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7日,第五屆「中國高等工程教育峰會」籌備會議在中南大學召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事業發展部主任吳英策,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工程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浙江大學機器人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陸國棟,中南大學副校長陳翔,以及清華大學、天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相關部門負責人,中南大學本科生院全體班子成員參加會議。會議由中南大學本科生院院長何軍主持,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會上,陳翔副校長首先代表學校向出席會議的高等教育學會和兄弟高校的領導、專家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地感謝。他表示,承辦第五屆「中國高等工程教育峰會」,對於中南大學來說,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大事,學校一定會全力以赴,確保峰會取得圓滿成功。陳校長還圍繞峰會的主題、內容、議程和日程等發表了個人看法。一是將「工醫結合」作為峰會的創新點,努力構建學科交叉融合的知識體系,培養高層次的工醫結合人才;二是要深刻理解上級部門最新提法的豐富內涵,確保分論壇主題的新穎性;三是在確定與會專家時,既要兼顧專家的影響力,也要兼顧專家對教育的熟悉程度,以此提升峰會的權威性和學術性;四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讓峰會的形式變得更加靈活一些,擴大峰會的影響力。比如,可以採用網絡投票的方式評選出最佳演講嘉賓等。
吳英策主任重點闡述了第五屆「高等工程教育峰會」主題的確定原則和思路。他表示,峰會主題既要順應國家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新變化,又要符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年度工作要點以及對工程教育發展提出的新觀點、新要求。要以「發揮大學國之重器的作用」等觀點為引領,對「新工科」建設進行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發,努力做到突破常規、突破約束、突破壁壘、強化變革、強化創新、強化引領。要體現工程教育在變局中開新局的發展理念,推動工程教育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吳主任還就開好峰會提出了具體要求,希望大家全力以赴、團結一致,真正做出一屆有高度、有深度、有水平的峰會。
何軍院長介紹了第五屆「中國高等工程教育峰會」籌備方案的具體內容。與會人員圍繞籌備方案進行了熱烈討論。東南大學教務處處長孫偉鋒介紹了第四屆「中國高等工程教育峰會」的成功經驗,並對做好第五屆峰會提出了具體建議。一是確定峰會主題為首要任務,要儘可能地根據工程教育領域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來確定峰會主題;二是要充分發揮召集單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召集單位的資源進行整合,邀請到最合適的專家參會;三是要體現特色,去年的創新創業分會場採取由學生作為主講嘉賓的形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四是充分考慮疫情防控因素,做好線上線下同步進行的準備工作。華中科技大學教務處處長陳剛指出,峰會主題要體現學術性,同時,峰會要引導全國高校認真思考和解決人才培養的定位和機制問題,不斷完善和改進人才培養方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清華大學國際工程教育中心副主任王孫禺表示,提升工程教育質量要抓好質量保障和教師發展兩個重要環節。在質量保障方面,重點是加強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在教師發展方面,重點是加強教師教學能力建設。天津大學教務處副處長王梅表示,峰會作為工程教育領域的頂級大會,要起到風向標的作用,站位要高、關注要多、影響要深。同時,峰會還要體現時代性、變革性、引領性。要在傳承基礎上進行創新,推動高等教育既要面向未來,又要回歸初心。四川大學教務處副處長蘭利瓊認為,確定分論壇主題,一定要將教師的參與度作為重要的考量因素,教師們參與的越多,論壇的輻射效果就越好。因此,確定分論壇主題時,要以教師的需求為出發點,鼓勵廣大教師主動融入峰會。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喬偉峰老師談到,主論壇和分論壇的主題要相互銜接,主論壇的主題應該涵蓋分論壇的全部內容。同時,要向外界闡明峰會的預期成果,充分體現峰會的高端性、前沿性。
陸國棟秘書長在發言中表示,第五屆「中國高等工程教育峰會」具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新工科建設的破冰點;二是工程教育專業委員會換屆的突破點;三是工程教育專業委員會和教學指導委員會工作的結合點。峰會主題的確定要堅持「三個緊密結合」,即與國家的發展戰略緊密結合、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提出的新觀點緊密結合、與高等院校工程教育的發展需求緊密結合。今年的峰會既要對「新工科」建設成果進行階段性總結,又要堅持不斷創新,將「工醫結合」作為分論壇的特色內容。對於工程教育專業委員會今後的主要工作,陸國棟指出,今後要加快推進教師教學發展指數的發布工作,逐步構建和完善校級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省級教師教學發展聯盟、區域性教師教學發展研究院的網絡式、層次式的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