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農民來說,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地裡的野草了。以前沒有除草劑的時候,光每天拔草都能累死個人。現在雖然市場上有許多除草劑,但是大多除草時間都不長,需要定期補噴。也許每個農民都想,最好有種除草劑能夠噴一次一輩子不長雜草,這樣能減輕多少負擔啊。
雖然沒有什麼除草劑是能夠保證用完之後一輩子不長草的,但是還是有一些除草劑的效果比較好,有效期也比較長。
市面上的除草劑有許多種類,按照使用方法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噴灑在植物莖葉部位的莖葉處理劑,噴灑在土壤表層的土壤處理劑和既可以噴灑在植物莖葉部位又可以噴灑在土壤表層的莖葉土壤處理劑。在這三種除草劑裡,藥效最強、持續效果最長的一類是土壤處理劑,常見的有草枯醚、乙草胺、乙阿等。
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前兩種土壤處理劑的特點,方便大家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
第一種:草枯醚
草枯醚屬於毒性較小的一種除草劑,通常被使用在去除禾本科雜草上,農民在種植水稻的時候可以使用。
第二種:乙草胺
乙草胺對於去除禾本科雜草的效果很好,其次對於去除闊葉雜草的效果也不錯。乙草胺會長時間存在於土壤表層三釐米左右的位置,通常來說噴灑一次可以保持兩個月的藥效,藥效持續效果在除草劑裡算是比較強的。
除了在除草劑種類上需要精心挑選以外,在使用時也需要多多注意。
那麼,在使用除草劑時,會出現哪些情況導致藥效不好呢?
1. 土壤有機質含量偏高或偏低。
2. 溫度過低,藥效沒有全部發揮。
3. 噴灑藥物後出現持續降雨,除草劑被雨水衝刷帶走,導致藥水被稀釋,影響藥效。
4. 施藥時風速過高,導致藥水無法定點噴灑。
除了要關注藥效之外,是否對環境有害也是需要注意的。
在除草劑剛開始被使用的時候,人們發現使用化學藥品可以節省許多除草的時間,而且在除草的過程中還不會對農作物產生抑制作用,一時間使用除草劑變成了一種流行。
當時的人們還沒有意識到除草劑對環境和人體的危害,只知道除草劑能夠解放雙手,節省時間,增加產量。但是在一段時間後,人們才慢慢發現,濫用除草劑在汙染著土壤和大氣,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
在年復一年的濫用除草劑的過程中,那些原本可以成為家禽純天然糧食的雜草被消滅殆盡,留下的全是頑固的、具有抗藥性的雜草。為了清除掉這些雜草,農民們只能加大除草劑的用量;可加大用量會導致更強的抗藥性,從此惡性循環。
被除草劑汙染的土壤和大氣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夠循環乾淨,人類和動物等不了那麼久。當動物食用了殘留著除草劑的植物,除草劑便會停留在動物體內;當人類食用了殘留除草劑的動物,便會危害到身體健康。
科學調查研究顯示,除草劑殘留會導致人類患上心臟病、高血壓、尿毒症、不孕不育症等疾病的機率增高。如果一次性食用太多的除草劑,還會造成除草劑中毒。以大名鼎鼎的百草枯為例,目前仍然沒有特別有效的解毒方法,一旦攝入,就意味著無藥可救。
簡而言之,四月份溫度適中,是農作物生長的好季節,也是雜草蓬勃生長的季節,除草工作是農民種植的重中之重,希望大家在使用除草劑時,能夠做到除草環保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