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對濫食野生動物的突出問題以及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的巨大隱患,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但全面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還需要一個過程。在現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儘快通過一個專門的決定既十分必要也十分緊迫,目的就是在相關法律修改之前,先及時明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為打贏疫情阻擊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有力的立法保障。
現行的野生動物保護法關于禁食的法律規範,僅限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沒有合法來源、未經檢疫合格的其他保護類野生動物。《決定》在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基礎上,以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為導向,擴大法律調整範圍,確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制度。對違反現行法律規定的,要在現行法律基礎上加重處罰,以體現更加嚴格的管理和嚴厲打擊。
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疫情防控期間,溫州市檢察院對一起正在辦理的走私珍貴動物製品案仔細研判、深挖線索,有力引導偵查機關抓獲另外3名犯罪嫌疑人。
據了解,現場查獲的穿山甲鱗片達10.65噸,價值約1.1億。全案交易數量累計達23噸多。
此案是浙江省目前偵破的最大穿山甲鱗片案件,也是去年以來,全國查獲涉案數量最多的一起穿山甲鱗片走私案件。
截至2月14日,共依法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18人。
整個貨櫃用薑片把穿山甲鱗片藏起來
數量如此之巨的穿山甲鱗片,是哪裡來的?
去年6月,溫州市公安局接到溫州海關緝私分局傳遞的一條走私穿山甲鱗片的線索,經過初步研判,立刻組成聯合專案組進行偵查。
辦案人員發現,廣西某地銷售的穿山甲鱗片發貨人是兩個溫州人,姚某和王某。在境外的嫌疑人蔡某,將組織一批穿山甲鱗片走私入境。而收貨人,正是姚某和王某。
去年10月29日,溫州甌海郭溪街道一託運部,姚某和王某帶著一伙人,等待一輛神秘貨車的到來,既興奮不已又忐忑不安。
海關緝私部門和當地警方組成的專案組,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
當著嫌疑人的面,執法人員打開貨車上的貨櫃:全是麻袋,再打開一隻只麻袋,裡面是薑片。
當麻袋卸掉一半時,真相終於顯露:在貨櫃中部偏後部的地方,很多麻袋裡,全裝著穿山甲鱗片。
辦案人員說,「如果採用抽檢的方式,一下子是很難查到的。」
犯罪團夥非常狡猾,在走私這些穿山甲鱗片時,不但用薑片作掩護,還在麻袋外面,用英文字母做了特別標記,以區分薑片和穿山甲鱗片。
專業走私團夥操縱
被混在40多個貨櫃中上船
辦案人員表示,這是一條很完整又專業的跨境走私鏈條。
犯罪嫌疑人蔡某等人,費盡力氣從非洲某國採購穿山甲鱗片。然後,委託另一個境外的專業走私團夥,由其操縱,藏有穿山甲鱗片的貨櫃,被混裝在40多個貨櫃中,再裝上貨船。
這批貨物漂洋過海,被運送到了韓國釜山港。
趁著夜色,一艘千噸貨船又悄悄載著貨櫃,離開釜山港直奔中國上海一個非設關地的小碼頭。
貨櫃入境後,又偷偷被轉運到溫州甌海。
而這樣的操作,已經不是第一次。
通過擴案偵查,警方查明:2018年11月以來,犯罪嫌疑人還兩次走私穿山甲鱗片12.56噸入境,並銷售到廣西某地。
截至目前,此案已查明走私的穿山甲鱗片共計23.21噸。
據了解,一隻穿山甲身上約有0.4-0.6千克鱗片。走私23.21噸鱗片,意味著近5萬隻穿山甲遭遇毒手。
案件涉及海上偷運、碼頭卸貨、國內運輸、境內貨主、銷售下家等各個環節,查扣用於走私的三無船隻1艘。
辦案檢察官說很痛心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經過鑑定,涉案的306包穿山甲鱗片,全部屬於樹穿山甲的鱗片,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要求完全禁止國際貿易。
據統計,2016至2019年,全球有50萬隻穿山甲因為肉和鱗片而被殺害。
近30年來,我國穿山甲種群數量下降了80%,加大對穿山甲的保護力度刻不容緩。
2月6日,兩高兩部出臺的《關於依法懲治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第九條規定:依法嚴懲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
據「溫州檢察」發布,辦案的檢察官說,這起案件,將用足用好刑法嚴厲予以整治。
「走私穿山甲鱗片入境的行為,根據刑法第151條第2款的規定,應以走私珍貴動物製品罪定罪處罰。情節特別嚴重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本案的犯罪鏈條非常龐大,要嚴打走私珍貴動物製品的團夥,還要深挖該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從源頭打擊,實現全面整治。」
辦案的檢察官說,「我們感到很痛心,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是穿山甲傳播的新冠病毒嗎?
其實,它也是受害者!
2月7日,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華南農業大學的科研人員通過聯合攻關,研究認為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當然,關於穿山甲是否真的是此次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目前還在進一步研究,還並未完全確證。
中間宿主是否是唯一的?華南農大教授沈永義說,一般來說,中間宿主可能有多個。以SARS為例,除了果子狸,其他的小型食肉動物也可能對病毒起到放大作用。
穿山甲是古老的哺乳動物,是一種從7000萬年前的食肉目動物進化而來的特化物種。
目前,世界上有8種穿山甲,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亞洲。
揚州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動物學副教授李世平說,穿山甲繁殖艱難。它食量巨大,但食性單一。雌性穿山甲一胎僅產仔1到2隻。對生存環境要求高,適應性差。
目前,無法實現穿山甲大規模人工養殖。
「事實上,穿山甲的鱗甲只是角質化的皮膚附屬物,它的主要成分是β角蛋白,和毛髮、指甲等的成分沒有本質區別。」李世平說,研究人員發現,豬蹄甲和穿山甲的鱗甲提取物中所含成分相似且含量接近。
穿山甲的肉在營養上也沒有想像中那麼神秘。根據相關檢測數據,它的肉中主要是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等,相比平時吃的普通動物並無過多營養優勢。
「而且,穿山甲作為野生動物,身上存在大量病毒和寄生蟲,所以食用穿山甲存在損害健康的風險。」李世平說。
(來源: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