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冬天跟北方集中供暖地區相比實在是太慘了,相信在很多家庭看來,空調被認為是最重要的採暖方式,可以說每個家庭都需要安裝空調,天冷時會產生熱量,而天然時會產生製冷作用。作為大功率電器,有人聽說應使用較粗的電線來安裝空調,以免因電流過載而造成用電安全的隱患,那麼1.5匹空調用多少平方的電線?
一、「匹」與「瓦」
我們在購買空調時,往往會聽到兩種概念——「匹」與「瓦」。即常說的1匹、2匹和26,32等。那這裡的「1匹」與「26」之間,有什麼聯繫呢?
事實上,現在大一點的商場,對員工進行了統一培訓的,都會直接說26,32等,這些數字代表的是空調製冷量。如今的空調上都會貼有一個「能效標識」,上面明確標出了該空調的製冷量,比如3500W的製冷量,從導購人員的嘴裡說出來,就是「35型」的空調。
「匹」這個單位,是正在被淘汰的舊制,1匹=1馬力=735.499瓦。需要注意的是,用「匹」來形容空調時,指代對象與「瓦」形容方式不同。當提到「n匹」空調時,指的是空調的製冷功率(有些銘牌上寫的是輸入功率)。
製冷功率為1050W,則1050÷735.499≈1.4。因此在表述中將其表述為「1.5匹」。(用匹來形容空調時,以0.5遞增,因此表述十分不準確。)
二、1.5匹空調用2.5平方線還是4平方線?
我們可以先計算下,空調一匹的耗電功率大概在735W的樣子,這裡的這個數值是取了個中間值,因為空調因為能耗等級的問題,實際耗電功率還是有區別的,但上下幅度在50W左右,所以我們統一用735W計算。
按上面標準算:1.5匹=735W×1.5=1102.5W,一小時用電1.102度的樣子。當然我們還得計算空調啟動時的電流瞬間峰值,也就是1.5匹空調耗電功率最高在(這裡往大的算)1102.5W×1.5倍=1653.75W的樣子。
但我們計算電流的目的是為了選擇適合它的電線,而非創造一個理想國。因此,空調在實際使用時的電流,還會受到溫度、溼度、磨損程度等影響,故而我們常認為,1匹空調的實際工作電流為3.5A。
任何電動機在啟動時,都會產生較大電流,空調也不例外。一般來說,電機的啟動電流為額定電流的3~8倍,即11~18A。
按照國標GB4706.1-1992/1998規定的電線負載電流值,銅芯電線2.5平方毫米16A~25A,約5500w。遠遠足夠1.5匹空調用了,當然這是指符合國標的電線才有的數值。那些沒達到國標要求的電線最高負載達不到5500W的。
符合國標的1.5平方電線,銅芯的電線暗埋PVC管內,允許的電流也有14A,功率在3000W。也能達到1.5匹空調的使用範疇。
因此,普通家庭選擇實用就行了,1.5匹空調配置2.5平方銅線就已經足夠日常生活使用。當然,如果非得是要配置4平方的線,除了會大大增加成本,其他也沒有太大的問題。看你的需求了!不過如果是櫃體空調最好是配置4平方的線!
三、家裡每個區域都是該用多少平方的電線的呢?
1、一般的照明插座、照明電線用1.5平方最好,由於家裡的筒燈、射燈等串聯起來的燈具,一般都不會跨越500w,大型的水晶吊燈瓦數也不會跨越1000w,用1.5平方國標銅線滿足。
2、另外大功率的空調、熱水器插座,空諧和熱水器插座運用4平方電線,可是不少朋友為了安全考慮,會運用6平方。儘管這樣做的確是安全了,但會增加工人施工的難度,插座底盒佔用的面積也會變大,接線變成一件很費事的工作。正常空調仍是運用4平方電線。
3、廚房插座運用4平方,電器多,比方油煙機、電飯煲、微波爐、豆漿機、開水壺等。有些業主家廚房是一條四方線走頂,然後組織插座在下面,用2.5方線接火。一切插座都是從四方線獨自接出來,這種做法也是可取的。這兒提下留意,10A的插座只能接2.5平方線,只有16A插座才接4平方線。
關於1.5匹空調用多少平方的電線的問題小編就跟大家分析到這裡了,通過以上介紹,我們對電線數與空調的功率和電流之間的關係有了更好的理解。由於我們需要在裝修的早期階段就開始接線,因此我們需要提前計劃每個空間的空調尺寸,將來是否要改造等,在了解了這些因素之後,我們再選擇合適的電線。