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S2019丨廈門附屬第一醫院劉長勤教授:廈門糖尿病三師共管經驗分享

2020-12-13 健康界

在我國糖尿病已由少見病逐漸轉變成一種常見病、多發病。目前中國的糖尿病患者約有1.14億,約佔全球糖尿病患者的27% ,已成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但目前,我國糖尿病管理方面仍存在很多問題,慢性病照料模式(CCM)是目前糖尿病管理中最理想的一種,完善的CCM由衛生系統、社區、病人自我管理支持、服務提供體系的設計、決策支持和臨床信息系統六大核心要素組成。

一、理想糖尿病綜合管理模式

CCM六大因素的內在關係,衛生系統、衛生醫療機構和社區資源及政策聯合起來給予臨床決策支持,服務提供體系優化、衛生信息系統和自我管理支持。在這個基礎上,患者和醫療團隊積極有效的互動才能使健康結果得以改善。

美國CCM-糖尿病在綜合管理方面做得很好,成效也較顯著。比如三高達標率、併發症篩查/管理質量、醫護人員規範化診療都顯著提升,受惠患者較之前增加了2-3倍。但是國內糖尿病的管理模式怎麼樣呢?

國內糖尿病綜合管理模式的問題

國內糖尿病管理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患者診前診後的追蹤、治療指南的執行等。

國內糖尿病綜合管理的挑戰有國內糖尿病綜合防控和精準診療技術不完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落實率低,綜合達標率低,併發症發生率高。

而廈門糖尿病管理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有下面這幾個:廈門糖尿病患者就醫難,不願去社區;廈門糖尿病全程管理的碎片化;廈門基層糖尿病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廈門糖尿病管理發生發展的特點

廈門糖尿病慢病管理歷程

2012年:廈門「醫院-社區」一體化

《關於基層醫療機構延長慢性病用藥劑量的通知》;

2013年:「上下共管」模式;

2014年:試點「糖友網」,組建和試點「三師共管」;

2015年:全面推廣「糖友網」和「三師共管」服務模式;

2016年:「三師共管」2.0版「糖尿病臨床決策支持系統」,開展糖尿病綜合管理效果評價項目;

2016年8月:構建「三師共管」家庭籤約;推進「四標三色雙月曆」;按212、424、常規頻率管理;

2018年-至今:《福建省2型糖尿病一體化管理工作方案》,《廈門市2型糖尿病一體化管理工作方案》。

二、廈門「三師共管」糖尿病成效

廈門糖尿病「三師共管」架構和職責

」三師「指的是專科醫生、全科醫生和健康管理師,這些人的職責是:

專科醫生:明確診斷、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定期下社區巡診;

全科醫生:配合落實專科治療方案、及時掌握病情和處理、與專科醫師互通、預約專家門診、指導健管師;

健康管理師:協助「兩師」聯繫病友、負責日常隨訪、強化個體化健康教育、行為幹預。

為患者提供1+1+N全程關照網。

廈門糖尿病「三師共管」主要成效

1. 引導糖尿病患者有序就醫

現階段,70%的糖尿病患者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30%在大醫院就診。

2. 提升了基層糖尿病管理能力

「三師共管分享會」「健康管理師沙龍」,強化了基層專業力量。2016年開展健康管理師沙龍、全科醫師與三師共管分享會20多期,全市基層已有284名國家健康管理師,近兩年累計為基層單位新招聘醫務人員467人。

另外糖網遠程篩查系統和專科社區醫師互助平臺豐富了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的診治手段;信息化的助力;

按照標準化的診療規範,利用信息化手段,對糖尿病患者開展了人工智慧的輔助診斷,我市已有超過7萬人次接受了臨床決策輔助診療;

科學激勵,籤約服務費按照」282「原則分配。比如籤約費為120元/人/年。醫保基金承擔70元,財政預算承擔30元,個人支付20元,這些費用20元用作基層統籌,80元用作團隊分配,20元用作綜合激勵。

3. 規範了糖尿病綜合管理流程

從糖友入網、病史採集填寫項目調查表、個體化健康評估到特提花治療方案制定,再到日航管理病情監測等一整套流程的規範化。以及社區分層風險及管理等。

4. 制定考核規則,重視管理質量

制定了年度糖尿病規範化治療與管理質量評價標準。

5. 科學評價綜合管理效果

目前正在進行下面這種新的管理模式的有效性評估:

評價方法:隨機、平行、對照、前瞻;

對照:「三師共管」模式VS現有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的主要區別:血糖的治療是否是階梯性;他汀類藥的強度在血脂治療中的依從性;血壓治療的有效性;核心藥物的使用率。

主要終點觀察指標:糖化血紅蛋白、血壓、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變化;計算綜合治療 效果。

次要終點觀察指標:10年CHD和CVD預測風險的變化;糖化血紅蛋白<7%(如果合併心血管疾病<7.5%)比率,血壓<140/90mmHg的比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00mg/dL的達標率;健康相關生活質量(HRQOL);成本效益分析(衛生經濟學分析)。

我們曾總篩查糖尿病患者14864例,總入組11132例,其中精細化管理組為5378例,對照組為5754例,經過18個月的質控隨訪血糖的達標率為,幹預組為30%,而對照組為25%。而血壓達標率為,幹預組為69.8%,對照組為60.7%。這就說明新的管理模式對血糖的控制還有比較有效的。

三、了解廈門糖尿病發生發展的特點,防治關口前移

廈門環境優美,氣候宜人,而且老百姓的生活方式相對於其他地區來說比較好,所以我們要去研究和了解廈門糖尿病的發生有何不同,比如到底廈門市民的健康狀況如何?發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可以採取的群防措施有哪些?哪些幹預措施更有效?

在了解廈門糖尿病發生發展的特點,防治關口前移的措施有:

1.加強宣傳教育,發現糖尿病高危人群

加強宣傳教育;

提高自我健康意識;

重視社區篩查;

推廣危險因素評分系統;

聯網健康體檢系統......

2.提高管理水平

近一步完善「分級診療」和「家庭籤約」體制,建立「良好而固定「的醫患關係;

將糖尿病的綜合管理質量與績效相關聯;

調動專科醫師及全科醫師參與糖尿病管理的積極性;

擴大健康管理師的隊伍和規範管理內容;

建立糖尿病登記系統,實現從」廣數據-大數據-智慧醫療「的轉變。

3. 積極建設慢病防治示範區

2012年廈門市正式啟動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建設工作,實現多部門、多環節、多層次、多措施控制慢性病社會和個體危險因素,提高廈門市慢性病綜合防治水平,努力減少慢性病發生,降低慢性病危害;

2017年上半年,廈門市累計成功創建4個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2個省級慢性病示範區,實現了全市慢性病示範區全覆蓋及同質化;

2018年,海滄區再次接受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覆審,最終獲評」十佳特色示範區「;

持續推動健康廈門2030建設。

4.體醫結合,運動幹預糖尿病

2017年12月,在蓮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試點的」醫體融合「,作為城市改變糖尿病項目其中一個舉措收到社區居民的好評,近一年來,該社區已有百餘名中老年慢性患者享受」運動處方「帶料的療效。

2019年,由廈門市體育局、衛健委聯合牽頭開展」體醫融合示範社區「試點建設工作,確定一家專業的服務機構,聯合篔簹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集美大學體育學院、篔簹街道育秀社區居民委員會、廈門市過敏體質監測中心,落實開展」體醫融合「,」運動幹預慢病「項目服務。

5.建設糖尿病體檢中心,認識糖尿病危害

糖尿病體檢中心,擬在廈門市杏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糖尿病VR體驗館。


相關焦點

  • 「三師共管」託起分級診療三支點——對話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師共管」託起分級診療三支點——對話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姜傑 新聞頻道來源:央視網 2017年11月21日 18:25 A-A+ 張建全也道出了他的無奈:「我學的是中醫,2008年和醫院其他3名醫生一起接受培訓,成了全科醫生。雖然也學習了如何治療高血壓和糖尿病,但是臨床經驗缺乏,遇到病情複雜的患者心裡就沒有底。」最後,蔡韻梅還是坐輪渡到廈門市的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找專家治療。在鼓浪嶼,和她一樣,很多居民在社區醫院治不好病,就不得不捨近求遠到廈門島的大醫院看病。  這種狀況因「家籤」有了轉變!
  • 「三師共管」慢病防治丨廈門這樣推動分級診療
    在3月23日召開的由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衛生發展論壇——綠色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戰略」研討會上,廈門市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醫政醫管處處長周文做了題為「構建健康管理服務體系的實踐探索——『三師共管』的慢病防治」的主題報告,解密得到國家衛計委副主任馬曉偉高度評價的廈門特色診療制度——「三師共管」。
  •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四位名醫入選「海納百川」領軍人才特殊支持...
    廈門網訊 (廈門晚報記者 匡惟 通訊員 羅超) 近日,我市發布2019年「海納百川」領軍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入選名單,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王佔祥、林勤、徐兵、李學軍上榜。上任後,在原有的學組劃分基礎上,他新組建了糖尿病足病工作室、肥胖學組以及高尿酸血症與痛風學組,形成9大亞專業學組,科室治療能力和水平得到橫向和縱向的提升。學科影響力不斷增強,2018年被評為省級臨床重點專科。  近年來,包括糖尿病在內的慢性疾病高發,困擾各地醫者。李學軍帶領科室同行摸索並率先實踐獨具特色的「三師共管」分級診療模式,對患者實行長期有效的慢病管理。
  •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勇擔扶貧使命 助力臨夏創「三甲」
    有了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管理專家、醫療專家、藥學專家、護理專家、院感專家、保障專家等帶來的「廈門經驗」,臨夏州人民醫院醫療質量管理更加精細了,學科實力更加強勁了,藥品管理更加規範了,不良事件報告系統也有了……醫院服務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了。  多年幫扶結出累累碩果。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與龍海市第一醫院聯合開展2019年...
    3月2日上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與龍海市第一醫院聯合開展2019年「學雷鋒」健康諮詢大型公益活動,來自復旦中山醫院廈門醫院多個學科的30餘位專家,為患者提供衛生健康方面的權威解答和專業的建議。
  • 廈門力爭到2020年公立醫院增加建成床位數5530張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效果圖。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科綜合大樓效果圖。近日,晨報記者專訪廈門市衛生計生委主任姚冠華,聽他暢談在「健康廈門」建設中如何解決市民關心的熱點問題,分享醫改將如何惠及民生。破解「看病難」再新建12家社區衛生網點建設健康廈門,「看病難」是必須跨越的一關。姚冠華表示,破解看病難,首先要增加醫療資源供給。
  •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定版(標清) 光為黑暗而生,英雄為了世間的苦難而存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醫護人員明白,那一刻的毫不遲疑,那一刻的衝鋒陷陣,都能從病魔手中奪回一個生命。他們把對親人的萬般柔情,化作了愛護和拯救生命的使命,在荊楚大地上書寫堅守與擔當。他們知道只有保護好大家,才能呵護好小家。 聲聲「平安回來」裝滿了行囊,告別了自己女兒、兒子或是姑姑的身份,換上那身堅不可摧的白衣,他們以血肉之軀與病魔較量,用生命呵護生命。
  • 廈門首個胰島素注射針頭回收公益項目在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啟動
    廈門網訊(通訊員 洪於蕙 樊文岑)9月24日下午,廈門市糖尿病質控中心質控培訓會在復旦中山廈門醫院舉行,來自滬廈兩地的內分泌專家齊聚一堂,圍繞血糖儀的規範使用、胰島素注射針頭處置等熱點問題展開深入探討
  •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重點護理專科 全市唯此一家
    「嗯,我按照你交代的調整了入水量計算,還用了你教的方法鍛鍊,整個人狀態更好了」……5月11日,護士節前夕,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病健康管理門診,護理部主任朱海華主任護師正在為一位心力衰竭的擴張型心肌病晚期患者看診。該患者曾多次住院,到健康管理門診就診後,他逐漸學會科學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大大降低了反覆住院率。
  • 廈門醫院評價結果出爐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穩坐第一
    廈門醫院評價結果出爐  第一醫院穩坐第一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楚燕、通訊員羅超)我市醫院評價結果最新出爐,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6個指標全部排名第一,綜合得分遙遙領先
  • 廈門今年將成立慢病防治中心 力爭各區至少有一所三甲醫院
    【亮點一】  培養更多的健康管理師、家庭醫生   作為國務院醫改辦確定的「國家分級診療改革試點城市」,2012年以來,我市在慢病一體化管理基礎上,以糖尿病、高血壓為切入點,創設了大醫院專科醫 師、基層全科醫師和健康管理師共同管照的服務模式,形成了以「慢病先行,三師共管」為主要特色的分級診療「廈門模式」,並被納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分
  • 廈門醫院獲7個全省第一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陳蓴 通訊員 張從雲)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信息研究所發布2019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與2019年度中國醫學院校科技量值,廈門市各大醫院榮獲7個全省第一,16個學科、17個醫院科室入圍全國百強。
  •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成為全省首批網際網路醫院
    第一醫院成為全省首批網際網路醫院在家將能實現線上複診、藥品配送等醫療服務廈門日報訊(記者 楚燕 通訊員 許中 羅超)4月29日,福建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正式啟動首批網際網路醫院,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成為福建首批網際網路醫院試點單位之一,也是廈門唯一試點「線上複診、藥品配送」一體化服務的網際網路醫院。
  • 2020福建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廈門大學醫學中心招聘4人公告
    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廈門大學醫學中心)是廈門大學唯一的直屬附屬醫院,總佔地面積360畝、建設規劃床位3000張;其中一期投入20億元人民幣,用地180畝,床位1000張。醫院於2019年4月6日運營開業,目前開放37個臨床醫技科室。2019年醫院成功入選了首批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範中心,並獲得國家人體器官移植執業資格(肝、腎移植)。
  • 廈門:中醫藥融入防治糖尿病全過程
    自2013年起,廈門市推行「中醫專家下基層」,要求「中醫專家帶病人下社區、下基層帶徒弟」,張大爺正是在這一活動中結識了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思明分院中醫科主任醫師楊光,她告訴記者,初識張大爺時,他的狀態很不好,而現在張大爺的病症日漸減輕,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網絡門診」上線 不出門也能看病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楚燕 通訊員 羅超 弓凱)疫情防控期間,為降低患者及陪同家屬被感染的風險,原則上不推薦非危急重症者到醫院就醫。疫情防控期間如何複診?藥快吃完了怎麼辦?為解決患者就醫難題,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利用網際網路醫院開通「網絡門診」,為常見病、慢性病複診患者提供在線複診、續方、購藥等服務。
  •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樹立區域標杆 屢獲全國大獎
    【難忘瞬間】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 記者 楚燕 通訊員 張舒姍 潘戰和)從2019年起,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開展了MDT護理查房,多專科護士共同為複雜、疑難、危重患者設計個性化護理管理方案。圖為MDT護理團隊在中心ICU為一名病情複雜的中年患者查房,護理專家床旁指導臨床營養、靜脈導管、血栓預防、壓瘡等處理。
  • 2019福建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補充編內人員招聘32人公告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系隸屬廈門市的全民事業單位,是廈門市委、市政府重大民生工程建設項目,建設發展目標是建成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海峽西岸一流的三級甲等醫院。醫院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負責管理。
  • 廈門公物-公開招標-GW2017-212-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大學...
    廈門市公物採購招投標有限公司受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委託,就「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布類洗滌」項目(項目編號:GW2017-212)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GW2017-212項目名稱: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布類洗滌
  •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堅守抗疫陣地 築牢健康防線
    在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場上,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勇擔重任,提前謀劃,科學防治,為廈門人民生命健康築牢安全防線——第一醫院杏林院區擴建院區、改造負壓病房,各項防治相關規章制度迅速落實,專家會診機制、患者查房機制等迅速高效運轉起來……在保障本地戰疫的同時,第一醫院又調派18位精兵強將馳援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