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發現:寶寶一出生,就會有想要與身邊的人交流的意願。
剛生下來的寶寶都處在懵懵懂懂的狀態,並不會理解大人們說話的含義。不過,寶寶會隨著月齡的成長,還是能夠逐漸聽懂爸爸媽媽話中的大概意思哦,包括父母的爭吵~
笑笑的寶寶剛剛4個半月,是個大眼睛的公主,很招人喜歡。因為要照顧寶寶和家庭,笑笑成為了一名全職寶媽。
不過笑笑和老公的感情,在有了寶寶以後,總是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發生爭吵。
並且夫妻倆覺得寶寶還是個小嬰兒,肯定什麼都不懂,所以從不會避諱孩子的面。
不過最近笑笑發現寶寶有些不對勁,女兒的脾氣變得越來越急躁,而且只要笑笑與老公出現爭吵,寶寶就開始哇哇大哭,看著可憐很。
笑笑和老公意識到,很可能是兩人的爭吵給娃嚇到了,從而使寶寶變成這樣。於是兩人下定決心為了寶寶不吵架,而且還制定原則,就算吵架也一定要離著女兒遠遠的。
就這樣堅持了沒多久,寶寶的性格也變了回來,不在那麼急躁啦~
其實相信很多父母都會發現,雖然寶寶還是個小嬰兒,但有些時候大人所表露出的情緒或者說出的話,寶寶就好像真的能懂一樣。
這讓父母產生疑惑,寶寶到底多大才能聽懂大人的話呢?不過在此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父母經常在寶寶前面爭吵,都會給娃造成哪些影響。
兒童發展專家馬克·康明斯表示:父母在兒童面前吵架,對他們的影響比我們想像中要大很多,特別是在嬰兒時期。
1. 寶寶性格變急躁
當父母在寶寶面前出現爭吵時,寶寶就會表現得躁動不安,並且還會影響其大腦的工作壓力和寶寶的腦部發育,所以吵架對孩子來說,可是滿滿的負能量。
2. 寶寶失去安全感
父母經常吵架,雖然寶寶不懂吵架的內容,但會根據吵架的情緒來做出反應,很容易會讓寶寶失去安全感,長此以往下去,寶寶的心理就會受到傷害,比如內向、自卑、心理陰影等。
1)寶寶的第一階段:月齡2~3個月時
寶寶在2、3個月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在努力與大人開始交流與互動了哦。
在行動上,寶寶會用自己的小手去抓、握父母的手指;在聲音上,寶寶會對外界的聲音很敏感,比如父母講話的聲音,或者音樂聲音,那寶寶就會尋著望過去,並且還會露出笑容呢~
其實這都是寶寶想要與外界交流的表現,但此時寶寶並不能夠聽懂爸爸媽媽話中的意思哦。
2)寶寶的第二階段:月齡4~7個月時
研究表明:寶寶到了6個月後,能夠分辨出母語中的一些聲音。
等寶寶到了第二階段後,寶寶雖然還是聽不懂大人在話語,但是能夠感受到父母的情緒、說話的語氣,以及爸爸媽媽的面部表情,並且還會因此而做出與之對應的反應。
所以寶寶到了4個月以後,父母就不要再在娃的面前進行爭吵了,會很容易嚇到寶寶的哦!
3)寶寶的第三階段:月齡8~12個月時
寶寶在8個月左右後,就能夠理解一些簡單的詞彙了,比如「不可以」、「是的」,等到寶寶到了9個月後,就會認得自己的名字啦,聽到名字後,娃就會做出反應哦~
兒科專家表示:幼兒在1歲後能夠領會成人的意思,說明孩子的大腦發育已經達標;當幼兒在1歲前就能夠領會,說明孩子的大腦發育會更好。
寶寶到了12個月後,基本上就能夠聽懂大人的話啦,並且還會做出相對的反應哦。
歡迎討論
你家寶寶多大能夠聽懂大人說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