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2013年1月31日,第23屆香港教育及職業博覽會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開幕,共有超過20個國家和地區的730家教育機構、專業學會、政府部門及公、私營機構參展。圖為當日參觀者步入會場。新華社記者 陳曉偉 攝
參考消息網5月9日報導 英國媒體稱,最新全球教育質量排行榜出爐,英國綜合排名世界第六,歐洲第二。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5月8日報導,全球教育系統排名第一是韓國,其次分別是日本、新加坡、香港特區,第五名芬蘭是唯一進入前五名的歐洲國家。這個排行榜由英國教育和出版公司皮爾森(Pearson)委託《經濟學人》信息部編制。
報導稱,這一考評包含了各國的高等教育整體質量,以及參加國際考試測評的成績。據信,英國得益於高等教育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從而在榜上得以佔據綜合排名第六。
這一新出爐的教育排行榜凸顯了亞洲教育制度的成功,也顯示英國表現不俗。德國、法國和美國等其他發達國家都在英國、芬蘭之下。不過,芬蘭以前一直高居榜首,今年大有退步。
報導說,相形之下,波蘭進入前十名頗引人注目。觀察人士認為這與波蘭對教育系統實施大改革有關。
報導認為,除了國際測評成績、教育數據和大學畢業生比例,這份排行榜還採納了兩項重要國際研究結果,Timss(國際數學和科學教育趨勢研究) 和 Pirls(國際閱讀能力研究)。
與排行榜同時發布的報告指出,名列前茅的亞洲國家及地區的成功體現了尊重教師、尊重學校、「教師和學生及家長都承擔教育責任」的文化。
報告同時也指出,一些十分重要的技術和能力,比如創造性和解決問題能力,量化評估並納入排名的難度較大。
據報導,今年榜上墊底的歐洲國家是希臘,與之相伴的包括印尼、墨西哥和巴西等新興經濟體。
皮爾森公司執行長約翰·費倫(音)說,這份排行榜表明排名靠後的國家和地區在哪些方面具有提高的潛力。
他表示,世界各國的教育系統在面臨財力有限而需要提高教育質量等相同的挑戰時,可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數碼科技可以為相互交流提供方便,也可以強化教師的作用而不是取代教師。
報導認為,世界範圍的交流也有局限。教育系統永遠脫離不了國家和本土特色,永遠根植於「社區、文化和語言」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