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是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以四字的詞組居多,它用固定的結構和形式表示一定的意思,但是,在歷史長河源遠流長的傳承中,有些成語,我們漸漸的忘記了它的出處,甚至模糊了它的意思,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些成語。
01不三不四
不三不四這個成語我們經常用到。它在成語詞典上的解釋是:「指不正派,也指不像樣子。」其實,這有點被後人誤用的嫌疑。它本來的意思是不仁不義,不走「人」道,遠遠比我們平時用到的意思要嚴厲。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個成語出自易經,易經中的六爻講的是「三才之道」,即:天道、地道、人道。天道主陰陽,地道主剛柔,人道主仁義。而人道處於六爻中的三爻和四爻,所以說不三不四,就是說不在人道上,不講仁義。
是不是感到很意外,下面我們再說幾個不常用的成語。
02懲忿窒欲
【出處】《易經損》:「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
【釋義】懲忿窒欲的意思是克制憤怒,抑止嗜欲(嗜欲指肉體感官上追求享受的要求),它強調的是克己與忍讓。
易經損卦表面上是止損的意思,實際上是讓我們修心養性,加強自身的修養,所謂,損者益之。
03信及豚魚
【出處】《易經中孚》:「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釋義】信及豚魚的意思是對小豬和魚這樣微賤的東西也要講信用,比喻信用非常好,指出做人要誠實守信。
中孚卦在六十四卦中還是比較吉利的,它核心講的是誠信,誠者,天之道也。
04朝乾夕惕
【出處】《易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
【釋義】朝乾夕惕形容一天到晚勤奮謹慎,沒有一點疏忽懈怠。
乾卦六爻皆陽,好動多變,統領六十四卦,靠一勤字貫穿,勤者,有事則收之。
05匪夷所思
【出處】《易經渙》:「渙有丘,匪夷所思。」
【釋義】夷:平常。匪夷:不是一般人。匪夷所思 ,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形容人的思想、言談、技藝、事情等離奇,超出尋常,也形容所見事物的離奇或複雜。
這個是我們經常用到的成語,不過你想到了嗎,它也是出自易經?
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中華文化的源頭,數千年來,源源不斷地為華夏文明提供給養,今天我們說的這5個成語全部出自易經,是不是感到很意外?
其實,還有很多常用的也成語都是出自易經,只是我們「日用而不自知」罷了,比如:三陽開泰、否極泰來、觸類旁通等等,曉生把易經中的成語及出處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不足之處望大家指正,補充。
1、自強不息《易經·乾卦》 2、原始返終《易經·繫辭》 3、群龍無首《易經·乾卦》
4、虎視眈眈《易經·頤卦》 5、雲行雨施《易經·乾卦》 6、謙謙君子《易經·謙卦》
7、厚德載物《易經·坤卦》8、九五之尊《易經·乾卦》 9、防微杜漸《易經·坤卦》
10、反目成仇《易經·小畜卦》11、結繩記事《易經·繫辭》
12、正大光明《易經·離卦》 13、物極必反《易經·泰卦》
14、殊途同歸《易經·繫辭》 15、樂天知命《易經·繫辭》
16、洗心革面《易經·繫辭》 17、無妄之災《易經·繫辭》
18、革故鼎新《易經·雜卦》 19、不速之客《易經·需卦》
20、文過飾非《易經·賁卦》 21、 事業未竟《易經·未濟》
由此看來,易經文化確實博大精深,已經深入我們的骨血,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這些成語的出處是不是讓大家感到很意外,日常生活中你還遇到過易經中的成語嗎?歡迎大家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