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家長都喜歡帶著孩子到商場中去玩耍,雖然帶孩子多接觸外面的世界是好事,但是隨之家長也更應該要多注意孩子的人身安全。
畢竟小孩子對任何事物都會產生濃烈的好奇心,如果家長不注意的話很容易會讓孩子遇到危險。
佳佳是一個三歲的小女孩,這個周末,佳佳和自己的父母到商場中玩耍,被遊戲區的玩具吸引了目光。可就在看玩具的這一會兒工夫,家佳發現自己和爸爸媽媽走散了,身邊全部都是陌生人,卻唯獨沒有見到自己爸爸媽媽的身影。
雖然身處陌生的環境當中,佳佳很害怕,但是她並沒有哭鬧,而是直接進入到了遊戲區當中,一旁的路人看到一個三歲的孩子自己在遊戲區當中也非常的奇怪。
打量了佳佳一會之後,發現佳佳身邊並沒有大人跟隨,於是便詢問到:「小朋友,你的爸爸媽媽在哪裡?你是不是走丟了?」
面對這位陌生人的詢問,佳佳並沒有回答,反而是跑到了遊戲區的櫃檯,找到了穿著制服的收銀姐姐,對姐姐說:「你好,我找不到自己的爸爸媽媽了,我的身後有一個壞人,你可以幫幫我嗎?」
店員也打量了一下孩子身後站著的那位路人,馬上通知了保安,找到了商場的負責人,終於在廣播下,佳佳的爸爸媽媽趕了過來。
在解釋過後,爸爸媽媽也意識到那個路人並不是壞人,而是陪著自己的孩子到遊戲區來給孩子買玩具的。
一個三歲的小孩子運用這種方式自救,也讓周圍的路人讚嘆,沒有想到年紀這麼小的孩子也能擁有如此強的自我保護意識,實屬是難得。
其實孩子在一些陌生的場所走丟是很常見的事情,但也正是因為常見,才讓家長感到擔心,那麼家長應當如何避免和孩子走散呢?
1、運用工具
其實在生活當中有很多工具都可以幫助到我們,避免和孩子走散。比如像是牽引繩,分別戴在孩子和家長的手腕上,這樣家長走到哪裡孩子就一定要跟到哪裡。
即便人多孩子也不會和家長走散。還有一個工具就是定位手錶,這是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購買的工具。即便孩子與家長走散,家長也可以根據定位尋找孩子的位置,更能保護孩子的安全
2、不要帶孩子到人多的地方
如果家長不想和孩子走散的話,不想讓孩子遇到危險,最簡單直接的辦法是不要帶孩子到人多的地方當中。在一些節假日裡,家長總是喜歡帶孩子外出,認為人多的地方一定熱鬧,但是人越多的地方也有著許多危險。
在人群當中,孩子和家長很容易會被人流衝散,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家長如果想要找到孩子是難上加難的,如果孩子遇到了人販子,那麼家長尋找回孩子的機率反而會變得更低。
雖然這些方法能夠降低家長和孩子走散的機率,但是誰都沒有辦法保證意外會不會到來,所以對於這一點,家長要教會孩子一旦和家長走散,孩子要如何去保護自己。
1、讓孩子保持冷靜
小孩子是沒有辦法理智地應對突發情況的,他們在面對這些緊急狀況時都會開始哭鬧。但越是這樣家長更應該要教會孩子冷靜地面對這種情況,只有足夠冷靜,才不會引起周圍壞人的注意,也更能幫助孩子考慮當下的情況。
2、尋找穿制服的人
同時我們也要知道教會孩子去尋找一些穿著制服的人來幫助我們。比如就像是商場當中的工作人員和保安,又或者是馬路上的交警,警察。
如果是在醫院當中,可以讓孩子去尋找醫護人員,這些穿著制服的人一般都是比較可靠的求援對象,可以讓孩子儘量地去選擇相信這些人。
在教會孩子去相信穿制服人的同時也要告訴孩子,避免接觸到一些陌生人,更不能隨意食用陌生人給的食物和水,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這樣也才能保證孩子的安全。
3、記住家庭住址和父母的電話
在教會以上這兩種方式的時候,家長也要同時讓孩子記住自己的家庭住址和父母的電話。這樣孩子一旦找到了可以幫助自己的人時,這些信息都能幫助家長快速地找回孩子。
家長竟然帶著孩子外出,那麼就應當要負起責任,多注意孩子的動向,注意孩子的安全,這樣才更能保證孩子不會和家長走散,也能避免壞人接觸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