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讀完紅樓夢後,我抱著新華字典查了一天生字!

2020-12-11 少讀紅樓

前段時間,一個朋友來訪,跟我說起讀書的體會,他說四大名著他水滸、三國、西遊都讀遍了,意猶未盡,他甚至將摯愛的三國讀了十幾遍,但唯獨讀不下去紅樓夢,至今沒有完整讀過一遍。

朋友的話讓我想起了前幾年網絡上做過的一個調查,主題是「十大死活讀不下去的名著」沒想到《紅樓夢》高居榜首。

為什麼很多人把紅樓夢看成是死活讀不下去的名著呢?是因為它太瑣碎了,說的是都是家長裡短,還是因為它情節太複雜,人物太多,根本記不住?又或者是別的什麼原因?

對於很多資深紅迷來說,讀不下去紅樓可能都是一件無法理解的事情,紅樓夢多精彩啊,它可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是四大名著之首,此生不讀紅樓夢,閱盡詩書也枉然。

但對第一次接觸紅樓夢的讀者來說,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兒。對我來說,當初我第一次讀紅樓夢的一個最大的障礙就是:生僻字太多了!

我中學時期就接觸了紅樓夢,當時只有十幾歲,對於那時的我來說,所掌握的生字數量還有限,很多時候都要依賴《新華字典》。

記得我第一次讀完《紅樓夢》時,記了整整一作業本的生僻字,沒有一個認識的,都是對照原著一筆一划抄下來的。

對於閱讀過程中遇到的生字詞,很多人習慣一邊讀書一邊查字典,這樣方便,能夠及時知道那個字讀什麼,是什麼意思,有助於了解整句話的含義。

對我來說,紅樓夢裡太多生僻字,如果一邊讀一邊查,也許讀完了我也就忘完了。所以,我在查了幾個生僻字後,就專門買了一個小本子,把不認識的生僻字都記下來,然後統一查字典。

因為要上學,所以紅樓夢只能在周末和課間時間閱讀,加上很多生僻字要抄,我用了很長時間才把原著讀完,讀完後我抄了整整一本生僻字,好幾十頁,少說也得有好幾百生字。

我還記得我專門抽了一天的時間,將所有不認識的字詞都查了字典,注了音,且抄寫了字義。有段時間,每天都拿出小本本來默記。

很多人讀不下去紅樓,也許跟我一樣,不是因為它瑣碎,就是因為有太多生僻字,根本搞不懂什麼意思,而一個字一個字去查,又太麻煩且費時間,所以乾脆放棄閱讀。

原文第一回裡就有非常多的生僻字,比如「飫」「饜」「牖」「纂」「跣」「蹇」「擷」「觥」「 斝」「屣」「褡褳」等,單是第一回中的大量生僻字,就能把想讀紅樓夢的人嚇得退回去,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網絡上有人梳理了一個「紅樓夢裡100個最難認的生僻字」,這些字在今天看來,自然很容易讀出來,查起來也很便捷,但在中學時期,在那個年代,很多字我都是不認識的,且查起來很慢。

有偏旁部首的字還好查一些,對於壁畫特別多又沒有偏旁部首的字,就非常難查了,常常要翻閱半天,才找得出來。

這些生僻字,有的知道大概怎麼讀,但不確切,有的雖然能讀出來,但又搞不懂什麼意思,所以第一次讀紅樓時,體驗非常不好,讀的根本就不是故事,感覺學了滿是生字的長篇課文。

可能很多人都有過我這樣的經歷,在閱讀的過程中,有人遇到太多生字會直接放棄閱讀,也有人會直接跳過去,因為某一個字或詞,可能也不會影響對全文的理解,但我以為,如果跳過去,後面可能還會遇到,還是不認識,永遠都不認識,但如果你記下來,學會了,知道那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以後多見幾次,自然就認識了。

所以,我讀書採用的辦法是集中記下生僻字詞,讀完後一個一個查新華字典,徹底搞清楚怎麼讀,是什麼意思,然後不斷地記誦,權當是語文老師布置的課外作業。

於是第一次讀完紅樓夢之後,我做了兩件事,第一件是抄寫紅樓夢裡的詩詞,因為太喜歡。第二件便是抱著新華字典,集中查生僻字詞。

我用了整整一天的功夫,坐在院子裡,一邊翻閱被我幾乎翻爛了的新華字典,一邊口中念念有詞,一邊用筆在字後面寫下讀音和字義。當年的一本新華字典,只要4元錢。

雖然費了很大的功夫,但現在想想,當年用了一天的時間,把新華字典翻了上百遍,這樣的苦功夫讓我受用至今,因為很多字詞,從那時候開始認識,到後來熟識,再讀紅樓的時候,就順暢了許多,沒有了第一次閱讀時因為生僻字詞而產生的晦澀難懂的感覺。

當然,也有些字,在當年的新華字典中查不到,比如妙玉給黛玉斟茶的杯子叫「點犀(喬皿)」(qiao,二聲,上下結構,一種器皿)給寶釵斟茶的杯子叫「(分瓜)瓟斝」(ban,一聲,左右結構,類似於葫蘆的植物),這兩個字在新華字典裡是查不到的,現在的輸入法也打不出來。

因為古典名著中,常會有很多生僻字,或人為的造字,別字,所以有不少在新華字典中根本查不到,那時候還曾懷疑過新華字典,因為一直以為新華字典包含了所有的漢字,不可能有查不到的字,一定是弄錯了。

直到後來才明白,新華字典最初的版本只收錄了8000多個漢字,現在最新的第十一版,也不過10000多字,而中國漢字的總數,據統計近10萬字!新華字典不過收錄了最常用的十分之一的漢字。

為了方便中小學生閱讀,現在的很多名著都有青少版,不僅故事情節比較簡單,且對生僻字詞都做了注釋,可以無障礙閱讀,我當年讀書,圖書市場還沒有這麼詳細的分類,讀的是原著,沒有任何注釋,於是《新華字典》成了我第一次紅樓的「功臣」。

後來讀了大學,參加工作,認識的字越來越多,不認識的越來越少,即便碰到不認識的字,網絡查也很快捷,好多年都沒用過新華字典了。現在想想,我人生中的很多漢字,除了課本上學到的,有不少都是新華字典教給我的,真正稱得上是我的「漢字老師」。

作者:夕四少,為你講述不一樣的紅樓和金瓶故事。

相關焦點

  • 《新華字典》APP每天僅免費查倆字 "字典"也不能亂翻了
    原標題:《新華字典》APP,每天僅免費查倆字 《新華字典》自從上世紀50年代出版以來,伴隨了幾代人的啟蒙教育,身上附著了不少的時代痕跡和文化意義,該APP一上線便贏得了網友的關注。可網友發現,免費版一天只能查兩個字,想要繼續使用,就得付費40塊。而一本紙質版的新華字典售價在20元左右。由此,質疑聲四起。
  • 《新華字典》官方APP一天只能免費查兩個字
    【中關村在線新聞資訊】6月13日消息:還記得我們之前提到的《新華字典》官方APP嗎?這款應用為免費下載+增值服務的收費方式,但是這個免費版似乎有點太「摳」了。在《新華字典》官方APP上線後,就有用戶反映,儘管應用有免費版本,但是免費版一天只能查2個字,如果需要繼續查字,要麼等第二天,要麼花40元升級成完整版。《新華字典》官方APP對此,有用戶表示這個免費版就是個擺設,乾脆直接改成付費應用好了,一天兩個字還不如去網上搜。
  • 小學必備字典哪個好?對比《新華字典》我選擇了它!
    孩子一年級開始正式識字,家長需要為孩子們準備一個工具字典,而市面上那麼多字典產品,究竟選擇哪個好呢?作為80後,我們那個年代大多數是用《新華字典》這類的權威字典,但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新華字典》還是最好的選擇嗎?
  • 新華字典APP每天免費查兩字,查完僅需18年
    IT之家此前報導來自出版方商務印書館官方版本的《新華字典》App已登陸蘋果/安卓應用市場,應用描述為市場唯一正版《新華字典》APP,並由新聞聯播原播音員李瑞英配音。但,引來網友吐槽:「比紙質版還貴」。新華字典App免費版一天只能查2個字根據IT之家試用,目前蘋果iOS系統版本每天只能免費試聽兩次,讀者有需求可以花上40元人民幣購買所需的語音服務。除此之外,免費版一天只能查2個字,想要完整體驗需花費40元購買。目前第11版《新華字典》雙色本在網上售價僅為19.8元。
  • 《新華字典》首出APP 收費高引發爭議
    免費版一天只能查兩字        相關連結:            64歲《新華字典》首出APP              年過六旬趕時髦 《新華字典》App登陸蘋果市場             世界發行量最大的工具書《新華字典》正版APP上線              《新華字典》推APP 免費版一天只能查
  • 80後白領熟記新華字典 能準確說出漢字所在頁數
    張獻寶和他的「寶貝」字典 記者 張誠 攝  筆直的西褲,潔淨的襯衫,肩上背著一個皮包,長春「80後」白領張獻寶看上去十分精神。他還有個特長——能說出漢字在新華字典的哪頁上。  5月7日,記者見到張獻寶,當時他手裡正拿著1本紅色封皮、內頁有些發黃的新華字典。  「這本新華字典是1990年重印本,商務印書館出的。」張獻寶笑著說,這個「寶貝」已陪他20多年了。  隨後記者拿過字典,開始測試張獻寶的這個特長。  「魏國的『魏』字,在多少頁?」記者隨機翻了一頁新華字典,向張獻寶詢問。
  • 《新華字典》推APP:免費版一天只能查2個字
    《新華字典》官方APP正式上架,完美再現線下紙書查字方式,支持iOS、Android平臺。不過有網友發現,免費版一天只能查2個字,想要完整體驗需花費40元購買。對此,網友分為兩大陣營,有人表示「40?好貴呀,我還是百度一下吧。」也有人支持:「付費時代,人家也有成本。」
  • 遇到生字,查字典還是百度一下?小學語文學習方式改變惹爭議
    有不少的小學生的家長發現,雖然孩子有《新華字典》,但是當遇到生字的時候,孩子根本就不去查字典,而是藉助手機或電腦直接在網上搜索。特別是在當前,受到疫情的影響,孩子居家學習能夠更方便地使用電子設備,於是學習生字時候,學生更加依賴電子設備,依賴網絡,《新華字典》成了擺設。
  • 正版《新華字典》APP一天只能免費查2個字?開發方說:錯了,這就是...
    然而,當使用者興衝衝下載後卻發現,這款正版新華字典APP每天只能免費查兩個字,隨即便跳轉到了使用需付費40元的頁面。40元,比市面上發行的紙質《新華字典》幾乎貴了一倍。新華字典APP沒有「免費版」 「火得特別突然。」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13日採訪APP開發方上海明數數字出版科技有限公司時,有關工作人員坦言,新華字典APP上線後引發的熱烈討論和關注,出乎他們的意料。
  • 《新華字典》推手機APP 免費版一天只能查2個漢字
    中新網北京6月12日電(記者 張曦)近日,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的《新華字典》APP上線。記者下載後發現,免費版一天只能查2個字,想要完整體驗需花費40元購買。因此也有網友吐槽說:「比紙質版還貴。」
  • 如何快速查字典?掌握「猜查法」,讓查字典的速度「飛」起來!
    即使是出社會了,上班了,也會遇到生僻字,還是要查字典。從小,語文老師就開始教我們查字典。用的最多的,就是《新華字典》。一本幾塊錢,一點兒也不貴;「讀書破萬卷」,我都翻爛了好幾本《新華字典》。當老師後,我依然喜歡使用小巧、便宜、實用的《新華字典》。買的《辭海》等工具書落滿灰塵,束之高閣,無人問津。
  • 新華字典出了個APP,每天只能免費查2字... 尷尬...
    還可以一鍵從數字版切換成紙質版感覺一下子穿越到了小學時代話說我上小學後第一個生日禮物就是新華字典呢!*點擊了解新華字典每天才兩次的免費服務???你在跟我開玩笑嗎?有網友表示:查字還要按字收費,搶錢?另一個區別於紙質版《新華字典》的亮點,是這部數字字典筆順的部分,官方版的《新華字典》APP嵌入了動態、靜態兩種標準筆順,並且支持「我來寫寫看」這樣的功能,包括跟寫和默寫兩種模式,讓學習者能夠順利了解正確的筆順筆畫
  • 《新華字典》APP評分僅2顆星 定價40元真相是……
    中新網北京6月14日電(記者 張曦) 一天只能免費查2個字,想要多查閱需要至少花費40元,《新華字典》APP一經推出就引發了熱議。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從蘋果商店看到,該APP上線四天雖然吸引大批網友下載,但評分僅為兩顆星。
  • 《新華字典》出到第12版了,來說說自己與字典的故事吧
    我查了一下資料,《新華字典》是新中國第一部現代漢語字典,1953年在《伍字小字典》的基礎上開始重編,1957年由商務印刷館出版第1版。目前,《新華字典》已成為中國人乃至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漢語學習者的必備工具書,獲得過「最受歡迎的字典」和「最暢銷的書(定期修訂)」兩項金氏世界紀錄,印行已超過6億冊。
  • 新華字典-在線查字大全
    新華字典app是商務印書館官方推出的國民漢語教育工具app,新華字典app是市場唯一正版,提供數字版紙版對照,《新聞聯播》原播音員李瑞英播讀,漢字規範筆順動畫等增值服務
  • 《新華字典》出了個官方版 app,但憑什麼叫價 40 元?
    (該款 app 的上特別標有「正版」字樣)曾陪伴過大多數中國小學生的《新華字典》在 6 月 11 日推出了官方版 app,讓你可以隨時查生字,而且還請來原《新聞聯播》播音員李瑞英來為字典配音,誰也不能再羞辱你不懂讀生僻字了。想知道你的中文詞彙量到了什麼等級?關注微信公眾號愛範兒(微信號:ifanr),回復「612」參與測試。
  • 新華字典也出APP了!每天只能查2個字
    近日,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的《新華字典》APP上線。記者下載後發現,免費版一天只能查2個字,想要完整體驗需花費40元購買。因此也有網友吐槽說:「比紙質版還貴。」  和紙質書相比,《新華字典》APP充分發揮網際網路方便快捷的功能,支持手寫、攝像頭取字和語音輸入,另外還有易讀錯字等闖關遊戲。
  • 《新華字典》APP每天免費查兩個字?
    《新華字典》APP每天查兩字後就彈出收費提示但《新華字典》APP的免費版每天只能查2個字的情況引發爭議,APP的開發方表示,因涉及版權及軟體開發等問題,所以需要付費。  只能每日免費查2字  昨天,中國出版集團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新華字典》官方APP發布。據中國出版集團網站介紹,APP由商務印書館官方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支持iOS、Android平臺。
  • 澎湃聯播|新華字典APP每天免費查兩字,查完僅需18年
    那他一定是買了《新華字典》APP。 近日,由商務印書館官方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的《新華字典》APP上線。但要想使用這款APP可不簡單:該APP免費版每天只能查2個字,按照共收錄13000多個單字計算,查完得用18.57年。如果你不能堅持連續登陸十幾年,每天找兩個字來查,那就得花40元進行購買。
  • 《新華字典》App每天只能查2個字,完整版需付費40元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蔣肖斌    6月11日,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的《新華字典》App(1.0版)正式上線,成為市場唯一正版的《新華字典》App。然而,其每天只能免費查兩個字,完整版則需付費40元的情況,引發了輿論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