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內車輛頻繁進出存隱患 急需校園安全法立法

2020-12-25 搜狐網

高校組織志願者在校園內宣傳文明騎車

機動車校內限速行駛30碼

校園出行安全引發關注

  晚報記者 李徵 錢鈺 張騫 俞陶然 實習生 吳瑞蓮 攝影 何雯亞

  近日,滬上某高校校內發生的交通事故給人們敲響了警鐘,引發各界對校園交通安全的關注。外賣車、校車、私家車、計程車進出校園,給師生帶去便利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在不少高校,校園內車速過快、逆向行駛都是主要危險因素。尖峰時段人車混行、沒有自行車專用道也讓學生們抱怨不已。

  對此,有高校教師指出,現在高校交通管理多參照居民小區道路管理辦法。很多大學建設時間較早,當初的交通規劃無法適應現在的需要。面對各種新情況,希望能儘快推動校園安全立法。

  【現場調查】

  令人擔憂:車輛與行人都隨心所欲

  在本市一所高校的嘉定校區,不少學生反映校園內車速過快、逆向行駛是主要的危險因素。該校機械與能源學院的葉同學表示,學校裡不乏校車、短駁車、黑車,車流量較大;有些轎車車速很快,遇到行人也不減速。此外,校園內未設紅綠燈、橫道線,車輛與行人都隨心所欲,逆向行駛、亂穿馬路比比皆是。學校主幹道上的一座圓形花壇也成了同學們的 「吐槽點」,大四學生小陳告訴記者:「這個花壇類似馬路上的環島,按照交通法規,是要按逆時針行駛的,但很多車輛為了省事,才不管順時針逆時針呢! 」

  在相對較小的市內校本部,校園交通安全隱患重點也發生了變化,多為尖峰時段人車混行、沒有自行車專用道等。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的小顧就反映,每到上下課高峰,在櫻花大道前的十字路口,行人、自行車、汽車交織在一起,容易發生碰撞。 「有一次,我在東西方向騎車,速度略快,對方是南北方向,當時人多擋住視線,等到發現已經來不及了。」小顧還說,「遇到減速帶時,自行車一般習慣從旁邊間隙通過,自行車之間極易撞在一起。間隙靠近人行道,一不小心還可能會撞到人。」他建議,學校最好能設置獨立的自行車專用道。

  險象環生:外賣員邊騎車邊打電話

  一邊單手騎電動車,一邊撥打電話通知學生取外賣,這是近日記者在某高校採訪時看到的一幕。這位送外賣的大哥車技「高超」,單手握著車把,眼睛盯著外賣單,耳朵夾著電話,根本不顧車前路況,電動車的踏板上還放著一大箱食物,從不少同學身邊「呼嘯而過」,真讓人捏一把汗。

  「這些外賣車平時開得挺快,我的一位同學就曾被外賣車擦過,險些被撞倒。 」對於每天在校園裡穿梭的外賣電動車,三位路過的女生直搖頭。對此,送外賣的大哥解釋說,「訂單多,如果送得稍微遲點,同學就會打電話催,我們也心急啊,腳下不自覺就加大了油門。 」

  記者發現,每天送外賣的高峰正好「撞」上學生下課,人車混雜,車速太快,穿行在學生人流之中,容易引發交通事故。據滬上一所高校統計,僅2012年1月至6月,外賣車輛引發的校內交通事故就達17起。儘管傷勢不算嚴重,但絕不能掉以輕心。

  【管理難度】

  外賣紅火:學校允許外賣車進校園

  隨著「宅男宅女」群體日漸龐大,高校網上訂餐服務紅火。在一家訂餐網站上記者看到,把所在位置定位在上海交大閔行校區,共有97家可供選擇的外賣店,商務套餐、燒烤、特色小吃、清真食品、飲料奶茶應有盡有。

  頗受同學歡迎的一家 「xx土菜館」,記者在網上統計其銷售情況,每天能賣出240多份外賣。不少學生說,經常叫外賣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有時下課晚了,早過了食堂飯點,只剩下冷飯冷菜。上海冬天特別冷,「蝸居」在宿舍根本不願動。還有的同學覺得實驗室距離食堂較遠,不願為了吃個飯來回折返跑。

  「由於學生需求量龐大,據一家網站統計,交大閔行校區一天最高外賣銷量可達30萬元。 」交大保衛處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從前,學校也曾全面禁止外賣車輛進入,送外賣的人員就和保安玩「貓捉老鼠」的遊戲,翻越圍牆進入校園,和學生在圍牆處「一手交錢一手交飯」,見到巡邏車就倉皇而逃,曾有一位外賣人員在逃跑過程中被圍牆鐵柵欄刺傷。考慮到學生的需求,學校只得允許外賣車進入校園。

  車輛猛增:大學有車族比例為1%

  近年來,在上海眾多高校,開私家車出入校園的大學生逐日增多。「這種情況確實存在,而且越來越多。在上海大學,目前共有100輛左右的學生私家車持有『校園通行證』,如果當初不加控制,這個數字肯定遠遠大於現在。 」上海大學保衛處處長沈龍驥告訴記者,「校園通行證」只提供給全日制在校生,車主本人必須擁有學生證、駕駛證和行車證,學生不能將父母的車輛開進校園。

  2010年時,上海大學畢業生王若虛在《收穫》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小說《限速二十》,內容就和「校園開車族」有關。作者本人此前用了半年時間,調查上海所有高校的校園開車族,他估計當時大學有車族比例為1%。

  王若虛表示,大學生開車去念書,既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標誌,也能引發人們對於貧富差距、傳統校園環境的思考。大學裡開車的除了「富二代」,更多的是中產階層,這也增加了校園交通管理的難度。

  【高校措施】

  上海交大:發放外賣車出入證並限速

  為了規範外賣車的管理和速度問題,交大出臺一系列舉措。早在2011年,該校就要求外賣車輛進校一律登記,同時發放外賣車專用出入證。一家外賣店最多可辦理兩張出入證,辦理出入證時需出示工商經營執照、衛生許可證、法人代表的身份信息等相關證照,收集複印件備案後,學校保衛處還會到飯店實地查看。 「我們希望通過辦理出入證,了解飯店的資質和合法性,從源頭上保證外賣質量。 」保衛處老師表示。

  今年,學校對外賣車管理出臺新規,如要求在車身最醒目的地方張貼店名標識,以便學校監督速度過快的車輛。記者在該校一家湘菜店看到,兩輛紅色的電動車上都貼上店名,出入證外賣員都隨身攜帶。 「老闆叮囑過我們,在校園內一定要開得慢。這段時間,我們送外賣的時間延長了,學生也有不少怨言。 」一位女服務員告訴記者。

  此外,學校還對外賣車進行限速,「保衛處正在對進入校園內的電動車一一試駕,查看這些電動車是否安裝限速裝置,要求限速行駛。 」該老師說,對於沒有出入證、未安裝限速裝置的車輛,學校一律不予放行。

  上海大學:學生自發成立「免費愛心車隊」

  「在上海大學,所有沒有牌照的車輛一律禁入;證照齊全的外來車輛在進入校園前,必須先領取『臨時通行證』。 」沈龍驥處長告訴記者,曾經有段時間,送快遞和送餐的三輪車給校園交通安全帶來隱患,學校很快出臺相關規定,禁止所有無牌車輛入校。

  目前,上大三個校區共有不到1500個停車位,早已飽和。從2011年3月起,上大在延長校區開始對外來車輛實行收費,杜絕社會車輛將高校當「免費停車場」,或抄近路穿行校園,減少了校園交通安全隱患。就在上周,上海大學還成立了「免費愛心車隊」。當身處校園的學生臨時有急事去校園的另一邊,身邊沒有自行車,如果在路邊看到有愛心車隊標識的自行車,就可以攔下,他們會提供免費搭車服務。車隊成員主要是大一學生,在上崗前均接受統一培訓。

  組織者、上大社區學院的教師介紹,「社區學院愛心車隊」是一支由社區學院學生記者團組建的免費愛心車隊。考慮到教學樓與宿舍區距離較遠,冬天早上很多同學無法早起或沒有自行車等問題,愛心車隊誕生了。愛心車隊的成員佩戴統一的「愛心車隊」標識,每天早上7:30會準時停靠在上大南區食堂前的空地,提供搭載服務,在校園裡行駛時,如果師生有需要也提供搭載服務。

  華東理工:監控車隊駕駛員精神狀態

  華東理工後勤服務中心負責人高永煜告訴記者,要避免高校校園內的交通事故,必須監控校車司機和校車車況,還要管理好社會車輛,對師生的安全意識教育也不可或缺,「這是一個涉及多方面的管理工作,我們奉賢校區5年來沒發生過一起碰擦事故。 」

  華東理工大學有兩個校區:徐匯校區和奉賢新校區,後者佔地1544畝,有校車在園區內行駛。據高永煜介紹,每年校長都要和他籤《安全生產責任書》,其中一項就是校車安全行駛;他要跟各相關部門籤責任書,使校車安全行駛落實到人。在責任書督促下,車隊經常對駕駛員進行安全提醒,包括嚴格限速校園內車速不超過20公裡/小時,人流尖峰時段不超過5公裡/小時;開車時注意觀察、保持警惕;遵守「行人、非機動車優先原則」。

  高永煜指出,要防止校園內交通意外,駕駛員的身體、精神狀態非常重要。校園內沒有紅綠燈,師生的安全意識相對薄弱,駕駛員一定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時刻敏銳地觀察路況。華東理工車隊的車隊長、調度員會每天監控駕駛員的身體、精神狀態,防止帶病上崗、疲勞上崗現象。校車從徐匯校區到奉賢校區跑一個單程後,駕駛員就會按規定休息20分鐘,確保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再次上崗。

  除了駕駛員的狀況,車況也是車隊長每天監控的內容。華東理工投入運行的校車有14輛,都是40座—53座的大巴士,從早晨6:45至晚上9:00,從徐匯校區和奉賢校區雙向對開,並在奉賢校區內行駛15分鐘左右。每天,車隊都會對車輛進行檢查,防止校車故障所帶來的安全隱患。

  在高永煜看來,高校校園內的個別交通事故提醒校方,有必要對師生加強安全教育。不少師生認為校園內走路、騎車很安全,疏忽對路況的觀察,一些人邊看手機邊走路,殊不知這樣很不安全,校園內畢竟有不少機動車,車速再低,一旦發生碰撞也會釀成嚴重後果。因此,高校應通過各種途徑對師生進行安全教育,讓每個人意識到校園內也有交通規則。

  華東理工一般不允許計程車進入校園,對於其他社會車輛,學校保衛處有統一管理模式。校園內主要路段都設有減速路障,能對社會車輛起到減速作用。

  此外,記者從上海海洋大學獲悉,該校也不允許計程車進入校園;由於臨港校區的面積不是很大,所以沒有校車在校區內行駛。

  上海師範大學:設快遞專門收發區域

  隨著學生網購人群不斷增多,網購數量和種類的不斷擴大,不少物流公司乾脆在大學設點,中午下課高峰期,取件的學生和堆積如山的快遞包裹十分顯眼,如何將這些快遞人員管理起來,避免他們騎車在校園內穿梭造成安全隱患,學校高度重視。 「遏制校園交通事故的最好方法就是將隱患扼殺在搖籃裡。 」上海師範大學保衛處處長宋燕明說,為了解決好快遞問題,學校在虹漕路邊門專門蓋了簡易房,所有快遞公司集中收發快遞。

  記者了解到,在上師大還沒有定點收發快遞時,有些快遞公司就把包裹堆在上師大桂林路校門旁的上街沿,等學生下課來取。有時候,包裹太多,學生擁擠在一起,將上街沿堵住,給來往路人、車輛通行造成不便。新措施採取後,學生收取包裹再也不混亂了。

  對於外賣,上師大也有一套管理辦法。 「整體來說,上師大叫外賣現象並不常見,老校區叫外賣很少,而奉賢校區以前有,現在學校不允許送外賣的車輛進校,這一現象也減少了。 」宋燕明說,學校做了很多宣傳,叫學生儘量不要叫外賣,學校也在改善夥食上下功夫,讓學生在校內就能吃到好吃的食物,減少叫外賣的機會。

  對於進入大學校區的機動車日益增加,上海師範大學也採取很多措施。記者在桂林路西部校區看到,進大門的主幹道學思路如今被劃為步行街,禁止機動車輛通行。宋燕明說,上師大有3千多教職工,一半以上都有車,而桂林路老校區,又沒有足夠的停車位。 「我們採取一系列措施,讓門衛加強對來訪車輛的詢問,如果是教師車輛,發放通行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一律都不允許開車進學校。繼續教育的學生晚上上課,下午5點半後可憑停車證在校內停車。校內重點場所,每天派人值守,防止亂停車現象。在重點時段、重要路口,都有人指揮車輛通行。 」宋燕明說。

  現在很多學生都有車,也有不少學生提出開車進校,學校一方面出於安全考慮,另一方面為了緩解校園停車壓力,決定不放行。「學生畢竟年輕,缺乏自控能力,現在學生都是住校,在奉賢校區,我們還擔心學生開車來校後出校門兜風。我們現在是禁止學生開車入校的,學生每周往返奉賢校區,都有學校班車,班車集中運行階段,有專人管理。 」

  復旦大學:安裝減速帶設立步行區域

  復旦大學保衛處處長唐曉林告訴記者,復旦老校區道路偏窄,為防止機動車大量進入校園,造成安全隱患,該校只向教職員工、後保部工作人員等發放校內停車證,允許有停車證的車輛入校。停車證不面向學生發放,意味著學生不可開車進校。社會車輛到校聯繫工作,必須事先聯繫,校門口換證放行,其他車輛一律不許進校園。

  記者注意到,在復旦的校園道路上有很多減速帶,唐曉林解釋,校園裡多是非機動車,如果這些車輛開得過快,有安全隱患。 「安裝減速帶只是一個臨時做法。根據復旦校園規劃,3年—5年內,學校教學區和人流比較多的區域將重建,設立步行區域。目前,校領導很支持,但這需要時間。 」

  同濟大學:拒絕給學生辦理停車證

  同濟大學也對學生辦理停車證掛出「免」字牌,同濟保衛處表示,不僅是面積不大的四平校區不讓學生辦理停車證,就連面積很大的嘉定新校區也不能給學生辦理停車證。如果學生需要停車,就停到學校的收費停車場。

  呼籲

  儘快推動校園安全法立法

  復旦大學保衛處處長唐曉林表示,目前全國高校在維護校園公共安全秩序中面臨的最大矛盾和問題是在工作中缺少可參照的法規依據。目前,高校在機動車交通管理和執法力量上都有缺失,管理和處罰無章可循。出現交通事故後,執法部門是誰也不明確。他指出,現在高校內交通管理很多都是參照居民小區的道路管理辦法。很多大學由於建設時間較早,當初的交通規劃無法適應現在的需要。面對這些新情況,希望能儘快推動校園安全法的立法。

  上大保衛處處長沈龍驥也表示,這可能在操作上存在難題,立法之後,就要在校園內增加執法人員,「誰來執法」成了一個問題,「如果立了法,又有相應的執法配套,校園安全才能得到真正保障。 」

相關焦點

  • 公園隔離墩拴鐵鏈存安全隱患
    公園隔離墩拴鐵鏈存安全隱患 2020-09-25 10:30:16   來源:安慶新聞網
  • 海南:大學校園車輛限速牌如虛設 開快車不鮮見
    大學校園車輛限速牌形同虛設  在校園內開快車現象不鮮見,給師生安全帶來隱患有一位女性駕駛員說,自己經常開車去學校,知道學校內的學生比較多,車速快了不安全,進入校園後,自然地把車速減下來了,但沒有減到15公裡/小時以下。  海大、海師等高校保衛處負責人告訴記者,校園內沒有測速儀,保衛人員人數有限,不可能每天守在各個路段監督車輛行駛速度。
  • 「人車矛盾」凸顯 大學校園交通安全困局待解
    「人車矛盾」凸顯 事故發生頻繁大學校園交通安全困局待解 在武漢文華學院的一棟女寢樓下出現一塊「手錶」狀的斑馬線,原來這是該校一學生社團針對部分車流量大的路段進行的創意手繪。這是近日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在武漢一所以風景秀美著稱的高校內一個小路口親眼目睹的慘烈一幕。 「現在走在校園裡都有些提心弔膽」,在學校待了8年時間的博士生張平(化名)說,平時在校外大家還都挺注意交通安全,一進入校園好像警惕性就鬆懈了,總覺得校園相對封閉安全。
  • 清華將收停車費 北京五環內再無高校免費停車場
    ,自此,五環路內再無免費高校停車場。清華大學位於北四環和北五環之間,這一收費標準與本市公布的三環至五環內區域的停車場收費標準一致。  持「校園通行證」的車輛,公安、消防、醫療救護、工程搶險、軍隊、郵政、銀行、環衛等執行任務的特種車輛進入清華,免收停車管理費;計程車入校30分鐘內免收停車費。據記者了解,該校已完成停車場備案,共規劃停車位2512個,將委託專業停車管理公司執行具體管理工作。
  • 保時捷卡宴安全帶卡扣存隱患 4S店即將召回
    網通社從海關總署了解到,部分保時捷卡宴由於車輛後排中間座椅安全帶卡扣耐用性可能得不到保證。車輛發生碰撞時,坐在後排中間座椅的乘客可能會增加受傷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據統計,共有4,411輛車受到影響。保時捷卡宴安全帶卡扣存隱患 4S店即將召回 品牌 車型 數量(輛) 生產日期/年款 原因 保時捷 卡宴 4,411 2017年11月22日至2018年2月22日 中間座椅安全帶卡扣存隱患 制表:網通社 Internet Info Agency
  • 松下電器召回14564臺電視機,底座存安全隱患
    松下電器召回14564臺電視機,底座存安全隱患 中新網3月27日消息,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網站消息,日前,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將即日起,召回部分2012年2
  • 國家安全法專家趙慶寺:新型安全領域仍存立法空白
    央廣網上海4月15日消息(記者周洪)4月15日是第五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要儘快推動出臺生物安全法,加快構建國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制度保障體系。
  • 校園安全時刻不能放鬆
    儘管該男子很快就被抓獲,案件也在短期內水落石出,不過校園安全防線的脆弱,以及防範的意識的缺失,才是最值得拷問之處。從不明身份的人剪斷圍牆鐵絲攀爬進入,再到實施作案,整個過程幾乎沒有受到阻礙。假若其圍牆有監控系統,有報警裝置,則作案人員就會被發現和控制在第一道防線外;假若其進入之後,有安保人員巡邏和盤查,也能及時發現苗頭和消除隱患;假若校園內有安全防控機制,在其進入校園內進行噴射時,監護者們能夠奮起反抗和堅決制止,則受傷的人數就會大大下降。
  • 奔馳多車安全帶預緊器存隱患 4S店即將召回
    網通社從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了解到,部分進口/國產S級、C級、GLC SUV多款車型由於供應商生產偏差,部分批次前排安全帶預緊器中的推進劑混合比例不符合要求,發生碰撞事故安全帶預緊器無法激活,存在安全隱患。此次,共有20,779輛車受到影響。
  • 界水中學開展校園安全隱患大排查
    新學期開啟,酷暑未消、疫情尚餘,為確保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平穩有序開展,為廣大師生營造一個和諧、平安校園環境,9月11日,界水中學開展 「拉網式」大排查,力爭做好2020學年學校的安全工作。排查組先後對教學樓、各功能室、操場、電子安全顯示屏、防疫物質倉庫
  • 無牌無證,內燃觀光車開上路 交警:存安全隱患
    交警部門表示,此類車輛性能較差,駕駛人多數沒有駕照,安全意識不高,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質監部門表示,此類車被列入特種設備目錄管理,是非公路用旅遊觀光車。  調查 駕駛人沒有駕照存安全隱患  4月3日,記者從趕集網、58同城等網站發現,有不少濰坊賣家發布了轉讓內燃觀光車的信息。記者聯繫了濰城區的賣家陳先生,他表示,年前他聽說這種內燃觀光車以後可以上牌,便買了一輛。「說是有文件規定的,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實施。」陳先生說。
  • 保安全、優環境、促創城-----蘭州高新區開展校園及周邊環境專項督查
    (通訊員 譚經鵬 周其鴻)為進一步加強全區校園安全綜合治理,切實維護校園周邊治安、交通、食品、文化秩序,為學校開學創造健康文明和諧穩定的教育環境。此次督查工作,全面對照各學校安全隱患問題清單,逐條督查整改落實情況,督查組一行通過實地考察、詢問學校負責人、徵求群眾意見、評估整改效果,積極協調整改任務落實,督查工作重點圍繞校園周邊警示牌
  • 計程車蒙上白座套 後排安全帶「隱身」存隱患
    原標題:計程車蒙上白座套 後排安全帶「隱身」存隱患 張小姐說,她曾經試著把安全帶取出來,但是坐在座椅上,根本搬不動椅背。「我知道很多人坐計程車都沒有系安全帶的習慣,我也是懷孕後才開始注意的。但細細想來,還是很擔心安全隱患。」張小姐說,這兩個月她天天坐計程車,發現後排安全帶幾乎隱身了,偶爾遇上鋪皮套的計程車,才能使用安全帶。   17日上午11點,記者來到總府路王府井旁的計程車停靠點,隨機統計了30輛上下客計程車的後排安全帶情況。
  • 雙峰印塘中學:安全大檢查常抓不懈,為校園安全護航
    湖南教育新聞網·教育影像志訊(通訊員 朱詠梅 鄧澈)為切實做好學校安全工作,消除各種安全隱患,打造美麗平安校園,9月7日,雙峰縣印塘中學進行開學後第一次安檢,按照安全責任分工,針對身體健康、校園內停車、師生及外來人員進出管控,開展了「收繳管制刀具、通訊工具、電子產品及危險物品,確保校園安全」的突擊檢查活動。
  • 晉江華泰小區消防通道常被佔用停車 存安全隱患
    小區消防通道亂停車,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昨日,晉江華泰小區的業主林先生就向記者反映,他所住的小區三期後門口經常有人亂停車,作為消防通道,佔用並妨礙通行是不對的。隨後,記者前往現場一探究竟。  中午十二點左右,有私家車的業主們大都下班回家了,此時,小區裡規劃的停車位已經全部停滿。來到三期後門,剛好有一輛黑色小車停在門口,佔據了一半的通道。
  • 高校開學了!真要實行封閉式管理?
    那麼如何平衡師生進出校需求和防疫管控要求,就成了高校秋季開學後急需直面的「老大難」。不能「一刀切」,同時又要做好校門口的人員身份核驗,不放鬆疫情防控這根弦。 ▼ 那麼校門「封閉」到底該怎麼管?
  • 便道成迷宮 車停校門口 一些中小學周邊仍存交通安全隱患
    隨著本市中小學陸續開學,12345市民服務熱線接到不少家長來電,反映校園周邊交通環境不佳,存在安全隱患,希望有關部門進一步治理。根據市民反映的線索,記者進行了實地調查。記者實地調查發現,最大的隱患其實來自人車混行。隨著小學各年級陸續複課,9月1日一早,龍泉胡同北口又恢復了「熱鬧」的景象。早6時50分開始,送學早高峰又來了。龍泉胡同僅有約320米長,胡同裡卻有兩所學校——陶然亭小學、北京育才學校龍泉校區。從早高峰起,龍泉胡同進出的人流量猛增,越是人多,送學的家長則越不放心。
  • 節慶廣場車輛進出 市民擔憂健身安全
    節慶廣場車輛進出 市民擔憂健身安全源稿:東陽日報 | 發布時間:2019年03月26日 15:41:46 | 作者:蔣雯 | 編輯:許琳琳  「今天去江邊散步,看見很多輛車開進節慶廣場,將車停在人民大橋橋底下,那裡儼然成了一個中型停車場,有很多石板被車壓壞。」
  • 智聖新創|高校網站頻繁被黑不堪其苦?安全服務保障校園網絡安全
    高校網站頻繁被黑「我們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束手無策!」這兩天,A大學的信息中心主任老趙非常苦惱,甚至是焦頭爛額,因為學校網站又被黑客襲擊了!近年來,教育行業已成為被黑客攻擊的重災區,高校網絡安全不容忽視。由於高校系統多、網站多、風險多、各自分散,安全設備堆疊,架構複雜,運維難度大,網絡安全受到威脅的狀況屢見不鮮。
  • 學生如何進出校園、國慶如何放假?江蘇部分高校已明確
    荔枝網近日,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各地教育部門和相關高校印發提醒函,要求進一步做好高校校園管理工作,妥善做好中秋、國慶假期安排。對學生因實習、求職、探親、就醫等原因確需進出校門、在學校所在城市內活動的,要簡化程序,切實方便學生進出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