籤約入駐,出租率超過50%。如設計、廣告、影視公司佔1/2。其中,音樂公司就佔1/6。這個主打「傳媒類」文化創意的產業園區,已走出了一條特色化、差異化的發展道路,成為京東高碑店地區又一文化產業新地標。日前,記者專訪了718策劃總監杜建峰,請他分享集聚類文化產業園的經營之道。

  記者:據了解,718在發展初期是想打造一個「廣告創意集聚區」,後來為何改為主打「傳媒類」的文化園區?

  杜建峰:2007年我剛開始接手718管理時,我把這塊地整租給了一個廣告公司,於是,做廣告創意集聚區的念頭也油然而生。於是,開始改造舊廠房,把附屬設施做得文化味兒十足,然後陸續開始招租。無奈的是,我發現廣告公司不願意集聚在一起,因為擔心相互之間爭搶客戶。

  因為該園區緊鄰傳媒大學,西邊毗鄰CBD,北邊毗鄰傳媒大道,具備發展傳媒產業的氛圍。於是園區重新定位為「傳媒類的文化創意園」。

  記者:在發展過程中遇到過哪些困難?

  杜建峰:最初做創意園區時,沒有組織,非常茫然。因此718就模仿競園和798,取名也「山寨」了一把——718。之前我也參與過北京其他城區文化園區的前期規劃及調研,但總覺得缺少些什麼,而且北京市除朝陽區外其他區目前均沒有知名的層次較高的文化及藝術集聚區,有的只是一些古玩、休閒、民俗等商業集聚區。當時非常渴望有經驗的策劃人才和集聚區組織,通過組織讓政府知道我們的需要和呼聲。

  於是,我找到北京某著名創意產業園的策劃人。根據其策劃,到2008年底,「傳媒」的定位逐漸得到718領導的認可。但由於經驗不足,沒有充足的資金後盾,也沒有基金會的支持,718一邊要打文化牌,一邊還要盈利,一段時間內我們忽視了將文化牌置於發展前沿。當時,還由於房租定位過高,「嚇跑了」楊偉光、崔永元等名人。現在想來,其實免租兩年給這些名人完全是可以的,因為可以形成名人效應,帶動集聚區的發展。

  後來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建議,718應該形成自己的風格,做一個「提升」,與整個朝陽區傳媒資源對接,引入品牌企業,同時舉辦一些活動,培育一兩家有特色的、品牌知名度高的企業為龍頭,帶動其他企業的發展。

  記者:718較之其他文化創意產業園有哪些優勢?

  杜建峰:在選擇入駐企業時,718除了以「傳媒類」為主打,還精心配搭產業鏈條,讓設計、廣告、公關等不同類型的公司「互相借力」,使入駐企業形成產業的橫向聯合,相互合作產生最大利潤。園區還邀請與文化創意有關的各方人士進園,與企業負責人交流,不僅銜接市場,還銜接思想。對於入駐企業,除提供一定的免費辦公區外,還為他們「量身定製」合適的工作環境。所以說,我們不再僅是收取租金的「房東」,而更像是一個「管家」。比如我們有著名的音樂人和歌手經紀公司,一個歌手演唱會的所有環節包括唱片出版都可在園區內完成。從幾位著名攝影師、攝影棚的藝人定妝照,到毛戈平的形象藝術設計學校的化妝師、青年導演,到著名的THE.ONE壹空間小劇場的演出,以及大型活動策劃公司,5個專業錄音棚直至唱片出版公司,一條完整的音樂產業鏈是園區典型的產業模式。無論是園區內部企業的業務配合,還是園區外企業都可提供一站式服務,這樣既節約時間又節約了交通成本。

  另外,文化公司的管理者思想活躍,不願意局限在寫字樓中規中矩的辦公環境裡,因為718是舊廠房,大而空曠的廠房更便於打造影棚、音棚、演播大廳等。

  記者:集聚類產業園怎樣才能健康發展?

  杜建峰:集聚類產業園區一定要在傳媒、影視、音樂、動漫、出版等領域形成產業鏈,使某個行業的上、中、下遊產品均衡得到排列,從上中下連結到產業的中高低端產品服務及產業最高端名企及名人帶動,形成真正的產業鏈才能使聚集區健康發展,逐步形成「不入駐該集聚區就不是內行」的概念。

  近兩年我觀察了國內包括北京的一些新建園區,不具備以上條件的園區基本上擱淺或經營平淡,甚至根本就沒有任何起色。不具備條件盲目的效仿,草率的建設是很不理智的。

  文化產業集聚區形成和發展幾年來,真正能夠產生一定影響並持續發展的並不多,原因是有些地產商為了盈利,將一些寫字樓改變成所謂的文化產業集聚區和文化產業孵化基地,其實就是變相的寫字樓出租,根本達不到文化企業集聚的目的,更談不上文化產業鏈的形成。

  文化產業園區經營者的責任,也並不是簡單的收租金,要保證園區得到健康持久的發展,就應給入駐客戶提供良好的服務。

  要持續發展,文化產業園區除了需要自身經營,優勝劣汰之外,還需要政府相關政策的扶持。比如,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強監管,保證將部分扶持基金消化在基礎租戶上,集聚區沒有相關企業入駐,何談集聚區?所以減免稅收、房屋補貼等基金要落實在租住企業身上才能真正使入駐企業得到實惠。

  老工廠改造的集聚區房產性質多未改變,但又有需求和自然存在,這些企業每年給地方政府繳納的稅收數額也不小,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如工商、稅務、勞保、城管、公安等部門為企業開啟綠色通道。集聚區所在地區的相關地方政府部門應關注園區動態,將配套服務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如協調銀行、餐飲、停車等配套服務的支持。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李冬陽)

相關焦點

  • 湖南共有集聚類文化創意產業園區58個
    攜手深圳七號網共同打造園區智慧財產權保護平臺,與長沙理工大學合作培養文化創意人才,舉辦高規格的影視論壇為本土影視企業支招……11月,長沙天心文化產業園為園區內800多家文化企業的發展再添動力。
  • 稅收走進718創意園 助力文創企業高質量發展
    日前,北京市朝陽區稅務局走進718傳媒文化創意園,開展「落實  據了解,718傳媒文化創意園原址為始建於20世紀50年代的原北京石棉廠舊址,由不同年代及不同風格的工業廠房組成,代表了中國工業發展的不同年代。
  • 文化大報「聯姻」!羊城創意產業園佛山南海分園戰略合作今日籤約
    廣東文化產業「龍頭」——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將在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成立羊城創意產業園南海分園,依託強大的文化軟實力和品牌影響力,通過獨具特色的「文化+科技融合」發展模式,進一步推動佛山市南海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羊城晚報報業集團黨委副書記、羊城報業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和平,佛山市南海區委副書記、區長顧耀輝,南海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黎妍等領導共同見證了這一時刻。
  • 杭州市認定新一批「市級文化產業園、文化創意街區」
    其中,杭州之江文化創意園、西溪創意產業園、中國(浙江)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區等40家園區入選 「杭州市文化產業園區」,鳳凰山南影視文化街區、五柳巷歷史文化街區、杭州新天地文化創意街區等12家街區為「杭州市文化創意街區」。文化產業是滿足人們美好生活需要的戰略性產業。
  • 挖掘傳統文化延伸力 紹興打造傳媒文化創意產業園
    文化創意產業的春天迎面而來,紹興日報社很早就聞到了盎然氣息,這恰和紹興市政府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想法不謀而合。2007年12月,紹興傳媒文化創意產業園建設正式啟動。「文化創意產業的高地,如果現在不去佔,很快就沒了。」紹興日報社黨委副書記、副社長丁建萍說。   現在,紹興延安東路上,園區核心建築——採編大樓和傳媒大樓,這對具有鏡像設計效果的雙子樓平行矗立。
  • 郎園Vintage文化創意產業園 朝陽區供圖
    原標題:北京朝陽10家首批市級文創園區集中亮相文博會  「亞洲最大氣瓶廠」轉型創新園 「百園工程」主推文化產業園發展  朝陽10家首批市級文創園區集中亮相文博會
  • 羊城創意產業園獲頒「2020廣州最具價值文化園區」
    羊城創意產業園獲頒「2020廣州最具價值文化園區」金羊網  作者:  2020-11-23 羊城創意產業園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黃宙輝、黎存根報導:22日,2020廣州文交會開幕式上,主辦方發布了「2020廣州文化企業30強」「2020文化企業成長性20強」「2020最具價值文化產業園區」榜單。
  • 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它位於臺北市八德路一段1號,前身是臺北第一酒廠,後身也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是臺灣的文創櫥窗和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
  • 溫州鹿城文化產業發展新亮點 老廠房蝶變文化創意園
    昔日忙碌的工廠,成了時尚潮人們的聚集地,老舊的黎明工業區變身為「黎明92」文化創意園。  從上世紀50年代的舊廠房變身為時尚設計中心,在浙江創意園,有著全省最大的品牌發布中心與大型展示秀場。園區依託學院工業設計、動漫設計、藝術設計、廣告與包裝設計、鞋類設計、眼鏡設計等六個專業,通過引進信息、傳媒、建築等具有相關設計資質的創意型企業形成合力,把已經形成的人才優勢、產業優勢和地域環境優勢進行有機結合,對原溫州冶金機械厂部分廠房進行LOFT改造,把原來的「製造工廠」打造成「創意工廠」。
  • 走進酒泉1969文化藝術創意園,感受不一樣的創意文化魅力
    如今,歷經了一年多的改造建設,它有了新的名字——酒泉1969文化藝術創意園。 酒泉1969文化藝術創意園改造建設項目總概算2億元,項目設計以酒泉鍋爐廠特色文化底蘊為依託,改造建設集創意設計、教育培訓、休閒娛樂、體驗商業、配套服務、旅遊住宿等業態於一體的文化創意產業園
  • 阜陽一廢舊老廠變身高端文化創意產業園 9月或運營
    近日,一組558文化創意產業園的效果圖在阜城朋友圈流傳,引來網友一片讚嘆,「畫風太美」「這是在哪兒?」短短半天,該微信閱讀量便破萬次。其實這是一個利用廢舊廠房改建的項目,位於阜城潁上南路,建成後將成為我市首個由廢舊老廠改建而成的高端文化創意產業園。目前改建工作正在進行中,預計今年9月投入運營。
  • 廣州文交會|2020廣州最具價值文化園區!羊城創意產業園又獲殊榮
    此次主辦方同時發布的有「2020廣州文化企業30強」「2020文化企業成長性20強」「2020最具價值文化產業園區」榜單。羊城創意產業園是羊城晚報報業集團於2007年創建的大型文化創意產業園,由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廣東羊城晚報創意園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經營管理。
  • 北京:特色文化產業園轉型呈亮點
    原標題:北京:特色文化產業園轉型呈亮點 區內文化創意產業在疏解非首都功能、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推動京津冀文化產業協同發展、服務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等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14年7月,文化部和北京市採取部市戰略合作的方式,以北京CBD—定福莊國際傳媒產業走廊一帶為核心承載區,共同推動建設全國首個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重點發展創意設計、文化傳媒、數字文化、文化貿易等高端文化產業。
  • 米寶文化創意產業園驚喜亮相福州三坊七巷
    品鑑巷文化·將藝術與文化最大融合據悉近日,福州三坊七巷迎來了空前的熱鬧,多家媒體匯集現場、報導米寶文化創意產業園落戶三坊七巷衣錦坊內。此次米寶創意園的選址投資,都是汪之雄先生親歷親為,這將是他投資生涯中的又一口碑豪筆,並且根據市場的判斷和對傳統古典文化的綜合研究,及市場商業價值洞察,汪先生表示:「米寶文創園是具有價值及文化的創意產業園之一,未來古典文化的被尊崇,將推動它走上屬於自己的商業高度」。米寶創意園始終正是秉持著「巷中文化,鬧市取靜」實現古樸與現代的完美結合。
  • 蘇州陽澄湖文化創意產業園開業
    8月8日,蘇州相城區舉行「蘇州陽澄湖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集中開業暨產業園B區啟動儀式」。蘇州陽澄湖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園為江蘇國家數字出版基地,該園將圍繞一年形成產業聚集、三年推進產業聚核、五年實現產業聚變的發展目標,確保2015年產值超100億元。
  • 北京朝陽區來廣營文化創意產業園開園[圖]
    圖為12月10日北京朝陽區來廣營文化創意產業園開園儀式暨"高佔祥繪畫藝術展""陳長芬攝影藝術展""清代外銷瓷精品展"三展開幕式現場。當日,北京朝陽區來廣營文化創意產業園正式開園。隨著"高佔祥繪畫藝術展""陳長芬攝影藝術展"和"清代外銷瓷精品展"三展開幕,北京朝陽區來廣營文化創意產業園於12月10日正式開園。 "來廣營文化創意產業園是北京朝陽區來廣營地區為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立足區位優勢,促進地區文化繁榮而建設的一個重要公共文化項目。"來廣營鄉黨委書記張克斌告訴記者。
  • 江蘇鎮江三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創新發展啟示錄
    江蘇省鎮江市三山文化創意產業園以創意先行、產業引領、經濟協同為發展理念,致力於打造一個有特色、有溫度的國家級文化創意產業園。(三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實景)一、文化產業看三山三山文化創意產業園成立於2017年,坐落於江蘇鎮江新區丁卯興澤路12號,佔地面積約100畝,建築面積達11萬平方米,是江蘇省鎮江市重點文化產業項目,2018
  • 文化創意產業園是這樣玩的!(文創園必看)
    對於文化創意園而言,2017年將會迎來怎樣一番氣象呢?一、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園區集聚效應顯現。據統計,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從20世紀90年代起步發展,到2002年末建成48個,2012年達到1457個,2014年達到3500個。
  • 鄭州這個老廠房華麗蝶變 成文化創意園
    最終,經過深思熟慮,瑞光印務決策人決定將老廠房保留下來,將現有園區打造成鄭州文化創意工作者的棲息地。這是對城市文化與歷史建築的有效保護。昔日的廠房蛻變為新型文創產業園,不僅可以繼續創造價值、推動城市發展,還能實現城市空間的更新。於是,這塊總建築面積約3萬平方米的創意園開始改造。
  • 河南傳媒文化產業園入駐中牟
    特別是省報業集團投資打造的河南傳媒文化產業園項目,主要建設省報業集團鄭東傳媒基地、文化產業園區、國家文物數據處理中心、創意設計中心,著力打造省委、省政府新聞宣傳及輿論引導的重要陣地和我省新的經濟增長單元,成為中原地區最具影響力、傳播力、公信力的移動網際網路信息傳播平臺、電子政務平臺、生活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