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慰行 審丨瑾函
民進黨憑藉在臺灣立法機構的人數優勢強行通過了開放「菜豬」進口的命令,將此作為一份「聖誕大禮」送給臺灣民眾。但似乎臺灣民眾對此並不買帳,有民調顯示,臺灣地區近七成民眾反對「菜豬」進口。民進黨當局罔顧民意的行徑,給了國民黨反擊的機會,「百年老店」重新團結起來展現活力。
「菜豬」進口,淵源悠久
關於臺灣地區進口「萊豬」問題的爭論,這已不是第一次。陳水扁時期,出於狂牛症原因禁止進口美國牛肉,其後又考慮解禁萊克多巴胺,但遭到國民黨和民間反對,最終未能實施。馬英九時期,臺灣地區同意擴大美國牛肉進口,蔡英文更是帶頭反對。如今身份一變,蔡英文竟成為開放美國含有萊克多巴胺(瘦肉精)肉類進口的推動者。
當被問及民進黨對豬肉進口問題是否雙重標準時,蔡英文稱民進黨僅在國際標準未出臺前對進口美豬問題有所保留,國際標準出臺後就接受了國際標準。但實際上,民進黨在國際標準出臺後仍然要求美國肉類瘦肉精要「零檢出」。
其實,無論陳水扁還是馬英九,都曾考慮過開放美豬進口,可最終都迫於壓力放棄。從中可以見到,開放美國豬肉進口關係到臺灣地區切實利益。一方面,美國就開放肉類進口向臺灣地區不斷施壓。2010年,「美國在臺協會」就臺當局立法機構單方面限制美國肉類進口發表聲明,表示臺灣地區未來很難與美國擴展經貿關係。另一方面,開放美國肉類進口涉及到貿易、政治和戰略關係。臺灣方面認為,開放美國肉類與籤訂自貿協定、赴美免籤、對臺軍售等問題掛鈎。正是由於其中牽扯的巨大利益,才使民進黨在這一問題上表現出前後矛盾的雙重立場。
民進黨利慾薰心,國民黨趁機經營
正是看重了開放「菜豬」進口的巨大利益,蔡英文押寶取悅美國,但這無疑只是一場畫餅充飢的鬧劇。而對於這場失民心的鬧劇,國民黨趁機抓住有利時機,全黨團結一心,試圖讓「百年老店」重新煥發活力。
自2020年8月蔡英文提出開放「菜豬」以來,國民黨開展了各種反對活動。9月,國民黨發起「反美豬公投聯署」。10月,國民黨佔領立法機構抗議民進黨當局強行進口美豬。除此之外,國民黨各派力量也積極響應,馬英九表示,蔡英文開放「菜豬」進口,將犯下黑箱決策;「雙重標準、推卸責任;錯估情勢」三大錯誤。下一步,國民黨將啟動「反菜豬公投」聯署書,將戰線拉回街口。
蔡英文當局罔顧民意的行為,是以犧牲臺灣民眾健康為代價,來換取美國的「空頭支票」。但臺灣地區終究只是美國用來和中國大陸博弈的一顆棋子,蔡英文終將為自己畫餅充飢的行為付出代價。
(版權說明:本文由臺頭聞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來源:北京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