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進永年區洺湖生態溼地公園,3000畝水面波光粼粼,清澈湖水中魚蝦可見,水草、荷花隨風搖曳,空氣中瀰漫著沁人心脾的荷香,蜿蜒的木棧道上,前來消暑的居民盡情地享受夏日的清涼。
「洺湖生態公園不僅是居民休閒的好去處,還是中水再利用的起源地。」永年區區委書記侯有民介紹說,該區通過建設生態溼地公園,對汙水處理廠外排的中水進行收集儲存,再通過植物、生物處理淨化,使中水達到可接觸水體用水標準,以溼地形式保護和維護生態系統平衡,建設城市「生態之腎」,解決城市用水之憂。
從2016年開始,該區結合城市汙水治理、環境整治,按照能源節約理念,總投資10.1億元實施汙水治理、中水回用、集中供水等工程,鋪設地下管網178公裡(汙水75公裡、雨水28公裡、中水16公裡、供水59公裡),打造水生態循環體系,多措並舉做好四篇「水文章」。
「水文章」一:
再建汙水處理廠,生態溼地群鳥謳歌
隨著永年城區規模擴大和人口聚集率上升,僅有的日處理3萬噸汙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已不能滿足需要。為避免汙水處理設施薄弱對群眾生活和城市發展造成的潛在威脅,2017年,該區實施總投資1.15億元、佔地面積34.51畝、日處理汙水4萬噸汙水處理廠工程,同時鋪設27公裡的配套管網,收集範圍再擴展11.2平方公裡,實現城區生活汙水全收集。經過緊張施工,當年年底,汙水處理廠擴建及配套管網項目實現竣工運行。
城區汙水處理廠日產7萬噸中水,對於水資源並不豐富的永年區來說非常寶貴,如何利用這一資源,該區將目光盯向了汙水處理廠東側的洺湖。洺湖為洺河緩洪區,總用地面積為2700畝,場區緩洪容積762萬立方米。因洺河常年乾旱,該地域逐漸成為廢物堆積、垃圾拋放的髒亂坑,進行環境整治勢在必行。該區借勢發力,實施總投資3.3億元的洺湖水生態治理工程,
借現有溝壑灘地進行整體規劃整治,在保持雨水收集、防洪抗澇基本功能同時,將汙水處理廠外排的中水進行收集儲存,再通過植物、生物處理淨化,使中水達到可接觸水體用水標準,以溼地形式保護和維護生態系統平衡,使之成為城市中水再利用的起源之地。
2018年10月,洺湖生態溼地公園正式向居民開放。如今,環湖自行車道、濱水慢步道、親水棧道穿插林間塘旁,圈畫出幽美曲徑;溼地淨化區野鴨嬉戲、群鳥謳歌;水道上快艇穿梭、遊船飄蕩。
「水文章」二:
中水回用,化解城市之「渴」
對於地下水資源缺乏的永年區來說,隨著國家級園林城市建成和森林城市創建步伐加快,大面積的樹木林地、綠化植被養護需要大量的水源維持,且不斷增加的人口用水也將成為面臨的嚴峻考驗,洺湖中水便成為永年區綜合平衡水資源利用的一大保障。
中水水質和水量不受氣候影響,保證率高,可以節省大量優質水源,促進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對地下水的開採使用,有利於緩解城市供水緊張狀況。
該區充分利用國家中水回用優惠政策,從2019年啟動中水再利用項目建設,在全市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縣(市)區。目前已完成明山大街以南新城區範圍內6個保障性住房小區的配套中水管網工程,全長16公裡,完成投資2000餘萬元。
據悉,該區中水回用項目總投資近9000萬元。在新城區明山大街以南範圍內6個保障性住房小區鋪設配套中水管網,全長16公裡;在老城區建設中水加壓泵站一座,配套管網66.5公裡;在城北區域謀劃新建中水提升泵站一座,配套管網45公裡。整個中水回用項目將管道延伸至各個住宅小區,讓城區道路綠化、消防及公廁衝洗、小區綠化等全部用上中水,為永年區自身可持續良性發展提供了新途徑。
「水文章」三:
雨汙分流,將「城市觀海」封進相冊
7月26日,新洺路雨汙水管網工程完工;7月28日,廣源街雨水管道工程竣工,實現全線通車。這標誌著歷時三年多的雨汙分流工程圓滿畫上句號。
永年城區作為全國標準件生產集散地,城區面積已由最初的10平方公裡擴大到26.2平方公裡,城區常駐人口也已增至22.89萬,60年來城市排水系統一直沒有進行過升級改造,雨汙合流小口徑管道已遠遠不能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特別是進入雨季,為防止大量雨水衝擊汙水處理廠而關閉合流管道進廠閥門,不僅導致汙水廠不能正常運行,雨汙水夾帶著管道內的沉積物也直接進入洺河河道,造成水環境的嚴重汙染,同時因排水不暢,城區許多道路積水深可過膝,「池塘滿街」「門口養鴨」等新詞彙體現出群眾無奈的自嘲。
2016年該區果斷決策,在城區實施總投資3.2億元的雨汙水分流三年建設計劃,將城市「裡子」工程列上日程。此次雨汙分流工程是永年建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管網改造工程,耗資大、規模大、涉及面廣,不僅將全面系統的完善城市地下管網布局,更是永年市政設施水平大跨域。這一工程以節約辦事為前提,對現有管道進行勘察,能用的管道按位置仍承擔雨水或汙水單項功能,同時再增加一條管道補充功能,並對主街道進行淤泥清理。
「雨汙分流」工程於2017年4月破土動工,成為邯鄲市第一個實施雨汙分流工程的區域。據悉,該區雨汙分流工程共涉及53條街道管道建設現狀路面破除及恢復,包括37條街道汙水管道、16條街道雨水管道,以及2條街道現狀管道排水能力恢復,新建汙水管網48公裡、雨水管網28公裡,建設一座地埋式汙水泵站。
經過三年奮戰,該區雨汙分流工程即將全面竣工。雨汙水分流工程的實施確保了雨水、汙水各行其道,按照50年一遇暴雨流量涉及的排水體系將會發揮出特有的功能,不僅可一勞永逸徹底解決城市內澇問題,將「城市觀海」的尷尬鏡頭封進相冊,更是全面提升城市承載能力,為城市長足發展奠定了市政基礎。
「水文章」四:
關閉自備井,集中供水全力推進
在永年,因缺水而引發的不僅是民生問題,也是可持續發展問題。
長期以來,工業與生活用水全部採自地下水,現有地下水處於超採狀態,地下水開採過度會導致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形成地下水位降落漏鬥,造成一系列環境地質問題。
為有效控制因開採地下水而引起的地質災害,提高供水水質,從今年6月起,該區在加大力度關閉自備井的同時,組織實施南水北調水廠配套管網建設項目。依託江泉供水有限公司,實施鋪設城區供水管道工程,管道長度約65公裡,江泉供水公司組織大量的人員、物料及機械設備,加班加點,加快施工進度,目前已完成59公裡的供水主管網鋪設,整體項目將於8月底通水。
永年區通過做好四篇「水文章」,有效地化解了城市進程中的「水之憂」,為水資源緊張地區的環境修繕、城市供水升級探索出一條新途徑。(通訊員 常領山 高金坤 武姿辛)
來源:邯鄲新聞網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