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化時代,網絡對於各高校的排名信息層出不窮,然而可信度卻令人堪憂。幫幫從中國科學評價中心整理出一份最具參考價值的學科專業評價
摘要:信息化時代,網絡對於各高校的排名信息層出不窮,然而可信度卻令人堪憂。幫幫從中國科學評價中心整理出一份最具參考價值的學科專業評價報考,供給大家參照。
2017年中國研究生教育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權威發布,首次採用國際標準與國內標準相結合,評選出64所世界一流大學和174個世界一流學科的建設計劃建議名單
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RCCSE)、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聯合中國科教評價網(www.nseac.com)隆重推出《中國研究生教育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2017~2018)》,這是RCCSE連續十四年研發中國研究生教育及學科專業評價結果。
本次研究生教育評價的對象共包括62個國家級研究生院(2011年以前國家批准設立的研究生院和國家級科學院的研究生院,軍事院校的研究生院除外)和574所普通高等學校(含56所具有國家級研究生院的高校)。從31個地區(省、直轄市、自治區)、29個中國一流研究生院、62個國家級研究生院、574所高校、12個學科門類、98個學術學位一級學科、403個學術學位專業(含55個自設專業)和38個專業學位一級學科等8個角度,對中國內地的580個研究生教育培養單位的競爭力進行了全面、系統和深入的評價,共獲得了555個不同層次、不同角度的排行榜。為了服務國家"雙一流"建設發展戰略,在本次評價各學校、學科建設中特別採用了國際標準與國內標準相結合,評選出中國大學世界一流學科(ESI和5★)、一流培育學科(ESI和4★)的建議名單,以及一流學科建設整體水平(ESI+5★+4★)排行榜。
我們根據十三年評價工作經驗和評價結果,以及了解到的各高校學科建設情況,採用國際標準與國內標準相結合的辦法,提出世界一流學科的具體標準是:①進入ESI的學科;②在國內學科排名前2位的學科。這樣,共有65所世界一流大學的174個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計劃名單(見表1)。
世界一流大學的評價標準是:①進入ESI排名的大學;②在我國研究生教育的98個一級學科排名中,有學科排名前3位的大學;③在中國研究生教育排行榜中進入前100強的大學。根據這三個標準,我們評選出64所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計劃"名單中(見表2)。表3是"中國大學學科建設整體水平排行榜",採用ESI+5★+4★的學科數,按不同權重計算各個高校的得分,按得分多少排列,說明各高校學科建設的整體情況和綜合水平,得到各高校的普遍歡迎和高度重視。
下面發布五個表單,分別是:
表1、2017年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計劃建議名單
表2、2017年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計劃名單
表3、中國大學學科建設整體水平排行榜
表4、中國高校各學科排第一的排行榜
表5、學科排名第一的大學排行榜
►表1 2017年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計劃建議名單
進入ESI學科數排名 | 院校名稱 | 進入ESI學科數 | 一級學科排名前兩位的學科個數 |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計劃 |
1 | 北京大學 | 21 | 17 | (共17個):哲學、理論經濟學、社會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考古學、數學、化學、地理學、地球物理學、力學、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基礎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
2 | 浙江大學 | 18 | 2 | (共2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農業工程 |
3 | 中山大學 | 18 | 7 | (共7個):中國史、數學、生物學、生態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
4 | 復旦大學 | 17 | 2 | (共2個):政治學、中國史 |
5 | 上海交通大學 | 17 | 3 | (共3個):機械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
6 | 清華大學 | 16 | 15 | (共15個):馬克思主義理論、物理學、化學、科學技術史、力學、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設計學 |
7 | 武漢大學 | 16 | 6 | (共6個):法學、地球物理學、水利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8 | 南京大學 | 16 | 4 | (共4個):天文學、大氣科學、軟體工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9 | 山東大學 | 16 | 1 | (共1個):考古學 |
10 | 華中科技大學 | 15 | 3 | (共3個):電氣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護理學 |
11 | 四川大學 | 14 | 7 | (共7個):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特種醫學、護理學 |
12 | 北京師範大學 | 13 | 6 | (共6個):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地理學、系統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 |
13 | 中南大學 | 13 | 1 | (共1個):冶金工程 |
14 | 西安交通大學 | 12 | 1 | (共1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15 | 蘭州大學 | 12 | 1 | (共1個):草學 |
16 | 廈門大學 | 11 | 2 | (共2個):海洋科學、工商管理 |
17 | 同濟大學 | 11 | 4 | (共4個):建築學、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城鄉規劃學 |
18 | 華東師範大學 | 11 | 2 | (共2個):生態學、教育學 |
19 | 東南大學 | 10 | 1 | (共1個):建築學 |
20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10 | 5 | (共5個):物理學、天文學、科學技術史、化學工程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 |
21 | 中國農業大學 | 10 | 6 | (共6個):農業工程、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 |
22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9 | 3 | (共3個):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 |
23 | 中國海洋大學 | 9 | 2 | (共2個):海洋科學、水產 |
24 | 蘇州大學 | 8 | 1 | (共1個):特種醫學 |
25 | 華南理工大學 | 7 | 2 | (共2個):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 |
26 | 華中農業大學 | 7 | 3 | (共3個):作物學、園藝學、獸醫學 |
27 | 南京農業大學 | 7 | 3 | (共3個):園藝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 |
28 | 天津大學 | 6 | 2 | (共2個):光學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
29 | 西南大學 | 6 | 1 | (共1個):心理學 |
3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5 | 3 | (共3個):儀器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
31 | 北京理工大學 | 5 | 1 | (共1個):兵器科學與技術 |
32 | 華東理工大學 | 5 | 1 | (共1個):生物工程 |
33 | 江南大學 | 5 | 3 | (共3個):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設計學 |
34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5 | 1 | (共1個):地質學 |
35 | 華中師範大學 | 4 | 1 | (共1個):政治學 |
3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4 | 1 | (共1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
37 | 東北師範大學 | 4 | 2 | (共2個):馬克思主義理論、世界史 |
38 | 南京理工大學 | 4 | 1 | (共1個):兵器科學與技術 |
39 | 中國礦業大學 | 4 | 2 | (共2個):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 |
40 | 浙江工業大學 | 4 | 1 | (共1個):生物工程 |
41 | 東華大學 | 4 | 1 | (共1個):紡織科學與工程 |
42 | 北京交通大學 | 3 | 2 | (共2個):系統科學、交通運輸工程 |
43 | 西南交通大學 | 3 | 1 | (共1個):交通運輸工程 |
44 | 北京科技大學 | 3 | 2 | (共2個):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 |
45 | 北京郵電大學 | 3 | 2 | (共2個):信息與通信工程、網絡空間安全 |
46 | 北京林業大學 | 3 | 3 | (共3個):林業工程、風景園林學、林學 |
47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3 | 1 | (共1個):船舶與海洋工程 |
48 | 瀋陽藥科大學 | 3 | 1 | (共1個):藥學 |
49 | 雲南大學 | 3 | 1 | (共1個):民族學 |
50 | 東北林業大學 | 3 | 2 | (共2個):林業工程、林學 |
51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3 | 1 | (共1個):大氣科學 |
52 | 浙江理工大學 | 3 | 1 | (共1個):紡織科學與工程 |
53 | 中國人民大學 | 2 | 8 | (共8個):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社會學、新聞傳播學、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 |
54 | 河海大學 | 2 | 1 | (共1個):水利工程 |
55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2 | 3 | (共3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網絡空間安全 |
56 | 首都師範大學 | 2 | 1 | (共1個):世界史 |
57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2 | 1 | (共1個):中藥學 |
58 | 東北農業大學 | 2 | 2 | (共2個):畜牧學、農林經濟管理 |
59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2 | 1 | (共1個):中西醫結合 |
60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2 | 2 | (共2個):中醫學、中藥學 |
61 | 四川農業大學 | 2 | 1 | (共1個):風景園林學 |
62 | 福建師範大學 | 1 | 1 | (共1個):藝術學理論 |
63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1 | 2 | (共2個):中醫學、中西醫結合 |
64 | 上海海洋大學 | 1 | 1 | (共1個):水產 |
65 | 成都理工大學 | 1 | 1 | (共1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