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入門
美國PGA和LPGA巡迴賽中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男女球手,他們的球技精湛,屢次刷新紀錄.超越了自己的時代。他們的成就成為今天的高爾夫球手奮鬥的目標。
男子:
鮑比•瓊斯:
瓊斯(1902—1971)來自喬治亞州,在家鄉喬治亞,他創立了奧古斯塔國家高爾夫俱樂部和美國名人賽。他4次在美國公開賽上獲獎,3次在英國公開賽上獲獎。他是那個時代唯一一位包攬過大滿貫(Grand Slam)的球手(1930年,他摘取了美國業餘公開賽、英國業餘公開賽、英國公開賽和美國公開賽的桂冠)。輝煌之後,他選擇退役,當起了律師,一邊寫書,一邊拍了一些高爾夫教學紀錄片|、寫下了高爾夫運動史上獨特的一筆。
布賴恩•尼爾森:
在布賴恩•尼爾森(1912 —2006) 11年的高爾夫職業生涯中,1945年是最輝煌的一年。這一年在18場巡迴賽上獲獎,連續獲得11站比賽的勝利,還贏得了5項大獎,包括2個美國名人賽項和2個PGA錦標賽獎項。他在德克薩斯州的福沃斯(Fort Worth)長大,34歲時退役,即使是在退役後的日子裡,他仍然被人們盛讚為真正的紳士,和當球星時沒什麼兩樣。
本•豪根:
豪根(1912 —1997)是德克薩斯人,被譽為史上最好的擊球手。他獲過的獎項包括:2次美國名人賽、4次美國公開賽、1次英國公開賽和2次PGA錦標賽。他的運動精神被奉為傳奇,因此獲得了廣泛的尊重,1949年他遭遇車禍後,又6次奪取重大賽事的獎項。
阿諾德•帕爾默:
帕爾默(1929—)是賓夕法尼亞州人,獲過的獎項包括:4次美國名人賽、2次英國公開賽、1次美國公開賽。他以神氣活現的場上表現,以及和粉絲們的親密無間而聞名,他的粉絲團名喚「阿默大軍」。他是第一個將商業宣傳和產品代言最大化的高爾夫明星,這提高了他的公眾認可度。他還成功地做起了高爾夫球場建造生意。
傑克•尼克勞斯:
尼克勞斯(1940_)生長在俄亥俄州,暱稱「黃金熊」,是史上最成功的高爾夫球手。他獲得過的獎項包括:6次美國名人賽、4次美國公開賽、3次英國公開賽、5次PGA錦標賽和2次美國業餘賽,20世紀60年代,他作為帕爾默的接班人,靠著卓越的遠距離推稈技術,無數次臝得冠軍。1986年尼克勞斯最後一次獲得美國名人賽的冠軍,這可能是他最值得紀念的一次勝利。
泰格•伍茲:
泰格•伍茲(1975—)來自加州,獲得的獎項包括:4次美國名人賽、2次美國公開賽、3次英國公開賽、3次PGA錦標賽,並連續3次臝得美國業餘賽獎項。他的父親自幼按照職業高爾夫球手的標準培養他,他因此成長為今天高爾夫界的領軍人物,超出了眾人的期待。他集精湛的球技、強健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於一身,很有可能刷新高爾夫運動的多數──即便不是所有──關鍵紀錄。
女子
芭芘•迪德裡克森•扎哈裡亞斯:
在35歲進軍高爾夫界之前,迪德裡克森(1911—1956)參加了 1932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獲得田徑項目的兩塊金牌。高爾夫生涯開始以後,她在美國業餘賽和英國業餘賽上獲過獎。她是LPGA巡迴賽的創始成員,曾在3屆美國女子公開賽(U.S. Women’s Open)上獲得過獎項。
米奇•懷特:
懷特(1935—)來自加州,在她迄今為止的高爾夫生涯中,共奪得82場賽事的獎項。她曾4次在美國女子公開賽上獲獎,3次在LPGA錦標賽上獲獎。高爾夫運動史上最優美的揮桿動作就來自懷特。1963年,她在13項比賽上獲獎,並同時包攬了四大賽冠軍,成為LPGA會員中獲此殊榮的第一人。
凱西•惠特沃茲:
來自德克薩斯州的惠特沃茲(1939—)曾88次在LPGA巡迴賽上獲獎,成為第一位收入達到百萬美元的女子高爾夫球手。她6次在重大賽事上奪冠,7次成為LPGA年度最佳球手,8次成為LPGA收入最多的球星。
南希•洛佩茲:
來自新墨西哥州的洛佩茲(1957 —)9次獲得巡迴賽冠軍,其中5次連續獲獎,包括1978年的 LPGA巡迴賽上那個賽季,她當時雖為新人,但表現卻讓人印象深刻。她職業生涯中共48次獲獎,包括3個大賽冠軍。在2005年索爾海姆杯比賽上,以她為首的美國女隊大獲全勝。
安尼卡•索倫斯坦:
來自瑞典的索倫斯坦(1970—)戰績卓著:她是3次美國女子公開賽的冠軍,是20世紀90年代在LPGA巡迴賽上獲獎最多的球手。整個2006年賽季中,她總共69次獲得LPGA巡迴賽的獎項,一直被稱為最重要的球手。2003年,她參加了在德克薩斯舉行的一場PGA錦標賽,成為繼迪德裡克森•扎哈裡亞斯1945年參賽之後第一位參加此項賽事的女球手。
1.4如何打高爾夫
理論上說,髙爾夫運動很簡單。用球桿擊一個小圓球,把球找到,再擊,再擊,再擊,直到球進入地上的球洞(Holes)。重複動作,直到打完18個洞。但不總是這樣。
直到19世紀後期,一個高爾夫球場裡的球洞可以從不到10個到20多個不等。位於聖安德魯斯的老球場是11洞的,從會所一直延伸到場地盡頭。打球時打到11洞再轉身沿原路往回打,直到回到出發地點,也就是說,一場比賽打下來要完成22洞。18世紀後期,人們把其中一些球洞連起來,形成了9 洞的格局,演變到現在形成了標準的18洞一個回合的樣子。
新手速成必讀
•發球區的選取要適當。每個球洞都有許多個發球區,不同的發 球區能加長或者縮短球到洞的距離──請選取最適合你水平的發球區。如果你不確定的話,就選擇更加靠前的發球區,這樣才能更好地享受到打球的樂趣。
•保持進度。要避免拖住自己組內或者後面組的球手的速度。如果你的杆數已經達到標準桿 (Par)的兩倍了,撿起球繼續打下一洞。
•保持安靜。在球場上不必要的喧譁是品位不高的表現,特別是其他球手揮桿時。
•注意安全。身邊有人站立時切忌揮桿,一定看好揮桿路上沒人時再打。
•參加培訓。不接受培訓,沒有誰能做到揮桿標準、到位。雖然參加培訓耗時費錢,但是,打好基礎能大大減少你日後打球受挫的機率。
•尋找樂趣。沒錯,高爾夫運動的目標是用儘可能少的杆數把球送進洞,但是如果打球讓你覺得無聊或者太中規中矩,幹什麼還勞心費神來打呢?重視高爾夫運動,但也要懂得讓自己開心才行。
入門必讀一高爾夫規則速成
忠於高爾夫運動的精神──遵守比賽規則──是所有級別的球手都要做到的。當然,打高爾夫是有規則可循的。美國高爾夫協會和皇家古老高爾夫球倶樂部頒布的最新版《高爾夫球規則》是一本大部頭的書。雖然作為初學者,你的主要任務是學會如何打球並享受這項運動的樂趣,但是,掌握高爾夫比賽規則也是很重要的。
和接觸任何新的運動項目時一樣,許多人第一次打高爾夫時會因為不知所措而膽怯。雖然不同的球場的具體規定會有不同,但一些最基本的規定是各處通用的。第一次下場前掌握了這些規則,你就不會慌張。以下只提供5個速成小貼士。
•許多初學者根本擊不中球。只要已經揮桿打算觸球就會算作一桿,你就必須在記分卡上記下一桿。
•打每一洞時,只能將球放在這一洞發球區的球座上,不能越界。
•如果球丟了必須罰一桿,這一桿必須計算在你這一洞的成繢裡。
•只有當你把球放上球座時,或在推球區對球進行擦拭(用球標標明了球的位置之後)時以及在球進洞之後撿球的時候,你才可以觸球。
•你必須在準備上果嶺推球之前將洞口的旗杆挪開。如果旗杆還沒挪開而被球撞到,罰兩桿。
知識點滴:
如果你的球友中有誰在打高爾夫時引用電影臺詞,那一定是出自《小小球童》。由比爾•瑪麗(Bill Murray)、羅德尼•丹傑菲爾德(Rodney Dangerfield)、舍威•查滋(Chevy Chase)和泰德•奈特(Ted Knight)主演的這部電影一經上映,立刻被高爾夫愛好者奉為經典,因為電影取景自布希伍德鄉村球場(Bushwood Country Club),格調貼近普通民眾,又無可置疑地充滿喜劇色彩。在某些球場的某輪比賽的某個階段,準會聽到有人念叨電影裡的一兩句臺詞。看看這部電影,你就知道怎麼搭腔了。
1.5球場的類型
你會遇到幾種不同類型的球場,其球洞數量和對外開放的規定各不相同。
•標準高爾夫球場(Regulation):標準大小的球場,通常有9洞或者18洞,有標準大小的3桿洞、4桿洞和5桿洞。
•小型高爾夫球場(Executive):可以是9洞或者18洞,但比標準球場的球洞要短。
•私人球場(Private):只對會員開放。
•半球私人球場(Semi-private):對會員開放,也定時對非會員開放。
•公共球場(Public):對所有人開放,也叫日付費球場。在歐美國家,如果由當地政府管理的。
•小型高爾夫球場(Pitch andPutt) : 9洞或18洞,洞非常短,多數少於100碼。一般對公眾開放。
•迷你高爾夫球場(Miniature):在迷你高爾夫球場上你只用推桿就行。迷你高爾夫球場通常有至少9個洞,另有許多娛樂用妨礙物(風車、小丑的嘴等)阻礙球的前進。
高爾夫球場按設計風格分為兩大類。
•林克斯球場(Links):通常建在臨海的沙地上(或者與海相連),周圍沒有樹木。有些林克斯的球場只不過是場地開闊沒有樹木,而地道的林克斯球場還必須靠海。聖安德魯老球場是典型的傳統型林克斯球場。
•風景球場(Parkland):球道兩側種樹的球場。
知識點滴:
美國國家高爾夫基金會統計數字顯示,截至2005年底,美國有16 052座公共設施內建有至少一個高爾夫球場。其中,有11680個球場面向公眾開放。美國擁有高爾夫球場最多的幾個州如下所示。
•佛羅裡達州(1075家)
•加利福尼亞州(928家)
•德克薩斯州(848家)
•密西根州(843家)
•紐約州(824家)
1.6高爾夫球場的組成部分
雖然高爾夫球場類型比較多,但多數球場的組成部分差不多。
球場各部分的名稱:
•發球區(Tee Box):打每一洞的第一桿的區域。多數的球場都有許多個發球區,以適應不同水平的人。靠後的發球區是專門為水平最高的球手準備的,這種發球區將球道長度儘可能延長,達到最大碼數。靠中間的發球區是為一般水平的球手準備的。靠前的發球區是多數女性球手和老年球手的地盤(無論選擇哪個發球區,所有人都要對準同一個果嶺擊球)。
•球道(Fairway):發球區和果齡之間的齊根修剪的草坪。
•球車道(Cart Path):—條環繞球場的正式的高爾夫球車行駛的道路。只要沒有負責人來告訴你要停到別處,你的球車應該停在這條道上。
•粗草區(Rough):生長在球道兩側和果嶺四周,作為邊界的又高又密的草。
•沙坑(Bunker):場地上的一塊凹地障礙,通常布滿沙子(雖然有時有草),多數情況下出現在果嶺周圍,但有時也出現在球道上。
•水障礙(Water Hazard):球道中間或邊上的池塘、湖泊、河流、小溪等。
•果嶺邊緣(Fringe):環繞推桿區的齊根修剪的草皮。果嶺邊緣的草比果嶺稍高。
•果嶺(Green):每洞附近特別設計用於推桿的草地,當中挖有一個球洞,插有旗杆。
•界外區域(Out-of-boundsArea):高爾夫球場界外區通常都用白色柱子標示。如果球出界了,罰一桿,下一桿將從上次擊球的位置開始。
球洞類型
球洞類型的決定因素是標準桿。標準桿的數字表示一個經驗豐富的高爾夫球手打完某個球洞應該擊出的杆數。球洞分為3類:3桿洞、4桿洞、5桿洞。每類球洞的碼數決定了其標準桿數。
下面給出了每類球洞的大概長度(與職業球手們的球洞長度有所不同)。
•3桿洞(Par-three)──女子小於210碼,男子小於250碼。
•4桿洞(Par-four)──女子211〜400碼,男子251〜470碼。
•5桿洞(Par-five)──女子401〜575碼,男子471〜690碼。
你可能也會聽到人們用「狗腿洞」(Dog Leg)這個術語描述4桿洞或5桿洞,這個術語指的是球洞的形狀,因為這種球洞往往不是拐向右邊(如圖所示)就是拐向左邊,彎曲的幅度相當大。
知識點滴:
美國最長的球場是麻薩諸塞州博爾頓(Bolton)國際高爾夫倶樂部 (The International)的私人松林球場(Pines Course),長8325碼。第5洞是長715碼的5桿洞,還有一個277碼的3稈洞。第18洞長656碼。
1.7記分
雖然不記分數、無拘無束地打一場高爾夫往往其樂無窮,而且壓力要小得多,但記錄分數能使你對自己的進步進行量化。 方法很簡單:每次擊球記作一桿,不論是250碼的揮桿還是6英寸 (約合15.24釐米)的推桿。把你從第一桿發球到最後一桿推球的杆數累加起來得出的數字,就是你的得分。
了解了簡單的數字記分法之後,你還應該了解一些高爾夫分數的名字。
記分術語:
•—杆進洞(Ace):絕頂的一擊,即一擊入洞。
•雙鷹(Double Eagle):比標準桿低3桿(例如,5桿洞的成績為2桿)。
•老鷹(Eagle):比標準桿低2桿(例如,5桿洞的成繢為3桿)。
•小鳥(Birdie):比標準桿低1桿(例如,4桿洞的成績為3桿)。
•標準桿(Par): —個經驗豐富的球手完成某一洞需要擊出的杆數(例如,4桿洞的成績為4桿)。
•柏忌(Bogey):高於標準桿1桿(例如,4桿洞的成績為5桿)。
•雙柏忌(Double Bogey):高出標準桿2桿(例如,4桿洞的成績為6桿)。
•雪人(Snow Man) : 8桿。看看8這個數字你就知道採用這個術語的原因了。
所有球場都免費提供記分卡,以便你能跟蹤記錄自己的杆數。第9章將介紹如何使用這些記分以及除了記錄你的分數,這些記分卡還能幫你做些什麼。
知識點滴:
根據全美高爾夫基金會的統計,2004年18洞標準高爾夫球場上的平均分是97分(男子95分,女子106分)。在高爾夫球手中有21%有差點,平均差點為男子15,女子23。關於差點的更多介紹參見第9章。
1.8合理預期
來到任何一個高爾夫球練習場,你都會很快發現為什麼高爾夫運動會讓人感到強列的挫折. 因為你會看到練球的人形形色色,揮桿動作千姿百態,球落地的結果各不相同。
作為初學者,你的當務之急應該是儘量多學習如何做好預備動作,握好球桿。在這之後,你就會明白揮桿時應該如何運用球桿,以及你將使用的各種球桿有何區別。所有這些知識會幫助你在揮桿時感覺更舒適。
努力把自己當成一塊海綿,儘可能多地吸收這些信息。切合實際很重要──要經歷一定時間的學習你才能夠胸有成竹地走上高爾夫球場打球。每個人所需要的時間長短不同。還沒掌握好技術就出去打球,或是缺少技術更好的球手的陪同,都無益於你對這項運動的享受。
就以下面這位女士為例吧。在丈夫打球的俱樂部裡,有專業教練給她上過一課。這堂課上,第一次拿起高爾夫球桿。短暫的培訓剛過去幾個小時,那位給她上課的教練就吃了一驚,他看到她正在高爾夫球場上試著跟丈夫打球。丈夫在聲嘶力竭地向她解釋所有她做錯的地方。她徹底地洩氣了,她丈夫也是。那位女士後來再也沒去打過高爾夫。不切實際的預期毀掉了她的高爾夫運動。
所以,當你陶醉於用完美的一擊將你的球打到球場上空穿行的時候,別忘了,學習高爾夫是要時間的。你隨時都能進步。世界一流的球手們都有教練不斷地指導他們揮桿,而且是每天都練習。如果你一年只打幾次球,不要盼著能有70桿的好成繢──如果盼著享受樂趣,就要不斷學習每次打球都要努力提高技術。
1.9為什麼應該打高爾夫
什麼打高爾夫呢?其中一個原因是,在球場上不會感到孤獨。根據全美高爾夫基金會的統計.2005年美國有1250萬的成年球手至少一年打8次高爾夫,平均每位球手一年打37次。這1250萬人當中,1020萬為男性,230萬為女性。然而,有多少種揮桿姿勢,打高爾夫的理由就有多少種。
熱愛高爾夫的理由:
•你能在戶外享受新鮮的空氣,而且很可能是在風景如畫的地方。
•高爾夫既可以是全天候的消遣,也可以只打一會兒,對於那些搬到高爾夫社區內居住的人來說,它甚至完全是一種生活方式。
•你可以在最偉大的球手打過球的地方打球。雖然這些場地收費很高,但至少是允許你入內的,不像是其他運動的場地一樣進不去。
•很多生意是在高爾夫球場上談的,不論是陪客戶一對一地打球時,還是在團體比賽時。
•高爾夫可以成為你和朋友或家人一起分享的學習經歷。
•對於因打網球或籃球而精疲力竭的運動員來說,高爾夫是很好的一個發洩渠道。高爾夫運動本質上不給人壓力,因為運動後大家討論的焦點不是運動中受到多少傷痛,而是擊球成功與不成功的次數。
•如果你邊打球邊步行,走過18個球洞的同時就散步了6〜10公裡,即使你每次擊球都未偏離球道。這不是馬拉松,但和在躺椅上待上四個半小時相比,前者肯定對你更為有益。
1.10高爾夫旅行
因為世界各地都有人打高爾夫,所以學習打高爾夫,然後週遊各地打球.,能夠開闢全新的天地。隨機和一個陌生人在第一個發球區做搭檔,往往能建立起友誼。這種友誼即使不會持續一生,也會持續一個假期,這歸功於高爾夫所起的普遍的紐帶作用,它消除了語言和文化上的障礙。高爾夫旅行這種經歷通常能使人與人之間建立起極為親密的關係,使人收穫難忘的回憶,更不用說還有許多歡聲笑語。
下面是安排一次高爾夫旅行需要考慮的幾點。
邊旅行邊打球:
年度球場維護
為了使球道草坪保持平坦鮮綠,使果嶺區的草地保持平滑,許多高爾夫球場進行「交播」(Overseeding)和「通氣」 (Aeration)。前者最長需要關閉場地兩周(尤其是在像亞利桑那這樣的沙漠氣候下,交播通常在9月末或10月初進行);後者要求有5〜7天時間任由草皮生長而不加修剪。你要打電話給目的地的球場,弄清他們安排場地維護工作的時間。
季節
7月份去新英格蘭可能遭遇潮溼的冷空氣,但此刻的亞利桑那卻可能酷熱難耐。挑選出行時間前,請弄清目的地的氣候類型。
旅行領隊
四人遊是一回事,人數更多的組團遊需要的協調工作多得多。因此,一個有經驗的高爾夫領隊能夠讓一切更加順利,特別是當你們的目的地是海外,想進行有著重大歷史意義和傳奇色彩的蘇格蘭和愛爾蘭之旅的話。
當地習俗
每個球場都有自己的一套規定、習慣以及傳統。請研讀目的地和你們要去的場地的相關資料,弄清他們的行事習慣。這樣做對於出國旅行尤為重要,因為異國文化與本國文化的差異可能會驚人。
知識點滴:
根據全美高爾夫基金會的統計,球手們每年用於高爾夫旅行的消費為26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10億元),其中的75%為酒店住宿費用、交通運輸和餐飲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