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楊丹)從2019年9月開始,成都市將免費為全市所有秋季入學的三年級學生開展口腔健康檢查和第一恆磨牙的窩溝封閉。這是記者今日從成都市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幹預項目現場啟動儀式上獲悉的消息,該項目由成都市衛健委、教育局和財政局聯合發起和開展,旨在降低兒童齲齒發病率,提高全市兒童口腔健康水平。
根據2017年9月第四次全國口腔的流行病調查數據顯示,我國5歲孩子齲齒的發病率為70.9%,12歲孩子齲齒發病率為34.5%,與10年前的數據相比,都呈增加趨勢。成都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口腔科主任何曉玲告訴記者,目前齲齒在兒童中的發病率高,主要和孩子的飲食習慣、刷牙習慣以及本身牙齒的發育相關。」何曉玲說,現在的食物都是精加工食物,吃了之後容易粘附在牙齒上,如果刷不乾淨的話,很容易導致蛀牙。同時,現在含糖食物也多,也是誘發蛀牙的重要因素。因此,家長們平時需要注意孩子的飲食和用牙習慣。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主任鄒靜教授告訴記者,窩溝封閉是預防齲齒的有效手段之一。窩溝封閉是用一種牙科高分子複合樹脂材料,塗布在牙齒深窩溝內,材料硬固後,可保留在窩溝中形成一層保護性屏障,隔絕細菌和酸對牙齒的腐蝕,從而達到預防窩溝齲發生的目的。
「自2009年後,成都市每年都有4-5個區縣開展了由中央財政補助的中西部地區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幹預試點工作,為適齡兒童開展窩溝封閉。「成都市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幹預項目辦公室主任曾偉介紹說,2015年,雙流區由政府投入經費,在全區開展適齡兒童窩溝封閉;2018年,市級財政出資,在武侯區、彭州市試點開展全域覆蓋的適齡兒童口腔綜合幹預項目。經過多年的探索,成都目前已具備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幹預項目的基礎,從2019年開始,將為成都市所有小學秋季開學後升入三年級的學生免費做窩溝封閉。
曾偉說:之所以選擇三年級的學生,是因為7-9歲是做窩溝封閉的最佳年齡。第一恆磨牙(即六齡牙)在6歲左右開始萌出,是最早萌出的恆磨牙,上下左右各一顆,共四顆。「很多家長會忽略六齡牙,以為也會在孩子換牙的過程中換掉,但其實六齡牙是不換的。因此,只要六齡牙出問題,那麼影響將是終身的。」同時,六齡牙上面有很多窩溝,食物殘留物容易黏在這些窩溝裡,因此是患齲齒概率最高的牙齒。「所以,當第一恆磨牙完全萌出後,應及時進行窩溝封閉加以保護,從而有效預防蛀牙的產生。」鄒靜教授也告訴記者:孩子第一顆牙齒萌出後即可給孩子刷牙,併到兒童口腔科預約,給孩子建立口腔健康管理檔案。家長要帶每3~6個月複查,就像做兒保一樣,千萬不要等到牙疼、「鼓膿包」或面腫才來就診,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曾偉說,承擔兒童窩溝封閉任務的醫療機構由各區(市)縣衛健局確定,醫療機構原則上採取攜帶相關設備到學校集中檢查的形式,開展口腔健康檢查和窩溝封閉工作。項目秉承「自願參與」原則,口腔健康檢查篩選出的適宜實施窩溝封閉的兒童,在兒童家長填寫《家長知情同意書》後,接受窩溝封閉服務。服務結束後,口腔醫生將給家長反饋一份《服務結果通知書》,以書面形式向家長反饋檢查結果及治療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