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本草,道盡世間風霜

2020-12-24 騰訊網

內蒙古赤峰市,牛營子鎮。桔梗在這片土地上綻放。清朝時,許多漢族百姓因天災人禍,迫於生計越過山海關,湧向北方。這裡的土地並不適宜種植中原的農作物,但移民們發現了桔梗這種極具生命力的本草,既可食用又可入藥,具有極大的經濟價值。從此,人們與桔梗甘苦與共,直至今日。

蘇州西山島,管惠生是島上第一代養蜂人。30多歲時,老管被檢查出胃出血加胃潰瘍,需要長期喝蜂蜜養胃。在家庭困難,子女負擔沉重的情況下,老管開始自學養蜂。養蜂人的艱辛非常人所能想像。「甜」由何來,這位83歲的老人最明白。

每年10月,全國的黃連採購商都會齊聚重慶黃水。黃水流通了全國90%以上的黃連。黃連必需種在斜坡上,工具、肥料全靠種植者每天肩背手扛。而一株黃連從播種到成熟,需要整整7年時間。由於種植在斜坡,採收黃連也成了個技術活,一般需要用到「神器」——黃連板凳,才能平穩支撐身體。採下的黃連還容易變質,需要連夜進行高溫炙烤和槽籠翻篩。黃連種植的艱辛,可謂是「以苦成就苦」。

吉林省長白山西南麓,是我國重要的人參產地。而集安一地特有的邊條參,曾是古代的貢參,以體長、須長、形美著稱。種了大半輩子人參的老梁,依靠著種植人參的技藝走出了大山。兒子小梁也決定入行,但老梁卻擔心兒子吃不了這份苦。如何才能讓兒子明白「苦盡甘來」的道理,老梁煞費苦心。

俗話說,良藥苦口,生活亦如此。藥之苦,換取的是身體的強壯,而心之苦,換取的是靈魂的堅韌。酸、辛、甘、苦、鹹,五味本草滋養百味人生。甘苦,是生命的況味。傳承千年的中華本草,遍嘗了甘苦,才知世事冷暖,飲盡了風雨,所以生生不息。

在看一下唄~

相關焦點

  • 五色五味 本草小廚
    本草與小廚是千萬年來咱中國人集體智慧的結晶;世間萬物皆有其時,同一種食材,在不同的時節、時辰採摘,其食用效果與藥效可能不同;我們的祖先在烹製本草的過程中發明了陶器鼎鑊等工具,讓美食得以發揚,並逐步認識本草的藥性,五味,歸經;本草的五行五蘊、五色五味、通過小廚的調和在餐桌上被使用得五彩紛呈;本草是美食文化的食材,也是中草藥文化的源泉,藥食同源的文化如涓涓細流,潤物無聲
  • 本草以草木之軀,承起人間情意
    「世間本草,或輕如煙塵,或重如磐石,或薄如蟬翼,或溫潤如玉,它們不驚擾大地,在天涯海角譜寫各自的史詩。對大千世界而言,它們不過一粒細沙,卻總有些人為其傾盡心血,在平凡的角落裡,用不知疲憊的步履,度量人生。」
  • 李清照最經典的相思名句,道盡世間最美情話!
    李清照少女時的閨中作品明麗清新,無憂無慮,她結婚後雖然和丈夫十分恩愛,婚姻美滿,但因為趙明誠作為朝廷命官,常常四處調動,也讓他們夫妻二人經常分隔兩地,這期間李清照的詞中多反應別後相思,也給我們留下很多世間最美的情話。
  • 鬼才黃霑的十首經典歌曲填詞,道破滾滾紅塵,寫盡痴男怨女
    ——黃霑《滄海一聲笑》女兒意,英雄痴,吐盡恩義情深幾許。塞外約,枕畔詩,心中也留多少醉。——黃霑《兩忘煙水裡》人生路,美夢似路長路裡風霜,風霜撲面幹紅塵裡,美夢有幾多方向找痴痴夢幻中心愛,路隨人茫茫——黃霑《倩女幽魂
  • 愛情詩詞十首,道盡了世間最美的情感
    下面我們就來欣賞十首最美的愛情詩詞,寫盡了世間所有的情!這首詞是宋代詞人李之儀的經典作品,全首詞的上片寫的是相思之深以及相離之遠,下片寫的是女主人公對於愛情的執著追求以及深切的祈盼。詞中通過描寫江水來比喻一種相思之情綿綿不斷,希望自己的情能夠得到對方的回應,一種真摯的情感就這樣宣洩而出。
  • 生活百態,儘是五味雜陳,需要用冷靜來沉澱
    加之生活越是迷茫,於是生活變得百態,參雜了太多的五味雜陳,一時一顆搖擺的心就開始無處安放。然後就學會了在迷茫時,冷靜看待生活百態,用心去品五味雜陳。品一味當時甜甜的初戀,因為青澀和不安,因為懵懂而熱情躁動的激情在那時得到了釋放;品一味後來對生活的安穩追求,沒有當初的鋒芒初露,將腦海中的奇幻夢想鎖在自己的小宇宙中,靜待一味平靜的藥劑讓我們停留下來。
  • 「一物具五味,五臟皆可養」,天生保護五臟的法寶,就是它……
    遼五味子,你懂它嗎遼五味子一般是指:五味子遼五味子它是林蘭科植物或華中五味子的乾燥成熟果實是一種中藥材《新修本草》有記載「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鹹味」因果實具有甘、酸、辛、苦、鹹五味而得名具有抗疲勞、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岫巖所產的遼五味子
  • 願你盡享世間美好
    一對父女在機場道別,父親說:「我愛你,願你盡享世間美好。」 女兒回答:「爸爸,我們一起共享的時間比什麼都重要。你對我的疼愛就是我所希望的一切。我也願你盡亨世間美好。」道別後,女兒離開了機場。那位父親因離別帶來的悲傷讓他忍不住流淚。
  • 中華本草——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近日,屠呦呦團隊在青蒿素研究上有了新的突破,在讓我們振奮不已、紛紛感嘆屠呦呦們是中國脊梁的同時,也讓我們重新認識到了中國一項無與倫比的瑰寶——本草。本草,最早見於《漢書·平帝紀》,是中草藥的另一種說法。《說文解字》中說:「藥,治病草也。」全世界約有35萬種植物,有藥用價值的近3萬種,其中作為中藥使用的約1萬2千種。
  • 中藥「五味」:辛、甘、酸、苦、鹹
    中藥的味稱為五味,是指中藥所具有的辛、甘、酸、苦、鹹五種與味相關的特性,雖然除此之外還有淡、澀二味,但辛、甘、酸、苦、鹹與五行、五臟相配屬,所以一般稱五味。
  • 這兩首相似的宋詞,道盡了從「少年」到「而今」的心態!
    今天狗子帶大家欣賞兩首道盡了人生從「少年」到「而今」心態的宋詞: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稼軒的這首《醜奴兒》通過回顧少年時不知愁苦,襯託「而今」深深領略了愁苦的滋味,卻又說不出道不出,寫出從少年到而今的截然不同的心態和感情變化。上闋寫少年,風華正茂涉世未深的少年時代對「愁」還沒有真切的體驗,根本不懂什麼「愁」,卻為了寫詩作詞勉強說自己很憂愁。
  • 佛教:《華嚴經》中的這三句經文,道盡了世間福禍成敗的緣由!
    而《華嚴經》中的一句經文,更是道盡了世間福禍成敗的緣由!一切諸報,皆從業起。業,是佛教的名詞,通常也稱為業力。地藏經云:「南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根據造業的方式不同,業分為身、口、意業,粗略算起善惡各有十業。善與惡,是根據造業的行為屬性,除了善和惡,還有無記業。
  • 本草005:漏蘆
    我們仍然本著生活化,常識化,實用化的思維,繼續學習我們的本草知識,大家逐步掌握了本草的功能特徵思維之後,我們後面會逐步過度到病案的學習。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一味身邊常用的藥草,昨天我們講了蒲公英,今天我們就一起再看看漏蘆吧,也是乳科常用的一味藥,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 對《神農本草經》及歷代本草的思考
    因為病性病位不同,藥物四氣五味不同,用藥當然大有區別。這難道不就是我們現代臨床常說常用的辨證分型、對證用藥嗎?  不揣冒昧,我們認為《本經》實際上講述的就是單方治病,是我們先人祖祖輩輩養生保健、防病治病的經驗總結。正是有了這些單方證,才有了後來與《本經》一脈相承的《伊尹湯液經》和《傷寒雜病論》。
  • 傷寒經方本草思辨(一)-傳統本草談
    傷寒論中有大道,有經史子集的功底,進去怎麼都有點收穫,但是本草是看著簡單,進來處處是陷阱,這種陷阱的感受可能貫穿著我寫這篇文章的全程,因為到現在為止我都沒有覺得本草整合起來讓人滿意。      以今天市場來說,考據本草或者研讀本草書籍之多的當然是JT叔叔,他的傷寒論講課也是以自己擅長的本草貫穿其中,把古代晦澀難懂的本草學咬碎了給大家。
  • 五味雜陳:藥物只有五種味道嗎
    □ 首席記者 劉永生    食有五味,藥亦有五味  五味,指甜、酸、苦、辣、鹹五種味道,泛指各種味道。五味雜陳,指各種味道混雜在一起,形容感受複雜而說不清楚,如:老人們回憶起過去的日子,五味雜陳,百感交集。
  • 左宗棠8句話道盡世間規律
    世間庸碌之輩,往往相反:低賤時卑躬屈膝、搖尾乞憐;一旦獲取權勢,便囂張跋扈、恣意妄為。年輕的時候,我們應該放開去幹,可以野蠻生長,很多人卻選擇了安逸;成功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履薄冰,很多人卻選擇了膽大妄為。所以世界上的人絕大部分都是自卑的奮鬥者,和狂妄的得勢小人。
  • 全新24味本草,《本草中華》第二季明晚播出
    而傳統中醫藥學的本草根源,就孕育在這豐厚萬變的自然之境中。無論是神秘的雪域高原、蒼涼的戈壁沙漠,還是茂密的原始叢林、溼潤的水鄉菏澤,每一味本草,都有其生長的最佳境遇,傳統中醫藥謂之「道地」。《本草中華》第二季攝製團隊在西安終南山自2018年1月以來,製作團隊歷經數萬公裡的跋涉,探訪傳統中藥「道地藥材」的原貌和生態。
  • 左宗棠8句話道盡世間規律!
    世間庸碌之輩,往往相反:低賤時卑躬屈膝、搖尾乞憐;一旦獲取權勢,便囂張跋扈、恣意妄為。年輕的時候,我們應該放開去幹,可以野蠻生長,很多人卻選擇了安逸;成功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履薄冰,很多人卻選擇了膽大妄為。所以世界上的人絕大部分都是自卑的奮鬥者,和狂妄的得勢小人。
  • 詩詞 | 十首唯美相思詩詞,道盡世間最美情話
    1.歸夢碧紗窗,說與人人道。真箇別離難,不似相逢好。賞析:荒漠悽涼的關山,常常令我魂牽夢縈,那遠在塞外的親人難以寄家信回來。可惜我兩鬢秀美的青絲,只因為日日盼望、夜夜相思而漸漸變白了。到他回來的時候,我要依偎在他懷裡,傍著碧綠的紗窗共訴衷腸。我一定要告訴他:「那別離的悽苦真是難耐,哪有團聚在一起好度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