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局、市商委聯合主辦的「五五購物節·品質生活直播周」正式啟動。線上直播、線下探店、優惠促銷……直播周首日,上海聯動各新媒體平臺推出全天接力大直播,展現「品質生活」的精彩紛呈,激發消費新動能。
下午兩點,直播鏡頭來到七寶古鎮鐘樓廣場的非遺手作集市。有著千年歷史的七寶見證了文化發展,也見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斷追求。
龍鳳字、糖畫、麵塑、剪紙、各式DIY……本次集市設有14個攤位,既可體驗非遺文化的魅力,還可以現場進行DIY製作,把文化帶回家。
剛走近糖葫蘆和糖畫攤位,周到君就聞到了濃鬱的麥芽糖香味。火紅的山楂、用細竹籤兒串成一串,再裹上甜絲絲的麥芽糖漿,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蘆就製作完成了!濃鬱的香味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前來品嘗。
糖畫,則是以糖做成的畫,它亦糖亦畫,可觀可食。民間俗稱「倒糖人兒」、「倒糖餅兒」或「糖燈影兒」。
據製作糖畫的手藝人介紹:「加熱麥芽糖漿,幾秒鐘就可以製作一個糖畫,龍和鳳的圖案最複雜,一般三分鐘左右。」
寫龍鳳字的手藝人利用特製的多彩畫筆,一氣呵成,飛龍、舞鳳、花草、小鳥等代替文字的筆畫,利用字裡藏畫的結構形式,巧妙地融字、畫於一體。
麵塑俗稱捏麵人,即以麵粉為主料,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出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
剪紙,又叫刻紙,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
據悉,此次活動邀請的非遺手藝人來自上海大世界民間非遺文化藝術團。該藝術團成立於2001年,成員以大世界非遺文化表演團成員為核心,吸收各門派民間非遺文化傳人,以民間表演的形式傳承與發揚民俗文化。
文創產品被譽為「帶得走的文化」。在此次集市上,市民遊客還可以體驗布貼(口罩、t恤、帆布袋等)、香囊製作、葉脈書籤、團扇等DIY手作。DIY香囊製作攤位,散發著淡淡香味。臨近端午,大家可以親手做一款喜歡的香囊備在身邊,現場有多款香包花紋可供選擇,還準備了薰衣草及艾草兩款香料,薰衣草可凝神鎮靜,艾草可除溼防蟲。
香囊是一種文化符號,佩掛香囊更是一個傳統習俗,一種獨特的民間文化特色。前來體驗香囊製作的李女士表示,「第一次做針線活蠻難的,但很有意思,我做了一個裝滿艾草的,準備送給我奶奶。」
旁邊是團扇和葉脈書籤製作體驗。團扇,形態大多為圓形有柄的扇子,有著「團圓、友善、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
葉脈是採用天然的植物葉片去其葉肉製作而成,做成薄如蟬翼的葉脈,代表著生命力的長久與旺盛。同時,書籤上設計了漢服小知識,並能親自體驗中國結製作等。
喜愛漢服文化的小可愛,還可以在集市上穿上漂亮的漢服,置身古風背景中盡情拍照體驗,留下別具一格的印記。
此次「海上文創」還邀請了國家對外貿易基地(上海)共同參與非遺手作文創集市,帶來了金山農名畫的絲巾、雲南勐海的普洱、龍泉青瓷茶具、藿香香囊端午禮盒等非遺類文創精品。
在鐘樓二樓還有祈福牌,市民遊客可以寫上自己的心願掛在氽來鍾旁的圍欄上。在三樓,大家可以拜鍾靜心、撞鐘祈願,進一步了解七寶的歷史文化與背後故事。
海上文創·七寶老街店工作人員阿海介紹說 :「原本鐘樓二樓是展示七寶的文化歷史,5月起,我們門店創新業態,打造『文創產品+DIY手作體驗+傳統文化科普』的跨界集合店。二層設置為DIY手作體驗+漢服體驗,大家平時也可以過來體驗香囊製作、葉脈書籤、團扇等手作,還有漢服體驗和現場拍攝。」
本次七寶古鎮非遺手作集市為期兩天,由「海上文創」與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非遺處合作開展,結合七寶及其他地區非遺知識,通過互動營銷的模式和市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趣味內容,共同策劃集非遺知識普及、DIY手作等體驗活動,推進文商旅深度融合。同時,此次集市也提前為613非遺購物節進行前期預熱。
品質生活直播周期間,「海上文創」將匯聚網絡紅人力量,天天發起淘寶線上直播,通過講述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帶動文創產品銷售,以不同的主題展現,為「海上文創」帶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